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六書》~ 傷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(1)
傷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(1)
1. 結胸
經曰:病發於陽而反下之,熱入因作結胸。注曰:發熱惡寒者,發於陽也。外證項強,心下滿硬而痛是也。此為實邪在裡,法當下之。若脈浮大,若表證,若水氣填,不可下。亦有不因下而心下硬滿者。經曰:病人手足厥,脈乍緊,邪結胸中,心滿而煩,飢不欲食;當吐之。
是則病在胸中也。經曰:陽明病,心下硬滿,不可下,下之,利不止而死。是則邪氣自表傳裡,留於心下,未全為實,法當吐之,故有此戒。其或結胸證具而煩躁者,不治。
結胸,寸脈浮,關尺皆沉緊,宜下。若脈浮大,或有表證,先用小柴胡湯,表已解,下之。大結胸,不按而痛連臍腹,痛硬不可近,大陷胸湯;或太峻,用丸。
小結胸,按之而痛,心下硬,小陷胸湯。熱實結胸,懊憹煩渴,心下痛,少與大陷胸湯。寒實結胸,無熱證,三物白散、枳實理中丸。
白話文:
結胸的成因是陽氣發病卻反而向下發展,導致熱邪內陷而形成結胸。發熱惡寒是陽氣發病的表現,外在症狀包括頸項強直,心窩部脹滿堅硬且疼痛。這是實邪在裡,應該瀉下治療。但如果脈象浮大,或有表證,或水氣充盈,則不可瀉下。也有些結胸並非因瀉下導致心窩部堅硬脹滿。有些病人手腳厥冷,脈象時緊時鬆,邪氣結聚於胸中,心窩部脹滿煩悶,不想吃東西,則應該用吐法治療。
因此,這種病症的病灶在胸中。陽明病若心窩部堅硬脹滿,不可瀉下,如果瀉下,則瀉下不止而導致死亡。這是因為邪氣從表層傳入裡層,停留在心窩部,尚未完全成為實證,應該用吐法治療,所以有此禁忌。如果出現結胸的全部症狀,且伴有煩躁不安,則難以治療。
結胸病症,寸脈浮,關、尺脈沉緊,宜瀉下治療。如果脈象浮大,或有表證,則應先服用小柴胡湯,待表證解除後再瀉下。大結胸症狀為不按壓就疼痛,且疼痛連及臍腹,堅硬疼痛難以靠近,應服用大陷胸湯;如果藥性過於峻猛,則改用丸劑。
小結胸症狀為按壓才疼痛,心窩部堅硬,應服用小陷胸湯。熱實性結胸,伴有煩躁、口渴、心窩部疼痛,應少量服用大陷胸湯。寒實性結胸,無發熱症狀,則應服用三物白散或枳實理中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