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華

《傷寒六書》~ 傷寒證脈藥截江網卷之五 (7)

回本書目錄

傷寒證脈藥截江網卷之五 (7)

1. 論妊婦傷寒又與前證有易法

《黃帝內經》曰:有故無殞也。大積大聚,其可犯也。損其大半而止,過則殺也。且妊婦傷寒,保胎宜阿膠散。大抵妊婦傷寒,仲景無治法,最宜避忌,諸藥不可以尋常例視之。凡妊婦用安胎飲,散寒邪以白朮湯。

妊婦憎寒壯熱,宜發其汗,以芍藥湯。妊婦或中時行,灑淅寒熱,作寒振慄而悸,如噦者,宜蘇木湯。妊婦傷熱,默默欲眠,不欲食,脅下痛,嘔逆痰氣,及產後病傷風,熱入胞宮,寒熱如瘧,並經水適來適斷,病後勞復,飲熱不解,以黃龍湯。妊婦頭目眩疼,壯熱心躁,以旋覆花湯。妊婦發斑,以梔子大青湯。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》說:有病因才會有疾病的發生,沒有原因就不會突然死亡。孕婦體內積聚的氣血很多,病情不宜輕忽。可以損失大部分而停止病情發展,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危及生命。況且孕婦傷寒,保胎應該用阿膠散。總之,孕婦傷寒,《傷寒論》中沒有治療方法,最重要的是要避免,各種藥物不能按照常規來使用。凡是孕婦,可以使用安胎藥物,散寒邪氣則用白朮湯。

孕婦畏寒發熱,應該讓她出汗,可以用芍藥湯。孕婦如果患上時行感冒,伴有惡寒發熱,寒戰戰慄,心悸,像霍亂一樣,應該用蘇木湯。孕婦傷熱,昏昏欲睡,不想吃東西,脅肋下疼痛,嘔吐痰涎,以及產後傷風,熱邪入侵胞宮,寒熱像瘧疾一樣,經水時來時斷,產後勞累復發,喝熱水也不解渴,應該用黃龍湯。孕婦頭暈目眩疼痛,發熱心煩,應該用旋覆花湯。孕婦出現發斑,應該用梔子大青湯。

2. 論產後傷寒與胎前有別法

且產婦始生,氣血俱虛,外失衛護,內無主持,最宜調養。設受風寒,豈能救治,故與胎前不同。且產後十數日不解,頭痛惡寒,時時有熱,心下堅,乾嘔汗出,以陽旦湯。

產後亡津液,大便多秘,或譫語煩躁,宜服神功丸。產婦頭疼身熱,兼腹內拘急疼痛,以桂心牡蠣湯。產婦傷風,發熱,面赤而喘,頭痛,以竹葉防風湯。

白話文:

產後傷寒與孕期感冒不同,因為產婦剛生產完,氣血都很虛弱,體表缺乏保護,內在也無法有效調控,最需要調養身體。如果此時受了風寒,治療起來非常困難,所以與孕期感冒的處理方式不同。如果產後十多天症狀未改善,伴隨頭痛、怕冷、時而發熱、心窩部硬痛、噁心嘔吐、冒汗等症狀,可以使用陽旦湯。

產後體液大量流失,便秘嚴重,或出現神志不清、煩躁不安,則宜服用神功丸。產婦頭痛發熱,同時腹部絞痛,則可以使用桂心牡蠣湯。產婦傷風感冒,發熱、臉紅、呼吸急促、頭痛,則可以使用竹葉防風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