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張卿子傷寒論》~ 卷五 (11)
卷五 (11)
1. 茵陳蒿湯方第七十八
茵陳蒿(六兩味苦微寒),梔子(十四枚擘苦寒),大黃(二兩去皮苦寒),
上三味。以水一斗。先煮茵陳。減六升。內二味。煮取三升。去滓。分溫三服。小便當利。尿如皂角汁狀。色正赤。一宿復減。黃從小便去也。
小熱之氣。涼以和之。大熱之氣。寒以取之。茵陳梔子之苦寒。以逐胃燥。宜下必以苦。宜補必以酸。大黃之苦寒。以下瘀熱。
陽明證。其人喜忘者。必有蓄血。所以然者。本有久瘀血。故令喜忘。屎雖硬。大便反易。其色必黑。宜抵當湯下之。
內經曰。血並於下。亂而喜忘。此下本有久瘀血。所以喜忘也。津液少。大便硬。以蓄血在內。屎雖硬。大便反易。其色黑也。與抵當湯。以下瘀血。
王海藏云。初便褐色者重。再便。深褐色者愈重。三便。黑色者為尤重。色變者。以其火燥也。如羊血在日色中。須臾變褐色。久則漸變而為黑色。即此意也。
陽明病。下之。心中懊憹而煩。胃中有燥屎者。可攻。腹微滿。初頭硬。後必溏。不可攻之。若有燥屎者。宜大承氣湯。
下後心中懊憹而煩者。虛煩也。當與梔子豉湯。若胃中有燥屎者。非虛煩也。可與大承氣湯下之。其腹微滿。初硬後溏。是無燥屎。此熱不在胃而在上也。故不可攻。
病人不大便。五六日。繞臍痛。煩躁。發作有時者。此有燥屎。故使不大便也。
不大便五六日者。則大便必結為燥屎也。胃中燥實。氣不得下通。故繞臍痛。煩躁。發作有時也。
病人煩熱。汗出則解。又如瘧狀。日晡所發熱者。屬陽明也。脈實者宜下之。脈浮虛者宜發汗。下之與大承氣湯。發汗宜桂枝湯。
雖得陽明證。未可便為裡實。審看脈候。以別內外。其脈實者。熱已入腑為實。可與大承氣湯下之。其脈浮虛者。是熱未入腑。猶在表也。可與桂枝湯。發汗則愈。
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。煩不解。腹滿痛者。此有燥屎也。所以然者。本有宿食故也。宜大承氣湯。
大下之後。則胃弱。不能消穀。至六七日不大便。則宿食已結不消。故使煩熱不解而腹滿痛。是知有燥屎也。與大承氣湯以下除之。
婁氏云。此大下之後。又下之也。反用大承氣者。以津液漸竭故也。須審虛實用之。不如梔子枳實穩當。
病人小便不利。大便乍難乍易。時有微熱。喘冒不能臥者。有燥屎也。宜大承氣湯。
小便利。則大便硬。此以有燥屎。故小便不利。而大便乍難乍易。胃熱者。發熱。喘冒無時。及嗜臥也。此燥屎在胃。故時有微熱喘冒不得臥也。與大承氣湯。以下燥屎。
王三陽云。此證不宜妄動。必以手按之。大便有硬塊。喘冒不能臥。方可攻之。何也。乍難乍易故也。
食谷欲嘔者。屬陽明也。吳茱萸湯主之。得湯反劇者。屬上焦也。
白話文:
茵陳蒿湯方第七十八
茵陳蒿(六兩,味苦微寒),梔子(十四枚,剖開,味苦寒),大黃(二兩,去皮,味苦寒)。
以上三味藥,用一斗水,先煮茵陳,煮至水量減少六升,再加入另外兩味藥,繼續煮到剩下三升,濾去藥渣,分三次溫服。服藥後小便會通利,尿液像皂角汁一樣呈深紅色,隔夜後顏色變淡,黃疸會隨小便排出。
輕微熱氣,用涼性藥物調和;嚴重熱氣,用寒性藥物清除。茵陳、梔子的苦寒性質,能消除胃部燥熱。需瀉下時必用苦味藥,需補益時必用酸味藥。大黃的苦寒性質,可瀉除瘀熱。
陽明證:若病人容易健忘,體內必有瘀血。這是因為長期瘀血積聚,導致記憶力減退。即使大便乾硬,排便卻反而容易,且顏色必定發黑,適合用抵當湯瀉下瘀血。
《內經》提到:血液積聚在下焦,會導致神志混亂而健忘。這種健忘是由於下焦長期瘀血所致。津液不足會使大便乾硬,但因體內有瘀血,大便雖硬卻容易排出,且顏色發黑。此時可用抵當湯瀉除瘀血。
王海藏說:初次排便呈褐色表示病情較重,再次排便呈深褐色更重,第三次排便呈黑色則最嚴重。顏色變化是因火熱燥結所致,就像羊血在陽光下,短時間變褐色,久了漸變黑色,道理相同。
陽明病:瀉下後,心中煩悶不安,若胃中有燥屎,可以攻下;若腹部微脹,大便先硬後軟,則不可攻下。若有燥屎,適合用大承氣湯。
瀉下後心中煩悶,屬於虛煩,應給予梔子豉湯;若胃中有燥屎,則非虛煩,可用大承氣湯瀉下。腹部微脹、大便先硬後軟,表示無燥屎,熱不在胃而在上部,故不可攻下。
病人五六天未排便,繞臍疼痛,煩躁發作有規律,這是因有燥屎導致便秘。
五六天未排便,表示大便已結成燥屎。胃中燥實,氣機不通,故繞臍疼痛、煩躁、發作有定時。
病人煩熱,出汗後緩解,又像瘧疾般在傍晚發熱,屬於陽明病。脈實者宜瀉下,脈浮虛者宜發汗。瀉下用大承氣湯,發汗用桂枝湯。
即使有陽明證,也不一定是裡實,需根據脈象判斷內外。脈實表示熱已入腑成實證,可用大承氣湯瀉下;脈浮虛表示熱未入腑,仍在表,可用桂枝湯發汗治癒。
大瀉後六七天未排便,煩熱未解,腹滿疼痛,表示仍有燥屎。這是因為原本有宿食未消,適合用大承氣湯。
大瀉後胃氣虛弱,無法消化食物,六七天未排便,宿食結滯,導致煩熱不退、腹滿疼痛,可知有燥屎,可用大承氣湯瀉除。
婁氏說:此為大瀉後再次瀉下,仍用大承氣湯是因津液漸耗,需審慎判斷虛實。不如梔子枳實湯穩妥。
病人小便不利,大便時難時易,偶有微熱,喘息眩暈無法平臥,表示有燥屎,適合用大承氣湯。
通常小便利則大便硬,此因有燥屎,故小便不利而大便時難時易。胃熱會導致發熱、喘息眩暈無定時及嗜臥。此因燥屎在胃,故偶有微熱、喘息眩暈無法平臥,可用大承氣湯瀉下燥屎。
王三陽說:此證不宜輕舉妄動,必須用手按壓腹部,確認大便有硬塊,且喘息眩暈無法平臥,才可攻下。因大便時難時易,需謹慎。
進食後想嘔吐,屬於陽明病,可用吳茱萸湯治療。若服藥後嘔吐加重,則病在上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