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二 (19)
卷二 (19)
1.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第三
於桂枝湯方內,加厚朴二兩,杏仁五十個,去皮尖,余依前法。
凡服桂枝湯吐者,其後必吐膿血也。
內熱者,服桂枝湯則吐,如酒客之類也。既亡津液,又為熱所搏,其後必吐膿血。吐膿血,謂之肺痿。《金匱要略》曰:「熱在上焦為肺痿,謂或從汗,或從嘔吐,重亡津液,故得之。」
太陽病,發汗,遂漏不止,其人惡風,小便難,四肢微急,難以屈伸者,桂枝加附子湯主之。
太陽病,因發汗,遂汗漏不止而惡風者,為陽氣不足。因發汗,陽氣益虛,而皮腠不固也。《內經》曰:「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出。」小便難者,汗出、亡津液,陽氣虛弱,不能施化。四肢者,諸陽之本也。四肢微急,難以屈伸者,亡陽而脫液也。《針經》曰:「液脫者,骨屬屈伸不利。」與桂枝加附子湯,以溫經復陽。
白話文:
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第三
在桂枝湯的配方中,加入厚朴二兩、杏仁五十顆(去皮尖),其餘依照原本的方法製作。
凡是服用桂枝湯後出現嘔吐的人,之後可能會吐出膿血。體內有熱的人,服用桂枝湯後會嘔吐,例如常飲酒的人。這類人津液已經虧損,又被熱邪侵襲,之後必定會吐出膿血。吐膿血的症狀,稱為肺痿。《金匱要略》提到:「熱邪在上焦會導致肺痿,可能是因為出汗過多或嘔吐,嚴重損耗津液,因而形成此病。」
太陽病,發汗後導致汗出不止,患者怕風、小便困難、四肢輕微僵硬、難以屈伸的,應以桂枝加附子湯治療。
太陽病因發汗過度,導致汗出不止且怕風,這是陽氣不足的表現。由於發汗導致陽氣更加虛弱,皮膚腠理無法固密。《內經》說:「膀胱是儲藏津液的器官,氣化功能正常才能排出。」小便困難是因為汗出過多、津液虧損,陽氣虛弱無法推動氣化。四肢是陽氣的根本,四肢輕微僵硬、難以屈伸,是因為陽氣耗損、津液脫失。《針經》提到:「津液脫失的人,骨骼關節屈伸不利。」此時應使用桂枝加附子湯,以溫通經脈、恢復陽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