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三 (8)
卷三 (8)
1. 小建中湯方第三十九
桂枝(三兩去皮味辛溫),甘草(三兩炙味甘平),大棗(十二枚擘味甘溫),芍藥(六兩味酸微寒),生薑(三兩切味辛溫),膠飴(一升味甘溫),
上六味。以水七升。煮取三升。去滓、內膠飴。更上微火消解。溫服一升。日三服。嘔家不可用建中湯。以甜故也。
建中者。建脾也。內經曰。脾欲緩。急食甘以緩之。膠飴大棗甘草之甘。以緩中也。辛、潤也。散也。榮衛不足。潤而散之。桂枝生薑之辛。以行榮衛。酸、收也。泄也。正氣虛弱。收而行之。芍藥之酸。以收正氣。
成氏云。或謂桂枝湯解表而芍藥數少。建中湯溫里而芍藥數多。何也。皮膚為近。則制小其服。心腹為遠。則制大其服。此所以為不同也。
傷寒中風。有柴胡證。但見一證便是。不必悉具。
柴胡證。是邪氣在表裡之間也。或胸中煩而不嘔。或渴。或腹中痛。或脅下痞硬。或心下悸。小便不利。或不渴。身有微熱。或咳。但見一證。便宜與柴胡湯治之。不必待其證候全具也。
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。若柴胡證不罷者。復與柴胡湯。必蒸蒸而振。卻發熱汗出而解。
邪在半表半裡之間。為柴胡證。即未作裡實。醫便以藥下之。若柴胡證仍在者。雖下之。不為逆。可復與柴胡湯。以和解之。得湯。邪氣還表者。外作蒸蒸而熱。先經下。裡虛。邪氣欲出。內則振振然也。正氣勝。陽氣生。卻復發熱。汗出而解也。
傷寒二三日。心中悸而煩者。小建中湯主之。
前條心下悸而煩。皆與柴胡湯。此條悸而煩。建中主之何也。前條悸而煩。以往來寒熱默默不食。自表傳裡之悸煩也。此條悸而煩。以邪氣在表裡。頭疼發熱之時而悸煩。此裡虛血氣不勝其邪之故也。故與建中湯以溫里。如此可悟。凡治悸煩之例也。
傷寒二三日。邪氣在表。未當傳裡之時。心中悸而煩。是非邪氣搏所致。心悸者。氣虛也。煩者。血虛也。以氣血內虛。與小建中湯。先建其里。
太陽病。過經十餘日。反二三下之。後四五日。柴胡證仍在者。先與小柴胡湯。嘔不止。心下急。鬱郁微煩者。為未解也。與大柴胡湯下之。則愈。
日數過多。累經攻下。而柴胡證不罷者。亦須先與小柴胡湯。以解其表。經曰。凡柴胡湯疾證而下之。若柴胡證不罷者。復與柴胡者是也。嘔止者。表裡和也。若嘔不止。鬱郁微煩者。裡熱已甚。結於胃中也。與大柴胡湯。下其裡寒則愈。
白話文:
小建中湯方第三十九
桂枝(三兩,去皮,味辛溫)、甘草(三兩,炙,味甘平)、大棗(十二枚,擘開,味甘溫)、芍藥(六兩,味酸微寒)、生薑(三兩,切片,味辛溫)、麥芽糖(一升,味甘溫),以上六味藥材,用七升水煎煮至三升,去除藥渣,加入麥芽糖,再用小火慢慢熬化。溫熱服用一升,一日三次。嘔吐腹瀉者禁用小建中湯,因為它太甜了。
小建中湯的作用是調理脾胃。內經記載:「脾喜緩和」,急症時應服用甜味食物來緩解。麥芽糖、大棗、甘草的甜味,能緩和脾胃。辛味藥材有潤澤和疏散的作用,能滋養和疏通氣血;桂枝、生薑的辛味,能促進氣血運行。酸味藥材有收斂和洩瀉的作用,能收斂元氣並使其運行;芍藥的酸味,能收斂元氣。
成氏說:有人認為桂枝湯解表,芍藥用量少;小建中湯溫補脾胃,芍藥用量多。這是因為皮膚在體表,所以藥量少;心腹在內臟,所以藥量多,所以用量不同。
傷寒感冒伴隨柴胡證的症狀,只要出現一種症狀即可診斷,不必所有症狀都出現。
柴胡證是指邪氣停留在表裡之間。症狀包括:胸悶煩躁而不嘔吐、口渴、腹痛、脅肋下痞硬、心悸、小便不利、無口渴感、身體微熱、咳嗽。只要出現一種症狀,就應服用柴胡湯治療,不必等到所有症狀都出現。
凡是服用柴胡湯後需要瀉下的疾病,如果柴胡證的症狀沒有消失,就繼續服用柴胡湯,病人會感覺渾身發熱,然後出汗而痊癒。
邪氣停留在表裡之間,就是柴胡證,還沒發展到裡實(內臟實證),醫生就用藥物瀉下。如果柴胡證仍然存在,即使瀉下也不算是逆治,可以繼續服用柴胡湯來調和。服用柴胡湯後,邪氣回歸體表,體表會感覺發熱,之前已經瀉下,裡虛,邪氣想出來,體內會感覺微微顫抖。正氣充足,陽氣生髮,然後再次發熱,出汗而痊癒。
傷寒二三日,心中心悸煩躁,服用小建中湯。
前面提到心下悸動煩躁,都用柴胡湯治療;而這裡提到悸動煩躁,卻用小建中湯,這是什麼原因呢?前面提到的悸動煩躁,伴隨著寒熱往來,默默不食,是邪氣從表傳裡引起的悸動煩躁;而這裡提到的悸動煩躁,是在邪氣在表裡之間,伴隨著頭痛發熱而出現的悸動煩躁,這是由於裡虛,氣血不足以抵抗邪氣引起的。所以用小建中湯溫補脾胃。這樣就能理解了,這就是治療悸動煩躁的不同情況。
傷寒二三日,邪氣在體表,尚未傳入裡,心中心悸煩躁,這不是邪氣互相搏鬥引起的。心悸是氣虛,煩躁是血虛。由於氣血內虛,服用小建中湯,先調理脾胃。
太陽病,超過十多天,反覆瀉下二三次,之後四五天,柴胡證仍然存在,先服用小柴胡湯。如果嘔吐不止,心下急迫,鬱鬱寡歡,煩躁不安,說明邪氣尚未清除,服用大柴胡湯瀉下,就會痊癒。
病程過長,多次服用攻下藥物,而柴胡證仍然沒有消失,也應該先服用小柴胡湯,以解表。經書說:「凡是柴胡湯治療的疾病,需要瀉下,如果柴胡證的症狀沒有消失,就繼續服用柴胡湯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嘔吐停止了,說明表裡調和了;如果嘔吐不止,鬱鬱寡歡,煩躁不安,說明裡熱嚴重,結聚在胃中,服用大柴胡湯瀉下裡熱,就會痊癒。
2. 大柴胡湯方第四十
柴胡(半斤味甘平),黃芩(三兩味苦寒),芍藥(三兩味酸微寒),半夏(半升洗味辛溫),生薑(五兩切味辛溫),枳實(四枚炙味苦寒),大棗(十二枚擘甘溫),大黃(二兩味苦寒),
上七味。以水一斗二升。煮取六升。去滓。再煎。溫服一升。日三服。一方用大黃二兩。若不加大黃。恐不為大柴胡湯也。
柴胡黃芩之苦。入心而折熱。枳實芍藥之酸苦。湧泄而扶陰。辛者、散也。半夏之辛。以散逆氣。辛甘、和也。薑棗之辛甘。以和榮衛。
成氏云。方有緩急輕重。醫當臨時斟酌。如大滿大實。堅有燥屎者。非駛劑則不能泄。是以有大小承氣之峻也。如不至大堅滿。惟邪熱甚而攻下者。又非承氣湯之可投。必也輕緩之劑。乃大柴胡湯。用以逐邪熱也。是知大柴胡為下劑之緩者。
傷寒十三日不解。胸脅滿而嘔。日晡所發潮熱。已而微利。此本柴胡證。下之而不得利。今反利者。知醫以丸藥下之。非其治也。潮熱者。實也。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。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。
傷寒十三日再傳經盡。當解之時也。若不解。胸脅滿而嘔者。邪氣猶在表裡之間。此為柴胡湯證。若以柴胡湯下之。則更無潮熱自利。醫反以丸藥下之。虛其腸胃。邪氣乘虛入腑。日晡所發潮熱。熱已而利也。潮熱雖為熱實。然胸脅之邪未已。故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外。後以柴胡加芒硝。以下胃熱。
白話文:
大柴胡湯方第四十
此方藥材包括:柴胡(半斤,味甘性平)、黃芩(三兩,味苦性寒)、芍藥(三兩,味酸微寒)、半夏(半升,洗淨,味辛性溫)、生薑(五兩,切片,味辛性溫)、枳實(四枚,炙烤,味苦性寒)、大棗(十二枚,掰開,味甘性溫)、大黃(二兩,味苦性寒)。
將以上七味藥材,用十二升水煎煮,煎至剩六升,過濾藥渣,再煎一次。溫服一升,每日三次。也有一種用法是大黃用量為二兩,若不加大黃,恐怕就不能算是大柴胡湯。
方中柴胡和黃芩的苦味,能入心經清熱;枳實和芍藥的酸苦味,能瀉下並滋陰;辛味具有散的作用,半夏的辛味能散解逆氣;辛甘味能調和,薑棗的辛甘味能調和營衛之氣。
成氏(指成無己)說:此方劑量可輕可重,醫師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。若病人腹部脹滿、大便乾燥堅硬,非快速瀉下藥物無法通便,則需用大承氣湯或小承氣湯等峻下之劑。若腹部脹滿不嚴重,僅是邪熱盛而需攻下者,則不能使用承氣湯,應使用較為輕緩的大柴胡湯來驅除邪熱。因此可知,大柴胡湯屬於瀉下藥中較為緩和的方劑。
若傷寒病症持續十三日未解,胸脅部滿悶並嘔吐,每日午后發熱,之後略微腹瀉,這是柴胡證的表現。若下瀉藥物卻不能通利大便,反而已經腹瀉,說明醫生之前用丸藥下藥,方法不對。午后發熱是實證,應先用小柴胡湯解表,再用柴胡加芒硝湯治療。
傷寒病症持續十三日,經絡氣血已運行一週,本該痊癒,但若未痊癒,且胸脅部滿悶嘔吐,說明邪氣仍在表裡之間,這是大柴胡湯的適應症。若用大柴胡湯攻下,則不會再出現午后發熱和自利(腹瀉)的症狀。若醫生反用丸藥攻下,則會傷及腸胃,邪氣乘虛而入,導致午后發熱,且有腹瀉。雖然午后發熱是熱實症,但胸脅部邪氣未除,所以應先用小柴胡湯解表,再用柴胡加芒硝湯瀉除胃熱。
3. 柴胡加芒硝湯方第四十一
於小柴胡湯方內。加芒硝六兩。余依前法。服不解。更服。
傷寒十三日不解。過經。譫語者。以有熱也。當以湯下之。若小便利者。大便當硬。而反下利。脈調和者。知醫以丸藥下之。非其治也。若自下利者。脈當微厥。今反和者。此為內實也。調胃承氣湯主之。
過經不解而譫語。其為熱證明矣。以湯藥下之。則熱除垢淨。以丸藥下之。則熱留腸胃而下利不止。與調胃承氣以盪滌餘熱。
傷寒十三日再傳經盡。謂之過經。譫語者。陽明胃熱也。當以諸承氣湯下之。若小便利者。津液偏滲。大便當硬。反下利者。知醫以丸藥下之也。下利脈微而厥者。虛寒也。今脈調和。則非虛寒。由腸虛胃熱。脅熱而利也。與調胃承氣湯。以下胃熱。
王宇泰云。經文內實之實。當作熱。注偏滲。偏、當作漏。
又云。此叚有五反一對。熱與厥反。丸與湯反。便硬與下利反。脈微與脈和反。藥下與自利反。小便與大便硬為一對。讀者宜細詳之。
王三陽云。前條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。清穀不止。身疼痛者。急當救里。用四逆者。觀身有疼痛。則知邪全在表。大不當下。下之。則裡虛之甚。略無分毫邪氣在裡。故元氣受損。清穀不止。急當用溫藥救里。況醫下之。不云丸藥。則必是承氣湯。里之受病多矣。可不急救乎。
且外疼痛。亦須用桂枝可知。此證寒未變熱。或寒中陰經之證。全未熱也。此條本柴胡證邪在半表半裡。一半不當下。一半當下。況以丸藥下之。表熱不能徹去。故邪熱乘虛傳裡。為脅熱利。且外證譫語。內有實邪可知。脈又調和。元氣頗在。故用承氣湯後下之也。此二條。
正宜參看用藥。不可誤也。
過經譫語。陽明胃熱也。成注的甚。前條胸脅滿而嘔。日晡潮熱下利。乃大柴胡症。過經譫語。乃陽明症。不可不辨。
太陽病不解。熱結膀胱。其人如狂。血自下。下者愈。其外不解者。尚未可攻。當先解外。外解已。但少腹急結者。乃可攻之。宜桃核承氣湯方。
太陽、膀胱經也。太陽經邪熱不解。隨經入腑。為熱結膀胱。其人如狂者。為未至於狂。但不寧爾。經曰。其人如狂者。以熱在下焦。太陽多熱。熱在膀胱。必與血相搏。若血不為蓄。為熱迫之。則血自下。血下。則熱隨血出而愈。若血不下者。則血為熱搏。蓄積於下。而少腹急結。
乃可攻之。與桃核承氣湯。下熱散血。內經曰。從外之內。而盛於內者。先治其外。後調其內。此之謂也。
白話文:
柴胡加芒硝湯方第四十一
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,加入芒硝六兩,其他按照之前的用法。如果服藥後病情沒有好轉,可以再次服用。
傷寒病十三天未癒,超過經期,還出現譫語,這是因為體內有熱邪。應該用湯劑瀉下。如果小便略微不暢,大便應該偏硬,但卻反而腹瀉,脈象平和,這是因為醫生用丸藥瀉下,方法不對。如果本身就腹瀉,脈象應該微弱虛弱,但現在脈象平和,這是因為內部實證。應該用調胃承氣湯治療。
超過經期未癒且出現譫語,證明體內有熱邪。用湯藥瀉下,可以去除熱邪,使身體乾淨;但用丸藥瀉下,熱邪會留在腸胃,導致腹瀉不止。因此應該用調胃承氣湯來清除餘熱。
傷寒病十三天,病情傳遍所有經絡(再傳經盡),稱為過經。如果出現譫語,這是陽明經胃熱的表現,應該用各種承氣湯瀉下。如果小便略微不暢,這是津液外洩,大便應該偏硬,但反而腹瀉,說明是醫生用丸藥瀉下造成的。如果腹瀉伴隨脈象微弱虛弱,這是虛寒;但脈象平和,就不是虛寒,而是腸虛胃熱,導致脅肋部灼熱而腹瀉。應該用調胃承氣湯瀉下胃熱。
王宇泰說:「經文中『內實』的『實』,應該理解為『熱』。注解中『偏滲』的『偏』,應該改為『漏』。」
又說:「這裡暗含五組反證和一組相對應的證狀:熱與厥逆,丸藥與湯藥相反,大便硬與腹瀉相反,脈微弱與脈象平和相反,藥物瀉下與自行腹瀉相反;小便不利與大便硬是一組相對應的證狀。讀者應該仔細研讀。」
王三陽說:「上一條提到,傷寒病人用藥瀉下後,繼續腹瀉,清谷不止,身體疼痛,應該緊急救治裡證。用四逆湯,如果看到病人身體疼痛,就知道邪氣全部在表,不應該瀉下,瀉下會導致裡證虛弱加重,幾乎沒有邪氣留在裡,元氣受損,清谷不止,應該緊急用溫藥救治裡證。況且醫生瀉下,沒有說是丸藥,那一定是承氣湯,裡證受損嚴重,難道不應該緊急救治嗎?
而且外感疼痛也應該用桂枝湯,可以知道這不是寒證轉化為熱證,或寒邪侵入陰經的證候,根本不是熱證。這一條是柴胡證,邪氣在半表半裡,一半不應該瀉下,一半應該瀉下。況且用丸藥瀉下,表熱不能徹底去除,邪熱乘虛而入裡,導致脅肋部灼熱和腹瀉。而且外證有譫語,內有實邪可知,脈象又平和,元氣尚存,所以用承氣湯瀉下。這兩條,
應該仔細參照用藥,不能弄錯。
超過經期出現譫語,是陽明經胃熱的表現,成書中描述得很詳細。上一條提到胸脅部滿悶而嘔吐,日晡潮熱和腹瀉,是大柴胡湯證;超過經期出現譫語,是陽明經證,不能混淆。
太陽病沒有治癒,熱邪結聚在膀胱,病人神志恍惚,像發狂一樣,血自行排出,排出後病情好轉;如果外證沒有好轉,還不能攻裡,應該先解表。表證解除了,只有少腹脹滿堅硬,才能攻裡,應該用桃核承氣湯。
太陽經是膀胱經,太陽經的邪熱沒有消除,循經絡入臟腑,導致熱邪結聚在膀胱,病人神志恍惚像發狂一樣,這並不是真正發狂,只是煩躁不安而已。經文中說「病人像發狂一樣」,是因為熱邪在下焦,太陽經多熱,熱邪在膀胱,必然與血液搏結。如果血液沒有蓄積,而是被熱邪逼迫,則血自行排出,血液排出後,熱邪隨血排出而痊癒。如果血液沒有排出,則血液被熱邪搏結,蓄積在下焦,少腹脹滿堅硬,
才能攻裡,用桃核承氣湯瀉熱散血。《內經》說:「從外邪侵入內部,而盛於內部的,要先治其外,然後調其內」,這就是這個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