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七 (6)
卷七 (6)
1.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第十五
汗則頭眩;汗不止,則筋惕肉瞤。 動氣在右,不可汗;汗則衄而渴,心煩,飲則吐水。 動氣在上,不可汗;汗則氣衝心。 動氣在下,不可汗;汗則無汗,心煩骨節疼。 此分內證發汗之三難也。
春宜汗,不可大發,以陽氣尚微。 冬不大汗,以陽氣伏藏;汗之必吐利,口爛生瘡。 此知時發汗之四難也。
白話文:
如果發汗過度,會導致頭暈,汗流不止。如果汗流不止,會引起肌肉顫抖、抽搐。如果體內氣機向上衝動(動氣在右),不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,發汗會導致流鼻血、口渴、心煩。如果喝水就吐,代表體內氣機向上衝動(動氣在上),不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,發汗會導致氣衝心胸。如果體內氣機向下衝動(動氣在下),不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,發汗會導致不出汗,反而心煩、骨節疼痛。以上三種情況是體內病變,發汗治療的三個難點。春天適合發汗,但不可以大量發汗,因為春天的陽氣還很微弱。冬天不適合大量發汗,因為冬天的陽氣是潛藏的。如果冬天發汗,一定會導致嘔吐、腹瀉、口瘡。以上是了解四季發汗的四個難點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