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六書》~ 殺車槌法卷之三 (3)

回本書目錄

殺車槌法卷之三 (3)

1. 製藥法

一用附子,去皮臍,先將鹽水、薑汁各半盞,用沙鍋煮七沸,後入黃連、甘草各半兩,再加童便半盞,再煮七沸。住火良久,撈起入瓷器盛貯,伏地氣一晝夜,取出曬乾,以備後用,庶無毒害。頂圓臍正,一兩一枚者,佳。此為良法。

一用川大黃,須錦紋者,佳。銼成飲片,用酒拌均,燥干,以備後用,不傷陰血。如年壯實熱者,生用,不須制之。此為良法。

一用麻黃,去節,先滾醋湯略浸片時,撈起,以備後用,庶免太發。如冬月嚴寒,腠理致密,當生用者,不須制之。此為良法。

一用茱萸,將鹽水拌均,炒燥,以備後用,庶無小毒。此為良法。

白話文:

《製藥法》

一、附子:去除外皮和臍部,先用半杯鹽水與半杯薑汁混合,以砂鍋煮沸七次,之後加入半兩黃連和半兩甘草,再倒入半杯童便,繼續煮沸七次。熄火後靜置一段時間,撈起放入瓷器保存,埋入地下吸收地氣一晝夜,取出曬乾備用,可減輕毒性。選擇頂部圓潤、臍部端正,每枚重一兩者為佳。此為良法。

二、川大黃:以帶有錦紋者為佳。切成飲片後,用酒拌勻,烘乾備用,可避免損傷陰血。若患者體壯且屬實熱證,可直接生用,無需炮製。此為良法。

三、麻黃:去除節部,先以滾燙醋湯短暫浸泡,撈起備用,可減緩過度發散之性。若冬季嚴寒、腠理緊密時,可直接生用,無需炮製。此為良法。

四、茱萸:以鹽水拌勻後炒乾備用,可降低輕微毒性。此為良法。

2. 解藥法

一用附子後身目紅者,乃附毒之過,用蘿蔔搗水,濾汁二大盞,入黃連、甘草各半兩,犀角三錢,煎至八分,飲之,以解附毒,其紅即除。如解遲,必血從耳、目、口、鼻出者,必死。無蘿蔔,用蘿蔔子搗水取汁亦可。此為良法。如無蘿蔔子,用澄清泥漿水亦可也。

一用大黃後瀉利不止者,用烏梅二個,炒粳米一撮,乾薑三錢,人參、炒白朮各半兩,生附子皮一錢半,甘草一錢,升麻少許,燈心一握,水二大鐘,去滓後入炒陳壁土一匙調服即止,取土氣以助胃氣也。此為良法。

一用麻黃後汗出不止者,將病人發披水盆中,足露出外,用炒糯米半升,龍骨、牡蠣、藁本、防風各一兩,研為細末,周身撲之,隨後秘方用藥,免致亡陽而死。為良法。

白話文:

解藥法

  1. 使用附子後,若出現身體和眼睛發紅的症狀,這是附子中毒的表現。可用蘿蔔搗碎取汁,過濾後取兩大杯,加入黃連、甘草各半兩,犀角三錢,煎煮至八分滿,飲用即可解除附子毒性,紅腫也會消退。若解毒太慢,導致血液從耳朵、眼睛、口鼻流出,則必死無疑。若沒有蘿蔔,可用蘿蔔子搗碎取汁代替。這是有效的方法。若連蘿蔔子也沒有,可用澄清的泥漿水替代。

  2. 使用大黃後,若腹瀉不止,可用烏梅兩個、炒粳米一小撮、乾薑三錢、人參和炒白朮各半兩、生附子皮一錢半、甘草一錢、少許升麻、一把燈心草,加水兩大杯煎煮,去渣後加入一匙炒過的陳年壁土調勻服用,腹瀉即可停止。這是利用土氣來增強胃氣的有效方法。

  3. 使用麻黃後,若出汗不止,可將病人的頭髮浸入水盆中,雙腳露出水面,再用炒糯米半升,龍骨、牡蠣、藁本、防風各一兩,研磨成細粉,均勻撲灑全身。之後依照秘方用藥,避免因陽氣耗盡而死亡。這是有效的方法。

3. 煎藥法

一用發汗藥,先煎麻黃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止汗藥,先煎桂枝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和解藥,先煎柴胡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下藥,先煎滾水,入枳實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溫藥,先煎乾姜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行血藥,先煎桃仁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利水藥,先煎豬苓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止瀉藥,先煎炒白朮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消渴藥,先煎天花粉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止痛藥,先煎白芍藥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發黃藥,先煎茵陳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發斑藥,先煎青黛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發狂藥,先煎石膏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嘔吐藥,先煎半夏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勞力感寒藥,先煎黃耆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感冒傷寒藥,先煎羌活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暑證藥,先煎香薷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風病藥,先煎防風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腹如雷鳴藥,先煎煨生薑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一用濕證藥,先煎蒼朮一二沸,後入余藥同煎。

白話文:

煎藥方法:

  1. 使用發汗藥時,先將麻黃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2. 使用止汗藥時,先將桂枝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3. 使用和解藥時,先將柴胡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4. 使用瀉下藥時,先將水煮沸,加入枳實煮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5. 使用溫補藥時,先將乾薑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6. 使用活血藥時,先將桃仁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7. 使用利水藥時,先將豬苓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8. 使用止瀉藥時,先將炒白朮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9. 使用消渴藥時,先將天花粉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10. 使用止痛藥時,先將白芍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11. 使用退黃藥時,先將茵陳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12. 使用消斑藥時,先將青黛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13. 使用鎮狂藥時,先將石膏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14. 使用止嘔藥時,先將半夏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15. 用於勞累受寒的藥時,先將黃耆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16. 用於感冒傷寒的藥時,先將羌活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17. 用於暑熱證的藥時,先將香薷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18. 用於風病的藥時,先將防風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19. 用於腹中雷鳴的藥時,先將煨生薑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
  20. 用於濕證的藥時,先將蒼朮煮沸一兩次,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