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卿子

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四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5)

1.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第六十二

赤石脂(一斤碎味甘溫),禹餘糧(一斤碎味甘平),

白話文:

赤石脂(一斤,磨碎成粉末,味道甘甜溫和),禹餘糧(一斤,磨碎成粉末,味道甘甜平和),

以上二味。以水六升。煮取二升。去滓。三服。

本草云。澀可去脫。石脂之澀。以收斂之。重可去怯。餘糧之重。以鎮固之。

傷寒吐下後發汗。虛煩。脈甚微。八九日。心下痞硬。脅下痛。氣上衝咽喉。眩冒。經脈動惕者。久而成痿。

白話文:

取上述兩種藥材,用六升水煮成兩升,去渣,分三次服用。本草書上記載,澀可以止瀉,石脂的澀味可以收斂止瀉。重可以去虛,餘糧的重量可以鎮固虛弱。傷寒病患者在吐下瀉後發汗,出現虛煩,脈象很微弱,持續八九天,心下痞硬,脅肋疼痛,氣上衝咽喉,頭昏眼花,經脈跳動不安,久而久之會導致痿症。

傷寒吐下後。發汗。則表裡之氣俱虛。虛煩。脈甚微。為正氣內虛。邪氣獨在。至七八日。正氣當復。邪氣當罷。而心下痞。脅下痛。氣上衝咽喉。眩冒者。正氣內虛而不復。邪氣留結而不去。經脈動惕者。經絡之氣虛極。久則熱氣還經。必成痿弱。

白話文:

在傷寒吐下之後,使用發汗法,就會造成表裡之氣都虛弱。出現心煩,脈搏細微的症狀,是正氣內虛但邪氣還存在的緣故。到了七八天,正氣應該恢復,邪氣應當消除,但如果出現心下痞滿,脅下疼痛,氣衝咽喉、眩暈等症狀,是因為正氣內虛而沒有恢復,邪氣停留結聚而不散去。如果出現經脈動惕(動不安寧)的症狀,是經絡之氣虛弱到極點。時間久了,熱氣會再次經過經絡,必定會造成痿弱的後果。

傷寒發汗。若吐若下。解後。心下痞硬。噫氣不除者。旋覆代赭石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傷寒的病人發過汗後,如果吐又拉,解除症狀後,心底下硬脹,打嗝的情形沒有消除,可以用旋覆代赭石湯治療。

大邪雖解。以曾發汗吐下。胃氣弱而未和。虛氣上逆。故心下痞硬。噫氣不除。與旋覆代赭石湯。降虛氣而和胃。

白話文:

雖然大邪已經解除,曾經發汗吐下,胃氣虛弱而沒有恢復正常,虛氣往上逆,所以心下痞硬,打嗝氣也不會消失。與旋覆代赭石湯,將虛氣降低,胃氣協調。

2. 旋覆代赭石湯方第六十三

旋覆花(三兩味鹹溫),人參(二兩味甘溫),生薑(五兩切味辛溫),半夏(半升洗味辛溫),代赭石(一兩味苦寒),大棗(十二枚擘甘平),甘草(三兩炙味甘平),

上件七味。以水一斗。煮取六升。去滓、再煎。取三升。溫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  • 旋覆花(三兩,味道鹹、溫):具有散寒止痛、祛風止咳的功效。

  • 人參(二兩,味道甘、溫):具有補氣益血、增強免疫力的功效。

  • 生薑(五兩,切片,味道辛、溫):具有發汗解表、溫中止瀉的功效。

  • 半夏(半升,洗淨,味道辛、溫):具有化痰止咳、降逆止嘔的功效。

  • 代赭石(一兩,味道苦、寒):具有清熱涼血、斂瘡止血的功效。

  • 大棗(十二枚,破開,味道甘、平):具有補血益氣、調和脾胃的功效。

  • 甘草(三兩,炙製,味道甘、平):具有補氣益血、緩急止痛的功效。

硬則氣堅。鹹味可以軟之。旋覆之咸。以軟痞硬。虛則氣浮。重劑可以鎮之。代赭石之重。以鎮虛逆。辛者散也。生薑半夏之辛。以散虛痞。甘者緩也。人參甘草大棗之甘。以補胃弱。

白話文:

如果身體僵硬,代表氣血不通。可以食用鹹味的食物來軟化它。旋覆花性鹹,可以軟化痞塊。如果身體虛弱,氣血就會上浮。可以食用重劑來鎮住它。代赭石性重,可以鎮壓虛逆。辛味具有散開的作用。生薑和半夏性辛,可以散開虛痞。甘味具有緩和的作用。人參、甘草、大棗性甘,可以補益胃氣。

婁氏云。病解後。心下痞硬。噫氣。若不下利者。此條旋覆代赭石湯也。若下利者。前條生薑瀉心湯也。

白話文:

婁氏說:疾病痊癒後,心下痞硬,有呃逆,如果不腹瀉,就用這一條旋覆代赭湯。如果腹瀉,就用前一條生薑瀉心湯。

下後。不可更行桂枝。若汗出而喘。無大熱者。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。

白話文:

汗出後。不能再服桂枝。如果汗流出而喘息,不覺得很熱的。可以服用麻黃、杏仁、甘草、石膏湯。

前第三卷十六證云。發汗後。不可更行桂枝湯。汗出而喘。無大熱者。為與此證治法同。汗下雖殊。既不當損正氣。則一邪氣所傳既同。遂用一法治之。經所謂若發汗。若下若吐後是矣。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》第三卷十六證說到:發汗治療後,不可再行桂枝湯治療。汗出而喘,沒有大熱的,治療方法同此證。發汗和攻下治療雖然不同,但都不應損傷正氣,則病邪傳變之後相同,所以用同樣的方法治療。《傷寒論》上說的「若發汗」、「若攻下」、「若吐後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
太陽病。外證未除。而數下之。遂協熱而利。利下不止。心下痞硬。表裡不解者。桂枝人參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患者,外邪未根除,便多次下利,以致協熱利下不止,心下痞硬,表裡不解,應以桂枝人參湯治療。

外證未除。而數下之。為重虛其里。邪熱乘虛而入。裡虛協熱。遂利不止。而心下痞。若表解而下利。心下痞者。可與瀉心湯。若不下利。表不解。而心下痞者。可先解表而後攻痞。以表裡不解。故與桂枝人參湯。和里解表。

白話文:

然而外在的病證未除去,就多次下利,導致體內虛弱,邪熱乘虛而入。內部虛弱配合熱邪,就導致腹瀉不止,並且心下痞滿。如果外在的病證已經解除,但腹瀉不止,並且心下痞滿,就可以服用瀉心湯。如果腹瀉不止,外在的病證未解除,並且心下痞滿,就可以先解除外在的病證,然後再攻治心下痞滿。由於表、裡兩方面的病證都未解除,所以服用桂枝人參湯,以調和裡、表兩方面的病證,使外在的病證和內部的病證同時解除。

3. 桂枝人參湯方第六十四

桂枝(四兩去皮味辛熱),甘草(四兩炙味甘平),白朮(三兩味甘平),人參(三兩味甘溫),乾薑(三兩味辛熱),

上五味。以水九升。先煮四味。取五升。內桂。更煮。取三升。溫服一升。日再。夜一服。

白話文:

桂枝(40公克,去皮,辛熱):味辛、性熱,具有溫通陽氣、散寒解表的作用。

甘草(40公克,炙,甘平):味甘、性平,具有補中益氣、潤燥止咳的作用。

白朮(30公克,甘平):味甘、性平,具有補益脾胃、健脾益氣的作用。

人參(30公克,甘溫):味甘、性溫,具有大補元氣、益氣養陰的作用。

乾薑(30公克,辛熱):味辛、性熱,具有溫中散寒、溫補脾胃的作用。

表未解者。辛以散之。里不足者。甘以緩之。此以裡氣大虛。表裡不解。故加桂枝甘草於理中湯也。

白話文:

當藥物效力還未完全消退時,用辛味藥物來發散體表邪氣。身體內部力量不足的人,用甘味藥物來調和。這是由於體內正氣不足,表裡邪氣未散,所以要在理中湯中加入桂枝和甘草。

張兼善云。大柴胡湯。瀉也。桂枝人參湯。補也。皆治下利。心下痞硬。若傷寒發熱。汗出不解。心下痞硬。嘔吐而下利者。表和而里病也。以心中痞硬。故為實。當以大柴胡湯下之。二者心下痞硬雖同。而虛實之症有異。故用藥有攻補之別也。

白話文:

張兼善說:大柴胡湯是瀉下劑。桂枝人參湯是滋補劑。都用於治療下痢腹瀉,心下痞硬。如果傷寒發熱,汗出不止,心下痞硬,嘔吐腹瀉,這是表證與裡證兼見的病症。由於心中痞硬,因此算是實證,應當服用大柴胡湯來瀉下。這兩種病症雖然都有心下痞硬的症狀,但是虛實的證候不同,所以用藥也有攻補之別。

傷寒大下後。復發汗。心下痞。惡寒者。表未解也。不可攻痞。當先解表。表解乃可攻痞。解表宜桂枝。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大下之後,又發汗,心窩痞滿,惡寒的,是表邪未解的緣故。不可治療痞滿,應該先解表邪。表邪解除了纔可治療痞滿。解表邪宜用桂枝湯。治療痞滿宜用大黃、黃連瀉心湯。

大下後復發汗。則表裡之邪當悉已。此心下痞而惡寒者。表裡之邪。俱不解也。因表不解而下之。為心下痞。先與桂枝湯解表。表解。乃與大黃黃連瀉心湯攻痞。內經曰。從外之內。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。

白話文:

大便通暢後,再發汗。那麼表裡面的邪氣就應該已經全部消除。這心中痞滿而惡寒的人。表裡面的邪氣。一起沒有解除。因為表症沒有解除就攻下。導致心中痞滿。先用桂枝湯散去表氣。表氣消除。再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攻痞。內經說。從身體外面到身體裡面。裡面盛滿邪氣的,先治療身體外面的邪氣,然後再調節身體裡面的邪氣。

活人云。大抵結胸與痞。皆應下。然表未解者。不可攻也。

傷寒發熱。汗出不解。心中痞硬。嘔吐而下利者。大柴胡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大致上,結胸和痞證都應該使用下法治療。但是,如果表面症狀還未消失,就不能進行攻下。

傷風感冒發熱,出汗後症狀仍未緩解,感到心胸部位痞塞硬滿,伴有嘔吐和腹瀉的,應使用大柴胡湯來治療。

傷寒發熱。寒已成熱也。汗出不解。表和而里病也。吐利心腹濡軟。為裡虛。嘔吐而下利。心腹痞硬者。是裡實也。與大柴胡湯。以下里熱。

白話文:

傷寒已經發展成發熱。汗出不解,是表邪已解,但裡證尚在。吐利、心腹濡軟,是裡虛的表現。嘔吐、腹瀉,心腹痞硬,是裡實的表現。給予大柴胡湯,以治療裡熱。

病如掛枝證。頭不痛。項不強。寸脈微浮。胸中痞硬。氣上衝咽喉。不得息者。此為胸有寒也。當吐之。宜瓜蒂散。

白話文:

疾病症狀就像把東西掛在樹枝上一樣。頭痛或頸部僵硬。寸脈微弱而浮。胸中感到緊悶,氣體往上衝到咽喉,喘不過氣來。這是由於胸中有寒邪所致。應該通過吐法來治療。可以使用瓜蒂散。

病如桂枝證。為發熱。汗出。惡風。言邪在表也。頭痛項強。為桂枝湯證具。若頭不痛。項不強。則邪不在表而傳裡也。浮為在表。沉為在裡。今寸脈微浮。則邪不在表。亦不在裡。而在胸中也。胸中與表相應。故知邪在胸中者。猶如桂枝證。而寸脈微浮也。以胸中痞硬。上衝咽喉。

白話文:

病狀類似桂枝證一樣。會發燒。出汗。怕風。說明邪氣在體表。頭痛脖子僵硬。符合桂枝湯的證。如果沒有頭痛。脖子也不僵硬。那麼邪氣就不在體表而是已經傳到裡面了。脈象浮在體表。沉在體內。現在寸脈微浮。說明邪氣不在體表。也不在體內。而是在胸腔內部。胸腔內部與體表相對應。所以知道邪氣在胸腔內部的。還如桂枝證一樣。而寸脈微浮。因為胸腔內部硬塊頂住。往上衝擊咽喉。

不得息。知寒邪客於胸中。而不在表也。千金曰。氣浮上部。填塞心胸。胸中滿者。吐之則愈。與瓜蒂散。以吐胸中之邪。

白話文:

並不能好轉。知道寒邪停滯於胸中,而不是停留在身體表面。千金方提到,氣浮於上部,填塞心胸。胸中滿塞的人,嘔吐後就會好轉。並且服用心蒂散,以嘔吐的方式將胸中的邪氣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