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二 (10)
卷二 (10)
1. 傷寒例第三
凡治溫病。可刺五十九穴。
五十九穴者。以瀉諸經之溫熱。針經曰。熱病取之諸陽五十九穴。刺以瀉其熱。而出其汗。實其陰。而補其不足。所謂五十九刺。兩手內外側各三。凡十二痏。五指間各一。凡八痏。足亦如是。頭入髮際一寸旁三分各三。凡六痏。更入發三寸邊五。凡十痏。耳前後口下各一。
項中一穴。凡六痏。巔上一。囟會一。髮際一。廉泉一。風池二。天柱二。又內經曰。熱俞五十九。頭上五行。行五者。以瀉諸陽之熱逆也。大杼。膺俞。缺盆。背俞。此八者。以瀉胸中之熱也。氣衝。三里。巨虛。上下廉。此八者。以瀉胃中之熱也。雲門。髃骨。委中。髓空。
此八者。以瀉四肢之熱也。五臟俞旁五。此十者。以瀉五臟之熱也。凡此五十九穴者。皆熱之左右也。
又身之穴。三百六十有五。其三十九穴。灸之有害。七十九穴。刺之為災。並中髓也。
穴有三百六十五。以應一歲。其灸刺之禁。皆肉薄骨解之處。血脈虛少之分。針灸並中髓也。
凡脈四損三日死。平人四息。病人脈一至。名曰四損。脈五損。一日死。平人五息。病人脈一至。名曰五損。脈六損。一時死。平人六息。病人脈一至。名曰六損。
四臟氣絕者。脈四損。五臟氣絕者。脈五損。五臟六腑俱絕者。脈六損。
脈盛身寒。得之傷寒。脈虛身熱。得之傷暑。
內經曰。脈者。血之府也。脈實血實。脈虛血虛。寒則傷血。邪並於血。則血盛而氣虛。故傷寒者。脈盛而身寒。熱則傷氣。邪並於氣。則氣盛而血虛。故傷暑者。脈虛而身熱。
脈陰陽俱盛。大汗出。不解者死。
脈陰陽俱盛。當汗出而解。若汗出不解。則邪氣內勝。正氣外脫。故死。內經曰。汗出而脈尚躁盛者。死。千金曰。熱病已得汗。脈尚躁盛。此陽脈之極也。死。
脈陰陽俱虛。熱不止者。死。
脈陰陽俱虛者。真氣弱也。熱不止者。邪氣勝也。內經曰。病溫。虛甚者。死。
脈至乍疏乍數者。死。
為天真榮衛之氣斷絕也。
脈至如轉索者。其日死。
為緊急而不軟。是中無胃氣。故不出其日而死。
譫言妄語。身微熱。脈浮大。手足溫者生。逆冷脈沉細者。不過一日死矣。
譫言妄語。陽病也。身微熱。脈浮大。手足溫。為脈病相應。若身逆冷。脈沉細。為陽病見陰脈。脈病不相應。故不過一日而死。難經曰。脈不應病。病不應脈。是為死病。
此以前。是傷寒熱病證候也。
白話文:
以下是關於治療溫病的內容。
治療溫病,可以用針刺五十九個穴位。這五十九個穴位,是用來瀉掉各經絡的溫熱之氣。《針經》說,熱病要取用身上陽經的五十九個穴位,針刺以瀉熱,使其出汗,並使陰氣充實,補足不足之處。所謂的五十九刺,兩手內外側各有三個穴位,共十二個穴位;五指間各一個穴位,共八個穴位;腳也是一樣。頭部,從髮際進入一寸旁開三分,各有三個穴位,共六個穴位;再深入頭髮三寸旁開五分,共有十個穴位;耳朵前後、口下各一個穴位;頸部中間一個穴位,共六個穴位;頭頂一個穴位,囟門一個穴位,髮際一個穴位,廉泉穴一個穴位,風池穴兩個穴位,天柱穴兩個穴位。《內經》說,治療熱病要取用熱俞的五十九個穴位,頭部有五行,每一行有五個穴位,是為了瀉掉陽氣逆行的熱氣。大杼穴、膺俞穴、缺盆穴、背俞穴,這八個穴位,是用來瀉掉胸中的熱氣。氣衝穴、足三里穴、巨虛穴、上廉穴、下廉穴,這八個穴位,是用來瀉掉胃中的熱氣。雲門穴、髃骨穴、委中穴、髓空穴,這八個穴位,是用來瀉掉四肢的熱氣。五臟俞穴旁各有五個穴位,這十個穴位,是用來瀉掉五臟的熱氣。總之,這五十九個穴位,都是治療熱症的左右穴位。
人的身上共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,其中有三十九個穴位,艾灸會有害處;有七十九個穴位,針刺會帶來災禍,這些穴位都會傷及髓。穴位共有三百六十五個,對應一年的天數。那些禁忌灸刺的地方,都是肌肉薄弱、骨頭交界、血脈稀少之處,針灸都會傷及髓。
一般來說,脈搏出現四損,三天就會死亡。正常人呼吸四次,脈搏跳動一次;病人脈搏跳動一次,就稱為四損。脈搏出現五損,一天就會死亡。正常人呼吸五次,脈搏跳動一次;病人脈搏跳動一次,就稱為五損。脈搏出現六損,一個時辰就會死亡。正常人呼吸六次,脈搏跳動一次;病人脈搏跳動一次,就稱為六損。四臟氣絕,脈搏就會出現四損;五臟氣絕,脈搏就會出現五損;五臟六腑全部氣絕,脈搏就會出現六損。
脈象旺盛但身體寒冷,是因傷寒所致;脈象虛弱但身體發熱,是因中暑所致。《內經》說,脈搏是血液的居所,脈搏充實,血液就充實;脈搏虛弱,血液就虛弱。寒邪會傷害血液,邪氣侵入血液,就會使血液旺盛而氣虛,所以傷寒會出現脈象旺盛但身體寒冷的現象。熱邪會傷害氣,邪氣侵入氣,就會使氣旺盛而血虛,所以中暑會出現脈象虛弱但身體發熱的現象。
脈搏陰陽都旺盛,大量出汗,如果病症沒有解除,就會死亡。脈搏陰陽都旺盛,應該透過出汗來解除病症。如果出汗後病症沒有解除,就表示邪氣在體內更為強盛,正氣向外散失,所以會死亡。《內經》說,出汗後脈搏仍然躁動旺盛,就會死亡。《千金方》說,熱病已經出汗,脈搏仍然躁動旺盛,這是陽脈到達極限,就會死亡。
脈搏陰陽都虛弱,熱症沒有停止,就會死亡。脈搏陰陽都虛弱,表示真氣衰弱;熱症沒有停止,表示邪氣強盛。《內經》說,患溫病,虛弱到極點,就會死亡。
脈搏跳動時而疏緩時而急促,就會死亡。這是因為天真榮衛之氣斷絕了。
脈搏跳動像轉動繩索一樣,當天就會死亡。這是因為脈搏緊急而不柔軟,是身體中沒有胃氣的表現,所以當天就會死亡。
出現胡言亂語、身體微微發熱、脈搏浮大、手足溫熱的,表示生命有希望;如果出現手腳冰冷、脈象沉細的,活不過一天就會死亡。胡言亂語,是陽病的一種表現;身體微微發熱、脈搏浮大、手足溫熱,表示脈象和病情相應。如果身體冰冷、脈象沉細,就表示陽病出現陰脈,脈象和病情不相應,所以活不過一天就會死亡。《難經》說,脈象和病情不相應,病情和脈象不相應,就屬於死症。
以上所說,都是關於傷寒熱病的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