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六書》~ 殺車槌法卷之三 (8)
殺車槌法卷之三 (8)
1. 秘用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
桃仁承氣對子(即桃仁承氣湯,本方自有加減法。),治熱邪傳裡,熱蓄膀胱,其人如狂,小水自利,大便黑,小腹滿痛,身目黃,譫語燥渴,為蓄血證,脈沉有力,宜此湯,下盡黑物則愈。未服前而血自下者,為欲愈,不宜服。
桃仁,桂枝,芒硝,大黃,芍藥,柴胡,青皮,當歸,甘草,枳實
水二鍾,姜三片,煎之。臨服槌法,入蘇木煎汁三匙調服。
消斑青黛飲,治邪熱傳裡,裡實表虛,血熱不散,熱氣乘於皮膚而為斑也。輕則如疹子,重則如錦紋,重甚則斑爛皮膚。或本屬陽,誤投熱藥,或當下不下,或下後未解,皆能致此,不可發汗,重令開泄,更加斑爛也。然而斑之方萌,與蚊跡相類,發斑多見於胸腹,蚊跡只在於手足。陽脈洪大,病人昏憒,先紅後赤者,斑也。脈不洪大,病人自靜,先紅後黃者,蚊跡也。其或大便自利,怫鬱氣短,燥屎不通,又如果靨者,盧醫復生,不能施其巧矣。凡汗下不解,足冷耳聾,煩悶咳嘔,便是發斑之候。
黃連,甘草,石膏,知母,柴胡,玄參,生地黃,山梔,犀角,青黛,人參
大便實者,去人參,加大黃。
上,水二鍾,姜一片,棗二枚,煎之。槌法,臨服入苦酒一匙調服。
生地芩連湯,此湯治鼻衄成流,久不止者,或熱毒入深,吐血不止者,宜用。
黃芩,山梔,桔梗,甘草,生地黃,柴胡,川芎,芍藥,犀角(如無,升麻代之。)
外用劫法,水紙搭於鼻沖。如去血過多,錯語失神,撮空閉目,不知人事者,同治法。
水二鍾,棗二枚,煎至八分。槌法,臨服入茅根搗汁磨京墨調飲。如無茅根,以藕搗汁亦可。
加味犀角地黃湯,此湯治煩躁,漱水不下咽者,屬上焦有瘀血,宜用。
犀角,生地黃,牡丹皮,芍藥,甘草,桔梗,陳皮,紅花,當歸
水二鍾,姜二片,煎之,臨服槌法,入生藕節搗汁三匙溫服。
回陽救急湯(即四逆湯,本方自有加減法。),治寒邪直中陰經真寒證,初病起,無身熱,無頭疼,只惡寒,四肢厥冷,戰慄腹疼,吐瀉不渴,引衣自蓋,蜷臥沉重,或手指甲唇青,或口吐涎沫,或至無脈,或脈來沉遲而無力者,宜用。
熟附子,乾薑,人參,甘草,白朮,肉桂,陳皮,五味子,茯苓,半夏
或嘔吐涎沫,或有小腹痛,加鹽炒茱萸。無脈者,加豬膽汁一匙。泄瀉不止,加升麻、黃耆。嘔吐不止,加薑汁。
水二鍾,姜三片,煎之。臨服入麝香三釐調服。中病以手足溫和即止,不得多服,多則反加別病矣。如後止可用前理中飲加減治之無妨。
回陽反本湯,此湯治陰盛格陽,陰極發躁,微渴面赤,欲坐臥於泥水井中,脈來無力,或脈全無欲絕者,宜用。
熟附子,乾薑,甘草,人參,麥門冬,五味子,臘茶,陳皮
白話文:
秘用三十七方注釋三十七槌法
桃仁承氣對子(即桃仁承氣湯,原方有加減法)
功效:治療熱邪侵入體內,熱積聚於膀胱,患者出現狂躁、小便通暢、大便發黑、小腹脹痛、皮膚及眼睛發黃、胡言亂語、口乾渴等蓄血證狀。若脈象沈而有力,適合服用此湯,排盡黑色穢物即可痊癒。若未服藥前已有血便,表示病情趨於好轉,不宜再服。
藥材:桃仁、桂枝、芒硝、大黃、芍藥、柴胡、青皮、當歸、甘草、枳實
煎法:水二碗,加生薑三片煎煮。服用前搗碎藥材,加入蘇木煎汁三匙調服。
消斑青黛飲
功效:治療熱邪傳入體內,體內熱實而表虛,血熱無法消散,熱氣滯留皮膚形成斑疹。輕則如麻疹,重則如錦緞紋路,嚴重時皮膚潰爛。誤用熱性藥物、應瀉而未瀉,或瀉後未清均可能導致此症。切勿發汗,否則會加重斑疹潰爛。
辨別:初期斑疹與蚊蟲叮咬痕跡相似。斑疹多見於胸腹,蚊跡則在手足。若脈象洪大、患者神志昏沈、斑色先紅後赤為斑疹;脈不洪大、患者安靜、斑色先紅後黃則為蚊跡。若伴隨腹瀉、胸悶氣短、便祕或斑痕凹陷如痘痂,則病情危重。
藥材:黃連、甘草、石膏、知母、柴胡、玄參、生地黃、山梔、犀角、青黛、人參
加減:大便硬結者去人參,加大黃。
煎法:水二碗,加生薑一片、紅棗二枚煎煮。服用前加入醋一匙調服。
生地芩連湯
功效:治療鼻血不止或熱毒深入導致吐血不止。
藥材:黃芩、山梔、桔梗、甘草、生地黃、柴胡、川芎、芍藥、犀角(若無,可用升麻代)
外用法:冷水沾紙敷於鼻梁。若失血過多導致神志不清、躁動、目閉不語,可用相同方法治療。
煎法:水二碗,紅棗二枚煎至八分滿。服用前搗碎藥材,加入茅根汁磨京墨調服;若無茅根,改以藕汁替代。
加味犀角地黃湯
功效:治療煩躁、漱口不咽,屬上焦瘀血者。
藥材:犀角、生地黃、牡丹皮、芍藥、甘草、桔梗、陳皮、紅花、當歸
煎法:水二碗,生薑二片煎煮。服用前搗碎藥材,加入生藕節汁三匙溫服。
回陽救急湯(即四逆湯,原方有加減法)
功效:治療寒邪直中陰經的真寒證,初期無發熱頭痛,僅怕冷、四肢冰冷、顫抖腹痛、吐瀉不渴、蜷縮畏寒,或指甲嘴唇發青、口吐涎沫、脈搏微弱甚至無脈,脈象沈遲無力者。
藥材:熟附子、乾薑、人參、甘草、白朮、肉桂、陳皮、五味子、茯苓、半夏
加減:
- 嘔吐涎沫或小腹痛:加鹽炒吳茱萸。
- 無脈:加豬膽汁一匙。
- 腹瀉不止:加升麻、黃耆。
- 嘔吐不止:加薑汁。
煎法:水二碗,生薑三片煎煮。服用前加入麝香三釐調服。症狀緩解(手腳轉暖)即停藥,過量恐引發他病。後續可用理中湯加減調理。
回陽反本湯
功效:治療陰寒極盛、陽氣被格拒的極度煩躁證,症狀為微渴、臉頰發紅、欲躺臥泥水井中,脈搏微弱或無脈者。
藥材:熟附子、乾薑、甘草、人參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臘茶、陳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