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卿子

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三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2)

1. 大青龍湯方第二十一

麻黃(六兩去節味甘溫),桂枝(二兩去皮味辛熱),甘草(二兩炙味甘平),杏仁(四十個去皮尖味苦甘溫),生薑(三兩切味辛溫),大棗(十二枚擘味甘溫),石膏如雞子大(碎味甘微寒),

白話文:

麻黃(六兩,去掉根節,味甘性溫)

桂枝(二兩,去掉樹皮,味辛性熱)

甘草(二兩,烤過,味甘性平)

杏仁(四十個,去掉皮和尖端,味苦甘性溫)

生薑(三兩,切片,味辛性溫)

大棗(十二枚,掰開,味甘性溫)

石膏(如雞蛋大小,搗碎,味甘性微寒)

上七味。以水九升。先煮麻黃。減二升。去上沫。內諸藥。煮取三升。去滓。溫服一升。取微似汗。汗出多者。溫粉撲之。一服汗者。停後服。汗多亡陽。遂虛、惡風、煩躁、不得眠也。

白話文:

以上七味藥。以9升水先煮麻黃。減掉2升水。除去浮沫,把其他的藥材放進去煮。煮成3升的藥液後,去掉藥渣,溫熱時服用1升。喝下後,稍有出汗的跡象即可。如果汗出過多,用溫熱的爽身粉擦拭。服用一次後就出汗的人,暫停服用。汗出過多會損耗人體的陽氣,從而導致虛弱、怕風、煩躁、失眠等症狀。

辛甘均為發散。然風宜辛散。寒宜甘發。辛甘相合。乃能發散榮衛之風寒。麻黃、甘草、石膏、杏仁。以發散榮中之寒。桂枝、薑棗。以解除衛中之風。

白話文:

辛味和甘味都有發散的效果。但是風邪宜用辛味發散。寒邪宜用甘味發散。辛甘相合。才能發散榮衛之中的風寒。麻黃、甘草、石膏、杏仁,用來發散榮中的寒。桂枝、薑棗,用來解除衛中的風。

王文祿云。大青龍、麻黃之變。小青龍、桂枝之變。

傷寒、脈浮緩。身不疼但重。乍有輕時。無少陰證者。大青龍湯發之。

白話文:

王文祿說:大青龍湯是麻黃湯變化而來的,小青龍湯是桂枝湯變化而來的。

此傷寒見風脈也。傷寒者身疼。此以風勝。故身不疼。中風者身重。此以兼風。故乍有輕時。不發厥吐利。無少陰里證者。為風寒外甚也。與大青龍湯以發散表中風寒。

白話文:

這種傷寒是因感受風邪而引起的。傷寒的人會感到身體疼痛。這是因為風邪勝於寒邪,所以身體不疼痛。中風的人會感到身體沉重。這是因為風邪和寒邪同時存在,所以有時會感到輕鬆。因風寒而發生的這兩種傷寒,都沒有發厥、嘔吐和腹瀉的症狀,也沒有少陰病裡的證狀。這是因為風寒在體表很盛的緣故。應當用大青龍湯來發散表裡風寒。

許氏云。仲景治傷寒。一則桂枝。二則麻黃。三則青龍。三方鼎立。若證候與脈相對。無不應手而愈。

王文祿云。大青龍。治風寒外壅而閉熱於經者。故加石膏於發汗藥中。尤為峻劑。

白話文:

許氏說,張仲景治療傷寒,首先使用桂枝湯,其次用麻黃湯,再者是大青龍湯,這三種方劑各有所長。如果病人的症狀和脈象相符,往往能立即見效。

王文祿說,大青龍湯用於治療風寒在外阻塞,而導致體內熱氣被困的情況,所以在出汗的藥物中加入了石膏,使其成為一種強效的藥方。

傷寒表不解。心下有水氣。乾嘔發熱而咳。或渴、或利、或噎。或小便不利。少腹滿。或喘者。小青龍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外感寒邪,表證沒能解除。同時具有心下有水氣、乾嘔、發熱、咳嗽等症狀。或者口渴、拉肚子、咽喉阻塞。或者小便不利,少腹脹滿,甚至喘促的。可以使用小青龍湯治療。

傷寒表不解。心下有水飲。則水寒相搏。肺寒氣逆。故乾嘔發熱而咳。針經曰。形寒飲冷則傷肺。以其兩寒相感。中外皆傷。故氣逆而上行。此之謂也。與小青龍湯。發汗散水。水氣內漬則所傳不一。故有或為之證。隨證增損以解化之。

白話文:

感冒表證沒有解除。心下有水飲,水寒相搏。肺受寒邪,氣逆上行。所以乾嘔發熱而咳嗽。《針經》說:形寒飲冷則傷肺。因為兩寒相感,中外皆傷。所以氣逆而上行,這就是這種情況。給予小青龍湯,發汗散水。水氣內漬,則所傳的證候不一。所以有或為之證。隨證增損藥物以治療。

2. 小青龍湯方第二十二

麻黃(三兩去節味甘溫),芍藥(三兩味酸微寒),五味子(半升味酸溫),乾薑(三兩味辛熱),甘草(三兩炙味甘平),桂枝(三兩去皮味辛熱),半夏(半升湯洗味辛微溫),細辛(三兩味辛溫),

上八味。以水一斗。先煮麻黃。減二升。去上沫。內諸藥。煮取三升。去滓。溫服一升。

白話文:

麻黃去節,芍藥、五味子、乾薑、甘草、桂枝去皮,半夏湯洗,細辛,以上八味各取三兩,再取半夏、五味子各半升。以水一斗,先煮麻黃,煮至減去二升,去除上層泡沫,再放入其他藥材,煮至三升,去渣,溫服一升。

寒邪在表。非甘辛不能散之。麻黃桂枝甘草之辛甘。以發散表邪。水停心下而不行。則腎氣燥。內經曰。腎苦燥。急食辛以潤之。乾薑細辛半夏之辛。以行水氣而潤腎。咳逆而喘。則肺氣逆。內經曰。肺欲收。急食酸以收之。芍藥五味子之酸。以收逆氣而安肺。

加減法

白話文:

寒邪在體表,不使用辛甘藥物不能夠散發出去。麻黃、桂枝、甘草的辛甘能發散表邪。水停積在心下而不運行,腎氣就容易乾燥,內經上說:「腎臟最怕乾燥」,趕緊吃辛味藥物使它變得滋潤。乾薑、細辛、半夏的辛味能夠運行水氣、滋潤腎臟。咳嗽逆氣、呼吸急促,說明肺氣逆亂。內經上說:「肺臟需要收斂」,趕緊吃酸味藥物使它收斂。芍藥、五味子的酸味,能使逆亂之氣得以收斂,使肺臟安寧。

若微利者。去麻黃。加蕘花。如雞子大。熬、令赤色。下利者不可攻其表。汗出必脹滿。麻黃髮其陽。水漬入胃。必作利。蕘花下十二水。水去。利則止。

白話文:

如果僅是輕微的利,則去掉麻黃,加入芙蓉花,大小如雞蛋。煮沸,使之呈紅色。拉肚子的人不能攻其表,這樣做會導致汗出必脹滿。麻黃會發揮它的陽性作用,水滲入胃中,必然會導致腹瀉。芙蓉花可以排出十二種水份,水份排出,腹瀉就會停止。

若渴者。去半夏。加栝蔞根三兩。辛燥而苦潤。半夏辛而燥津液。非渴者所宜。故去之。栝蔞味苦而生津液。故加之。

白話文:

針對感到口渴的人,要去除半夏,加入三兩栝蔞根。

半夏具有辛辣燥熱的特性,但它也能滋潤津液。然而,對於感到口渴的人來說,半夏並不合適,因此需要將它去除。栝蔞味苦,能夠生津止渴,因此需要加入。

若噎者。去麻黃。加附子一枚。炮。經曰。水得寒氣。冷必相搏。其人即𩜺。加附子。溫散水寒。病人有寒。復發汗。胃中冷。必吐蛔。去麻黃。惡發汗。

白話文:

假如噎著了,取麻黃去麻黃,加上炮製的附子一枚。經典中說:水得到寒氣,冷氣就會相互搏擊。這個人就會嘔吐。加上附子來溫散水中的寒氣。病人有寒氣,再次發汗。胃中寒冷,就會吐蛔蟲。去掉麻黃,因為它會引發出汗。

若小便不利。少腹滿。去麻黃。加茯苓四兩。水蓄下焦不行。為小便不利。少腹滿。麻黃髮津液於外。非所宜也。茯苓泄蓄水於下。加所當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小便困難,小腹部感到脹滿,就應該去掉麻黃,加入四兩茯苓。水液積存在下焦運行不暢,就會導致小便困難,小腹脹滿。麻黃能使津液外泄,所以不適合用於這種情況。茯苓能祛除積留在下焦的水液,所以是適合加入的。

若喘者。去麻黃。加杏仁半升。去皮尖。金匱要略曰。其人形腫。故不內麻黃。內杏子。以麻黃髮其陽故也。喘呼形腫。水氣標本之疾。

白話文:

如果患者有喘息的症狀。服用麻黃時要去除麻黃。加入半升杏仁。去掉杏仁的表皮尖端。金匱要略中說:患者的形體浮腫。所以不能服用麻黃。服用杏仁。服用麻黃,可以發散陽氣。喘息、呼喚,形體浮腫。這是水氣導致的標本疾病。

張卿子云。與柴胡湯症相似。此治表也。故近溫。彼半表半裡。故近清。

白話文:

張卿子說。這個的症狀與柴胡湯相似。這是治療表證的方劑。所以偏溫。而柴胡湯,是半表半裡的方劑。所以偏清。

傷寒心下有水氣。咳而微喘發熱不渴。服湯已。渴者。此寒去欲解也。小青龍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人的心下有水氣。咳嗽而且微喘,發熱但不口渴。已經服完湯藥了。渴了的。這是寒氣消散,即將痊癒的跡象。用小青龍湯治療。

咳而微喘者。水寒射肺也。發熱不渴者。表證未罷也。與小青龍湯。發表散水。服湯已。渴者。裡氣溫。水氣散為欲解也。

太湯病。外證未解。脈浮弱者。當以汗解。宜桂枝。

脈浮弱者。榮弱衛強也。

白話文:

1、咳嗽並伴有輕微的喘息:這是由於水寒侵犯肺部所致。

2、發熱但不口渴:說明表證還沒有完全消除。

3、此時服用小青龍湯來發散解表、散寒利水。

4、服藥之後,如果患者口渴了,這意味著體內的熱氣得到了溫煦,水氣散發想要得到緩解。

太陽病。下之微喘者。表未解故也。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。稍微喘息的,是表邪未解的原因。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治療。

下後大喘。則為裡氣大虛。邪氣傳裡。正氣將脫也。下後微喘。則為裡氣上逆。邪不能傳裡。猶在表也。與桂枝湯以解外。加厚朴杏仁。以下逆氣。

白話文:

拉肚子之後喘氣不止。那麼,這是由於體內的正氣非常虛弱了。邪氣已經傳入臟腑了。正氣已經將要脫離人體了。拉肚子之後喘氣不嚴重。那麼,這是由於體內的正氣向上逆了。邪氣不能傳入臟腑。仍然在體表。用桂枝湯來解除體表的邪氣。再加入厚朴、杏仁來讓逆氣下降。

太陽病。外證未解者。不可下也。下之為逆。欲解外者。宜桂枝湯主之。

經曰。本發汗而復下之。為逆也。若先發汗。治不為逆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,如果外面的症狀還沒有解除,就不能使用瀉下的方法。使用瀉下會造成反效果。想要解除外面的症狀,應該使用桂枝湯來治療。

經典上說,本來應該發汗卻反而使用瀉下,這是錯誤的治療方法。如果先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,則不會是錯誤的。

太陽病。先發汗。不解。而復下之。脈浮者不愈。浮為在外。而反下之。故令不愈。今脈浮。故知在外。當須解外則愈。宜桂枝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症候羣。先用發汗法治療。汗沒有發出來。反而又用攻下法治療。脈浮的人不會治好。脈浮是屬於外證。而反過來用攻下法治療。所以才會治不好。現在脈浮。所以知道是屬於外證。一定要解表才能治好。應該用桂枝湯來治療。

經曰。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。柴胡湯證仍在者。復與柴胡湯。此雖已下之。不為逆。則其類矣。

白話文:

醫書上說,柴胡湯症狀具備,而用其他藥物來瀉下,柴胡湯症狀依然存在者,仍然給予柴胡湯。雖然已經瀉下,但不會造成反效果,因為屬於同類藥物。

太陽病。脈浮緊無汗。發熱。身疼痛。八九日不解。表證仍在。此當發其汗。服藥已。微除。其人發煩。目瞑。劇者必衄。衄乃解。所以然者。陽氣重故也。麻黃主之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。脈搏浮緊沒有汗。發燒。身體疼痛。八九天都沒好轉。表證還在。這時候應該讓他出汗。服了藥之後,症狀稍微消除。病人煩躁不安,眼睛閉著。嚴重的病人一定會流鼻血。流鼻血後就能緩解。之所以這樣,是因為陽氣太盛的緣故。這時應該服用麻黃來治療。

麻黃湯主之。正謂當發其汗一湯也。汗後則必微。除發衄而解。豈有奪血亡汗。再與麻黃之理汗乎。漢文錯綜接續。不可不知。

白話文:

麻黃湯是治療鼻衄的主方。正像我們常說的,病情發展到可以發汗時使用一服麻黃湯。發汗之後,鼻衄必然緩解。怎麼會有傷了元氣而沒有發汗的道理呢?再用麻黃湯發汗,這是合情合理的。漢代《傷寒論》記錄詳盡、條理分明,不可不瞭解。

脈浮緊。無汗。發熱。身疼痛。太陽傷寒也。雖至八九日。而表證仍在。亦當發其汗。既服溫暖發散湯藥。雖未作大汗。亦微除也。煩者、身熱也。邪氣不為汗解。鬱而變熱。蒸於經絡。發於肌表。故生熱煩。肝受血而能視。始者氣傷榮。寒既變熱。則血為熱搏。肝氣不治。

白話文:

脈搏浮而緊迫,沒有汗,發燒,身體疼痛,這是太陽表證傷寒啊。即使到了八九天,這些表證仍在,也應該讓病患發汗。服用溫暖發散的湯藥,沒有大汗,也能微微減輕症狀。煩躁,是因為渾身發熱。邪氣不能被汗液排出,鬱結生熱,蒸騰於經絡,散於肌肉表層,所以產生發熱煩躁的症狀。肝臟受血才能發揮視力,剛開始是正氣傷害了榮氣,寒冷後轉變成發熱,那麼血就會因熱而鬱結,肝氣不能正常運行。

故目瞑也。劇者熱甚於經。迫血妄行而為衄。得衄、則熱隨血散而解。陽氣重者。熱氣重也。與麻黃湯。以解前太陽傷寒之邪也。

白話文:

眼睛緊閉不開,叫做昏蒙。嚴重的昏蒙是熱毒非常盛,迫使血在脈外亂行而發生鼻出血。鼻出血後,熱毒隨血散發而解除了。陽氣重的病人,是熱氣盛的緣故,所以用麻黃湯來解除太陽經傷寒的病邪。

王文祿云。此與下二條同看。上條陽氣重。即下所謂不得越也。下條不徹。即上所謂微除也。麻黃瀉實。故主之。

白話文:

王文祿說:這條和下面的兩條一起看。上面一條是陽氣很重,就是下面所謂的不能超過。下面一條不徹底,就是上面所謂的消除得很少。麻黃可以瀉實,所以可以主治。

太陽病。脈浮緊。發熱、身無汗。自衄者愈。

上文因服汗藥而衄。此不服汗藥而自衄。皆向愈之兆也。

風寒在經。不得汗解。鬱而變熱。衄則熱隨血散。故云自衄者愈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,脈搏浮緊,發燒,身體沒有汗,自己流鼻血的情況下會好轉。

上面說的是因為服用發汗藥而流鼻血,這裡說的是沒有服用發汗藥卻自己流鼻血,這都是病情好轉的徵兆。

風寒在經絡中,無法透過出汗解除,郁積後轉變為熱,流鼻血後熱隨著血液散出,所以說自己流鼻血的情況會好轉。

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。發其汗。汗先出不徹。因轉屬陽明。續自微汗出。不惡寒。若太陽病證不罷者。不可下。下之為逆。如此可小發汗。設面色緣緣正赤者。寒氣怫鬱在表。當解之、熏之。若發汗不徹。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。當汗不汗。其人躁煩。不知痛處。乍在腹中。

乍在四肢。按之不可得。其人短氣。但坐。以汗出不徹故也。更發汗則愈。何以知汗出不徹。以脈澀故知也。

白話文:

兩個陽明經發生病變時,太陽經初得病,應讓患者發汗。汗水一開始發出不徹底,因此轉移到陽明經。之後微微出汗,不惡寒。如果太陽病的證狀沒有消失,不可以發汗。這樣做反而違背治療原則。可以輕微發汗。如果患者面色發紅,這是寒氣鬱結在體表,應進行解表、燻蒸等發汗治療。如果發汗不徹底,不能說陽氣鬱結而無法發散。應發汗而沒有發汗,患者會煩躁不安,說不出疼痛的具體位置,有時感覺疼痛在腹中。

太陽病未解。傳併入陽明。而太陽證未罷者。名曰並病。續自微汗出。不惡寒者。為太陽證罷。陽明證具也。法當下之。若太陽證未罷者。為表未解。則不可下。當小發其汗。先解表也。陽明之經循面。色緣緣正赤者。陽氣怫鬱在表也。當解之、熏之以取其汗。若發汗不徹者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沒有痊癒,又傳變合併到陽明經。而太陽經的證狀還沒有消失的,稱為並病。繼續出現微微出汗,不畏寒的,是太陽經的證狀已經消失,陽明經的證狀已經具備了。治療方法應該要瀉下。如果太陽經的證狀還沒有消失,是表症沒有解除,就不能瀉下。應該要稍微發他的汗,先解除表症。陽明經的經脈循行在面部,面色很紅的,是陽氣鬱積在表症的緣故。應該要解除它,燻法讓他出汗。如果發汗不完全的。

不足言陽氣怫鬱。止是當汗不汗。陽氣不得越散。邪無從出。壅甚於經。故躁煩也。邪循經行。則痛無常處。或在腹中。或在四肢。按之不可得。而短氣。但責以汗出不徹。更發汗則愈。內經曰。諸過者切之。澀者。陽氣有餘。為身熱無汗。是以脈澀。知陽氣壅鬱。而汗出不徹。

白話文:

形容陽氣鬱結不足,而實際是應出汗而不汗,使陽氣不能發散,邪氣無處宣洩,堵塞在經絡之中而產生煩躁。邪氣在經絡中遊走,導致疼痛沒有固定部位,有時在腹中,有時在四肢,按壓時摸不到痛點,同時還有呼吸急促短促的現象。只要把造成汗出不暢通的因素去除,再次發汗,症狀就會好轉。內經上說,過度的是要把它切除,澀脈的症狀是因為陽氣過多,使體內發熱而不出汗,因此脈絡有澀滯感。根據脈澀的症狀,判斷陽氣鬱結,汗出不暢通。

脈浮數者。法當汗出而愈。若下之。身重心悸者。不可發汗。當自汗出乃解。所以然者。尺中脈微。此裡虛。須表裡實。津液自和。便自汗出愈。

白話文:

脈象浮數的人,讓他發汗就能痊癒。如果使他下瀉,身體沉重,心悸的人,不可以發汗。應該讓他自然發汗,病症才能解除。這樣的原因是尺脈脈搏微弱,這是身體內虛。需要表裡都實,津液自然調和,就能自動發汗而痊癒。

經曰。諸脈浮數。當發熱而灑淅惡寒。言邪氣在表也。是當汗出愈。若下之。身重心悸者。損其津液。虛其胃氣。若身重心悸。而尺脈實者。則下后里虛。邪氣乘虛傳裡也。今尺脈微。身重心悸者。知下后里虛。津液不足。邪氣不傳裡。但在表也。然以津液不足。則不可發汗。須裡氣實。津液足。便自汗出而愈。

白話文:

經典上說,脈搏漂浮而數次,應該感受發熱而流涕惡寒,這是病邪在表面的證明,才需要發汗治療而痊癒。如果瀉下,會造成身體沉重,心悸的症狀,損傷人體體液,耗損胃的氣血。如果身體沉重,心悸,同時尺脈實,那麼下行後裏虛,邪氣乘虛進入體內。現在尺脈微弱,身體沉重,心悸的症狀,我知道是下行後裏虛損,體液不足,但是邪氣並沒有繼續進入體內,還停留在體表。但是由於體液不足,所以不能發汗治療,必須等到體內之氣充實,體液充足,那麼自然發汗而痊癒。

脈浮緊者。法當身疼痛。宜以汗解之。假令尺中遲者。不可發汗。何以知之。然以榮氣不足。血少故也。

針經曰。奪血者無汗。尺脈遲者。為榮血不足。故不可發汗。

脈浮者。病在表。可發汗。宜麻黃湯。

浮為輕手得之。以候皮膚之氣。內經曰。其在皮者。汗而發之。

脈浮而數者。可發汗。宜麻黃湯。

浮則傷衛。數則傷榮。榮衛受邪。為病在表。故當汗散。

白話文:

如果脈象浮而緊,說明病症在於身體疼痛,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。但如果尺脈遲緩,就不可發汗,因為這是由於氣血不足,血量減少造成的。

《針經》上說,失血的人不能發汗,尺脈遲緩表示氣血不足,所以不能發汗。

脈象浮,說明病症在表,可以發汗,可以用麻黃湯治療。

浮脈是指輕輕觸摸就能感覺到的脈象,用來觀察皮膚的氣機。《內經》上說,病症在皮膚,就用發汗的方法治療。

如果脈象浮而數,可以發汗,可以用麻黃湯治療。

脈象浮代表衛氣受傷,數代表榮氣受傷,榮衛氣受邪氣侵襲,病症在表,所以應該用汗散的方法治療。

病常自汗出者。此為榮氣和。榮氣和者。外不諧。以衛氣不共榮氣和諧故爾。以榮行脈中。衛行脈外。復發其汗。榮衛和則愈。宜桂枝湯。

白話文:

那些經常自汗的人,這是因為榮氣和衛氣協調。榮氣和衛氣協調,但卻在體外不和諧,這是由於衛氣不與榮氣一起協調的緣故。榮氣在脈中運行,衛氣在脈外運行,所以發汗。榮和衛協調則治癒。此時應當使用桂枝湯。

風則傷衛。寒則傷榮。衛受風邪而榮不病者。為榮氣和也。衛既客邪。則不能與榮氣和諧。亦不能衛護皮腠。是以常自汗出。與桂枝湯。解散風邪。調和榮衛則愈。

病人臟無他病。時發熱。自汗出。而不愈者。此衛氣不和也。先其時發汗則愈。宜桂枝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風邪通常會損傷人體的衛氣,寒邪通常會損傷人體的榮氣。人體的衛氣受到風寒邪氣的侵襲,而榮氣不生病的人,那是因為他的榮氣很和順。衛氣一旦受到邪氣的侵襲,就不能和榮氣相互協調,也不能保護好皮膚和肌肉。因此,這類人常常自汗不止。給予他桂枝湯,可以驅散風寒邪氣,讓榮氣和衛氣和諧協調,就會痊癒。

臟無他病。里和也。衛氣不和。表病也。外臺云。里和表病。汗之則愈。所謂先其時者。先其發熱汗出之時發汗。則愈。

傷寒脈浮緊。不發汗。因致衄者。麻黃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臟腑沒有其他疾病,而裡面是協和的,這是內在的病症。衛氣不協調,這是外在的病症。《外臺》說:內在協和而有外在的病,發汗就能治癒。所謂的「先其時者」,是指在發熱出汗之前就發汗,就可以治癒。

前條云太陽病八九日不解。當與麻黃湯。以發汗。因自衄而解。此條不發汗因致衄。麻黃湯主之。何也。蓋前條發汗自衄。以衄即汗也。故云衄乃解。此條不發汗。致衄乃邪鬱於經也。故以麻黃髮汗兩叚。不可不解。

白話文:

前面條文說太陽病到了八、九天還沒有解,應該使用麻黃湯來發汗治療,病人因此流鼻血而得到緩解。在這一條文裏,病人沒有發汗卻流鼻血,麻黃湯也依然是主治。為什麼呢?前面條文說發汗之後流鼻血,是因為流鼻血就是出汗,所以說流鼻血就解除了。這一條文不發汗,卻流鼻血,是因為邪氣鬱結在經絡的緣故,所以要使用麻黃湯發汗來治療。這是不可以不理解的。

傷寒脈浮緊。邪在表也。當與麻黃湯發汗。若不發汗。則邪無從出。壅甚於經。迫血妄行。因致衄也。

王三陽云。奪血者亡汗。既致衄。不可輕用麻黃湯。須審之又審。點滴不成流者可也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脈搏浮而緊,表示邪氣在體表。應該使用麻黃湯來發汗。如果不發汗,邪氣就無法排出,會在經絡中壅塞過多,迫使血液異常運行,因此會導致鼻血。

王三陽說,如果出血就不能讓身體再出汗,已經出現鼻血,不可以隨便使用麻黃湯,必須要再三審慎判斷。只有在出血量少且不成流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。

傷寒。不大便六七日。頭痛有熱者。與承氣湯。其小便清者。知不在裡。仍在表也。當鬚髮汗。若頭痛者必衄。宜桂枝湯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症。不大便六到七天。頭痛伴有發熱的,給予承氣湯。如果小便清澈者,知道病不在腸胃裡,還在外感表症上。應該使熱從皮膚發出。如果頭痛,必定會流鼻血,應該給予桂枝湯。

不大便六七日。頭痛有熱者。故宜當下。若小便清者。知里無熱。則不可下。經曰。小便數者。大便必硬。不更衣十日。無所苦也。況此不大便六七日。小便清者。不可責邪在裡。是仍在表也。與桂枝湯以解外。若頭疼不已。為表不罷。郁甚於經。迫血妄行。上為衄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大便不通暢持續六七天,合併頭痛、發燒,則適合立即瀉下治療。如果小便清澈,表明體內沒有熱邪,則不能瀉下。經典中說:「小便次數多的人,大便一定會乾燥。」如果十天不排便,卻沒有感到任何不適,那麼這種情況下,不能責怪邪氣在體內,而是邪氣仍然在體表。應該給予桂枝湯來解表。如果頭痛沒有減輕,則提示表證沒有解除,邪氣鬱結在經絡中,迫使血液妄行,就會導致鼻出血。

王三陽雲頭痛有熱。便當解表。縱六七日不便。止當與大柴胡湯。承氣湯不當與也。疑有瘥字。雖十日不更衣。何懼之有。

白話文:

王三陽說頭痛有熱症狀。應該先解表,即使六七天症狀沒有減輕,也應該只給予大柴胡湯。不能給予承氣湯。懷疑這裡有古文本錯誤,可能寫錯字了。即使十天沒有更換衣服,又何須擔心呢?

傷寒。發汗。已解。半日許復煩。脈浮數者。可更發汗。宜桂枝湯主之。

煩者。熱也。發汗身涼為已解。至半日許。身復熱。脈浮數者邪不盡也。可更發汗。與桂枝湯。

凡病。若發汗。若吐、若下。若亡津液。陰陽自和者。必自愈。

重亡津液。則不能作汗。必待陰陽自和。乃自愈矣。

大下之後。復發汗。小便不利者。亡津液故也。勿治之。得小便利。必自愈。

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。不可以藥利之。俟津液足。小便利。必自愈也。

下之後。復發汗。必振寒。脈微細。所以然者。以內外俱虛故也。

發汗則表虛而亡陽。下之則裡虛而亡血。振寒者。陽氣微也。脈微細者。陰血弱也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發汗後,症狀已經解除,但過了一陣子又開始發熱,脈搏浮快,可以再次發汗。用桂枝湯治療。

發熱就是熱症。發汗後身體涼爽表示症狀已經解除,但過了半天才又發熱,脈搏浮快,表示邪氣尚未完全清除,可以再次發汗,用桂枝湯治療。

所有疾病,不論是發汗、吐瀉、下瀉,還是損失津液,只要陰陽平衡,就一定會自愈。

如果嚴重損失津液,就不能出汗,必須等待陰陽平衡,才會自愈。

瀉下之後,又發汗,小便不利,就是因為損失津液的緣故,不要治療。等到小便通暢,就會自愈。

因為損失津液而小便不利,不能用藥物來利尿,等待津液充足,小便通暢,就會自愈。

瀉下之後,又發汗,一定會感到寒冷,脈搏微細。這是因為內外俱虛的緣故。

發汗會使表虛而損耗陽氣,瀉下會使裡虛而損耗血液。感到寒冷是因為陽氣虛弱,脈搏微細是因為陰血衰弱。

下之後。復發汗。晝日煩躁。不得眠。夜而安靜。不嘔不渴。無表證。脈沉微。身無大熱者。乾薑附子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在腹瀉之後,又開始發汗。在白天感到煩躁不安,無法入眠。到了晚上才能安靜下來。沒有嘔吐或口渴的症狀。也沒有外感症狀。脈搏沉細微弱,身體沒有明顯發熱。此時,可以使用乾薑附子湯來治療。

下之虛其里。汗之虛其表。既下又汗。則表裡俱虛。陽王於晝。陽欲復。虛不勝邪。正邪交爭。故晝日煩躁。不得眠。夜、陰王。陽虛不能與之爭。是夜則安靜。不嘔不渴者。里無熱也。身無大熱者。表無熱也。又無表證而脈沉微。知陽氣大虛。陰寒氣勝。與乾薑附子湯退陰復陽。

白話文:

瀉下會虛耗身體的裡氣。發汗會虛耗身體的表氣。既瀉下又發汗,就會使表裡氣虛。陽氣在白天旺盛,想恢復元氣,但虛弱的陽氣抵擋不住邪氣,導致正邪交戰。因此,白天煩躁不安,不能入睡。到了晚上,陰氣旺盛,虛弱的陽氣難以與陰氣交戰,所以晚上就安靜下來。不嘔吐不口渴,說明臟腑沒有熱。身上沒有高燒,說明體表沒有熱。沒有表證而脈搏沉細微弱,說明陽氣極度虛弱,陰寒之氣佔據上風。使用乾薑附子湯能溫補陽氣,驅散陰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