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卿子

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四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6)

1. 瓜蒂散方第六十五

瓜蒂(一分熬黃味苦寒),赤小豆(一分味酸溫),

上二味。各別搗篩為散。已合治之。取一錢匕。以香豉一合。用熱湯七合。煮作稀糜。去滓。取汁和散。溫頓服之。不吐者。少少加。得快吐乃止。諸亡血虛家。不可與瓜蒂散。

其高者越之。越以瓜蒂豆豉之苦。在上者湧之。湧以赤小豆之酸。內經曰。酸苦湧泄為陰。

病脅下素有痞。連在臍旁。痛引少腹。入陰筋者。此名臟結。死。

素有宿昔之積。結於脅下為痞。今因傷寒。邪氣入里。與宿積相助。使臟之真氣。結而不通。致連在臍旁。痛引少腹。入陰筋而死。

傷寒病。若吐。若下後。七八日不解。熱結在裡。表裡俱熱。時時惡風。大渴。舌上乾燥而煩。欲飲水數升者。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

若吐若下後。七八日。則當解。復不解而熱結在裡。表熱者身熱也。裡熱者內熱也。本因吐下後。邪氣乘虛內陷。為結熱。若無表熱。而純為裡熱。則邪熱結而為實。此以表熱未罷。時時惡風。若邪氣純在表。則惡風無時。若邪氣純在裡。則更不惡風。以時時惡風。知表裡俱有熱也。

邪熱結而為實者。則無大渴。邪熱散漫則渴。今雖熱結在裡。表裡俱熱。未為結實。邪氣散漫。熏蒸焦隔。故大渴。舌上乾燥而煩。欲飲水數升。與白虎加人參湯。散熱生津。

傷寒無大熱。口燥渴。心煩。背微惡寒者。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

無大熱者。為身無大熱也。口燥渴心煩者。當作陽明病。然以背微惡寒。為表未全罷。所以屬太陽也。背為陽。背惡寒。口中和者。少陰病也。當與附子湯。今口燥而渴。背雖惡寒此里也。則惡寒亦不至甚。故云微惡寒。與白虎湯。和表散熱。加人參。止渴生津。

吳氏云。石膏辛寒。解足陽明經本熱。蒸蒸發熱。潮熱。表裡皆熱。舌燥煩渴之聖藥也。且時時者。時或惡風而不常也。背上惡者。但覺微惡而不甚也。所有盛熱燥渴而用。則無疑矣。若夫表證惡寒。常在背上。惡寒而不燥渴者。切不可用。

傷寒脈浮。發熱無汗。其表不解者。不可與白虎湯。渴欲飲水。無表證者。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

傷寒脈浮。發熱無汗。其表不解。不渴者。宜麻黃湯。渴者宜五苓散。非白虎所宜。大渴欲水。無表證者。乃可與白虎加人參湯。以散裡熱。臨病之工。大宜精別。

太陽少陽並病。心下硬。頸項強而眩者。當刺大椎肺俞。慎勿下之。

心下硬而眩者。少陽也。頸項強者。太陽也。刺大椎肺俞。以瀉太陽之邪。而以太陽脈。下項挾脊故爾。肝俞以瀉少陽之邪。以膽為肝之腑故爾。太陽為在表。少陽為在裡。明是半表半裡證。前第八證云不可發汗。發汗則譫語。是發汗攻太陽之邪。少陽之邪。益甚於胃。以發譫語。

此云慎勿下之。攻少陽之邪。太陽之邪。乘虛入里。必作結胸。經曰。太陽少陽並病。而反下之。成結胸。

太陽與少陽合病。自下利者。與黃芩湯。若嘔者。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。

太陽陽明合病。自下利。為在表。當與葛根湯發汗。陽明少陽合病。自下利。為在裡。可與承氣湯下之。此太陽少陽合病。自下利。為在半表半裡。非汗下所宜。故與黃芩湯。以和解半表半裡之邪。嘔者。胃氣逆也。故加半夏生薑以散逆氣。

白話文:

瓜蒂散方第六十五

瓜蒂(性味苦寒,熬至呈黃色),赤小豆(性味酸溫),各取一份。將兩種藥材分別搗碎過篩,製成散劑。治療時,取一錢(約3克)瓜蒂散,加入一合(約200毫升)香豉,用七合(約1400毫升)熱水煮成稀粥狀,過濾去渣,取汁與瓜蒂散混合,溫熱服用。如果服用後沒有嘔吐,可以少量多次增加劑量,直到順利嘔吐為止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凡是血虛的人,都不能服用瓜蒂散。

藥物作用機制:瓜蒂和豆豉的苦味可以上湧,赤小豆的酸味可以瀉下。內經記載:「酸苦湧泄為陰。」

適用症狀:患者脅下長期有痞塊,並連接到臍旁,疼痛牽引至少腹,甚至侵入陰部經脈,這叫做臟腑阻塞,危及生命。

病因病機:患者先前就存在腹部積聚,形成脅下痞塊,如今因傷寒,邪氣入侵內裡,與之前的積聚相互作用,導致臟腑的真氣阻塞不通,疼痛連及臍旁,牽引少腹,侵入陰部經脈而危及生命。

傷寒病治療:若患者經嘔吐或瀉下後,七八天仍未痊癒,熱邪積聚在裡,表裡都呈現熱象,經常惡風,口渴,舌苔乾燥煩躁,想喝大量水,則應服用白虎加人參湯。

傷寒病的辨證:若嘔吐或瀉下後七八天,病情應該好轉;如果沒有好轉,熱邪積聚在裡,表熱是指身體發熱,裡熱是指內部發熱,這是因為嘔吐瀉下後,邪氣乘虛而入,造成熱邪積聚。如果沒有表熱,而純粹是裡熱,則熱邪凝結成實證。此例患者仍有表熱,經常惡風,如果邪氣純在表,則惡風會持續不斷;如果邪氣純在裡,則不會惡風。由此可知,患者是表裡俱熱。

邪熱積聚成實證,則不會出現口渴;邪熱散漫則會口渴。現今患者雖熱邪積聚在裡,表裡俱熱,但還未凝結成實證,邪氣散漫,熏蒸心胸,因此口渴,舌苔乾燥煩躁,想喝大量水,故用白虎加人參湯散熱生津。

傷寒病的其他治療:傷寒病沒有明顯發熱,但口乾舌燥,心煩,背部輕微惡寒,則用白虎加人參湯。

辨證分析:沒有明顯發熱是指身體沒有明顯發熱;口乾舌燥心煩,是陽明病的症狀;但是背部輕微惡寒,表示表證未完全消失,所以還屬於太陽病的範疇。背部為陽,背部惡寒,口中不渴,是少陰病,應該服用附子湯。現在患者口乾舌燥,雖然背部惡寒,但這是裡熱的表現,所以惡寒並不嚴重,故用白虎湯和解表散熱,加人參止渴生津。

吳氏的觀點:石膏性味辛寒,能解足陽明經的本熱,治療蒸蒸發熱、潮熱、表裡皆熱、舌燥煩渴的特效藥。經常惡風是指有時惡風,並不經常;背部惡寒是指感覺輕微惡寒,並不嚴重。凡是出現盛熱燥渴,就可以使用石膏;但如果表證惡寒持續存在於背部,惡寒而不口渴,則絕對不能使用。

白虎湯的使用禁忌:傷寒脈浮,發熱無汗,表證未解,則不能使用白虎湯;口渴想喝水,但沒有表證,則可以服用白虎加人參湯。

傷寒脈浮,發熱無汗,表證未解,也不口渴,則應服用麻黃湯;口渴則應服用五苓散,不適用白虎湯。只有口渴想喝水,又沒有表證,才能服用白虎加人參湯,以散除裡熱。臨床醫師必須仔細辨別。

太陽少陽並病的治療:太陽少陽合病,心下堅硬,頸項強硬而眩暈,則應針刺大椎、肺俞穴,但不可使用瀉下法。

辨證分析:心下堅硬而眩暈是少陽病;頸項強硬是太陽病。針刺大椎、肺俞穴,以瀉太陽之邪,因為太陽經脈循行於項後及脊柱;針刺肝俞穴,以瀉少陽之邪,因為膽為肝之腑。太陽在表,少陽在裡,這是半表半裡的證候。前文第八證提到不可發汗,因為發汗會導致譫語,這是因為發汗攻邪,會加重少陽之邪,損傷胃氣,導致譫語。

此處提到慎勿瀉下,因為攻邪可能會導致太陽之邪乘虛而入,形成結胸。經書記載:「太陽少陽並病,而反下之,成結胸」。

太陽少陽合病的其他治療:太陽少陽合病,自利,則服用黃芩湯;如果嘔吐,則服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。

太陽陽明合病的治療:太陽陽明合病,自利,因為邪氣在表,則用葛根湯發汗;陽明少陽合病,自利,因為邪氣在裡,則用承氣湯瀉下。此例為太陽少陽合病,自利,為半表半裡,既不宜發汗,也不宜瀉下,故用黃芩湯,以調和半表半裡的邪氣;嘔吐是胃氣逆亂,故加半夏生薑以散逆氣。

2. 黃芩湯方第六十六

黃芩(三兩味苦寒),甘草(二兩炙味甘平),芍藥(二兩味酸平),大棗(二十枚擘味甘溫),

上四味。以水一斗。煮取三升。去滓、溫服一升。日再。夜一服。若嘔者。加半夏半升。生薑三兩。

虛而不實者。苦以堅之。酸以收之。黃芩芍藥之苦酸。以堅斂腸胃之氣。弱而不足者。甘以補之。甘草大棗之甘。以補固腸胃之弱。

白話文:

黃芩湯方:

此方用黃芩(三兩,苦寒)、炙甘草(二兩,甘平)、芍藥(二兩,酸平)、大棗(二十枚,擘開,甘溫)四味藥材。加水一斗,煎煮至三升,過濾藥渣,溫服一升,每日二次,夜間服用一次。若服用後嘔吐,則需加入半夏半升和生薑三兩。

對於體虛而非實證者,用苦味藥物使其強健,酸味藥物使其收斂。黃芩和芍藥的苦酸之性,能堅固和收斂腸胃之氣。對於體弱不足者,用甘味藥物來滋補,甘草和大棗的甘味能補益和鞏固腸胃的虛弱之處。

3.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第六十七

於黃芩湯方內。加半夏半升。生薑一兩半。余依黃芩湯法服。

傷寒胸中有熱。胃中有邪氣。腹中痛。欲嘔吐者。黃連湯主之。

濕家下後。舌上如苔者。以丹田有熱。胸中有寒。是邪氣入里。而為下熱上寒也。此傷寒邪氣傳裡。而為下寒上熱也。胃中有邪氣。使陰陽不交。陰不得升。而獨治於下。為下寒。腹中痛。陽不得降。而獨治於上。為胸中熱。欲嘔吐。與黃連湯。升降陰陽之氣。

白話文:

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:在黃芩湯的基礎上,加入半夏半升,生薑一兩半,其餘按照黃芩湯的服用方法服用。

治療傷寒,胸部有熱感,胃中有邪氣,腹部疼痛,想嘔吐的症狀,可用黃連湯治療。

濕邪向下排出後,舌苔仍然存在,並且丹田有熱感,胸部卻感覺寒冷,這是邪氣入侵內臟,導致下焦熱上焦寒的現象。這也是傷寒邪氣傳入內臟,造成下焦寒冷、上焦發熱的情況。胃中有邪氣,導致陰陽失調,陰氣不能上升,只治療下焦,造成下焦寒冷;腹部疼痛,陽氣不能下降,只治療上焦,造成胸部發熱。因此,服用黃連湯,可以升降陰陽之氣,使陰陽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