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卿子

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七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2)

1. 四逆加豬膽汁湯方第一百零七

於四逆湯方內。加入豬膽汁半合。余依前法服。如無豬膽。以羊膽代之。

吐利發汗。脈平。小煩者。以新虛。不勝穀氣故也。

內經曰。食入於陰。長氣於陽。新虛不勝穀氣。是生小煩。

白話文:

在四逆湯的基礎上,加入半合豬膽汁,其他服用方法依舊。如果沒有豬膽,可以用羊膽代替。

出現嘔吐、腹瀉、出汗、脈象平和但略感煩躁的症狀,是因為脾胃虛弱,無法承受食物的營養,所以才會輕微煩躁。

《內經》記載:食物進入脾胃(陰),滋養全身氣血(陽)。脾胃虛弱,無法承受食物的營養,就會產生輕微的煩躁。

2. 辨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證並治第十四

傷寒陰陽易之為病。其人身體重。少氣。少腹裡急。或引陰中拘攣。熱上衝胸。頭重不欲舉。眼中生花。膝脛拘急者。燒裩散主之。

大病新瘥。血氣未復。餘熱未盡。強合陰陽得病者。名曰易。男子新病瘥。未平復。而婦人與之交。得病。名曰陽易。婦人新病瘥。未平復。男子與之交。得病。名曰陰易。以陰陽相感動其餘毒。相染著。如換易也。其人病身體重。少氣者。損動真氣也。少腹裡急。引陰中拘攣。

膝脛拘急。陰氣極也。熱上衝胸。頭重。不欲舉。眼中生花者。感動之毒。所易之氣。薰蒸於上也。與燒裩散。以導陰氣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症陰陽失調所致。患者身體沉重、氣短、小腹絞痛,甚至陰部拘攣疼痛,熱氣上衝胸部,頭昏沉抬不起,眼睛模糊不清,膝蓋和小腿也感到拘緊。此時可用燒裩散治療。

大病初癒,氣血尚未恢復,體內殘餘的熱氣尚未完全消除,此時若過早行房事,導致陰陽失調而發病,稱為「易」。男子大病初癒,身體尚未康復,便與女子發生性行為而生病,稱為陽易;女子大病初癒,身體尚未康復,便與男子發生性行為而生病,稱為陰易。這是因為陰陽交感,導致體內殘留的毒邪互相感染,如同互相轉移一般。患者會出現身體沉重、氣短的症狀,這是因為元氣受損;小腹絞痛、陰部拘攣、膝蓋和小腿拘緊,這是陰氣極盛的表現;熱氣上衝胸部、頭昏沉抬不起、眼睛模糊不清,則是毒邪和失調之氣上蒸的結果。此時使用燒裩散,可以引導陰氣下行。

3. 燒裩散方第一百零八

上取婦人中裩。近隱處。剪燒灰。以水和服方寸匕。日三服。小便即利。陰頭微腫。則愈。婦人病。取男子裩當燒灰。

張兼善云。易病之為合。陰陽感動餘邪。而其人正氣本虛。故能染著。同用燒裩散。以誘安正氣。正氣安。餘邪自平矣。

大病瘥後。勞復者。枳實梔子湯主之。若有宿食者。加大黃。如博棋子大五六枚。

病有勞復。有食復。傷寒新瘥。血氣未平。餘熱未盡。早作勞動。病曰名復勞復。病熱少愈而強食之。熱有所藏。因其穀氣留傳。兩陽相合而病者。名曰食復。勞復則熱氣浮越。與枳實梔子豉湯以解之。食復則胃有宿積。加大黃以下之。

白話文:

燒裩散方第一百零八

取婦人的內褲,靠近私處的部分,剪下來燒成灰,用水調和後服用一匙,一天三次。小便就會順暢,陰部輕微腫脹也會痊癒。如果是婦女生病,則取男子的內褲燒成灰服用。

張兼善說:容易生病是因為陰陽失調,外邪入侵,而本身正氣虛弱,所以才會生病。使用燒裩散,可以引導安定正氣,正氣安定了,外邪自然就會消失。

大病痊癒後,過度勞累復發的,用枳實梔子湯治療;如果還有宿食的,就再加大黃,約五六枚棋子大小。

病有因過度勞累復發的,有因飲食復發的。傷寒剛痊癒,氣血尚未調和,餘熱未消,就提早勞動,叫做勞復;病情稍好就強行進食,熱邪藏在體內,因為食物的氣滯留,兩陽相合而致病,叫做食復。勞復則熱氣上浮,用枳實梔子豉湯來解;食復則胃中有積食,加大黃來瀉下。

4. 枳實梔子豉湯方第一百零九

枳實(三枚炙苦寒),梔子(十四枚擘苦寒),豉(一升綿裹苦寒),

上三味。以清漿水七升。空煮。取四升。內枳實梔子。煮取二升。下豉。更煮五六沸。去滓。溫分再服。覆令微似汗。

枳實梔子豉湯。則應吐劑。此云覆令微似汗出者。以其熱聚於上。苦則吐之。熱散於表者。苦則發之。內經曰。火淫所勝。以苦發之。此之謂也。

王宇泰云。傷寒之邪自外入。勞復之邪自內發。汗、吐、下。隨宜施治。

傷寒瘥以後。更發熱者。小柴胡湯主之。脈浮者。以汗解之。脈沉實者。以下解之。

瘥後餘熱未盡。更發熱者。與小柴胡湯以和解之。脈浮者。熱在表也。故以汗解。脈沉者。熱在裡也。故以下解之。

大病瘥後。從腰以下。有水氣者。牡蠣澤瀉散主之。

大病瘥後。脾胃氣虛。不能制約腎水。水溢下焦。腰以下為腫也。金匱要略曰。腰以下腫當利小便。與牡蠣澤瀉散。利小便而散水也。

白話文:

枳實、梔子、豉湯方:

使用炙烤過的枳實三個、去殼的梔子十四個、以及一升用棉布包好的豉。將這三味藥材,用七升的清水煎煮,煮到剩下四升。然後加入枳實和梔子,繼續煎煮到剩下二升,再放入豉,再煮個五六沸。最後過濾掉藥渣,溫熱後分次服用。服用後要蓋好被子,微微出汗即可。

這個枳實梔子豉湯,其實是一種應該引吐的藥方。方中提到服用後要微微出汗,是因為身體的熱邪聚集在上焦,苦味藥物能引發嘔吐,將熱邪排出。如果熱邪散佈在體表,苦味藥物則能促進發汗,將熱邪驅散。《內經》中也提到,如果體內熱邪過盛,可以用苦味藥物來發汗。

王宇泰說:傷寒邪氣是從體外入侵的,而勞復的邪氣則是由內部引起的。治療傷寒,要根據實際情況,選擇汗法、吐法或下法。

傷寒痊癒後,又發熱的,可用小柴胡湯治療。如果脈象浮,就用發汗的方法解表;如果脈象沉實,就用瀉下方法治療。

傷寒痊癒後,餘熱未消,再次發熱的,也可用小柴胡湯來調和解表。如果脈象浮,說明熱邪在體表,就用發汗的方法;如果脈象沉,說明熱邪在裡,就用瀉下的方法。

大病痊癒後,腰部以下出現水腫的,可用牡蠣澤瀉散治療。

大病痊癒後,脾胃虛弱,不能約束腎水,導致水液溢於下焦,腰部以下出現腫脹。這正如《金匱要略》中所說:「腰以下腫脹,應該利尿。」所以用牡蠣澤瀉散,利尿以消除水腫。

5. 牡蠣澤瀉散方第一百一十

牡蠣(鹹平熬),澤瀉(鹹寒),栝蔞根(苦寒),蜀漆(辛平洗去腥),葶藶(苦寒熬),商陸根(熬辛酸鹹平),海藻(鹹寒洗去咸以上各等分),

上七味。異搗下篩為散。更入臼中。治之。白飲和服方寸匕。小便利。止後服。日三服。

鹹味湧泄。牡蠣澤瀉海藻之咸。以泄水氣。內經曰。濕淫於內。平以苦。佐以酸辛。以苦泄之。蜀漆葶藶栝蔞商陸之酸辛與苦。以導腫濕。

大病瘥後。喜唾。久不了了者。胃上有寒。當以丸藥溫之。宜理中丸。

汗後陽氣不足。胃中虛寒。不內津液。故喜唾。不了了。與理中丸。以溫其胃。

傷寒解後。虛羸。少氣。氣逆欲吐者。竹葉石膏湯主之。

傷寒解後。津液不足而虛羸。餘熱未盡。熱則傷氣。故少氣。氣逆欲吐。與竹葉石膏湯。調胃散熱。

白話文:

牡蠣澤瀉散方:將牡蠣、澤瀉、栝蔞根、蜀漆、葶藶、商陸根、海藻等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湯匙,用白開水送服,小便通暢後即可停止服用,一天服用三次。此方中的牡蠣、澤瀉、海藻的鹹味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。《內經》記載,體內濕氣過重時,可用苦味藥物來瀉濕,並佐以酸、辛味藥物輔助。方中蜀漆、葶藶、栝蔞根、商陸的酸、辛、苦味,正是用來導除體內腫脹濕氣的。

若大病痊癒後,經常吐口水,久治不癒,可能是胃部寒邪作祟,應服用理中丸溫胃。若出汗後陽氣不足,胃中虛寒,無法正常分泌津液,導致經常吐口水,也應服用理中丸溫胃。

若傷寒痊癒後,體虛乏力、氣短、想吐,則應服用竹葉石膏湯。傷寒痊癒後,津液不足導致體虛乏力,而殘留的餘熱又損傷元氣,所以才會氣短、想吐,此時服用竹葉石膏湯,可以調理胃氣、散去餘熱。

6. 竹葉石膏湯方第一百一十一

竹葉(二把辛平),石膏(一斤甘寒),半夏(半升洗辛溫),人參(三兩甘溫),甘草(二兩甘平炙),粳米(半升甘微寒),麥門冬(一升甘平去心),

上七味。以水一斗。煮取六升。去滓。內粳米。煮米熟。湯成。去米。溫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辛甘發散而除熱。竹葉石膏甘草之甘辛。以發散餘熱。甘緩脾而益氣。麥門冬人參粳米之甘。以補不足。辛者散也。氣逆者欲其散。半夏之辛。以散逆氣。

病人脈已解。而日暮微煩。以病新瘥。人強與谷。脾胃氣尚弱。不能消穀。故令微煩。損谷則愈。

陽明王於申酉戌。宿食在胃。故日暮微煩。當小下之。以損宿谷。

白話文:

竹葉石膏湯方

此方用竹葉、石膏、半夏、人參、甘草、粳米、麥門冬七味藥材,加水煎煮,去除藥渣後加入粳米煮熟,再將米取出,溫服藥湯,每日三次,每次服用約500毫升。

方中辛甘藥物(竹葉、石膏、甘草)發散餘熱;甘味藥物(麥門冬、人參、粳米)則滋補脾胃,益氣養陰。半夏的辛味可以散解逆氣。

此方適用於脈象已轉好,但傍晚仍覺煩躁的病人。因疾病初癒,身體虛弱,脾胃功能尚未恢復,難以消化食物,所以才會傍晚煩躁。減少食物攝取就能緩解症狀。

根據陽明經氣血循行時間,申酉戌時(下午3點到晚上9點)胃中宿食未消化,導致傍晚煩躁,應當少量瀉下,以排出宿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