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六 (7)
卷六 (7)
1. 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第一百零二
當歸(三兩),芍藥(三兩),甘草(二兩炙),通草(二兩),桂枝(三兩去皮),細辛(三兩),生薑(半斤切),大棗(二十五枚擘),吳茱萸(二升),
上九味。以水六升。清酒六升。和煮。取五升。去滓。溫分五服。一方。水酒各四升。
大汗出熱不去。內拘急。四肢疼。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。四逆湯主之。
大汗出。則熱當去。熱反不去者。亡陽也。內拘急下利者。寒甚於里。四肢疼。厥逆而惡寒者。寒甚於表。與四逆湯。復陽散寒。
大汗。若大下利而厥冷者。四逆湯主之。
大汗。若大下利內外雖殊。其亡津液。損陽氣。則一也。陽虛陰勝。故生厥逆。與四逆湯。固陽退陰。
病人手足厥冷。脈乍緊者。邪結在胸中。心中滿而煩。飢不能食者。病在胸中。當須吐之。宜瓜蒂散。
手足厥冷者。邪氣內陷也。脈緊牢者為實。邪氣入腑則脈沉。今脈乍緊。知邪結在胸中為實。故心下滿而煩。胃中無邪則喜飢。以病在胸中。雖飢而不能食。與瓜蒂散。以吐胸中之邪。
傷寒厥而心下悸者。宜先治水。當服茯苓甘草湯。卻治其厥。不爾。水漬入胃。必作利也。
金匱要略曰。水停心下。甚者則悸。厥雖寒勝。然以心下悸。為水飲內甚。先與茯苓甘草湯治其水。而後治其厥。若先治厥。則水飲浸漬入胃。必作下利。
傷寒六七日。大下後。寸脈沉而遲。手足厥逆。下部脈不至。咽喉不利。唾膿血。泄利不止者。為難治。麻黃升麻湯主之。
傷寒六七日。邪傳厥陰之時。大下之後。下焦氣虛。陽氣內陷。寸脈遲。而手足厥逆。下部脈不至。厥陰之脈。貫膈。上注肺。循喉嚨。在厥陰。隨經射肺。因亡津液。遂成肺痿。咽喉不利。而吐膿血也。金匱要略曰。肺痿之病。從何得之。被快藥下利。重亡津液。故得之。若泄利不止者。為裡氣大虛。故云難治。與麻黃升麻湯。以調肝肺之氣。
白話文:
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
此方組成:當歸、芍藥、炙甘草、通草、去皮桂枝、細辛、生薑、大棗、吳茱萸。
用法:將以上九味藥材,用六升水和六升酒一起煮,煮好後取五升藥液,過濾掉藥渣,溫熱後分五次服用。另一種用法是用四升水和四升酒。
適用症狀:患者大量出汗,但發熱症狀未消退,內感拘急,四肢疼痛,並伴有腹瀉、厥逆(手足冰冷)及惡寒的症狀,應服用四逆湯。
病理分析:大量出汗後,體熱應消退,但若熱未退,則表示陽氣已傷;內感拘急和腹瀉表示寒邪深入臟腑;四肢疼痛、厥逆和惡寒則表示寒邪侵襲肌表。因此,使用四逆湯來回陽散寒。
若患者大量出汗或腹瀉,並伴有厥冷,也應服用四逆湯。
大量出汗或腹瀉,雖然症狀不同,但都是損傷津液、耗損陽氣,導致陽虛陰盛,出現厥逆,因此應用四逆湯來溫補陽氣,退卻陰寒。
如果患者手腳厥冷,脈象時而緊緊的,說明邪氣結聚在胸中,胸悶煩躁,飢餓卻吃不下東西,病灶在胸中,應當先用瓜蒂散催吐。
手足厥冷是邪氣內陷的表現,脈象緊緊的屬於實證,邪氣入侵臟腑則脈象沉弱。現在脈象時緊時鬆,說明邪氣結聚在胸中屬於實證,所以胸悶煩躁。胃中沒有邪氣則會想吃東西,但因為病灶在胸中,所以雖然飢餓卻吃不下東西。因此用瓜蒂散來排出胸中的邪氣。
傷寒導致厥冷並心下悸動,應該先治療水飲,服用茯苓甘草湯,然後再治療厥冷。否則,水飲停滯於胃中,必然導致腹瀉。
《金匱要略》記載:水停留在心下,嚴重者會出現心悸。雖然厥冷是寒邪盛的表現,但因心下悸動,說明水飲內盛,應先用茯苓甘草湯治療水飲,然後再治療厥冷。如果先治療厥冷,水飲就會停滯於胃中,導致腹瀉。
傷寒病發六七天,大瀉後,寸脈沉遲,手足厥逆,下腹部脈象摸不到,咽喉不利,吐膿血,腹瀉不止,屬於難治之症,應用麻黃升麻湯。
傷寒病發六七天,邪氣傳入厥陰經,大瀉後,下焦氣虛,陽氣內陷,寸脈遲,手足厥逆,下腹部脈象摸不到。厥陰經脈貫穿膈肌,上通肺臟,循行於喉嚨。邪氣侵犯厥陰經,循經侵入肺臟,導致津液耗損,最終形成肺痿,咽喉不利,吐膿血。《金匱要略》記載,肺痿的病因是服用峻下藥導致大量腹瀉,嚴重耗損津液。如果腹瀉不止,說明裡氣大虛,所以難以治療。應用麻黃升麻湯來調和肝肺之氣。
2. 麻黃升麻湯方第一百零三
麻黃(二兩半去節甘溫),升麻(一兩一分甘平),當歸(一兩一分辛溫),知母(苦寒),黃芩(苦寒),葳蕤(甘平各十八銖),石膏(碎綿裹甘寒),白朮(甘溫),乾薑(辛熱),芍藥(甘平),天門冬(去心甘平),桂枝(辛熱),茯苓(甘平),甘草(炙甘平各六銖),
上十四味。以水一斗。先煮麻黃一兩。沸去上沫。內諸藥。煮取三升。去滓。分溫三服。相去如炊三斗米頃。令盡汗出愈。
玉函曰。大熱之氣。寒以取之。甚熱之氣。以汗發之。麻黃升麻之甘。以發浮熱。正氣虛者。以辛潤之。當歸桂姜之辛。以散寒。上熱者。以苦泄之。知母黃芩之苦。涼心去熱。津液少者。以甘潤之。茯苓白朮之甘。緩脾生津。肺燥氣熱。以酸收之。以甘緩之。芍藥之酸。以斂逆氣。葳蕤門冬石膏甘草之甘。潤肺除熱。
傷寒四五日。腹中痛。若轉氣。下趨少腹者。此欲自利也。
傷寒四五日。邪氣傳裡之時。腹中痛。轉氣下趨少腹者。裡虛遇寒。寒氣下行。欲作自利也。
傷寒本自寒下。醫復吐之。寒格更逆吐下。若食入口即吐。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。
傷寒邪自傳表。為本自寒下。醫反吐之。損傷正氣。寒氣內為格拒。經曰。格則吐逆。食入口即吐。謂之寒格。更復吐下。則重虛而死。是更逆吐下。與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。以通寒格。
王宇泰云。按本自寒下。恐是本自吐下。玩復字可見。蓋胃寒則吐。下寒則利。胃寒者不宜吐。醫反吐之。則傷胃氣。遂成寒格。下文文氣不貫。當有缺文。
張卿子云。本自寒下。如少陽一條。邪高痛下。所謂邪正分爭。蓋本為寒。而邪為熱素問云。風寒在下。燥熱在上。
白話文:
麻黃升麻湯方
此方由麻黃、升麻、當歸、知母、黃芩、葳蕤、石膏、白朮、乾薑、芍藥、天門冬、桂枝、茯苓、甘草十四味藥組成。用一斗水,先煮麻黃一兩,水沸後去除浮沫,再加入其他藥材,煮至三升,過濾藥渣,分三次溫服,每次服藥時間間隔如同煮三斗米的時間,直至出汗痊癒。
藥方功效解說:此方運用大熱用寒法,以汗解熱。麻黃與升麻甘味發散浮熱,並以辛溫藥物滋補正氣;當歸、桂枝、乾薑辛溫散寒;知母、黃芩苦寒清心瀉熱;茯苓、白朮甘味滋潤脾胃生津;芍藥酸味斂止逆氣;葳蕤、天門冬、石膏、甘草甘味潤肺清熱。
臨床應用:傷寒病程四五天,伴有腹痛,氣體下行至小腹,欲瀉,此為欲自行排泄的表現。
另一種情況,傷寒四五天,邪氣入裡,腹痛,氣體下行至小腹,這是因裡虛遇寒,寒氣下行,將要自行排泄。
若傷寒本為寒邪從下而瀉,醫生又加以催吐,則寒邪更逆而導致吐瀉不止,如進食即吐,可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治療。
如果傷寒邪氣本在表層,卻因醫生催吐,損傷正氣,寒邪內阻,導致吐逆,進食即吐,稱為寒格,更兼吐瀉,則會因虛弱而死。此時需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通利寒邪。
王宇泰認為,「本自寒下」可能指的是「本自吐下」,從「復」字可以看出,胃寒則吐,下焦寒則瀉,胃寒不宜催吐,醫生反行催吐,傷及胃氣,導致寒邪內阻。下文脈絡不通順,應有缺失。
張卿子認為,「本自寒下」類似少陽病症,邪氣在上而疼痛在下,邪正相爭,本為寒邪,而邪氣為熱,正如《素問》所言:「風寒在下,燥熱在上」。
3.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第一百零四
乾薑(辛熱去皮三兩),黃連(三兩去須苦寒),黃芩(三兩苦寒),人參(三兩甘溫),
上四味。以水六升。煮取二升。去滓。分溫。再服。
辛以散之。甘以緩之。乾薑人參之甘辛。以補正氣。苦以泄之。黃連黃芩之苦。以通寒格。
下利有微熱而渴。脈弱者。令自愈。
下利陰寒之疾。反大熱者逆。有微熱而渴。裡氣方溫也。經曰。諸弱發熱。脈弱者。陽氣得復也。令必自愈。
下利。脈數。有微熱。汗出。令自愈。設復緊。為未解。
下利陰病也。脈數。陽脈也。陰病見陽脈者生。微熱汗出。陽氣得通也。利必自愈。諸緊為寒。設復脈緊。陰氣猶勝。故云未解。
下利。手足厥冷。無脈者。灸之不溫。若脈不還。反微喘者死。
下利。手足厥逆無脈者。陰氣獨勝。陽氣大虛也。灸之陽氣復。手足溫而脈還。為欲愈。若手足不溫。脈不還者。陽已絕也。反微喘者。陽氣脫也。
少陰負趺陽者。為順也。
少陰腎水。趺陽脾土。下利為腎邪干脾。水不勝土。則為微邪。故為順也。
下利。寸脈反浮數。尺中自澀者。必清膿血。
下利者。脈當沉而遲。反浮數者。里有熱也。澀為無血。尺中自澀者。腸胃血散也。隨利下。必便膿血。清與圊通。脈經曰。清者廁也。
下利清穀。不可攻表。汗出必脹滿。
下利者。脾胃虛也。胃為津液之主。發汗亡津液。則胃氣愈虛。必脹滿。
下利。脈沉弦者。下重也。脈大者為未止。脈微弱數者。為欲自止。雖發熱不死。沉為在裡。弦為拘急。裡氣不足。是主下重。大則病進。此利未止。脈微弱數者。邪氣微而陽氣復。為欲自止。雖發熱。止由陽勝。非大逆也。
下利脈沉而遲。其人面少赤。身有微熱。下利清穀者。必鬱冒汗出而解。病人必微厥。所以然者。其面戴陽。下虛故也。
下利清穀。脈沉而遲。里有寒也。面少赤。身有微熱。表未解也。病人微厥。針經曰。下虛則厥。表邪欲解。臨汗之時。以里先虛。必鬱冒。然後汗出而解也。
下利。脈數而渴者。令自愈。設不瘥。必清膿血。以有熱故也。
經曰。脈數不解。而下不止。必脅熱便膿血也。
下利後。脈絕。手足厥冷。晬時脈還。手足溫者生。脈不還者死。
下利後。脈絕。手足厥冷者。無陽也。晬時。周時也。周時厥愈脈出。為陽氣復。則生。
若手足不溫。脈不還者。為陽氣絕則死。
傷寒下利。日十餘行。脈反實者死。
下利者。裡虛也。脈當微弱。反實者。病勝臟也。故死。難經曰。脈不應病。病不應脈。是為死病。
下利清穀。裡寒外熱。汗出而厥者。通脈四逆湯主之。
下利清穀。為裡寒。身熱不解。為外熱。汗出。陽氣通行於外。則未當厥。其汗出而厥者。陽氣太虛也。與通脈四逆湯。以固陽氣。
熱利下重者。白頭翁湯主之。
利則津液少。熱則傷氣。氣虛下利。致後重也。與白頭翁湯。散熱厚腸。
白話文:
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:
此方用乾薑(去皮,辛熱,三兩)、黃連(去須,苦寒,三兩)、黃芩(苦寒,三兩)、人參(甘溫,三兩)四味藥材,加水六升,煎煮至二升,過濾後分次溫服。
方中,乾薑與人參辛甘溫補,以扶助正氣;黃連與黃芩苦寒瀉下,以疏通寒邪。適用於下痢伴有微熱口渴、脈象虛弱的病人,可使其自愈。
如果下痢伴有陰寒症狀,卻出現大熱,則屬逆症;若有微熱口渴,則表示裡氣溫煦。經典記載,虛弱發熱而脈象虛弱者,陽氣將要恢復,預示病情會好轉。
若下痢、脈象數、微熱、出汗,也能自愈。若脈象緊,則表示病症尚未痊癒。
下痢屬陰證,脈象數屬陽脈,陰病見陽脈是好轉的跡象,微熱出汗表示陽氣通暢,病情將自愈。脈象緊則為寒證,若脈象仍然緊,表示陰邪仍盛,病情未解。
若下痢伴手足厥冷、無脈,需灸療溫陽,如果脈象仍未恢復,反而出現微喘,則預後不良。
下痢伴手足厥冷、無脈,是陰邪獨盛,陽氣虛衰的表現。灸療可以恢復陽氣,手足溫暖,脈象恢復,則病情好轉。若手足仍然冰冷,脈象未恢復,則陽氣已絕;若出現微喘,則陽氣脫落。
少陰屬腎,足陽明屬脾,下痢是腎邪犯脾,水克土所致,屬於輕微的病邪,故為順利。
下痢時,寸脈反浮數,尺脈澀滯,則必排出膿血。
下痢時,脈象應沉遲,若反浮數,則表示裡有熱邪;澀脈表示無血;尺脈澀滯表示腸胃血液瘀滯,隨大便排出膿血,清熱利濕後,脈象會恢復正常。經典記載,「清」指排泄。
下痢排出清稀穀食,不可攻表,出汗則會腹脹。
下痢是脾胃虛弱所致,胃主津液,發汗則耗損津液,導致胃氣更虛,必會腹脹。
下痢時,脈象沉弦,表示下腹部沉重;脈象有力則表示病情未止;脈象微弱數則表示病情將自愈。雖然發熱,但不會危及生命。脈象沉表示病邪在裡,弦表示氣機拘急,裡氣不足,所以下腹部沉重;脈象有力則表示病情加重;脈象微弱數則表示邪氣減弱,陽氣恢復,病情將自愈,即使發熱,也是因為陽氣盛,並非嚴重逆症。
下痢時,脈象沉遲,面色略少紅潤,身體微熱,排出清稀穀食,必會冒汗而解,病人會略感厥冷。這是因為面色紅潤代表陽氣在外,而下部虛弱所致。
下痢排出清稀穀食,脈象沉遲,表示裡有寒邪;面色略少紅潤,身體微熱,表示表邪未解;病人略感厥冷。針灸經典記載,下焦虛弱則厥冷;表邪將解,臨近出汗時,由於裡虛,必先冒汗,然後出汗而解。
下痢時,脈象數且口渴,則能自愈;若未癒,必排出膿血,因為有熱邪。
經典記載,脈象數而病情未解,下痢不止,必伴脅肋部熱痛,排出膿血。
下痢後,脈象消失,手足厥冷,一日後脈象恢復,手足溫暖則能活;脈象未恢復則死亡。
下痢後,脈象消失,手足厥冷,表示無陽氣。一日後,若厥冷好轉,脈象恢復,則陽氣恢復,能活。
若手足仍然冰冷,脈象未恢復,則陽氣已絕,必死。
傷寒引起的下痢,一天十多次,而脈象反而有力,則會死亡。
下痢表示裡虛,脈象應微弱,若反而有力,則表示病邪勝過臟腑,故而死亡。經典記載,脈象與病情不相符,則為死症。
下痢排出清稀穀食,裡寒外熱,出汗而厥冷,則用通脈四逆湯。
下痢排出清稀穀食,表示裡寒,身熱不退表示外熱;出汗則陽氣通行於外,不應厥冷;若出汗而厥冷,則陽氣太虛,故用通脈四逆湯溫補陽氣。
熱邪引起的下痢,下腹部沉重,則用白頭翁湯。
下痢則津液減少,發熱則傷氣,氣虛下痢則下腹部沉重,用白頭翁湯散熱,以保護腸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