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卿子

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四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3)

1. 柴胡桂枝湯方第五十四

桂枝(去皮),黃芩人參(各一兩半),甘草(一兩炙),半夏(二合半),芍藥(一兩半),大棗(六枚擘),生薑(一兩半切),柴胡(四兩),

上九味。以水七升。煮取三升。去滓。溫服。

婁氏云。病雖屬太陽表證。而有里證兼之者。則不言太陽病。但稱表不解。外證未去。其兼心下支結。則此條柴胡桂枝湯是也。

傷寒五六日。已發汗而復下之。胸脅滿。微結。小便不利。渴而不嘔。但頭汗出。往來寒熱心煩者。此為未解也。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。

傷寒五六日已經汗下之後。則邪當解。今胸脅滿。微結。小便不利。渴而不嘔。但頭汗出。往來寒熱心煩者。即邪氣猶在半表半裡之間。為未解也。胸脅滿。微結。寒熱。心煩者。邪在半表半裡之間也。小便不利而渴者。汗下後。亡津液。內燥也。若熱消津液。令小便不利而渴者。

其人必嘔。今渴而不嘔。知非裡熱也。傷寒汗出則和。今但頭汗出。而余處無汗者。津液不足。而陽虛於上也。與柴胡桂枝幹薑湯。以解表裡之邪。復津液而助陽也。

2. 柴胡桂枝幹薑湯方第五十五

柴胡(半斤味苦平),桂枝(三兩去皮味辛熱),乾薑(三兩味辛熱),栝蔞根(四兩味苦寒),黃芩(三兩味苦寒),牡蠣(三兩熬味鹹寒),甘草(二兩炙味甘平),

上七味。以水一斗二升。煮取六升。去滓。再煎。取三升。溫服一升。日三服。初服微煩。復服。汗出便愈。

內經曰。熱淫於內。以苦發之。柴胡黃芩之苦。以解傳表之邪。辛甘發散為陽。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在表之邪。咸以耎之。牡蠣之咸。以消胸脅之滿。辛以潤之。乾薑之辛。以固陽虛之汗。津液不足而為渴。苦以堅之。栝蔞之苦。以生津液。

傷寒五六日頭汗出。微惡寒。手足冷。心下滿。口不欲食。大便硬。脈細者。此為陽微結。必有表復有里也。脈沉。亦在裡也。汗出為陽微。假令純陰結。不得復有外證。悉入在裡。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。脈雖沉緊。不得為少陰病。所以然者。陰不得有汗。今頭汗出。故知非少陰也。可與小柴胡湯。設不了了者。得屎而解。

傷寒五六日。邪當傳裡之時。頭汗出。微惡寒者。表仍未解也。手足冷。心下滿。口不欲食。大便硬。脈細者。邪結於裡也。大便硬。為陽結。此邪熱雖傳於裡。然以外帶表邪。則熱結猶淺。故曰陽微結。脈沉。雖為在裡。若純陰結。則更無頭汗惡寒之表證。諸陰脈。皆至頸胸中而還。

不上循頭。今頭汗出。知非少陰也。與小柴胡湯。以除半表半裡之邪。服湯已。外證罷而不了了者。為裡熱未除。與湯。取其微利則愈。故云得屎而解。

傷寒。五六日。嘔而發熱者。柴胡湯證具。而以他藥下之。柴胡證仍在者。復與柴胡湯。此雖已下之。不為逆。必蒸蒸而振。卻發熱汗出而解。若心下滿而硬痛者。此為結胸也。大陷胸湯主之。但滿而不痛者。此為痞。柴胡不中與之。宜半夏瀉心湯

傷寒五六日。邪在半表半裡之時。嘔而發熱。邪在半表半裡之證。是為柴胡證具。以他藥下之。柴胡證不罷者。不為逆。卻與柴胡湯則愈。若下後。邪氣傳裡者。邪在半表半裡則陰陽俱有邪。至於下後。邪氣傳裡。亦有陰陽之異。若下後。陽邪傳裡者。則結於胸中。為結胸。

以胸中為陽受氣之分。與大陷胸湯。以下其結。陰邪傳裡者。則留於心下。為痞以心下為陰受氣之分。與半夏瀉心湯。以通其痞。經曰。病發於陽而反下之。熱入。因作結胸。病發於陰而反下之。因作痞。此之謂也。

3. 半夏瀉心湯方第五十六

半夏(半升洗淨辛平),黃芩(苦寒),乾薑(辛熱),人參(以上各三兩甘溫),黃連(一兩苦寒),大棗(十二枚擘溫甘),甘草(三兩炙甘平),

上七味。以水一斗。煮取六升。去滓。再煮。取三升。溫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辛入肺而散氣。半夏之辛。以散結氣。苦入心而泄熱。黃芩黃連之苦。以瀉痞熱。脾欲緩。急食甘以緩之。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緩之。

太陽少陽並病。而反下之。成結胸。心下硬。下利不止。水漿不下。其人心煩。

太陽少陽並病。為邪氣在半表半裡也。而反下之。二經之邪。乘虛而入太陽。表邪入里結於胸中為結胸。心下硬。少陽里邪。乘虛下於腸胃。遂利不止。若邪結陰分。則飲食如故。而為臟結。此為陽邪內結。故水漿不下而心煩。

脈浮而緊。而復下之。緊反入里。則作痞。按之自濡。但氣痞耳。

浮而緊。浮為傷陽。緊為傷陰。當發其汗而反下之。若浮入里。為陽邪入里。則作結胸。浮不入里。而緊入里者。陰邪入里。則作痞。

太陽中風。下利。嘔逆表解者。乃可攻之。其人漐漐汗出。發作有時頭痛。心下痞。硬滿。引脅下痛。乾嘔短氣。汗出。不惡寒者。此表解里未和也。十棗湯主之。

下利嘔逆。里受邪也。邪在裡者可下。亦須待表解者。乃可攻之。其人漐漐汗出。發作有時。不惡寒者。表已解也。頭痛心下痞。硬滿引脅下痛。乾嘔。短氣者。邪熱內蓄而有伏飲。是里未和也。與十棗湯。下熱逐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