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三 (2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22)

1.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第四十四

桂枝(三兩去皮),甘草(二兩炙),生薑(三兩切),牡蠣(五兩熬味酸鹹),龍骨(四兩味甘平),大棗(十二枚擘),蜀漆(三兩洗去腳味辛平),

上為末。以水一斗二升。先煮蜀漆。減二升。內諸藥。煮取三升。去滓。溫服一升。

形作傷寒。其脈不弦緊而弱。弱者必渴。被火者。必譫語。弱者發熱。脈浮。解之。當汗出愈。

形作傷寒。謂頭痛身熱也。脈不弦緊。則無傷寒表脈也。經曰。諸弱發熱。則脈弱為裡熱。故云弱者必渴。若被火氣。兩熱相合。搏於胃中。胃中燥煩。必發譫語。脈弱發熱者。得脈浮。為邪氣還表。當汗出而解矣。

王三陽云。此證固不須治。待其自汗。則愈。若脈不肯浮。酒炒芩連等。微解之可也。

太陽病。以火熏之。不得汗。其人必躁。到經不解。必清血名為火邪。

此火邪迫血。而血下行者也。火陽病。用火熏之。不得汗。則熱無從出。陰虛被火必發躁也。六日傳經盡。至七日再到太陽經。則熱氣當解。若不解。熱氣迫血下行。必清血清廁也。

脈浮熱甚。反灸之。此為實。實以虛治。因火而動。必咽燥唾血。

此火邪迫血而血上行者也。脈浮熱甚為表實。醫以脈浮為虛。用火灸之。因火氣動血。迫血上行。故咽燥唾血。

微數之脈。慎不可灸。因火為邪。則為煩逆。追虛逐實。血散脈中。火氣雖微。內攻有力。焦骨傷筋。血難復也。

微數之脈。則為熱也。灸則除寒不能散熱。是慎不可灸也。若反灸之。熱因火則甚。遂為煩逆。灸本以追虛。而復逐熱為實。熱則傷血。又加火氣。使血散脈中。氣主呴之。血主濡之。氣血消散。不能濡潤筋骨。致骨焦筋傷。血散而難復也。

脈浮。宜以汗解。用火灸之。邪無從出。因火而盛。病從腰以下。必重而痹。名火逆也。

脈浮在表。宜以汗解之。醫以火灸取汗。而不得汗。邪無從出。又加火氣相助。則熱愈甚。身半以上。同天之陽。身半以下。同地之陰。火性炎上。則腰以下。陰氣獨治。故從腰以下。必重而痹也。

欲自解者。必當先煩。乃有汗而解。何以知之。脈浮。故知汗出解也。

煩熱也。邪氣還表。則為煩熱。汗出而解。以脈浮。故為邪還表也。

燒針令其汗。針處被寒。核起而赤者。必發奔豚。氣從少腹上衝心者。灸其核上各一壯。與桂枝加桂湯。更加桂三兩。

燒針發汗。則損陰血而驚動心氣。針處被寒氣聚而成核。心氣因驚而虛。腎氣乘寒氣而動。發為奔豚。金匱要略曰。病有奔豚。從驚發得之。腎氣欲上乘心。故其氣從少腹上衝心也。先灸核上。以散其寒。與桂枝加桂湯。以泄奔豚之氣。

白話文:

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第四十四

藥材組成:
桂枝(三兩,去皮)、甘草(二兩,炙)、生薑(三兩,切片)、牡蠣(五兩,熬製,味酸鹹)、龍骨(四兩,味甘平)、大棗(十二枚,剖開)、蜀漆(三兩,洗去雜質,味辛平)。

製法與服法: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。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蜀漆,待水量減少二升後,加入其餘藥材,煮至剩三升,濾去藥渣。溫熱服用一升。

症狀與病機:
外觀類似傷寒(頭痛、發熱),但脈象不弦緊而偏弱。脈弱者易口渴;若誤用火療法,可能導致譫語(胡言亂語)。脈弱伴隨發熱,若脈轉浮,表示邪氣回歸體表,應透過發汗而痊癒。

補充說明:
此證初期可不需治療,待自然出汗即能康復。若脈象未轉浮,可微用酒炒黃芩、黃連等藥緩解。

火邪相關病變:

  1. 火熏迫血下行:
    太陽病誤用火熏法發汗,若未出汗,患者會煩躁;若病邪未解,熱迫血行,可能導致便血(稱為「火邪」)。

  2. 灸法誤治致血上行:
    脈浮且熱盛屬實證,誤用灸法治療(實證當瀉反補),火熱迫使血液上逆,可能引發咽喉乾燥、咳血。

  3. 微數脈不可灸:
    脈微數代表內熱,灸法僅能散寒無法清熱,強行施灸會加重熱邪,導致煩躁、氣血耗散,甚至筋骨損傷,難以恢復。

  4. 火逆證:
    脈浮應以發汗解表,誤用灸法則邪無出路,熱邪壅滯,導致腰部以下沈重麻痺(稱為「火逆」)。

自癒徵兆:
病情好轉前會先出現煩熱,接著出汗而解,因脈浮代表邪氣外透。

燒針誤治與奔豚:
用燒針發汗後,針孔受寒紅腫可能誘發「奔豚」(氣從少腹衝心)。處理方式:

  • 在紅腫處各灸一壯。
  • 服用「桂枝加桂湯」(原方再加桂枝三兩),以平衝降逆。

2. 桂枝加桂湯方第四十五

於桂枝湯方內更加桂二兩。共五兩。余依前法。

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。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。

先火為逆。復以下除之。裡氣因虛。又加燒針。裡虛而為火熱所煩。故生煩躁。與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以散火邪。

白話文:

桂枝加桂湯方第四十五

在桂枝湯的配方中,再加入二兩桂枝,總共五兩。其餘做法與之前相同。

因火逆誤下,又用燒針治療而導致煩躁的,可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治。

先用火法治療已是錯誤,又用下法進一步損傷,導致體內正氣虛弱,再加上燒針的刺激,體內虛弱而被火熱之邪擾亂,因而產生煩躁。此時應服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,以消散火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