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卿子

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3)

1.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一

陽中有陰。陰中有陽。陰陽調和。故為欲愈。

少陰病欲解時。從子至寅上。

陽生於子。子為一陽。醜為二陽。寅為三陽。少陰解於此者。陰得陽則解也。

少陰病。吐利。手足不逆冷。反發熱者。不死。脈不至者。灸少陰七壯。

經曰。少陰病。吐利。躁煩。四逆者。死。吐利。手足不厥冷者。則陽氣不衰。雖反發熱。不死。脈不至者。吐利暴虛也。灸少陰七壯。以通其脈。

少陰病。八九日。一身手足盡熱者。以熱在膀胱。必便血也。

膀胱、太陽也。少陰太陽為表裡。少陰病。至八九日。寒邪變熱。復傳太陽。太陽為諸陽主氣。熱在太陽。故一身手足盡熱。太陽經多血。少氣為熱所乘。則血散下行。必便血也。

少陰病。但厥無汗。而強發之。必動其血。未知從何道出。或從口鼻。或從目出。是名下厥上竭。為難治。

但厥無汗。熱行於里也。而強發汗。虛其經絡。熱乘經虛。迫血妄行。從虛而出。或從口鼻。或從目出。諸厥者。皆屬於下。但厥為下厥。血亡於上。為上竭。傷氣損血。邪甚正虛。故為難治。

王宇泰云。但厥無汗。熱入里而外寒甚也。當溫之。而強發其汗。則衛寒甚而汗不能出。必內傷其榮血而妄行也。

少陰病。惡寒。身蜷而利。手足逆冷者。不治。

針經曰。多熱者易已。多寒者難已。此內外寒極。純陰無陽。故云不治。

少陰病。吐利。躁煩四逆者死。

吐利者。寒甚於里。四逆者。寒甚於表。躁煩則陽氣欲絕。是知死矣。

少陰病。下利止。而頭眩。時時自冒者死。

下利止。則水穀竭。眩冒。則陽氣脫故死。

少陰病。四逆。惡寒而身蜷。脈不至。不煩而躁者死。

四逆惡寒而身蜷。則寒甚。脈不至。則真氣絕。煩、熱也。躁、亂也。若憤躁之躁。從煩至躁。為熱來有漸。則猶可。不煩而躁。是氣欲脫而爭也。譬猶燈將滅而暴明。其能久乎。

少陰病。六七日。息高者死。

腎為生氣之源。呼吸之門。少陰病。六七日不愈而息高者。生氣斷絕也。

少陰病。脈微、細、沉。但欲臥。汗出。不煩。自欲吐。至五六日。自利。復煩躁。不得臥寐者死。

陰氣方盛。至五六日傳經盡。陽氣得復則愈。反更自利。煩躁。不得臥寐。則正氣弱。陽不能復。病勝臟。故死。

少陰病。始得之反發熱。脈沉者。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。

少陰病當無熱惡寒。反發熱者。邪在表也。雖脈沉。以始得則邪氣未深。亦當溫劑發汗以散之。

白話文:

身體的陽氣中有陰氣,陰氣中也有陽氣,陰陽調和,所以病就會好轉。

少陰病想要痊癒的時間,大約在子時到寅時這段時間。

陽氣在子時開始產生,子時是一陽,丑時是二陽,寅時是三陽。少陰病在這個時間好轉,是因為陰氣得到了陽氣的幫助而得以解除。

少陰病,出現嘔吐、腹瀉,但手腳不是冰冷反而是發熱,這種情況不會死。如果脈搏摸不到,可以針灸少陰穴七壯。

醫書上說,少陰病,出現嘔吐、腹瀉、煩躁、四肢冰冷,就會死亡。但如果只是嘔吐、腹瀉,手腳不是冰冷,而是沒有冰冷,代表陽氣沒有衰弱,即使反而發熱,也不會死。脈搏摸不到,代表嘔吐腹瀉導致身體極度虛弱,應該針灸少陰穴七壯,來疏通脈絡。

少陰病,到了八九天,全身手腳都發熱,代表熱在膀胱,必然會出現便血。

膀胱屬於太陽經,少陰經與太陽經是表裡的關係。少陰病到了八九天,寒邪轉化為熱邪,又傳到了太陽經。太陽經是所有陽氣的主導,熱在太陽經,所以全身手腳都發熱。太陽經血多,氣少,受到熱邪侵襲,就會使血液散亂而向下流,必然會出現便血。

少陰病,只有四肢冰冷而沒有汗,如果強行發汗,一定會使血液妄動,卻不知道血液會從哪裡流出,有可能從口鼻,或從眼睛流出,這種情況稱為下虛上竭,很難治療。

只有四肢冰冷而沒有汗,代表熱在身體內部。如果強行發汗,會使經絡更加虛弱,熱邪趁機侵襲,迫使血液胡亂流動,從虛弱的地方流出,可能從口鼻,或從眼睛流出。各種四肢冰冷的症狀,都屬於下焦的問題,這裡的四肢冰冷是屬於下虛,血液從上流失,造成上虛竭。這樣會損傷氣血,邪氣太強,正氣太弱,所以很難治療。

王宇泰說,只有四肢冰冷而沒有汗,代表熱進入身體內部,外部反而更加寒冷,應該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。如果強行發汗,會使衛氣更加寒冷,汗也無法排出,反而會損傷體內的血液而使其亂流。

少陰病,怕冷,身體蜷縮起來,又腹瀉,手腳冰冷,這種情況無法治癒。

醫書上說,熱多容易好,寒多難好。這種內外都極度寒冷,只有陰氣而沒有陽氣的情況,所以說無法治癒。

少陰病,出現嘔吐、腹瀉、煩躁、四肢冰冷,就會死亡。

嘔吐腹瀉代表身體內部極寒,四肢冰冷代表身體外部極寒,煩躁則代表陽氣將要耗盡,這表示會死亡。

少陰病,腹瀉停止了,但出現頭暈,常常感到頭暈目眩,這種情況會死亡。

腹瀉停止,表示體內的水分和營養已經耗盡,頭暈目眩則代表陽氣脫失,所以會死亡。

少陰病,出現四肢冰冷、怕冷、身體蜷縮,脈搏摸不到,不煩躁卻感到躁動不安,這種情況會死亡。

四肢冰冷、怕冷、身體蜷縮代表寒冷到了極點,脈搏摸不到代表真氣已經耗盡。煩躁是發熱的表現,躁動不安則代表心緒紊亂。如果從煩躁慢慢發展到躁動,代表熱邪慢慢來臨,還可能治癒。如果不煩躁卻直接躁動不安,代表氣已經要脫失而開始掙扎,就像燈快要熄滅時突然變得明亮,又能持續多久呢?

少陰病,到了六七天,呼吸急促,這種情況會死亡。

腎是產生生命之氣的根源,也是呼吸的通道。少陰病到了六七天沒有好轉,反而呼吸急促,代表生命之氣已經斷絕。

少陰病,脈搏微弱、細小、沉伏,只想躺臥,出汗,不煩躁,自己想吐,到了五六天,又開始腹瀉,重新感到煩躁,無法入睡,這種情況會死亡。

陰氣正旺盛,到了五六天,傳經完畢。陽氣恢復就會好轉。如果反而開始腹瀉,煩躁,無法入睡,代表正氣虛弱,陽氣無法恢復,病情戰勝了臟器,所以會死亡。

少陰病,剛開始發病反而發熱,脈搏沉伏,應該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。

少陰病應該是沒有發熱怕冷的症狀,反而發熱,代表邪氣在體表。雖然脈搏沉伏,但因為剛開始發病,邪氣還不深,也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發汗驅散邪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