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卿子

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3)

1. 豬膚湯方第九十

豬膚(一斤味甘寒),

上一味。以水一斗。煮取五升。去滓。加白蜜一升。白粉五合。熬香。和相得。溫、分六服。

豬、水畜也。其氣先入腎。少陰客熱。是以豬膚解之。加白蜜以潤燥除煩。白粉以益氣斷利。

少陰病。二三日。咽痛者。可與甘草湯。不瘥者。與桔梗湯

陽邪搏於少陰。邪熱為咽痛。服甘草湯則瘥。若寒熱相搏為咽痛者。服甘草湯。若不瘥。與桔梗湯。以和少陰之氣。

2. 甘草湯方第九十一

甘草(二兩),

上一味。以水三升。煮取一升半。去滓。溫、服七合。日一服。

3. 桔梗湯方第九十二

桔梗(一兩味辛甘微溫),甘草(二兩味甘平),

上二味。以水三升。煮取一升。去滓。分溫。再服。

桔梗辛溫以散寒。甘草味甘平以除熱。甘梗相合。以調寒熱。

少陰病。咽中傷。生瘡。不能語言。聲不出者。苦酒湯主之。

熱傷於絡。則經絡乾燥。使咽中生瘡。不能言語。聲不出者。與苦酒湯。以解絡熱。愈咽瘡。

4. 苦酒湯方第九十三

半夏(洗破如棗核大十四枚味辛溫),雞子(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甘微寒),

上二味。內半夏。著苦酒中。以雞子殼。置刀環中。安火上。令三沸。去滓。少少含咽之。不瘥。更作三劑服之。

辛以散之。半夏之辛。以後音聲。甘以緩之。雞子之甘。以緩咽痛。酸以收之。苦酒之酸。以斂咽瘡。

王宇泰云。按苦酒。本草注曰醯。而成氏復云苦酒之酸。余則以為名義俱乖。安知酒之味苦者。不可以已咽痛耶。若嫌苦酒性熱。則半夏湯更辛。況此味苦哉。下文發字。與斂字目相反。

少陰病。咽中痛。半夏散及湯主之。

甘草湯。主少陰客熱咽痛。桔梗湯。主少陰寒熱相搏咽痛。半夏散及湯。主少陰客寒咽痛也。

5. 半夏散及湯方第九十四

半夏(洗味辛溫),桂枝(去皮味辛熱),甘草(炙味甘平以上各等分),

以上三味。各別搗篩已。合治之。白飲和。服方寸匕。日三服。若不能散服者。以水一升。煎七沸。內散一兩方寸匕。更煎三沸。下火。令小冷。少少咽之。

內經曰。寒淫所勝。平以辛熱。佐以甘苦。半夏桂枝之辛。以散經寒。甘草之甘。以緩正氣。

少陰病下利。白通湯主之。

少陰主水。少陰客寒。不能制水。故自利也。白通湯溫里散寒。

6. 白通湯方第九十五

蔥白(四莖味辛溫),乾薑(一兩味辛熱),附子(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熱),

上三味。以水三升。煮取一升。去滓。分溫。再服。

內經曰。腎苦燥。急食辛以潤之。蔥白之辛。以通陽氣。乾薑附子之辛。以散陰寒。

張兼善云。白通湯。及白通加豬膽湯真武湯。與通脈四逆湯。皆為少陰下利而設。除用姜附相同。其餘之藥各異。何也。蓋下陰下利。寒氣已甚。非姜附則不能治。然下利之理無殊。而兼有之證不一。用藥故不同耳。

少陰病下利。脈微者。與白通湯。利不止。厥逆無脈。乾嘔煩者。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。服湯。脈暴出者死。微續者生。

少陰病。下利。脈微為寒極陰勝。與白通湯。復陽散寒。服湯。利不止。厥逆無脈。乾嘔煩者。寒氣太甚。內為格拒。陽氣逆亂也。與白通湯和豬膽汁湯。以和之。內經曰。逆而從之。從而逆之。又曰。逆者正治。從者反治。此之謂也。服湯脈暴出者。正氣因發泄而脫也。故死。脈微續者。陽氣漸復也。故生。

7. 白通加豬膽汁方第九十六

蔥白(四莖),乾薑(一兩),附子(一枚生去皮破八片),人尿(一合味苦寒),豬膽汁(一合味苦寒),

以上三味。以水三升。煮取一升。去滓。內膽汁人尿。和令相得。分溫。再服。若無膽。亦可用。

內經曰。若調寒熱之逆。冷熱必行。則熱物冷服。下嗌之後。冷體既消。熱性便發。由是病氣隨愈。嘔噦皆除。情且不達。而致大益。此和人尿豬膽汁鹹苦寒物於白通湯熱劑中。要其氣相從。則可以去格拒之寒也。

張兼善云。白通湯用附子。凡四證。惟真武湯一證熟用。余皆生用。何也。凡附子生用則溫經散寒。炮熟則益陽除濕。乾薑辛熱。故佐生附為用。生薑辛溫。少資熟附之功。然白通等湯。以下利為重。其真武湯證。以寒濕為先。故用藥有輕重之殊耳。

少陰病。二三日不已。至四五日。腹痛。小便不利。四肢沉重疼痛。自下利者。此為有水氣。其人或咳。或小便利。或下利。或嘔者。真武湯主之。

少陰病二三日。則邪氣猶淺。至四五日。邪氣已深。腎主水。腎病不能制水。水飲停為水氣。腹痛者。寒濕內甚也。四肢沉重疼痛。寒濕外甚也。小便不利。自下利者。濕勝而水穀不別也。內經曰。濕勝則濡泄。與真武湯。益陽氣。散寒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