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華

《傷寒六書》~ 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(1)

回本書目錄

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(1)

1. 身痛

身痛,太陽表證也。雖曰表邪未解,而有發汗溫經先後之不同。自利脈沉,為陰病。身痛,其身重者,屬乎陽明,為有風也。又有陽邪內行,不榮於表,是又不可不知。

太陽身痛,脈浮緊,無汗,麻黃湯;或尺脈遲,為無血,先用小建中湯,候尺脈浮,卻用麻黃湯。

下利脈沉,身痛,宜四逆湯輩。

發汗後身痛,脈沉遲,桂枝芍藥人參湯。一身盡痛,發熱面黃,七八日後結熱在裡,乃攻其表。溫里,四逆湯;攻表,桂枝湯。

霍亂後身痛不休,桂枝湯。濕家身疼痛,不可發汗,發汗則成痓,葛根桂枝湯。

凡中濕身痛,有本條。

白話文:

身痛是太陽經表證。雖然都是表邪未解,但發汗和溫經的順序不同。如果患者腹瀉、脈象沉弱,則是陰證。身痛且身體沉重,屬於陽明經,是風邪引起的。還有一種情況是陽邪入侵內部,沒有表現在外,這也需要注意。

太陽經引起的身痛,脈象浮緊無汗,用麻黃湯治療;如果寸關脈正常但尺脈遲緩,表示氣血不足,應先服用小建中湯,待尺脈轉為浮緩後,再用麻黄湯。

如果腹瀉、脈象沉弱,伴隨身痛,宜用四逆湯類藥物。

發汗後仍身痛,脈象沉遲,用桂枝芍藥人參湯。全身劇痛,發熱面黃,七八天后熱邪內結,則先攻表再溫裡:四逆湯溫裡,桂枝湯攻表。

霍亂之後持續身痛,用桂枝湯。因濕邪引起的身痛,不能發汗,發汗會導致痙攣,宜用葛根桂枝湯。

各種因濕邪引起的體痛,都應參考此條。

2. 四肢拘急

拘急者,手足不能自如,屈伸不便,如蜷臥惡風之貌。四肢者,諸陽之本。蓋因發汗亡陽,陽虛,是有其證也。

傷寒,脈浮,自汗出,小便數,心煩惡寒,腳攣急,芍藥甘草湯;小便難者,桂枝加附子。

太陽病,發汗,遂不止,惡風,小便難,四肢微急,難以屈伸,桂枝加附子湯。

吐利汗出,發熱惡寒,四肢拘急,手足厥冷,四逆湯。

白話文:

四肢拘急是指手腳不能自由活動,彎曲伸展都很困難,看起來像蜷縮著怕風的樣子。四肢是全身陽氣的根本。這種症狀主要是因為發汗過度損傷陽氣,導致陽氣虛弱所引起的。

傷寒,脈象浮弱,自發汗,小便次數多,心煩、惡寒,腳部拘攣疼痛,服用芍藥甘草湯;如果小便困難,則服用桂枝加附子湯。

太陽病,發汗後汗出不止,怕風,小便困難,四肢略微拘急,難以彎曲伸展,服用桂枝加附子湯。

嘔吐腹瀉後又發汗,發熱惡寒,四肢拘急,手腳冰冷,服用四逆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