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六書》~ 傷寒一提金卷之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傷寒一提金卷之四 (2)

1. 一提金啟蒙

有病一經,已用熱藥,而又用寒藥,如少陰證用白虎湯、四逆散寒藥者,少陰證用四逆湯、真武湯熱藥者,庸俗狐疑,詎能措手哉!嗚呼,能察傷寒之證名,而得傷寒之方脈如此親切,乃為良醫。是知寒藥治少陰,乃傳經熱證也。是知熱藥治少陰,乃直中陰經之寒證也。辯名定經,明脈識證,驗證用藥。

真知在表而汗,真知在裡而下,真知直中陰經而溫。如此而汗,如彼而下,又如彼而溫。辛熱之劑,投之不差,寒涼之藥,用之必當,病奚逃乎?須分輕重緩急,老少虛實,久病新發,婦人胎產,室女經水。大凡有胎產而傷寒者,不與男子傷寒同治法。無胎產者,治相同。婦女經水適斷、適來,寒熱似瘧者,即是熱入血室,但當和解表裡。

久病者,過經不解,壞證也。新發者,始病也。老者,血氣衰。少者,血氣壯。緩者,病之輕。急者,病之重。寒藥熱服,熱藥涼服,其中和之劑,溫而服之。戰汗分為四證,要知邪正盛衰。類傷寒四證,照常法則治之。雖云發蒙,實登仲景之梯階也。余雖專傷寒科,必出乎庸俗夸誕之醫萬萬。

且餘一生所蓄肺腑家秘,語句方法,俱已備載發揮。窺我門牆者,雖有多人,然片言不繁之要,不得再四經自講明,故述啟蒙、捷法、脈要、貫珠數,一一開注,明白所示。自宜謹慎深密,勿授受於非人,毋輕泄於澆薄,莫負我之用心耳。

白話文:

《一提金啓蒙》:

當疾病集中於某一經絡時,若已使用熱性藥物後又用寒性藥物——例如少陰病用白虎湯、四逆散等寒藥,或同樣少陰病卻用四逆湯、真武湯等熱藥——平庸醫者常猶豫不決,怎能精准施治?唯有能辨明傷寒證型,將脈象與方藥精准對應者,方為良醫。須知寒藥治少陰,是針對傳經熱證;熱藥治少陰,則是治療直中陰經的寒證。必須辨明病名、確定經絡,通曉脈象、識別證候,再驗證用藥。

確知表證當發汗,里證當攻下,直中陰經當溫補。該發汗時發汗,該攻下時攻下,該溫補時溫補。辛熱藥劑用得精准,寒涼藥物施得恰當,病邪豈能逃遁?須區分病情輕重緩急,患者老少虛實,久病新發差異,以及婦女胎產狀況與經水週期。孕期患傷寒者,治法不同於男性;非孕期則可參照男性治法。經期恰逢中斷或來潮時出現寒熱如瘧,屬熱入血室,只需調和表裡。

久病者邪留經絡不退屬壞證,新病者屬初發。老人氣血衰弱,青壯氣血旺盛。輕症進度緩,重症來勢急。寒藥宜熱服,熱藥宜涼服,平和藥劑則溫服。戰汗症狀分四種,需辨邪正消長。類似傷寒的四種證候,按常法治療。此書雖為啓蒙,實為登仲景學術之階梯。我雖專研傷寒,遠勝庸醫空談。

畢生積累的秘傳心得與診療方法,皆詳述於此。雖有多人求教,然精要之旨無法反復口授,故撰寫此啓蒙指南、速效法、脈訣精要與串珠要點,逐一註解明示。讀者當謹慎珍藏,勿傳非人,莫輕洩於淺薄之徒,方不負我苦心。

2. 一提金六經證治捷法

3. 太陽經見證法

頭項痛,腰脊強,發熱惡寒,噁心,是足太陽膀胱經受證。假如先起惡寒者,本病。已後發熱者,標病。若有一毫頭痛,惡寒身熱,不拘日數多少,便宜發散,自然熱退身涼,有何變證?

白話文:

太陽經見證法

頭部和頸部疼痛,腰部及脊椎僵硬,發熱怕冷,惡心,這些都是足太陽膀胱經受邪的症狀。如果一開始先出現怕冷,屬於本病的表現;之後才發熱的,則是標病的表現。只要有一點頭痛、怕冷或身體發熱的症狀,不論病程多久,都適合立即用發汗解表的方法治療,熱自然會退,身體也會恢復涼爽,哪還會有什麼其他病變呢?

4. 辯證法

表虛自汗者,為風傷衛氣,宜實表。表實無汗者,為寒傷榮血,宜發表。

白話文:

主題:辨證法

內容:

身體表面虛弱而自發性出汗的人,是因為風邪損傷了衛氣,應該加強體表的防禦。身體表面實證而沒有出汗的人,是因為寒邪損傷了榮血,應該發散表邪。

5. 診脈法

脈浮緊有力,為傷寒。脈浮緩無力,為傷風。

白話文:

脈象浮起且緊繃有力,是傷寒的症狀。脈象浮起但鬆緩無力,則是傷風的表現。

6. 用藥法

冬月正傷寒,用升陽發表湯。(即加減麻黃湯。)冬月傷風,用疏邪實表湯。(即加減桂枝湯。)春秋無汗,用羌活沖和湯發表;有汗,用加減沖和湯實表。夏月無汗,用神術湯;有汗,用前加減沖和湯。

白話文:

用藥方法

冬季感染風寒(正傷寒),使用「升陽發表湯」(即加減麻黃湯)。
冬季感染風邪(傷風),使用「疏邪實表湯」(即加減桂枝湯)。

春秋季節,若無汗,用「羌活沖和湯」發散表邪;若有汗,則用「加減沖和湯」固護肌表。

夏季若無汗,用「神術湯」;若有汗,仍用前述的「加減沖和湯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