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卿子

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四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4)

1. 十棗湯方第五十七

芫花(熬味辛苦),甘遂(苦寒),大戟(苦寒),大棗(十枚擘甘溫),

上上三味。等分。各別搗。為散。以水一升半。先煮大棗肥者十枚。取八合。去滓。內藥末。強人服一錢匕。羸人服半錢。溫服之。平旦服。若下少。病不除者。明日更服。加半錢。得快。下利後。糜粥自養。

辛以散之。戟花之辛以散飲。苦以泄之。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。水者。腎所主也。甘者。脾之味也。大棗之甘者。益土而勝水。

杜壬云。里未和者。蓋痰與燥氣壅於中焦。故頭疼。乾嘔。短氣。汗出。是痰膈也。非十棗不治。但此湯不宜輕用。恐損人於倏忽。用藥者慎之。

太陽病。醫發汗。遂發熱惡寒。因復下之。心下痞。表裡俱虛。陰陽氣並竭。無陽則陰獨。復加燒針。因胸煩。面色青黃。膚瞤者難治。今色微黃。手足溫者易愈。

太陽病。因發汗。遂發熱惡寒者。外虛陽氣。邪復不除也。因復下之。又虛其里。表中虛邪內陷。傳於心下為痞。發汗表虛為竭陽。下之裡虛為竭陰。表證罷為無陽。里有痞為陰獨。又加燒針。虛不勝火。火氣內攻。致胸煩也。傷寒之病。以陽為主。其人面色青。膚肉瞤動者。陽氣太虛。故云難治。若面色微黃。手足溫者。即陽氣得復。故云易愈。

心下痞。按之濡。其脈關上浮者。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。

心下硬按之痛。關脈沉者。實熱也。心下痞。按之濡。其脈關上浮者。虛熱也。大黃黃連湯。以導其虛熱。

白話文:

十棗湯方第五十七

芫花、甘遂、大戟三味藥等量,分別研磨成粉末。用一升半的水,先煮十枚去核的大棗,煮到剩八合(約400毫升),去除棗渣,再加入藥粉。體質強壯者服用一錢(約3克),體質虛弱者服用半錢。溫服,清晨服用。如果瀉下量少,病情未除,第二天可加服半錢,直到瀉下順利。瀉下後,食用稀粥調養身體。

芫花的辛味能發散,大戟花的辛味能發散水液;甘遂、大戟的苦味能瀉下水液。水是腎臟所主導的,甘味是脾臟的特性,大棗的甘味能滋補脾土而剋制水濕。

杜壬說:如果裡證未和,是因為痰液和燥熱之氣阻塞中焦,所以出現頭痛、乾嘔、呼吸短促、汗出等症狀,這是痰阻氣滯所致。這種情況下,只有十棗湯才能治療,但此方不宜輕易使用,以免損傷身體。用藥者務必謹慎。

太陽病患者,經醫師發汗治療後,反而出現發熱惡寒,又再次使用瀉下藥物,導致心下痞滿,表裡俱虛,陰陽氣都耗竭。沒有陽氣,則陰寒獨盛,又加用燒針療法,因此出現胸悶煩躁,面色青黃,皮膚抽搐,這種情況很難治療。如果面色略黃,手足溫暖,則較易痊癒。

太陽病患者,因為發汗治療後出現發熱惡寒,是體表陽氣虛弱,邪氣又未去除;再次使用瀉下藥物,又傷及里證,導致表裡俱虛,邪氣內陷,傳到心下形成痞滿。發汗導致表虛耗竭陽氣,瀉下導致裡虛耗竭陰氣,表證消失則無陽氣,裡有痞滿則陰寒獨盛,又加用燒針,虛弱的身體不能承受火熱,火氣內攻,導致胸悶煩躁。傷寒病是以陽氣為主,患者面色青黑,皮膚肌肉抽搐,表示陽氣極度虛弱,因此難以治療。如果面色微黃,手足溫暖,表示陽氣有所恢復,所以容易痊癒。

心下痞滿,按壓感覺柔軟,脈象在關上部位浮動,則可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。

心下堅硬,按壓疼痛,關脈沉伏,是實熱;心下痞滿,按壓感覺柔軟,脈象在關上部位浮動,是虛熱。大黃黃連湯可以導瀉虛熱。

2. 大黃黃連瀉心湯第五十八

大黃(二兩味苦寒),黃連(一兩味苦寒),

上二味。以麻沸湯二升。漬之。須臾。絞去滓。分溫。再服。

內經曰。火熱受邪。心病生焉。苦入心。寒除熱大黃黃連之苦寒。以導瀉心下之虛熱。但以麻沸湯漬服者。取其氣薄而泄虛熱。

心下痞。而復惡寒汗出者。附子瀉心湯主之。

心下痞者。虛熱內伏也。惡寒汗出者。陽氣外虛也。與瀉心湯攻痞。加附子以固陽。

白話文:

大黃黃連瀉心湯的組成:大黃兩錢(性味苦寒),黃連一錢(性味苦寒)。將這兩種藥材用兩升麻沸湯浸泡,過一會兒後,濾去藥渣,分次溫服。

《內經》記載,心臟疾病是因為心火受邪氣侵犯而引起的。苦味藥物能入心經,寒性藥物能去除心火。大黃和黃連都具有苦寒的特性,可以瀉去心下部位的虛熱。之所以用麻沸湯浸泡服用,是因為麻沸湯藥性輕薄,更容易瀉去虛熱。

如果出現心下痞滿,同時又伴隨惡寒出汗的症狀,則應該服用附子瀉心湯。

心下痞滿是因為體內虛熱鬱結,惡寒出汗則是因為陽氣不足。因此,瀉心湯用來攻治痞滿,再加入附子以溫補陽氣。

3. 附子瀉心湯方第五十九

大黃(二兩),黃連,黃芩(各一兩),附子(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),

上四味。切三味。以麻沸湯二升漬之。須臾。絞去滓。內附子汁。分溫再服。

本以下之。故心下痞。與瀉心湯。痞不解。其人渴而口燥煩。小便不利者。五苓散主之。

本因下後成痞。當與瀉心湯除之。若服之。痞不解。其人渴而口燥煩。小便不利者。為水飲內蓄。津液不行。非熱痞也。與五苓散。發汗散水則愈。一方。忍之一日。乃愈者。不飲水者。外水不入。所停之水得行。而痞亦愈也。

傷寒汗出解之後。胃中不和。心下痞硬。乾噫食臭。脅下有水氣。腹中雷鳴。下利者。生薑瀉心湯主之。

胃為津液之主。陽氣之根。大汗出後。外亡津液。胃中空虛。客氣上逆。心下痞硬。

金匱要略曰。中焦氣未和。不能消穀。故令噫。乾噫食臭者。胃虛而不殺穀也。脅下有水氣。腹中雷鳴。土弱不能勝水也。與瀉心湯以攻痞。加生薑以益胃。

白話文:

附子瀉心湯方第五十九

藥方:大黃兩錢,黃連、黃芩各一錢,附子一個(炮製去皮,另煮取汁)。將大黃、黃連、黃芩三味切碎,用麻沸湯兩杯浸泡片刻,然後絞去藥渣,加入附子汁,分溫熱兩次服用。

此方適用於服用瀉心湯後,心下痞滿症狀未解,患者口渴、口燥煩躁、小便不利的情況。如果症狀是因瀉下後導致痞滿,則應繼續服用瀉心湯治療。但若服用瀉心湯後,痞滿症狀仍未改善,且伴有口渴、口燥煩躁、小便不利,則可能是體內水飲停滯,津液運行不暢,而非熱邪引起的痞滿,此時應服用五苓散,發汗利水,即可痊癒。也有些病人只需忍耐一天就能痊癒,這是因為不喝水,體外水分不進入體內,停滯的水分得以排出,痞滿也就自然好了。

若傷寒病人在出汗痊癒後,胃部不適,心下痞硬,乾嘔且食物臭氣,脅下有水氣,腹中雷鳴,且腹瀉,則應服用生薑瀉心湯。

因為胃是津液的來源和陽氣的根本,大汗之後,體表津液流失,胃中空虛,邪氣上逆,就會導致心下痞硬。

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,中焦氣機不和,不能消化食物,就會導致乾嘔,乾嘔且食物臭氣表示胃氣虛弱,無法消化食物;脅下有水氣、腹中雷鳴則表示脾土虛弱,不能制約水濕。因此,服用瀉心湯攻治痞滿,再加生薑以益胃氣。

4. 生薑瀉心湯方第六十

生薑(四兩切),甘草(三兩炙),人參(三兩),乾薑(一兩),黃芩(一兩),半夏(半升洗),黃連(一兩),大棗(十二枚),

上八味。以水一斗。煮取六升。去滓、再煎。取三升。溫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傷寒中風。醫反下之。其人下利。日數十行。穀不化。腹中雷鳴。心下痞硬而滿。乾嘔。心煩不得安。醫見心下痞。謂病不盡。復下之。其痞益甚。此非結熱。但以胃中虛。客氣上逆。故使硬也。甘草瀉心湯主之。

傷寒中風。是傷寒或中風也。邪氣在表。醫反下之。虛其腸胃而氣內陷也。下利日數十行。穀不化。腹中雷鳴者。下后里虛胃弱也。心下痞硬。乾嘔心煩。不得安者。胃中空虛。客氣上逆也。與瀉心湯以攻表。加甘草以補虛。前以汗後胃虛。是外傷陽氣。故加生薑。此以下後胃虛。是內損陰氣。故加甘草。

白話文:

生薑瀉心湯方,用生薑四兩切片,炙甘草三兩,人參三兩,乾薑一兩,黃芩一兩,洗淨的半夏半升,黃連一兩,大棗十二枚,加水一斗煎煮至六升,過濾藥渣再煎,取三升。溫熱服用一升,一天服用三次。

適用於傷寒或中風,誤服瀉下藥後,導致腹瀉不止,一天數十次,食物消化不良,腹部隆隆作響,心窩部脹滿堅硬,乾嘔,心煩意亂的情況。這是因為醫生誤以為病情未盡而再次使用瀉下藥,導致胃部虛弱,外邪內侵,胃氣上逆,造成心窩部脹滿。甘草瀉心湯就能治療這種情況。

傷寒或中風,邪氣仍在體表,卻誤服瀉下藥,導致腸胃虛弱,氣血內陷。腹瀉不止,消化不良,腹部作響,都是瀉下後腸胃虛弱的表現。心窩部脹滿堅硬、乾嘔心煩,則是胃中空虛,外邪上逆所致。用瀉心湯來治療外邪,並加入甘草補益虛損。因為先前用發汗法,導致胃氣虛弱,損傷了陽氣,所以加入生薑;而後因為瀉下導致胃氣虛弱,損傷了陰氣,所以加入甘草。

5. 甘草瀉心湯方第六十一

甘草(四兩),黃芩(三兩),乾薑(三兩),半夏(半升洗),黃連(一兩),大棗(十二枚擘),

上六味。以水一斗。煮取六升。去滓、再煎。取三升。溫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成氏云。氣結而不散。壅而不通。為結胸。陷胸湯為直達之劑。塞而不通。否而不泰。為痞。瀉心湯為分解之劑。痞與結胸。有高下焉。邪結在胸中。故曰陷胸。留邪在心下。故曰瀉心。

沈亮宸云。半夏瀉心。甘草瀉心。皆下後傷真氣之過也。生薑瀉心。因於食。大黃瀉心。因於熱。附子瀉心。因於寒。

傷寒。服湯藥。下利不止。心下痞硬。服瀉心湯已。復以他藥下之。利不止。醫以理中與之。利益甚。理中者。理中焦。此利在下焦。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。複利不止者。當利其小便。

傷寒服湯藥下後。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。氣虛而客氣上逆也。與瀉心湯攻之。則痞已。醫復以他藥下之。又虛其里。致利不止也。理中丸。脾胃虛寒下利者服之愈。此以下焦虛。故與之。其利益甚。聖濟經曰。滑則氣脫。欲其收也。如開腸洞泄。便溺遺失澀劑所以收之。此利由下焦不約。

與赤石脂禹餘糧湯。以澀洞泄。下焦主分清濁。下利者。水穀不分也。若服澀劑而利不止。當利小便以分其氣。

白話文:

甘草瀉心湯方:

此方用甘草四兩、黃芩三兩、乾薑三兩、半夏半升(洗淨)、黃連一兩、大棗十二枚(掰開),加水一斗,煎煮至六升,去渣後再煎,取三升,溫服一升,一日三次。

成氏認為,氣機阻塞不通,導致氣滯血瘀,形成結胸症,則需用陷胸湯直搗病灶;若氣機阻塞不通,且邪氣不順,形成痞證,則需用瀉心湯化解病邪。結胸和痞證的病位有所不同,邪氣聚集在胸中稱為結胸,邪氣停留在心下則稱為痞證。

沈亮宸認為,用半夏、甘草瀉心,都容易傷及人體真氣;生薑瀉心是因飲食所致;大黃瀉心是因熱邪所致;附子瀉心是因寒邪所致。

若患傷寒,服用湯藥後腹瀉不止,心下痞硬,服用瀉心湯後,又用其他藥物瀉下,腹瀉仍不止,此時應服用理中湯,效果甚佳。理中湯調理中焦,而此腹瀉在下焦,則需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治療。若腹瀉仍不止,應利其小便。

傷寒患者服用湯藥後,腹瀉不止且心下痞硬,是因氣虛,而外邪上逆所致。服用瀉心湯後,痞塊消除,若再用其他藥物瀉下,則會進一步損傷脾胃,導致腹瀉不止。理中丸適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,因為此腹瀉是下焦虛弱所致,故服用理中丸效果甚佳。《聖濟總錄》記載:「滑則氣脫,欲其收也」,如同腸道泄瀉,大小便失禁,需用澀藥收斂止瀉。此腹瀉由下焦失約所致,應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收斂止瀉。下焦負責分清泌濁,腹瀉是水穀不分所致。若服用澀藥後腹瀉仍不止,則應利小便以疏通氣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