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六書》~ 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(1)
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(1)
1. 陽毒
大熱大渴,黑奴丸。中暑,發渴,白虎加人參湯。
白話文:
陽毒:發高燒很渴,服用黑奴丸。中暑,覺得很渴,服用白虎加人參湯。
2. 胸脅滿痛
胸滿者,胸膈間氣塞閉也,非心下滿。脅滿者,脅肋下氣填脹滿也,非腹中滿。蓋邪自表傳裡,必先自胸脅以至心腹而入胃,是以胸滿多帶表證,宜發汗。脅滿者,多在半表半裡之間,宜和解。至於邪結胸中而為實者,又須湧吐之也。
太陽病,下後脈促,胸滿,桂枝去芍藥湯。病在於胃氣,芍藥入榮,故去之。
陽明病,喘而胸滿,猶帶表證,不可下,與麻黃湯、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。
胸脅俱滿,或脅下硬痛,或嘔吐,舌上白苔,或不大便,並屬小柴胡湯。
傷寒五七日,往來寒熱,胸脅若滿,默默不飲食,心煩喜嘔,或脅下痞硬,柴胡加牡蠣湯。
傷寒七八日,下之,胸滿煩驚,小便不利,譫語,一身盡痛,不可轉側,柴胡加龍骨牡蠣湯;胸中痰實,瓜蒂散吐之。胸膈不快,填滿閉塞,唇青手冷,脈細沉,少情緒,或腹痛,此名太陰。
白話文:
胸脅滿痛
胸部滿悶,是因為胸膈之間氣機阻塞不通,這和心下滿悶不同。脅肋部滿悶,是指脅肋下氣體充盈脹滿,這和腹部滿悶不同。邪氣從體表侵入內裡,一定會先從胸脅部到達心腹,再進入胃部,所以胸部滿悶大多伴隨表證,應該發汗治療。脅肋部滿悶,多在半表半裡之間,應該用和解的方法治療。如果邪氣結聚在胸中形成實證,則需要使用催吐的方法。
太陽病,小便後脈搏急促,胸部滿悶,服用桂枝去芍藥湯。此病在於胃氣受損,芍藥藥性入血榮,所以要去掉它。
陽明病,呼吸困難且胸部滿悶,還伴有表證,不可攻下,服用麻黃湯或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。
胸部和脅肋部都滿悶,或脅肋下硬痛,或嘔吐,舌苔白,或不大便,都屬於小柴胡湯的治療範圍。
傷寒病五六七日,寒熱往來,胸脅部好像滿悶,默默不語,不想吃東西,心煩意亂想嘔吐,或脅肋下痞塊堅硬,服用柴胡加牡蠣湯。
傷寒病七八日,瀉下後,胸部滿悶煩躁驚恐,小便不利,說胡話,全身疼痛,不能翻身,服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;如果胸中痰飲阻塞,則用瓜蒂散催吐。胸膈部感覺不舒暢,填滿阻塞,嘴唇青紫,手腳冰冷,脈象細弱沉弱,精神萎靡,或伴有腹痛,這是太陰病的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