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卿子

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五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5)

1. 麻仁丸方第八十

麻子仁(一升味甘平),芍藥(半升味酸平),大黃(一斤去皮味苦寒),厚朴(一斤炙去皮味苦寒),枳實(半斤炙味苦寒),杏仁(一斤去皮尖熬別作脂甘溫),

上六味。為末。煉蜜為丸。桐子大。飲服十丸。日三服。漸加。以和為度。

白話文:

麻子仁:一升,味道甘甜性平。

芍藥:半升,味道酸性平。

大黃:一斤,去除外皮,味道苦性寒。

厚朴:一斤,烤過去除外皮,味道苦性寒。

枳實:半斤,烤過,味道苦性寒。

杏仁:一斤,去皮尖端,熬成油脂,味道甘甜性溫。

內經曰。脾欲緩。急食甘以緩之。麻子杏仁之甘。緩脾而潤燥。津液不足。以酸收之。芍藥之酸。以斂津液。腸燥胃強。以苦泄之。枳實厚朴大黃之苦。下燥結而泄胃強也。

太陽病。三日。發汗不解。蒸蒸發熱者。屬胃也。謂胃承氣湯汗之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上說,脾臟喜歡緩和,喜愛甘味,可以緩和脾臟,麻子、杏仁甘潤,緩和脾臟,潤澤乾燥。津液不足,可以用酸味收斂,芍藥的酸味可以收斂津液。腸燥胃強,可以用苦味瀉下,枳實、厚朴、大黃的苦味,可以瀉下乾燥的結熱,緩瀉胃強。

蒸蒸者。如熱薰蒸。言甚熱也。太陽病。三日。發汗不解。則表邪已罷。蒸蒸發熱。胃熱為甚。與調胃承氣湯下胃熱。

白話文:

「蒸蒸」的意思是像被熱氣薰蒸一樣,形容非常熱。太陽病的病人,病情到第三天,如果發汗後,病邪並沒有解除,那表示表邪已經消退了,只剩下蒸蒸發熱的症狀,這是胃熱非常嚴重的情況。此時應該使用「調胃承氣湯」來治療胃熱。

傷寒吐後。腹脹滿者。與調胃承氣湯。

內經曰。諸脹腹大皆屬於熱。熱在上焦則吐。吐後不解。復腹脹滿者。邪熱入胃也。與調胃承氣湯。下其胃熱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人在嘔吐之後,如果腹部仍然感到脹滿,應當給他服用調胃承氣湯。

黃帝內經說,各種腹部脹大的症狀都屬於熱證。熱邪在上焦會導致嘔吐,如果嘔吐後病情沒有好轉,反而出現腹部脹滿的情況,這是因為邪熱已經進入胃部。此時應當給他服用調胃承氣湯,以清除胃中的熱邪。

太陽病。若吐。若下。若發汗。微煩。小便數。大便因硬者。與小承氣湯和之愈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。如果出現嘔吐。如果出現腹瀉。如果出現發汗。微熱煩悶。小便次數多。大便比較硬。將小承氣湯與之合用,即可痊癒。

吐下發汗。皆損津液。表邪乘虛傳裡。大煩者。邪在表也。微煩者。邪入里也。小便數。大便因硬者。其脾為約也。小承氣湯和之愈。

白話文:

嘔吐、腹瀉、出汗都會損耗津液。表邪乘虛傳入裡層。煩躁嚴重的。邪氣還在體表。煩躁較輕微的。邪氣已經侵入體內。小便次數多。大便硬結的。是脾虛運化不暢所致。可以用小承氣湯來治療。

得病二三日。脈弱。無太陽柴胡證。煩躁。心下硬。至四五日。雖能食。以小承氣湯。少少與微和之。令小安。至六日。與承氣湯一升。若不大便六七日。小便少者。雖不能食。但初頭硬。後必溏。未定成硬。攻之必溏。須小便利。屎定硬。乃可攻之。宜大承氣湯。

白話文:

患病二或三日,脈象弱。沒有太陽柴胡證的症狀。煩躁不安,心中堅硬。到了四或五日,儘管能進食,仍以小承氣湯少量服用,並順服微和的藥物,使病情稍安。到了六日,給予承氣湯一升。如果大便六七日不通,小便量少,即使不能進食,只要最初大便乾硬,後來一定會溏瀉。便便尚未確定成為乾硬,攻下之必溏瀉。必須讓小便通利,大便一定乾硬,纔可以攻下。應該服用大承氣湯。

針經曰。脈軟者病將下。弱為陰脈。當責邪在裡。得病二三日。脈弱。是日數雖淺而邪氣已入里也。無太陽證。為表證已罷。無柴胡證。為無半表半裡之證。煩躁心下硬者。邪氣內甚也。胃實熱甚。則不能食。胃虛熱甚。至四五日。雖能食。亦當與小承氣湯微和之。至六日。

白話文:

《針經》說,脈搏軟弱的症狀,表示疾病將要轉移到身體的內部。脈搏弱屬於陰脈,應該責怪邪氣在身體內部。患病二、三天後,脈搏弱。雖然日數還短,但邪氣已經進入身體內部。沒有太陽證,說明表證已經消除。沒有柴胡證,說明沒有半表半裡的證狀。煩躁,心下硬,說明邪氣在體內很盛。胃中有實熱,則不能吃東西。胃中有虛熱,到了四、五天,即使能夠吃東西,也應該用小承氣湯稍微調和一下。到了第六天,

則熱甚。與大承氣湯一升。若不大便六七日。小便多者。為津液內竭。大便必硬。則可下之。小便少者。則胃中水穀不別。必初硬後溏。雖不能食。為胃實。以小便少。則未定成硬。亦不可攻。須小便利。屎定硬。乃可攻之。

傷寒六七日。目中不了了。睛不和。無表裡證。大便難。身微熱者。此為實也。急下之。宜大承氣湯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發熱非常嚴重,可與大承氣湯一起服用一升。如果六七天都沒有大便,但小便很多,這是因為津液內耗。大便一定很硬,此時可以服用瀉藥。如果小便很少,這是因為胃裡的水穀沒有消化、吸收好。大便必定先硬後溏。即使不能吃東西,只要大便不硬,就是胃實,因為小便少,所以大便還沒變成硬的,也不可以攻下。必須等到小便通暢,大便固定成型、變硬,纔可以服瀉藥。

內經曰。諸脈者。皆屬於目。傷寒六七日。邪氣入里之時。目中不了了。睛不和者。邪熱內甚。上熏於目也。無表裡證。大便難者。裡實也。身大熱者。表熱也。身微熱者。裡熱也。針經曰。熱病目不明。熱不已者死。此目中不了了。睛不和。則證近危惡也。須急與大承氣湯下之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說:全身的脈絡,都與眼睛有關。傷寒病到六七天,邪氣進入裡層的時候,眼睛裡一片模糊。眼睛不協調的,是邪熱在體內嚴重,向上燻蒸眼睛所致。沒有表證裡證,大便困難的,是體內有實熱。全身發高熱的,是表熱。體溫微熱的,是裡熱。

《針經》說:熱病時眼睛看不清楚,高燒不止的會死。眼睛模糊,眼睛不協調,這種情況接近危重。必須趕快用大承氣湯下洩體內的熱邪。

陽明發熱。汗多者。急下之。宜大承氣湯。

邪熱入腑。外發熱。汗多者。熱迫津液將竭。急與大承氣湯。以下其腑熱。

發汗不解。腹滿痛者。急下之。宜大承氣湯。

發汗不解。邪熱傳入腑。而成腹滿痛者。傳之迅也。是須急下之。

腹滿不減。減不足言。當下之。宜大承氣湯。

白話文:

如果陽明經發熱,而且出汗很多,應該趕快用瀉藥治療。可以使用大承氣湯。

如果邪熱入侵內臟,導致外發熱,而且出汗很多,是因為熱氣逼迫津液快要耗竭,應該趕快服用大承氣湯,瀉掉內臟的熱氣。

如果發汗後症狀沒有改善,肚子脹痛,應該趕快用瀉藥治療。可以使用大承氣湯。

如果發汗後症狀沒有改善,邪熱傳入內臟,導致肚子脹痛,這是因為邪氣傳播很快,需要趕快用瀉藥治療。

如果肚子脹滿沒有減輕,幾乎沒有減輕的跡象,應該用瀉藥治療。可以使用大承氣湯。

腹滿不減。邪氣實也。經曰。大滿大實。自可除下之。大承氣湯下其滿實。若腹滿時減。非內實也。則不可下。金匱要略曰。腹滿時減。復如故。此為寒。當與溫藥。是減不足言也。

白話文:

腹部脹滿且不減少。這是邪氣實症。經典上說:大滿大實,可以用下法治療。大承氣湯可以治療大滿大實症。如果腹部脹滿時有時減少,就不是內實證,這時不能用下法治療。《金匱要略》說:腹部脹滿有時減少,再恢復原狀,這是寒證,應當給予溫藥治療。這時減少是虛證,不是實證,不能用下法治療。

陽明少陽合病。必下利。其脈不負者順也。負者失也。互相剋賊。名為負也。脈滑而數者。有宿食也。當下之。宜大承氣湯。

白話文:

陽明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病。一定會發生腹瀉。脈搏不浮緩的是順應正氣的。脈搏浮緩的是抵抗正氣的。互相妨礙克害,叫做「負」。脈搏滑而數的,是體內有宿食。應該用瀉下法。宜於服用大承氣湯。

陽明土。少陽木。二經合病。氣不相和。則必下利。少陽脈不勝。陽明不負。是不相剋。為順也。若少陽脈勝。陽明脈負者。是鬼賊相剋。為正氣失也。脈經曰。脈滑者。為病食也。又曰。滑數。則胃氣實。下利者。脈當微。厥冷。脈滑數。知胃有宿食。與大承氣湯。以下除之。

白話文:

陽明是土行,少陽是木行,兩個經絡發生病變,氣機互相不和諧,患者必定會出現下痢。如果少陽經脈的氣血虛弱,而陽明經脈的氣血充實,這種情況下,兩個經絡不會互相剋制,而是互相順應。但是,如果少陽經脈的氣血旺盛,而陽明經脈的氣血虛弱,這種情況下,少陽經脈就會剋制陽明經脈,導致正氣受損。脈經上說,脈搏滑利,是脾胃積食的徵象。脈搏又滑又數,則是胃氣過盛。下痢的患者,脈搏應該微弱,如果脈搏滑數,就說明胃裡有宿食,應該用大承氣湯來治療,以瀉下宿食。

病人無表裡證。發熱七八日。雖脈浮數者。可下之。假令已下。脈數不解。合熱則消穀善飢。至六七日不大便者。有瘀血。宜抵當湯。

白話文:

病人沒有表證和裡證。發燒七八天了。即使脈搏浮數,也可以用下法治療。假設已經用下法治療,脈數還沒有消失,同時發燒繼續、飲食減少、容易飢餓。到了五六天沒有大便的時候,就有瘀血。應該使用抵當湯。

七八日。邪入腑之時。病人無表裡證。但發熱雖脈浮數。亦可與大承氣湯下之。浮為熱客於氣。數為熱客於血。下之邪熱去。而浮數之脈俱當解。若下後數脈去。而脈但浮。則是榮血間熱。並於衛氣間也。當為邪氣獨留心中。則飢。邪熱不殺穀。潮熱發渴之證。此下之後。浮脈去而數不解。

白話文:

七到八天。病邪進入腑臟的時刻。病人沒有表裡證。只發燒即使脈搏浮數,也可以用大承氣湯瀉下。浮是熱邪客於氣。數是熱邪客於血。瀉出邪熱後,浮數的脈象都應該消除。如果瀉下後,數脈消除了,但脈只浮。就是榮血之間、衛氣之間還有熱邪。應該是由於邪氣獨自停留於心,所以飢餓。邪熱不損傷穀氣。潮熱口渴的證候。這是瀉下後,浮脈消除了,數脈沒有消除。

則是衛氣間熱。合於榮血間也。熱氣合併迫血下行。胃虛脅熱。消穀善飢。血至下焦。若大便利者。下血乃愈。若六七日不大便。則血不得行。蓄積於下。為瘀血。與抵當湯。以下去之。

白話文:

那是衛氣之間有熱。和榮血之間也相應應。熱氣合併迫使血液向下運行。胃虛而脅熱。消化穀物好餓。血液到達下焦。如果大便通暢的話。下血就會逐漸好轉。如果六七天不大便。則血液不能運行。積聚在下焦。成為瘀血。就用抵當湯。來治療以排除瘀血。

張兼善云。攻下之法。須外無表證。里有下證。然後可攻。上言無表裡證。況脈更浮數。何故言可下之。曰。此非風寒之所病。是由內傷而致然也。若外不惡寒。里無譫語。但七八日發熱。消爍津液。乃陽盛陰虛之時。苟不攻之。其熱不已而變生焉。故不待沉實而攻之。

白話文:

張兼善說:攻下之法,必須外面沒有表證,裡面有下證,然後纔可攻下。上面說沒有表裡證,況且脈象更浮數,為什麼說可以攻下呢?他說:這不是風寒所致的疾病,是由於內傷而導致的。如果外不惡寒,裡沒有譫語,但七八天發熱,消耗津液,那就是陽盛陰虛的時候。如果不攻下它,它的熱氣就會不停止地變化,所以不必等待脈象沉實就攻下它。

許叔微云。凡傷寒當下之證。皆從太陽陽明在經之邪而入於腑。故下之。今不言陽明病。而止云病人無表裡證。此非自表之裡而病也。但為可下。故編入陽明篇中。

若脈數不解。而下不止。必脅熱而便膿血也。

白話文:

許叔微說:所有傷寒立刻就發病的症狀,都是從太陽陽明經的邪氣進入腑臟引起的。所以要瀉下。現在不說陽明病,而只是說病人沒有表裡症狀,這不是指自己表證的裡證而生病。只是因為可以瀉下,所以編入陽明篇中。

下後脈數不解而不大便者。是熱不得泄。蓄血於下。為瘀血也。若下後脈數不解。而下利不止者。為熱得下泄。迫血下行。必便膿血。

傷寒發汗已。身目為黃。所以然者。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。以為不可下也。於寒濕中求之。

白話文:

腹瀉後,脈搏數數而不解,而且大便不通,這是熱毒不能排泄出去,聚積在腸胃裡,成為瘀血。

如果腹瀉後,脈搏數數不解,腹瀉一直不止,這是熱毒得以宣洩,迫使血液向下運行,必定會排出膿血。

金匱要略曰。黃家所起。從濕得之。汗出熱去。則不能發黃。發汗已。身目為黃者。風氣去。濕氣在也。脾惡濕。濕氣內著。脾色外奪者。身目為黃。若瘀血在裡發黃者。則可下。此以寒濕在裡。故不可下。當從寒濕法治之。

傷寒七八日。身黃如橘子色。小便不利。腹微滿者。茵陳蒿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,黃疸病的形成,是由於濕氣引起的。如果患者出汗,將熱氣排出,則不會出現黃疸。如果已經發汗,但是身體和眼睛仍然發黃,則表明風氣已經排出,但濕氣還在。脾臟不喜歡濕氣,如果濕氣聚集在體內,就會導致脾臟的顏色外露,從而引起黃疸。如果瘀血在體內引起黃疸,則可以通過瀉法治療,但如果黃疸是由於寒濕在體內引起的,則不能使用瀉法,應該採用治療寒濕的方法。

當熱甚之時。身黃如橘子色。是熱毒發泄於外。內經曰。膀胱者。津液藏焉。氣化則能出。小便不利。小腹滿者。熱氣甚於外。而津液不得下行也。與茵陳湯。利小便。退黃逐熱。

白話文:

當熱氣過於熾盛的時候,患者的身體會發黃如橘子色。這是因為熱毒向外發泄的緣故。《內經》中說,膀胱是貯藏津液的地方,氣化之後才能排出。如果小便不利,小腹脹滿,說明熱氣在體外過於熾盛,津液不能向下運行。此時,應給予茵陳湯,以利小便、退黃熱。

王海藏云。熏黃。濕病也。一身盡痛。橘子黃。黃病也。一身不痛。

唐不岩云。熏黃陰黃也。橘子黃陽黃也。

傷寒身黃髮熱者。梔子柏皮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王海藏說,熏黃是濕病,全身都會痛;橘子黃是黃疸病,但全身不會痛。

唐不岩說,熏黃屬於陰黃,橘子黃則是陽黃。

對於感冒出現身體發黃並且發熱的情況,可以使用梔子柏皮湯來治療。

傷寒身黃。胃有瘀熱。當須下去之。此以發熱為熱未實。與梔子柏皮湯解散之。

白話文:

傷寒患者身上發黃,胃裡有瘀熱,應該要設法把瘀熱降下去。這裡把發熱當作熱邪尚未實,用梔子、柏皮湯來分散瘀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