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二 (2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1)

1.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第九

桂枝(一兩十七銖去皮),芍藥(一兩六銖),麻黃(十六銖去節),生薑(一兩六銖切),杏仁(十六個去皮尖),甘草(一兩二銖炙),大棗(五枚擘),

上七味。以水五升。先煮麻黃一二沸。去上沫。內諸藥。煮取二升去滓。溫服一升。日再。

服桂枝湯。大汗出後。大煩渴不解。脈洪大者。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

大汗出、脈洪大而不渴。邪氣猶在表也。可更與桂枝湯。若大汗出。脈洪大而煩渴不解者。表裡有熱。不可更與桂枝湯。可與白虎加人參湯。生津止渴。和表散熱。

白話文:

桂枝二麻黃一湯方第九

藥材組成:
桂枝(一兩十七銖,去皮)
芍藥(一兩六銖)
麻黃(十六銖,去節)
生薑(一兩六銖,切片)
杏仁(十六顆,去皮尖)
甘草(一兩二銖,炙)
大棗(五枚,剖開)

煎服方法:
將以上七味藥材,加入五升水。先煮麻黃一兩沸,去除浮沫,再加入其餘藥材,煎煮至剩兩升藥液,濾去藥渣。每次溫服一升,一日兩次。

症狀與處方:
服用桂枝湯後,若大汗淋灕,仍感到極度煩躁口渴且症狀未緩解,脈象洪大者,應使用「白虎加人參湯」治療。

若大汗出、脈洪大但無口渴,表示邪氣仍在體表,可再次給予桂枝湯。但若大汗出、脈洪大且煩躁口渴未解,則為表裡俱熱之證,不可再服桂枝湯,應改用「白虎加人參湯」,以生津止渴、調和表裡、清散熱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