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華

《傷寒六書》~ 傷寒瑣言卷之一 (4)

回本書目錄

傷寒瑣言卷之一 (4)

1. 傷寒傳足不傳手經辯

傷寒傳足不傳手經者,俗醫之謬論也,豈有是哉!人稟天地之氣以生,請以天地間可證者言之。盈天地至大而運行者,莫如元氣與水。且以有形論之,則江河湖海,溪澗溝澮,以為行水瀦水之道焉。人之充滿一身,無非血氣,亦有十二經脈,大小絡脈,血海,以為行血停血之隧道。

風行水動,氣行血流,皆自然之理也。夫人之氣,自平旦會於膻中,朝行手太陰肺經,以次分布諸經,行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,在人則行三百六十五骨節,明日寅時復會於手太陰也。血亦隨氣流布運行不息,榮衛一身腠理,司開闔,維持綱紀,以為一身動靜,云為之主。所以一脈愆和則百脈皆病,理固然而不得不然也。

彼云傳足不傳手者,何所據乎?請備言其所由。蓋傷寒者,乃冬時感寒即病之名也。冬乃坎水用事,其氣嚴寒凜冽,水冰地凍,在時則足太陽少陰正司其令,觸冒之者,則二經受病。其次則足少陽厥陰繼冬而司春令,而亦受傷,何也?蓋風木之令起於大寒節,正當十二月中,至春分後方行溫令,故風寒亦能傷之。

足陽明太陰,中土也,與冬時無預而亦傷之,何也?紫陽朱子曰:土無定位,無成名,無專氣,寄旺於四季,能終始萬物,則四時寒熱溫涼之氣皆能傷之也。況表邪傳裡,必歸於脾胃而成燥糞,用承氣湯以除去之,胃氣和矣。手之六經,主於夏秋,故不傷之。足之六經,蓋受傷之分境界也。

若言傷足不傷手則可,以為傳足不傳手則不可也。況風寒之中人,先入榮衛,晝夜循環,無所不至,豈間斷於手經哉!經云:兩感於寒者,六日死。若三陰三陽,五臟六腑皆受病,榮衛不行,臟腑不通,則死矣,豈虛言哉!嘗觀《此事難知》曰:傷寒至五六日間,漸變神昏不語,或睡中獨語一二句,目赤唇焦,舌乾不飲水,稀粥與之則咽,不與則不思,六脈沉數而不洪,心下不痞,腹中不滿,大小便如常,或傳之十日以來,形如醉人,此熱傳手少陰心經也。然未知自何經而來。

答曰:本太陽傷風,風為陽邪,陽邪傷衛,陰血自燥,熱蓄膀胱,壬病逆於丙,丙丁兄妹,由是傳心,心火自上而逼肺,所以神昏也,梔子黃芩黃連湯。若在丙者,導赤散。在丁者,瀉心湯。若脈浮沉俱有力者,是丙丁中俱有熱也,可導赤、瀉心各半服之宜矣。此膀胱傳丙,足傳手經也。

又謂之腑傳臟也,下又傳上也,表傳裡也。壬傳丁者,乃坎傳離也,名曰經傳。氣逆而喘者,非肺經乎?如謂不然,何仲景桂枝、麻黃二湯乃心肺藥也,請試思之。

白話文:

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,是庸醫的謬論!天地間運行之物,莫過於元氣和水。就看得見的來說,江河湖海,溪澗溝渠,都是水流和蓄水的通道。人體內充滿血液和氣,也有十二經脈、大小絡脈和血海,作為運行和儲存血液的通道。

風動水流,氣行血流,都是自然規律。人的氣,從清晨聚集於膻中,沿著手太陰肺經運行,依次遍布全身經絡,運行一周三百六十五度,在人體上則行經三百六十五個關節,第二天寅時再回到手太陰肺經。血液也隨著氣的流動而不停地運行,滋養全身肌膚,調節開合,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。所以,一條經脈失調,就會導致全身疾病,這是必然的道理。

那些說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的人,有什麼依據呢?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。傷寒,是冬天受寒而引起的疾病。冬天是坎水當令的季節,天氣嚴寒,冰天雪地,足太陽經和少陰經正當令,受寒則這兩經首先發病。其次是足少陽經和厥陰經,它們在冬季之後主司春季,也會受寒,這是因為風木之氣始於大寒節,正值一年十二個月中,直到春分之後才轉為溫暖,所以風寒也能傷害它們。

足陽明經和太陰經屬於中土,與冬天沒有直接關係,卻也會受傷,這是為什麼呢?朱熹說:「土無定位,無成名,無專氣,寄旺於四季,能終始萬物。」所以四季的寒熱溫涼之氣都能傷害它。況且表邪入裡,必定歸於脾胃,導致大便乾燥,要用承氣湯去除,胃氣才能調和。手的六經,主司夏季和秋季,所以不受傷。足部的六經,則是受傷的重點區域。

如果說傷及足部而不傷及手部是可能的,但說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,這是錯誤的。況且風寒侵入人體,首先影響榮衛之氣,晝夜循環,無處不到,怎麼可能間斷於手經呢?經書上說:「兩感於寒者,六日死。」如果三陰三陽、五臟六腑都受了病,榮衛不行,臟腑不通,就會死亡,這可不是虛言!

我曾經在《此事難知》中看到:傷寒五六天后,病人逐漸神志昏迷,不說話,或者睡夢中說一兩句話,眼睛發紅,嘴唇乾裂,舌頭乾燥,不喝水,稀粥給他吃就咽,不給就不想吃,脈象沉而數,但力量不洪大,心下不脹,腹部不滿,大小便正常,或者病程十天左右,病人像醉酒一樣,這是熱邪傳到手少陰心經了。但是不知道是從哪條經脈傳來的。

答案是:本是太陽經受風寒,風屬陽邪,陽邪傷及衛氣,陰血就乾燥,熱邪蓄積在膀胱,壬病逆傳到丙,丙丁是兄弟經脈,因此傳到心經,心火上炎逼迫肺經,所以神志昏迷。可用梔子黃芩黃連湯治療。如果熱邪在丙經,用導赤散;在丁經,用瀉心湯。如果脈象浮沉都有力,表示丙丁二經都有熱邪,可以導赤散和瀉心湯各半服。這就是膀胱經傳到丙經,足經傳到手經。

這也叫做腑傳臟,下傳上,表傳裡。壬傳丁,是坎傳離,稱為經傳。氣逆而喘,不是肺經嗎?如果說不是,那麼仲景的桂枝湯和麻黃湯,都是針對心肺的藥物,請大家想想看。

2. 結胸解

結胸之證,嘗見俗醫不問曾下與未下,但見心胸滿悶,便與枳桔湯,便呼為結胸,蓋本朱奉議之說也。有頻頻與之,反成真結胸者。殊不知結胸乃下早而成,未曾下者,非結胸也。乃表邪傳至胸中,未入於腑,證雖滿悶,尚為在表,正屬少陽部分,為半表半裡之間,只消小柴胡加枳殼以治。如未效,則以本方對小陷胸湯,一服豁然,其妙如神。

秘之,不與俗人言之耳。若因下早而成者,方用陷胸湯丸,分淺深從緩而治之,不宜太峻,上焦乃清道至高之分,若過下則傷元氣也,慎之。嘗讀仲景《傷寒論》結胸條云:病發於陽而反下之,熱入因作結胸。病發於陰而反下之,因作痞滿。所以成結胸者,以下太早故也。及成氏註釋曰:發熱惡寒者,發於陽也。

無熱惡寒者,發於陰也。再三熟玩,不能不致疑於其間。蓋無熱惡寒者,寒邪直中陰經之真寒證也,非陽經傳至陰經之病也。若誤下之,不死則危矣,豈可以瀉心湯寒熱相參之藥治之而愈乎?豈反輕如結胸者乎?詳此恐言榮衛陰陽也。風屬陽,陽邪傷衛,頭疼發熱,微盜汗出,反惡風者,當服桂枝湯止汗散邪。

醫者不達而下之,衛氣重傷,胸中結硬。經又云:結胸證,脈浮大者,不可下,下之即死。結胸證悉具而煩躁者,亦死。蓋衛出上焦,清道受傷,不為不重也,故用陷胸湯峻利之藥以下之。寒為陰,陰邪傷榮,當以麻黃湯發表。誤下之而成痞滿,宜瀉心湯以理痞。蓋榮出中焦,黃連能瀉心下之痞。

邪下於膈,不犯清道,則元氣不傷,故輕於結胸耳。若陰經自中之寒,以瀉心湯理之而愈者,則吾不信也。夫以藥驗證,愚見如此,然未敢以為必當,候明哲證之。

白話文:

結胸解

過去常看見一些庸醫,不問病人是否已經瀉下,只要見到病人胸部滿悶,就給予枳桔湯,便稱之為結胸,這大概是沿襲朱奉議的說法。這樣反覆使用瀉下之法,反而會造成真正的結胸。其實,真正的結胸是瀉下過早造成的結果,如果尚未瀉下,就不是結胸。這只是表邪傳入胸中,還未侵入內臟,雖然症狀是胸部滿悶,但仍在表層,屬於少陽經的範圍,介於半表半裡之間,只要用小柴胡湯加枳殼就能治療。如果效果不佳,就用小柴胡湯配合小陷胸湯,服用一劑就能豁然開朗,效果神奇。

這是秘方,不告訴一般人。如果是因為瀉下過早而造成的結胸,就要用陷胸湯丸,根據病情的深淺,慢慢治療,不宜過於峻猛,因為上焦是清氣通行的重要通道,如果過度瀉下,會損傷元氣,務必小心。我曾經讀過張仲景《傷寒論》中關於結胸的記載,上面說:疾病發於陽而過早瀉下,熱邪內陷就會形成結胸;疾病發於陰而過早瀉下,則會形成痞滿。所以形成結胸的原因,就在於瀉下太早。成氏的註解說:發熱惡寒的,是發病於陽;沒有發熱惡寒的,是發病於陰。我反覆研讀,對此仍然存有疑問。因為沒有發熱惡寒的,是寒邪直接侵犯陰經的真寒證,並不是陽經之邪傳入陰經的病症。如果誤用瀉下之法,不死也會危及生命,怎麼可以用瀉心湯這種寒熱並用的藥物治療而痊癒呢?怎麼能輕易地將其與結胸相提並論呢?詳細分析,這恐怕是關於榮衛陰陽的論述。風屬陽,陽邪傷及衛氣,會頭痛發熱,輕微盜汗,惡風,這時應該服用桂枝湯來止汗散邪。

如果醫生不懂而使用瀉下之法,會嚴重損傷衛氣,導致胸中結硬。經書上也說:結胸的脈象浮大,不可瀉下,瀉下就會死亡;結胸的症狀全都出現,且煩躁不安,也會死亡。因為衛氣出自上焦,清氣通道受損,情況非常嚴重,所以才要用陷胸湯這種峻猛的藥物瀉下。寒邪屬陰,陰邪傷及營氣,應該用麻黃湯發表散寒。如果誤用瀉下之法而造成痞滿,就應該用瀉心湯來理氣消痞。因為營氣出自中焦,黃連能夠瀉去心下之痞。

邪氣下注於膈肌,沒有侵犯清氣通道,元氣就不會受損,所以比結胸輕。如果是陰經本身的寒邪,用瀉心湯治療而痊癒,我是不相信的。我根據藥物療效的觀察,得出這樣的看法,但是不敢斷言絕對正確,希望聰明的人能進一步驗證。

3. 傷寒寒熱論

趙嗣真曰:《明理論》云,往來寒熱者,邪正之分爭也。邪氣之入者,正氣不與之爭,則但熱而無寒。若邪正分爭,於是寒熱作也。蓋以寒邪為陰,熱邪為陽。里分為陰,表分為陽。邪之客於表也,為寒邪與陽爭,則為寒矣。邪之入於裡也,為熱邪與陰爭,則為熱矣。若邪在半表半裡之間,外與陽爭而為寒,內與陰爭而為熱,表裡之不拘,內外之無定。

由是寒熱且往且來,日有至於三五發,甚者十數發也。若以陰陽二氣相勝,陽不足則先寒後熱,陰不足則先熱後寒。此則論雜病陰陽二氣自相乘勝然也,非可以語傷寒。斯論為精切,深合仲景之意。蓋不惟釋疑,活人書而已也。又按:河間言惡寒為寒在表,或身熱惡寒為熱在皮膚,寒在骨髓者,皆誤也。

而《活人書》亦以此為表裡言之。故趙氏曰:詳仲景論,只分皮膚骨髓而不曰表裡者,蓋以皮、脈、肉、筋、骨五者,《素問》以為五臟之合,主於外而充於身者也。惟曰臟曰腑,方可言表裡。可見皮膚即骨髓之上,外部浮淺之分;骨髓即皮膚之下,內部深沉之分,與經絡屬表,臟腑屬裡之例不同。況仲景出此例證於太陽篇首,其為表證明矣。

是知虛弱素寒之人,感邪發熱,熱邪浮淺,不勝沉寒,故外怯而欲得近衣,此所謂熱在皮膚寒在骨髓,藥用辛溫。至於壯盛素熱之人,或酒客輩,感邪之初,寒未變熱,陰邪閉其伏熱,陰凝於外,熱蓄於內,故內煩而不得近衣,此所謂寒在皮膚熱在骨髓,藥用溫涼必矣。一發之餘,表解里和,此仲景不言之妙。

若以皮膚為表,骨髓為里,則麻黃湯證骨節疼痛,其可名為有表,復為有里之證耶?然仲景《傷寒》一書,人但知為方家之祖,而未解作秦漢文字觀,故於大經大法之意反有疑似。而後世賴其餘澤者,往往類輯傷寒方論,其間失其本義及穿鑿者亦有之,矧以雜病為論,但引其例者乎?

白話文:

傷寒寒熱論

趙嗣真說,《明理論》說,往來寒熱,是邪氣和正氣互相爭鬥的結果。邪氣入侵時,如果正氣不與之抗爭,則只發熱不發寒。如果邪正相爭,就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。這是因為寒邪屬陰,熱邪屬陽;臟腑的內部屬陰,體表屬陽。邪氣侵犯體表時,與陽氣爭鬥,表現為寒;邪氣侵入內裡時,與陰氣爭鬥,表現為熱。如果邪氣停留在半表半裡之間,在體表與陽氣爭鬥而發寒,在內裡與陰氣爭鬥而發熱,體表和內裡都不固定,寒熱交替發作。

因此寒熱往來,一天可能發作三五次,嚴重者甚至十幾次。如果從陰陽二氣互相消長的角度來看,陽氣不足則先寒後熱,陰氣不足則先熱後寒。這是在論述雜病中陰陽二氣互相消長的情況,不能用來解釋傷寒。這個論點精闢準確,深刻符合張仲景的原意,不僅解除了疑惑,更具有救治病人的實際意義。此外,河間學派認為惡寒是寒邪在體表,或身熱惡寒是熱邪在皮膚、寒邪在骨髓的說法都是錯誤的。

《活人書》也用表裡來解釋寒熱。所以趙氏說:仔細研讀仲景的論述,只區分皮膚和骨髓,而不說表裡,是因為《素問》認為皮膚、脈絡、肌肉、筋腱、骨骼五者是五臟的合體,主於外而佈滿全身。只有談到臟腑,才能談表裡。由此可見,皮膚在骨髓之上,屬於外部淺層;骨髓在皮膚之下,屬於內部深層,這與經絡屬表、臟腑屬裡的區別不同。況且仲景在《傷寒論》太陽篇篇首就列舉了這個例子,證明了它的表證性質。

所以,體質虛弱、素體怕冷的人,感染邪氣發熱時,熱邪浮淺,不足以克服深層的寒邪,因此體表畏寒而想多穿衣服,這就是所謂「熱在皮膚,寒在骨髓」,用辛溫的藥物治療。至於體質強壯、素體燥熱的人,或嗜酒之人,感染邪氣初期,寒邪尚未轉化為熱邪,陰邪阻遏其潛伏的熱邪,陰邪凝滯於外,熱邪蓄積於內,因此內熱煩躁而不想多穿衣服,這就是所謂「寒在皮膚,熱在骨髓」,應該使用溫涼的藥物治療。一次發病之後,表證消除,裡證痊癒,這是仲景沒有明說卻很精妙的地方。

如果把皮膚看作表,骨髓看作裡,那麼麻黃湯所治的骨節疼痛,還能說是既有表證又有裡證嗎?然而,仲景的《傷寒論》一書,人們只知道是方劑學的鼻祖,卻沒有從秦漢文字的角度去理解,所以對於其大義大法反而產生了疑惑。後世受益於其餘澤的人,往往彙編傷寒方論,其中也有失其本義或牽強附會的地方,何況是用來論述雜病,只是引用其例證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