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六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12)

1.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

凡厥者,陰陽氣不相順接,便為厥。厥者,手足逆冷是也。

手之三陰三陽,相接於手十指;足之三陰三陽,相接於足十指。陽氣內陷,陽不與陰相順接,故手足為之厥冷也。

傷寒脈微而厥,至七八日膚冷,其人躁,無暫安時者,此為臟厥,非為蛔厥也。蛔厥者,其人當吐蛔;令病者靜,而復時煩。此為臟寒,蛔上入膈故煩,須臾復止。得食而嘔,又煩者,蛔聞食臭出,其人當自吐蛔。蛔厥者,烏梅丸主之,又主久利方。

臟厥者死,陽氣絕也。蛔厥,雖厥而煩,吐蛔已,則靜;不若臟厥而躁,無暫安時也。

病人臟寒,胃虛,蛔動上膈,聞食臭出,因而吐蛔。與烏梅丸,溫臟安蟲。

白話文:

凡是厥證,都是因為陰陽之氣不能順利銜接,才會產生厥的現象。所謂的厥,就是手腳冰冷。

手部的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,在手指處互相銜接;腳部的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,在腳趾處互相銜接。當陽氣內陷時,陽氣就不能和陰氣順利銜接,所以手腳才會冰冷。

傷寒病脈象微弱且出現手腳冰冷的厥證,到了七、八天時皮膚冰冷,病人會煩躁不安,沒有片刻安寧,這屬於臟厥,不是蛔蟲引起的厥。蛔蟲引起的厥,病人應該會吐出蛔蟲,讓病人安靜下來,但又會時常煩躁。這是因為臟腑虛寒,蛔蟲往上跑到橫膈膜處才會煩躁,過一會兒又會停止。如果吃了東西就想吐,又開始煩躁,那是蛔蟲聞到食物的氣味出來,這個人就會吐出蛔蟲。蛔厥可以用烏梅丸治療,也可以治療久瀉。

臟厥是會死的,因為陽氣已經耗竭。蛔厥雖然也會有厥的現象和煩躁,但吐出蛔蟲後就會安靜下來,不像臟厥那樣煩躁不安,沒有片刻安寧。

病人因為臟腑虛寒、胃氣虛弱,導致蛔蟲活動往上跑到橫膈膜處,聞到食物氣味就會跑出來,因此吐出蛔蟲。可以使用烏梅丸,溫暖臟腑,安撫蛔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