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七 (4)
卷七 (4)
1. 辨可發汗證並治第十六
大法。春夏宜發汗。
春夏陽氣在外。邪氣亦在外。故可發汗。
白話文:
在春天和夏天,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疾病。
因為在春天和夏天,人體的陽氣分布在體表,外邪也容易停留在體表,所以適合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病。
凡發汗。欲令手足俱周。時出以漐漐然一時間許。亦佳。不可令如水流漓。若病不解。當重發汗。汗多必亡陽。陽虛不得重發汗也。
白話文:
凡是採用發汗法治療疾病,應該使手足均出汗,每次發汗大約持續一個小時左右,這樣效果較好。不應該讓汗水像水流一樣滴落。如果疾病沒有好轉,應該再次發汗。但如果發汗過多,必定會損傷陽氣。陽氣虛弱的人不能再發汗了。
汗緩緩出。則表裡之邪悉去。汗大出。則邪氣不除。但亡陽也。陽虛為無津液。故不可重發汗。
凡服湯發汗。中病便止。不必盡劑。
汗多則亡陽。
凡云可發汗無湯者。丸散亦可用。要以汗出為解。然不如湯。隨證良驗。
聖濟經云。湯液主治。本乎腠理壅鬱。除邪氣者於湯為宜。金匱玉函曰。水能淨萬物。故用湯也。
夫病脈浮大。問病者言但便硬爾。設利者。為大逆。硬為實。汗出而解何以故。脈浮當以汗解。
白話文:
流汗緩慢,代表體內外邪氣都已排除。但如果出汗過多,邪氣反而不能去除,只會消耗體內的陽氣。陽氣不足就會導致津液缺乏,因此不能頻繁地發汗。
服用湯藥發汗,只要病症減輕就應該停止,不必強求喝完藥。
出汗過多就會損耗陽氣。
凡是可以用發汗方法治療的疾病,沒有湯藥也能用丸散類藥物,只要能達到出汗的效果即可。但效果不如湯藥,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。
《聖濟總錄》說,湯藥治療疾病的原理,是疏通腠理,排除邪氣。所以治療邪氣入侵引起的疾病,用湯藥最為合適。
《金匱玉函要略》說,水能洗滌一切事物,所以用湯藥治療。
如果病人脈象浮大,詢問病人只說身體僵硬,而且有腹瀉的症狀,這是屬於大逆的表現。僵硬代表實證。出汗後病症減輕的原因,是脈象浮大可以用發汗的方式治療。
經曰。脈浮大。應發汗。醫反下之。為大逆。便硬難。雖為裡實。亦當先解其外。若下利藥。是為大逆。結胸雖急。脈浮大。猶不可下。下之即死。況此便難乎。經曰。本發汗而復下之。此為逆。若先發汗。治不為逆。
白話文:
經典上說:脈象浮大,應該發汗治療。醫生卻反過來使用瀉下的方法,這是大大的違逆。大便結實難解,雖然是裡實證,也應該先調理外因。如果使用瀉藥,這就是大大的違逆。胸中堅硬急結的症狀雖然危急,但脈象浮大,還是不能用瀉下的方法。如果使用瀉下的方法,就會立刻死亡。何況現在大便還很結實呢?經典上說:本該發汗卻用瀉下的方法,這是逆。如果先發汗,治療就不違逆了。
下利後。身疼痛。清便自調者。急當救表。宜桂枝湯發汗。
外臺云。里和表病。汗之則愈。
白話文:
病人腹泻之后,如果身体感到疼痛,但大便已经成形且正常,应该紧急治疗外表的病症,适合使用桂枝汤来发汗。
外台秘要提到,如果内里和谐但表面有病,通过发汗就可以治愈。
2. 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第十七
發汗多。亡陽譫語者不可下。與柴胡桂枝湯。和其榮衛。以通津液。後自愈。
白話文:
出汗過多。陽氣衰敗、精神錯亂的人,不能使用瀉藥。給予柴胡桂枝湯,調和榮衛之氣,使津液通行。之後,自然會痊癒。
胃為水穀之海。津液之主。發汗多亡津液。胃中燥。必發譫語。此非實熱。則不可下。與柴胡桂枝湯。和其榮衛。通行津液。津液生則胃潤。譫語自止。
此一卷第十七篇凡三十一證。前有詳說。
白話文:
胃是水穀聚集的海,是津液的主宰。發汗過多會導致津液喪失,胃中乾涸,一定會說胡話。這不是真正的熱證,所以不能用瀉法治療。應該用柴胡桂枝湯來調和榮衛,使津液運行通暢。津液產生了,胃就會滋潤,說胡話的症狀自然就會停止。
3. 辨不可吐第十八
合四證已具太陽篇中。
4. 辨可吐第十九
大法春宜吐。
春時陽氣在上。邪氣亦在上。故宜吐。
凡用吐湯。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。
要在適當。不欲過也。
白話文:
春天適合使用催吐的方法。
春天的時候,陽氣上升,病邪也集中在上部,所以適合使用催吐的方法。
凡是使用催吐的藥湯,一旦見效就應停止,不必全部服完。
關鍵是要適度,不希望過量。
病胸上諸實。胸中鬱郁而痛。不能食。欲使人按之。而反有涎唾。下利日十餘行。其脈反遲。寸口脈微滑。此可吐之。吐之利則止。
白話文:
胸部以上諸實癥。胸中鬱悶而疼痛,不能進食。想讓別人按壓它,反而有唾液分泌。大便下利每天十餘次。他的脈搏相反卻很遲緩,寸脈微滑。這個可以吐吐看。吐出來後,大便下利就會停止。
胸上諸實。或痰實或熱鬱。或寒結胸中。鬱而痛。不能食。欲使人按之。反有涎唾者邪在下。按之。氣下而無涎唾。此按之反有涎唾者。知邪在胸中。經曰。下利脈遲而滑者。內實也。今下利日十餘行。其脈反遲。寸口脈微滑。是上實也。故可吐之。玉函曰。上盛不已。吐而奪之。
白話文:
胸部有實邪。可能是痰濕實邪、熱鬱實邪、寒邪凝結在胸中。鬱而作痛。吃不下東西。希望別人按壓。反倒有涎唾的話,邪氣在下。按壓時,氣往下走,沒有涎唾。按壓後反倒有涎唾的,知道邪氣在胸中。《難經》說:下利,脈遲緩而濡滑的,是內有實邪。現在,下利每天有好幾次。他的脈反倒遲緩。寸口脈微弱而濡滑,這是上實。因此可以吐法治療。玉函經說:上盛不休,可用吐法奪取。
宿食在上脘者。當吐之。
宿食在中下脘者。則宜下。宿食在上脘。則當吐。內經曰。其高者。因而越之。其下者引而竭之。
病人手足厥冷。脈乍結。以客氣在胸中。心中滿而煩。欲食不能食者。病在胸中。當吐之。
白話文:
食物停留在上脘的,應該催吐。
食物停留在中脘或下脘的,則應該用瀉下的方法。食物停留在上脘的,就該催吐。《黃帝內經》說,位置高的病,應當使之從上方排出,位置低的病,應當引導其完全排出。
病人手腳冰冷,脈搏時有停頓,是因為外來的邪氣停留在胸中,使胸部感到脹滿並且煩悶,想吃東西卻吃不下,病在胸中,應該催吐。
此與第六卷。厥陰門瓜蒂散證同。彼云脈乍緊。此云脈乍結。惟此有異。緊為內實。乍緊則實未深。是邪在胸中。結為結實。乍結則結未深。是邪在胸中。所以證治俱同也。
白話文:
此證狀與第六卷《傷寒論》中《厥陰篇》的瓜蒂散證相同。只不過那位醫師講的脈象是乍緊,這邊是乍結,這是唯一的差別。脈乍緊是指身體內有實邪,但實邪還不深,說明邪氣在胸中。脈乍結是指脈象有結實感,但結得還不深,說明邪氣在胸中。所以治療原則和方法也都相同。
吳氏云。凡病在膈上者。脈大胸滿多痰者。食在胃口脈滑者。俱宜吐之。華佗謂傷寒三國日。邪在胸中者。宜吐之。凡吐用瓜蒂散。或淡鹽湯。或溫茶湯與之。如人弱者以人參蘆湯吐之亦可。若痰多者。以二陳湯一甌。乘熱與之。以指探喉中。即吐也。凡老人怯弱。與病勞內傷虛人。
白話文:
吳氏說:凡是疾病在膈以上的,脈搏洪大、胸中飽滿、多痰的人,以及食物停留在胃口、脈搏滑利的人,都應該用吐法來治療。華佗說傷寒病發展到第三天。邪氣在胸部的人,也應該用吐法來治療。凡是吐法,可以用瓜蒂散,或者淡鹽湯,或者溫茶湯給病人喝。如果是體弱的人,可以用人參蘆湯來吐,也是可以的。如果痰多的人,可以用二陳湯一碗,趁熱給病人喝,用手指探入喉中,就可以催吐了。凡是老年人體弱或者患有勞傷內傷的虛弱之人,
並婦人胎前產後。血虛脈弱小者。皆不可吐。凡藥發吐者如防風桔梗山梔。只用一味煎湯。溫服之則吐。蓋誤吐。則損人上焦元氣。為患非輕。可不慎哉。
白話文:
對於婦女在懷孕前後,或者本身血虛脈搏微弱的人,都不可以催吐。所有的藥物中可以發吐的,像是防風、桔梗、山梔,只需要使用其中一種藥材煎煮成湯,服用溫熱的湯藥就會催吐。如果錯誤地催吐,就會損傷人體上焦的元氣,可能會帶來不小的災禍,不可以不謹慎。
5.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
脈濡而弱。弱反在關。濡反在巔。微反在上。澀反在下。微則陽氣不足。澀則無血。陽氣反微。中風汗出而反躁煩。澀則無血。厥而且寒。陽微不可下。下之則心下痞硬。
白話文:
脈搏濡緩而無力。無力主要表現於關部,濡緩的主要表現於腕後寸口處。虛弱主要表現於寸口脈,澀主要表現於尺後脈。陽氣虛弱。血虛。陽氣虛弱伴隨虛弱。中風汗出而煩躁不安。血虛。厥逆而發冷。陽氣虛不能瀉下。如果瀉下,就會導致心下痞硬。
陽微下之。陽氣已虛陰氣內甚。故心下痞硬。
動氣在右。不可下。下之則津液內竭。咽燥鼻乾。頭眩心悸也。
動氣在右。肺之動也。下之傷胃動肺津液內竭。咽燥鼻乾者。肺屬金。主燥也。頭眩心悸者。肺主氣而虛也。
動氣在左。不可下。下之則腹內拘急。食不下。動氣更劇。雖有身熱。臥則欲蜷。
白話文:
陽氣微弱往下走,陽氣已經虛弱,陰氣非常旺盛。所以心窩處會覺得痞硬。
氣往上走,在右側,不可服用瀉藥。服用瀉藥就會導致津液耗竭,咽喉乾燥,鼻子乾燥,頭昏眼花,心慌心跳。
氣往上走,在右側,是肺氣上衝。服用瀉藥會傷胃,動肺,津液耗竭,咽喉乾燥,鼻子乾燥,這是因為肺屬金,主燥。頭昏眼花,心慌心跳,是因為肺主氣,現在氣虛了。
氣往上走,在左側,不可服用瀉藥。服用瀉藥就會導致腹部拘急,食慾不振,氣上衝更加嚴重。雖然身體有發熱的症狀,但躺下時就想蜷縮起來。
動氣在左。肝之動也。下之損脾。而肝氣益勝。復行於脾。故腹內拘急。食不下。動氣更劇也。雖有身熱。以裡氣不足。故臥則欲蜷。
動氣在上。不可下。下之則掌握熱煩。身上浮冷。熱汗自泄。欲得水自灌。
白話文:
動氣在左邊,這是肝臟的動態。損傷脾氣,肝氣更加旺盛,又作用於脾臟,所以腹中拘急,吃不下東西,動氣更加劇烈。即使身體發熱,但內氣不足,所以躺下就想蜷縮身體。
動氣在上。心之動也。下之則傷胃。內動心氣。心為火。主熱。針經曰。心所生病者。掌中熱。肝為臟中之陰。病則雖有身熱。臥則欲蜷。作表熱裡寒也。心為臟中之陽。病則身上浮冷。熱汗自泄。欲得水自灌。作表寒裡熱也。二臟陰陽寒熱。明可見焉。
白話文:
情緒激動會影響到身體上部,這是心的作用。如果情緒過度激動,就會損傷胃氣。內在的情緒波動會影響心氣。心屬火,主熱。針灸經中說,由心臟疾病引起的手掌發熱。肝臟是五臟陰氣之首。患有肝病的人,即使身體發熱,卻喜歡蜷縮著睡覺。這是因為外觀上是熱的,但體內實際上是寒冷的。心臟是五臟陽氣之首。患有心臟病的人,身上會感覺寒冷,還會自發出汗。他們會想要喝水來緩解不適。這是因為外觀上是寒冷的,但體內實際上是熱的。通過這兩個臟腑的陰陽寒熱,就可以清楚地辨別出疾病的狀況。
動氣在下。不可下。下之則腹脹滿。卒起頭眩。食則下清穀。心下痞也。
動氣在下。腎之動也。下之則傷脾。腎氣則動。腎寒乘脾。故有腹滿頭眩下清穀。心下痞之證也。
咽中閉塞不可下。下之則上輕下重。水漿不下。臥則欲蜷。身急痛。下利日數十行。
白話文:
如果氣機往下走,不可強行往下引導,否則會導致腹脹滿、突然頭暈目眩、吃飯後就拉肚子,以及心窩處堵塞難受。
氣機往下走,其實是腎氣在活動,強行往下引導會傷害脾臟。腎氣本來就喜歡往下走,如果腎陽虛寒,就會乘虛而入侵犯脾臟,因此才會出現腹滿、頭暈、拉肚子、心窩堵塞等症狀。
如果咽喉感覺堵塞,也不可強行往下引導,否則會導致頭輕腳重、水和食物都難以下咽、躺下就想蜷縮起來、全身疼痛、拉肚子一天好幾次。
咽中閉塞。胃已不利也。下之則閉塞之邪。為上輕。復傷胃氣為下重。至水漿不下。臥則欲蜷。身急痛。下利日數十行。知虛寒也。
諸外實者。不可下。下之則發微熱。若亡脈。厥者。當臍握熱。
白話文:
咽喉阻塞。胃已經無法正常工作了。向下通便,阻塞的邪氣會變得輕微,但又會損傷胃氣而變得沉重。到最後,連水都不能喝了。躺著的時候,想蜷縮成一團。身體僵硬疼痛。每天拉肚子好幾十次。知道是虛寒症。
外實者。表熱也。汗之則愈。下之為逆。下后里虛。表熱內陷。故發微熱。厥深者。熱亦深。亡脈厥者。則陽氣深陷。客於下焦。故當臍握熱。
諸虛者不可下。下之則大渴。求水者欲愈。惡水者劇。
白話文:
外實的症狀,是表的熱氣鬱積,用發汗的方式治療則會痊癒,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是錯誤的。瀉下之後裏虛,表的熱氣向裡侵入,所以會產生輕微的發熱。厥熱較深者,熱氣也較深。沒有脈搏伴隨厥熱的,是陽氣深陷,凝聚在下焦。所以臍部會感到灼熱。
金匱玉函曰。虛者十補。勿一瀉之。虛家下之為重虛。內竭津液。故令大渴。求水者。陽氣未竭。而猶可愈。惡水者。陽氣已竭。則難可制。
白話文:
金匱玉函經說虛弱的人要十次補,不要一次瀉。虛弱的人瀉下會加重虛弱,內部津液枯竭,所以感到口渴,想喝水的人陽氣還未耗盡,還可治癒;討厭喝水的,陽氣已耗盡,就難以治癒。
脈濡而弱。弱反在關。濡反在巔。弦反在上。微反在下。弦為陽運。微為陰寒。上實下虛。意欲得溫。微弦為虛。虛者不可下也。
虛家下之。是為重虛。難經曰。實實虛虛。損不足。益有餘。此者。是中工所害也。
白話文:
脈搏浮而弱。弱的脈象反覆出現在關部。浮的脈象反覆出現在巔部。弦的脈象反覆出現在上部。微弱的脈象反覆出現在下部。弦的脈象屬於陽性的脈象,微弱的脈象屬於陰寒的脈象。上部實,下部虛。意欲得到溫暖。微弱而弦的脈象是虛的脈象。虛的脈象不可用瀉法治療。
微則為咳。咳則吐涎。下之。則咳止。而利因不休。利不休。則胸中如蟲齧。粥入則出。小便不利。兩脅拘急。喘息為難。頸背相引。臂則不仁。極寒反汗出。身冷若冰。眼睛不慧語言不休。而穀氣多入。此為除中。口雖欲言。舌不得前。
白話文:
如果病勢較輕微的話,就會出現咳嗽的症狀。如果咳嗽厲害了,就會吐出涎沫。在服用瀉藥之後,咳嗽的症狀就會停止,但是腹瀉卻持續不停。如果腹瀉的症狀不會停止,就會覺得胸中有蟲子在啃咬,喝粥進去後又吐出來,小便也不順暢,兩脅感到緊繃,呼吸困難,頸部和背部就像被拉在一起,手臂麻木無力。即使天氣非常寒冷,也會出汗,身體冷得像冰一樣,眼睛看不清楚,不停地說話,但是卻吃進去很多食物。這是因為體內的邪氣被清除了。雖然嘴巴想說話,但舌頭卻無法前伸。
內經曰。感於寒。則受病。微則為咳。甚則為泄。為痛。肺感微寒為咳。則脈亦微也。下之氣下。咳雖止。而利因不休。利不休。則奪正氣而成危惡。胸中如蟲齧。粥入則出。小便不利。兩脅拘急。喘息為難者。裡氣損也。頸背相引。臂為不仁。極寒反汗出。身冷如冰者。表氣損也。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一書中寫。 感受到了寒氣後,就會受到疾病的侵襲。輕微的症狀是咳嗽,嚴重的症狀是腹瀉、疼痛。肺感到輕微的寒氣就會咳嗽,脈搏也會很弱。將寒氣排出體外,咳嗽雖然停止了,但是大便依然拉不斷。大便拉不斷,就會奪走正氣而演變成危重症。胸中像有蟲子啃咬,喝粥也吐出來,小便不通暢,兩側肋骨拘緊,喘息困難,這是裡氣受損。頸部和背部互相牽引,手臂麻木不仁。極其寒冷時反而出汗,身體像冰一樣冷,這是表氣受損。
表裡損極。至陰陽俱脫。眼睛不慧語言不休。難經曰。脫陽者見鬼。脫陰者目盲。陰陽脫者。應不能食。而谷多入者。此為除中。是胃氣除去也。口雖欲言。舌不得前。氣已衰脫。不能運也。
白話文:
表裡都已經嚴重衰竭,陰陽都已經脫落。眼睛看不清楚,說話不斷。難經說,陽氣脫離的人會看見鬼。陰氣脫離的人會眼睛失明。陰陽都脫離的人,應該不能吃東西,但穀物卻進入了很多,這叫「除中」,是胃氣脫去了。嘴巴雖然想說話,但舌頭動彈不了。氣已經衰脫了,不能運轉了。
脈濡而弱。弱反在關。濡反在巔。浮反在上。數反在下。浮為陽虛。數為無血。浮為虛。數為熱。浮為虛。自汗出而惡寒。數為痛。振寒而慄。微弱在關。胸下為急。喘汗而不得呼吸。呼吸之中。痛在胸脅。振寒相搏。形如瘧狀。醫反下之。故令脈數發熱。狂走見鬼。心下為痞。小便淋瀝。小腹甚硬。小便則尿血也。
白話文:
脈相濡弱,弱的脈象反覆出現在關脈,濡的脈象反覆出現在頭頂的寸脈,浮的脈象反覆出現在上部的寸脈,數的脈象反覆出現在下部的尺脈。浮脈為陽虛,數脈為無血。浮脈為虛,數脈為熱。
浮脈是虛症,所以自汗出而惡寒。數脈是痛症,所以振寒而慄。微弱的脈象出現在關脈,胸下急迫的症狀,喘息汗出而不能呼吸。在呼吸之間,疼痛在胸脅。振寒互相搏擊,形狀如瘧疾。醫生反覆地瀉下,所以導致脈數發熱。
發狂亂跑,看見鬼。心下痞悶,小便淋漓。小腹非常硬,小便時尿血。
弱在關。則陰氣內弱。濡在巔。則陽氣外弱。浮為虛。浮在上。則衛不足也。故云陽虛。陽虛不固。故腠理汗出。惡寒。數亦為虛。數在下。則榮不及。故云亡血。亡血則不能溫潤腑臟。脈數而痛。振而寒慄。微弱在關。邪氣傳裡也。裡虛遇邪。胸下為急。喘而汗出。脅下引痛。
白話文:
關脈脈象虛弱。陰氣在內臟太弱。巔脈脈象濡弱。陽氣在外體太弱。浮脈太浮。處於表層。衛氣不足。所以叫做陽虛。陽虛不足充實。所以皮毛腠理汗出。怕冷、發熱。數脈脈象急促。處於下部。榮氣不能達及。所以叫做亡血。亡血則不能溫潤臟腑。脈搏急促並疼痛。身體振奮,但是寒慄。關脈脈象微弱。邪氣傳入到內臟。內臟虛弱遇到邪氣。心胸以下感到急迫。呼吸急促,並出汗。脅肋以下疼痛。
振寒如瘧。此里邪未實。表邪未解。醫反下之。裡氣益虛。邪熱內陷。故脈數發熱。狂走見鬼。心下為痞。此熱陷於中焦者也。若熱氣深陷。則客於下焦。使小便淋瀝。小腹甚硬。小便尿血也。
白話文:
發抖畏寒如同得了瘧疾,這是體內的邪氣還沒完全發作,外在的邪氣也沒完全去除,醫生卻反過來瀉下,體內的正氣更加虛弱了,邪熱之氣就侵入了體內,所以脈搏數次跳動,發熱狂奔見鬼,心下感到痞滿不通,這種燥熱之氣困阻於中焦。如果邪熱之氣深陷,就會客於下焦,導致小便淋漓滴下,小腹十分堅硬,而且小便帶有血。
脈濡而緊。濡則胃氣微。緊則榮中寒。陽微衛中風。發熱而惡寒。榮緊衛氣冷。微嘔心內煩。醫為有大熱。解肌而發汗。亡陽虛煩躁。心下苦痞堅。表裡俱虛竭。卒起而頭眩。客熱在皮膚。悵怏不得眠。不知胃氣冷。緊寒在關元。技巧無所施。汲水灌其身。客熱應時罷。慄慄而振寒。
白話文:
脈搏濡滑而緊繃。濡滑則胃氣虛弱。緊繃則血脈中感受寒邪。陽氣虛弱,衛氣受風寒侵襲。發燒但卻怕冷。血脈緊繃,衛氣寒冷。稍微嘔吐,心中煩悶。醫生認為有大熱,就用解肌發汗的藥物來治療。陽氣虛弱,煩躁不安。心下痞結,堅硬如石。表裡俱虛,精氣耗竭。突然站起來感到頭暈。客熱留在皮膚表面。抑鬱煩悶,不能入睡。不知道是胃氣寒涼。緊寒在關元穴。醫術再高明也沒有辦法。用冷水澆灌全身。客熱立刻停止。戰慄發抖,寒氣逼人。
重被而覆之。汗出而冒巔。體惕而又振。小便為微難。寒氣因水發。清穀不容間。嘔變反腸出。顛倒不得安。手足為微逆。身冷而內煩。遲欲從後救。安可復追還。
白話文:
厚被子蓋住病人全身。病人出了一身汗,並且冒出了頭頂。身體躁動不安,而且發抖。小便困難,並且很少。寒氣因為水而產生。清穀不能進入腸胃。病人嘔吐,胃腸翻攪。病人翻來覆去,不能安寧。手腳輕微抽搐。身體寒冷,但內部燥熱。想用延緩的治療方法來挽救病人的生命,怎麼可能使人起死回生呢?
胃冷榮寒。陽微中風。發熱惡寒。微嘔心煩。醫不溫胃。反為有熱。解飢發汗。則表虛亡陽煩躁。心下痞堅。先里不足。發汗又虛其表。表裡俱虛竭。卒起頭眩。客熱在表。悵怏不得眠。醫不救里。但責表熱。汲水灌洗以卻熱。客熱易罷。裡寒益增。慄而振寒。復以重被覆之。
白話文:
胃部虛寒,而身體陽氣衰微,而導致中風。同時病患會發熱、怕冷、輕微嘔吐、心煩意亂。醫生沒有溫補胃部,反認為有熱,而使用去飢餓促進發汗的藥物。這樣就會導致體表虛弱,而陽氣虛衰,導致病患煩躁。心下痞悶堅硬,是之前身體裡面不足的緣故。現在發汗又虛耗了體表的陽氣,表裏都非常虛弱。忽然感到頭暈,因為客熱在體表,感到抑鬱不舒暢,無法入睡。醫生沒有救治病患裡面的寒氣,只責怪表面的熱氣。用冷水沖洗身體以去除熱氣。雖然客熱容易消除,但體內的寒氣卻越來越嚴重。病患感覺寒冷而發抖,醫生又用很多被子蓋住他。
表虛遂汗出。愈使陽氣虛也。巔、頂也。巔冒而體振寒。小便難者。亡陽也。寒因水發。下為清穀。上為嘔吐。外有厥逆。內為躁煩。顛倒不安。雖欲拯救。不可得也。本草曰。病勢已過。命將難全。
白話文:
身體虛弱,又出很多汗。這樣更加使陽氣虛弱。巔,是頭頂的意思。頭頂發熱,全身發抖。小便困難的,是陽氣衰竭。寒氣會隨著水而發作。下部,會造成消化不良。上部,會造成嘔吐。外有厥逆的症狀,內有煩躁不安的症狀。顛倒錯亂,神智不清。即使想搶救,也來不及了。本草經說:病勢已經發展到末期,性命難保。
張卿子云。除脈濡而緊四字為題。自是一首漢人古詩。為清涼解利之戒。孫思邈所謂傷寒於大毒諸寒藥者。比比也。
白話文:
張卿子說。去除脈濡而緊四個字為題。本身就是一首漢人古老的詩歌。用來警告人們保持清涼、避免熱毒。就像孫思邈說的那樣,“傷寒”在於毒藥,這些寒藥也比比皆是。
脈浮而大。浮為氣實。大為血虛。血虛為無陰。孤陽獨下陰部者。小便當赤而難。胞中當虛。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。法應衛家當微。今反更實。津液四射。榮竭血盡。干煩而不得眠。血薄肉消。而成暴液。醫復以毒藥攻其胃。此為重虛。客陽去有期。必下如汙泥而死。
又虛其里。是為重虛。孤陽因下而又脫去。氣血皆竭。胃氣內盡。必下如汙泥而死也。
白話文:
衛氣是陽氣,榮血是陰血。衛氣強盛,陰血虛弱。陽氣乘虛而下注陰部。陰部屬於下焦。陽氣化熱,就會消耗津液,所以應該小便赤黃而排尿困難。現在反而小便通暢,而且大汗淋漓,這是因為陰氣內虛。經典中說,陰氣虛弱的人會自汗。所以衛氣沒有虛弱,反而更加充實。榮血枯竭,血盡而幹,所以煩躁不安,不能入睡。血薄的話,肌肉就會消瘦,而變成水腫,這是因為津液四射。醫生反而用下法治療,這是錯誤的。
衛為陽。榮為陰。衛氣強實。陰血虛弱。陽乘陰虛。下至陰部。陰部。下焦也。陽為熱。則消津液。當小便赤而難。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者。陰氣內弱也。經曰。陰弱者汗自出。是以衛家不微。而反更實。榮竭血盡。干煩而不眠。血薄則肉消而成暴液者。津液四射也。醫反下之。
脈數者。久數不止。止則邪結。正氣不能復。正氣卻結於臟。故邪氣浮之。與皮毛相得。脈數者不可下。下之則必煩。利不止。
白話文:
脈搏數次增快,長時間不停止。一旦停止,則邪氣凝聚,正氣不能恢復。正氣反而聚集在臟腑,於是邪氣浮起,與皮毛相得益彰。脈搏數次增快的人,不適合使用瀉法的治療。如果使用瀉法的治療,那麼必定會煩躁,而且腹瀉不止。
數為熱。止則邪氣結於經絡之間。正氣不能復行於表。則邪結於臟。邪氣獨浮於皮毛。下之虛其里。邪熱乘虛而入。裡虛葉熱。必煩。利不止。
白話文:
夏天特有的暑熱,停滯體內會使邪氣蓄積在經絡之間,正氣不能運行到體表,邪氣積聚於臟腑,或邪氣獨自運行於皮表。腹瀉會虛弱體內,邪熱趁虛而入。體內虛弱、體外炎熱,必然煩躁,腹瀉不止。
脈浮大。應發汗。醫反下之。此為大逆。
浮大屬表。故不可下。
病欲吐者不可下。嘔多雖有陽明證。不可攻之。
為邪猶在胸中也。
大陽病。外證未解。不可下。下之為逆。
白話文:
脉象浮大,应该发汗治疗。医生反而使用了泻下法,这是很大的错误。
脉象浮大属于表证,所以不能用泻下法。
病人想要呕吐的时候不能用泻下法,即使有很多阳明证的症状,也不能攻下。
因为邪气还在胸中。
太阳病,外面的症状还没有解除,不能用泻下法,用了泻下法就是错误的。
表未解者。雖有里證。亦不可下。當先解外為順。若反下之。則為逆也。經曰。本發汗而反下之。此為逆也。若先發汗。治不為逆。
白話文:
如果表證沒有解除,儘管有裡證,也不可以使用瀉下的方法。應該先解除表證,使之順遂。如果反過來使用瀉下的方法,那麼就是違背了治療原則。經典上說:「本來應該發汗,卻反過來使用瀉下的方法,這是違背治療原則的。」如果先發汗,治療就不會違背治療原則。
夫病陽多者熱。下之則硬。
陽熱證多。則津液少。下之。雖除熱。復損津液。必便難也。或謂陽多者表熱也。下之則心下硬。
白話文:
如果病情多屬於陽熱,就會發熱。若使用下法治療,會導致大便硬結。
若是陽熱的症狀較多,那麼體內的津液就比較少。使用下法雖然可以去除熱症,但也會損耗津液,必然會造成排便困難。有人認為陽熱多是指表熱,使用下法治療則會使心下部位變硬。
戴元禮云。陽明下證已具。其人喘嗽。或微惡寒。為太陽陽明。或往來寒熱。為少陽陽明。於陽明證中而有太陽少陽證未罷。此非正陽明也。慎未可遽下。所以古注陽明有三。常須識此。
白話文:
戴元禮說:陽明病證已經具備。患者喘息咳嗽,或稍有惡寒,這是太陽病和陽明病的兼證。或者來來回回發熱惡寒,這是少陽病和陽明病的兼證。在陽明病證中而有太陽病、少陽病證尚未罷休的情況,這不是單純的陽明病。要謹慎,不能急於瀉下。所以古書上說陽明病有三種,務必認識清楚。
無陽陰強。大便硬者。下之。則必清穀腹滿。
無陽者。亡津液也。陰強者。寒多也。大便硬。則為陰結。下之虛胃。陰寒內甚。必清穀腹滿。
白話文:
沒有陽氣的人,會出現大便硬的情況,如果使用下法治療,就會導致腹中滿脹並且排出稀水樣的大便。
沒有陽氣是指體內津液不足,陰強是因為體內寒氣較多。大便硬是因為陰寒凝結,如果用下法治療會使胃氣虛弱,體內陰寒更甚,必然會出現排泄物如清水且伴有腹部脹滿的情形。
傷寒發熱。頭痛。微汗出。發汗則不識人。熏之則喘。不得小便。心腹滿。下之則短氣。小便難。頭痛背強。加溫針則衄。
白話文:
傷寒引起發熱,頭痛,並伴有微微的汗出。一旦發汗,便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。用薰法治療,則會喘息加重。小便不順暢。胸腹脹滿,大便後會氣短。小便困難。頭痛且背部僵硬。施加溫熱針灸,則會導致鼻出血。
傷寒則無汗。發熱頭痛。微汗出者。寒邪變熱。欲傳於裡也。發汗則亡陽增熱。故不識人。若以火熏之。則火熱傷氣。內消津液。結為裡實。故喘。不得小便。心腹滿。若反下之。則內虛津液。邪欲入里。外動經絡。故短氣。小便難。頭痛背強。若加溫針。益陽增熱。必動其血。而為衄也。
白話文:
傷寒沒有汗,發熱頭痛。如果略微出汗,則是寒邪化熱,想要傳入體內了。發汗則陽氣虛脫,熱勢更增,所以神志昏迷,不認識人。如果用火薰,火熱會傷及元氣,內部消耗津液,導致體內陽氣過盛。因此會喘氣,小便不通,心腹脹滿。如果再用瀉下的方法治療,則會造成體內津液虛乏,寒邪乘虛入裡,外動經絡,所以會呼吸短促,小便困難,頭痛、背部僵硬。如果再用溫針灸的方法,會使陽氣更盛,熱勢更增,必然會動血,引起鼻出血。
傷寒脈陰陽俱緊。惡寒發熱則脈欲厥。厥者脈初來大。漸漸小。更來漸漸大。是其候也。如此者惡寒。甚者翕翕汗出。喉中痛。熱多者。目赤脈多。睛不慧。醫復發之。咽中則傷。若復下之。則兩目閉。寒多者便清穀。熱多者便膿血。若熏之。則身發黃。若熨之。則咽燥。若小便利者。可救之。小便難者。為危殆。
白話文:
傷寒脈象:陰陽脈都緊。惡寒發熱,脈象就要絕。脈絕的,脈搏剛開始跳動很粗,逐漸變細微。而以後又逐漸粗大,這是它的徵兆。像這樣的,惡寒之症。嚴重者,遍身戰慄,冷汗涔涔,咽喉疼痛。熱証較多者,眼睛發紅,脈搏洪數,眼睛昏花。醫生如果再用發汗的藥,咽喉就會損傷。如果再用瀉下的藥,兩眼就會閉塞。寒証較多者,大便清稀,穀食不下。熱証較多者,大便膿血。如果用艾灸法治療,身體就會發黃。如果用熱敷法治療,咽喉就會幹燥。如果小便通暢,那麼還可以挽救。小便困難的,就十分危險。
脈陰陽俱緊。則清邪中上。濁邪中下。太陽少陰俱感邪也。惡寒者少陰。發熱者太陽脈欲厥者。表邪欲傳裡也。惡寒甚者。則變熱。翕翕汗出。喉中痛。以少陰之脈。循喉嚨故也。熱多者。太陽多也。目赤脈多者。睛不慧。以太陽之脈。起於目故也。發汗攻陽。則少陰之熱因發而上行。
白話文:
脈搏的陰陽兩方面都緊繃,則邪氣中於上焦。濁邪中於下焦。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感受了邪氣。惡寒,是少陰經受邪。發熱,是太陽經受邪。脈搏欲絕。是表示表邪想要傳到裡。惡寒非常嚴重。就會轉變為發熱、陰陽氣血升降失調。汗出,咽喉疼痛。是由於少陰經脈絡循行咽喉的緣故。發熱嚴重的是太陽經受邪多。眼睛發紅,脈搏多。是因為太陽經脈起於眼睛的緣故。發汗治療太陽經陽邪。則少陰經的熱邪因陽熱而發散浮越。
故咽中傷。若復下之。則太陽之邪。因虛而內陷。故兩目閉。陰邪下行。為寒多。必便清穀。陽邪下行。為熱多。必便膿血。熏之。則火熱甚。身必發黃。熨之。則火熱輕。必為咽燥。小便利者。為津液未竭。猶可救之。小便難者。津液已絕。則難可制而危殆矣。
白話文:
因此咽喉受到傷害。如果再用瀉下法治療,那麼太陽經的邪氣就會因為虛弱而內陷。所以導致兩隻眼睛閉合,陰邪向下運行,以寒が多見。必定大便清稀,陽邪向下運行,以熱的多見。必定大便膿血。燻蒸治療,那麼火熱很嚴重,身體必定發黃。熨熨之,那麼火熱輕微,一定會導致咽喉乾燥。小便便利的,說明津液沒有枯竭,還有可能救治。小便困難的,說明津液已斷絕,那麼就難以控制,非常危險了。
傷寒發熱。口中勃勃氣出。頭痛目黃。衄不可制。貪水者必嘔。惡水者厥。若下之。咽中生瘡。假令手足溫者。必下重。便膿血。頭痛目黃者。若下之。則兩目閉。貪水者。脈必厥。其聲嚶。咽喉塞。若發汗。則戰慄。陰陽俱虛。惡水者。若下之。則里冷不嗜食。大便完穀出若發汗。
則口中傷。舌上白苔。煩躁。脈數實。不大便。六七日。後必便血。若發汗。則小便自利也。
白話文:
傷寒伴有高燒,口中呼出的氣味很臭,頭痛,眼睛發黃,鼻血止不住,喜歡喝水的,喝了以後就吐,討厭喝水的,會昏厥。如果用瀉法,咽喉就會生瘡。如果手腳溫暖的,一定要用大劑量的瀉藥,大便中帶有膿血。如果頭痛,眼睛發黃的,如果用瀉法,那麼兩隻眼睛會閉起來。喜歡喝水的人,脈象一定會微弱,聲音嘶啞,咽喉阻塞。如果發汗,則會戰慄,陰陽兩虛。討厭喝水的人,如果用瀉法,則胃腸寒冷而不思飲食,大便中帶有未消化的食物。如果發汗,
傷寒發熱。寒變熱也。口中勃勃氣出。熱客上膈也。頭痛目黃。血不可制者。熱蒸於上也。千金曰。無陽即厥。無陰即嘔。貪水者必嘔。則陰虛也。惡水者厥。則陽虛也。發熱口中勃勃氣出者。咽中已熱也。若下之。亡津液。則咽中生瘡。熱因裡虛而下。若熱氣內結。則手足必厥。
白話文:
傷寒發燒。是由於寒邪化熱引起的。感到口中呵出的氣息很粗重。這是由於熱邪侵襲膈部引起的。頭痛、眼睛發黃,出血不止。這是由於熱邪上蒸到頭部引起的。《千金方》中說:沒有陽氣就會出現厥逆;沒有陰氣就會出現嘔吐。貪喝水的人一定會嘔吐,這是由於陰虛引起的。討厭喝水的人會出現厥逆,這是由於陽虛引起的。發燒、口中呵出的氣息很粗重的人,咽喉中已經發熱了。如果在這個時候進行瀉下治療,會損傷津液,導致咽喉中生瘡。熱邪由於裡虛而向下降,如果熱氣在體內積結,那麼手腳一定會出現厥逆。
設手足溫者。熱氣不結而下行。作葉熱利。下重。便膿血也。頭痛目黃者。下之。熱氣內伏。則目閉也。貪水為陰虛。下之又虛其里。陽氣內陷。故脈厥。聲嚶。咽喉閉塞。陰虛發汗。又虛其陽。使陰陽俱虛而戰慄也。惡水為陽虛。下之又虛胃氣。虛寒內甚。故里冷不嗜食。
白話文:
手腳溫暖的人,熱氣不凝結而向下運行,形成熱葉,經常發熱,下腹部沉重,大便有膿血。頭痛眼睛發黃的人,應該瀉下,熱氣內伏,眼睛就會閉合。貪喝水是陰虛,瀉下又虛耗了裡氣,陽氣內陷,所以脈搏微弱,聲音微弱,咽喉閉塞。陰虛發汗,又虛耗了陽氣,使陰陽俱虛而戰慄。厭惡喝水是陽虛,瀉下又虛耗了胃氣,虛寒內甚,所以腹部寒冷不愛吃飯。
陽虛發汗。則上焦虛燥。故口中傷爛。舌上白苔而煩躁也。經曰。脈數不解。合熱則消穀喜飢。至六七日不大便者。此有瘀血。此脈數實。不大便六七日。熱蓄血於內也。七日之後。邪熱漸解。迫血下行。必便血也。便血發汗。陰陽俱虛。故小便利。
白話文:
陽氣虛弱的人發汗,會導致上焦虛燥,引起口腔潰爛,舌苔發白並且煩躁不安。根據《黃帝內經》記載,脈搏數快且不能散解,合併熱證,則會消穀喜飢。如果六七天不大便,表示有瘀血。脈搏數快且實,六七天不大便,是熱邪蓄積在體內導致的。七天之後,邪熱逐漸消散,瘀血下行,必定會便血。便血發汗,則陰陽俱虛,因此小便不利。
下利脈大者。虛也。以其強下之故也。設脈浮革。因爾腸鳴者。屬當歸四逆湯主之。
白話文:
腹瀉,脈搏洪大的。這是虛證。由於他強制地把大便瀉下去的緣故。假若脈象浮滑,因而腸鳴的。這類情況屬於用當歸四逆湯主治。
脈大為虛。以未應下而下之。利因不休也。浮者。按之不足也。革者。實大而長微弦也。浮為虛革為寒。寒虛相搏。則腸鳴。與當歸四逆湯。補虛散寒。
白話文:
脈搏有力通常意味著虛虛。因為未應時間到了候卻不下來,仍然拉下。利便不止的原因也是如此。浮脈是按下去時力量不足。革脈實際上是實脈,但是大且長,而且微弦。浮脈虛,革脈寒。寒虛相互搏結,就會腸鳴。與當歸四逆湯合用,可以補虛散寒。
活人云。虛者。十補勿一瀉。強實者瀉之。虛實等者。雖瀉勿大泄之。此金匱語也。吳氏云。凡有惡風惡寒者。凡腹滿時減時滿者。凡腹脹滿。可揉可按虛軟者。凡陰虛勞倦。凡手足逆冷尺脈弱者。凡脈在表俱不可下。凡脈沉不實不疾。按之無力者。凡亡血家。及婦人經水適來適斷。
或熱入血室。與夫胎前產後崩漏等證。及小便頻數。小便清而大便秘者。俱不可下。
白話文:
《活人書》上說:對於虛症患者,十次補也不如一次瀉;對於強壯實在的患者,可以瀉他;虛實相當的,可以瀉,但是不要大瀉。這是《金匱要略》中的話。吳氏說,凡是有畏風畏寒症狀的,凡是腹脹時多時少的,凡是腹脹滿,可以揉按,按之鬆軟的,凡是陰虛勞倦的,凡是手足冰涼,尺脈微弱的,凡是脈浮在表層的,都不能瀉。凡是脈沉不實不疾的,按之無力的,凡是失血過多的人家,以及婦女月經剛剛來潮或剛剛斷絕的,都不要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