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華

《傷寒六書》~ 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(13)

1. 厥逆

陽氣伏藏,陰氣越出,陰陽不相順接,所以厥也。若先熱而後厥者,乃熱邪伏於內也。先厥而後熱者,乃陰退而陽得復也。

白話文:

陽氣隱藏,陰氣增強,陰陽無法調和交接,因此會發生厥症。如果先發熱後手腳冰冷,是因為熱邪潛伏在體內。如果先手腳冰冷後發熱,是因為陰氣退散,陽氣得以恢復的緣故。

若始得病便厥者,是陽不足而陰勝也。熱伏於內者,其脈沉而數,狂言發渴,露手揚衣,躁不得眠,或大便閉。初便厥者,其脈沉遲而弱,醒醒而靜,惡寒引衣,或下利清穀也。其或惡寒蜷臥,煩躁下利,不知人,皆為惡候,故曰逆也。

白話文:

若剛得病就昏厥的,是陽氣不足而陰氣過剩所致。熱伏於體內的,脈搏沉穩而跳動,發狂口渴,手露在外衣也敞開,煩躁睡不著,或大便不通。剛一昏厥的,脈搏沉緩而微弱,神志清醒而安靜,怕冷穿衣服,或腹瀉清稀食物。若出現怕冷蜷臥、煩躁腹瀉、人事不省,這些都是不好的徵兆,所以說稱為反常。

先發熱而後厥者,揚手擲足,煩躁飲水,畏熱頭汗,大便閉,小便赤,怫鬱昏悸,當下失下,血氣不通,所以謂熱深則厥深者,此也,大柴胡湯、小承氣選而用之。

初病便厥,足攣惡寒,引衣自蓋,不渴,大小便自利,默默而惶惶,諸四逆選用之。

白話文:

先發燒然後感到寒冷的,會手腳張揚亂動,煩躁口渴,害怕熱而頭上出汗,大便不通,小便呈現紅色,情緒低落、心悸,很快會拉肚子,氣血不通暢,所以說發燒嚴重,寒氣也會更嚴重,這是因為熱症深沉所導致的。可以用大柴胡湯或小承氣湯來治療。

傷寒,厥而心下悸者,宜先治悸,茯苓桂甘湯;後治厥,四逆湯。吐利厥逆,煩躁欲死者,吳茱萸湯、當歸四逆湯,仍灸太谿。

白話文:

患上傷寒,出現手腳發冷、心臟悸動的症狀,應先治療心悸,可以使用茯苓桂甘湯。之後再治療虛寒,可以使用四逆湯。

如果是腹瀉、嘔吐並伴有虛寒、煩躁不安,甚至危及生命的,可以使用吳茱萸湯、當歸四逆湯,同時灸太谿穴。

2. 不大便

不大便,謂大便難也。皆因發汗,利小便,耗其津液,以致腸胃乾燥,而轉屬陽明裡者多矣。其小便自數者,則為津液偏勝,故使大便亦難也。若下,若發汗,小便數,大便硬者,與承氣湯和之,謂津液內竭也。又有不宜便下者,至於脈浮,脈虛,惡寒,此尤帶表邪,乃不可下。

白話文:

大便困難,是因為出汗和利尿導致身體津液流失,腸胃因此乾燥,大部分屬於陽明裡證。如果小便次數頻繁,則是津液過剩,也會導致大便困難。如果腹瀉、出汗、小便頻繁、大便硬結,用承氣湯調理,這是因為津液內耗造成的。還有一些人不適合用瀉下法治療,例如脈象浮虛、惡寒,這是外邪未解,不能下瀉。

其嘔吐,為邪未入腑,雖有陽明證,不可攻之。小便清者,知其邪不在裡,仍在表也。大便難,小便少,不轉矢氣,此內無燥屎也,但初硬後溏爾。陽明脈浮,或經發汗,小便自利,不大便者,亦津液內竭,宜蜜導煎通之。經曰:其脈浮而數,能食,不大便,此為實,名曰陽結也,宜大柴胡湯。

白話文:

嘔吐是因為邪氣還沒進入身體內臟,即使出現陽明證的症狀,也不能用攻伐的方法治療。

小便清澈,說明邪氣還在體表,沒有進入內部。

大便困難,小便少,不出臭屁,這說明體內沒有乾燥的糞便,只是剛開始大便硬,後來變軟了。

陽明脈浮起,如果是用發汗法治療後,小便能自己排出,但大便不通,這也是津液耗竭的原因,應當用蜂蜜導煎劑通便。

《傷寒論》說:脈浮而數,能吃東西,但不大便,這是實證,叫做陽結,應當用大柴胡湯治療。

若不了了,得屎而解。其脈沉而遲,不能食,身體重,大便反難,名曰陰結也,宜金液丹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情嚴重,腹中積聚的大便會自行排出。脈象沉而遲緩,不能進食,身體沉重,大便困難,稱為陰結,宜用金液丹治療。

傷寒,不大便六七日,頭痛有熱者,小承氣湯。

病人不大便六七日,繞臍煩躁,發作有時者,此為屎硬不得大便,小承氣湯。

夫病陽明者,下之則硬;汗多極,發其汗則亦硬,並小柴胡湯。

陽明病,脅下硬滿,不大便而嘔,舌上白苔,小柴胡湯。

少陰病六七日,腹脹不大便,急下之,大承氣湯。

若發汗,若利小便,津液內竭,大便自難者,不可攻之;無陰陽,強大便者,下之,必清穀脹滿,並用蜜導煎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患者,已經六七天沒有排便,並且頭疼發熱,可以使用小承氣湯治療。

病人六七天沒有排便,腹部繞臍處感到煩躁不安,並且這種症狀有時會發作,這是因為大便乾燥硬結無法排出,可以使用小承氣湯治療。

患有陽明病的人,如果服用瀉藥會加重病情,導致大便更加乾燥硬結;如果出汗過多,再用藥物發汗也會導致大便乾燥硬結,這兩種情況都需要使用小柴胡湯治療。

陽明病患者,出現脅肋下脹滿,無法排便並且嘔吐,舌苔白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治療。

少陰病患者,已經六七天,出現腹部脹滿無法排便,需要立即使用大承氣湯瀉下。

如果患者已經發汗或排尿過多,導致體內的津液耗竭,即使本來就排便困難,也不能使用攻下藥物;如果患者體內沒有陰陽之氣,勉強使用瀉藥強迫排便,就會導致腸胃清氣脹滿,需要使用蜜導煎來治療。

3. 譫語(鄭聲附)

經曰:邪氣盛則實,精氣奪則虛。故實則譫語,虛則鄭聲。傷寒,胃中熱盛,上乘於心,心為熱冒,則神識昏迷,妄有所見而言也,輕者睡中呢喃,重者不睡亦語。亦有譫語者,有獨語者,有語言不休者,有言亂者,凡此見其熱之輕重也。大抵熱入於胃,水涸屎燥,必發譫語。

白話文:

古籍中說:邪氣強盛,就會出現實證;精氣被奪,就會出現虛證。所以,實證會出現胡言亂語,虛證會出現呻吟聲。傷寒病人的胃中有熱氣盛行,熱氣上升到心臟,心臟受到熱氣侵擾,就會神志不清,胡言亂語。輕的患者在睡覺中喃喃自語,重的患者清醒時也會說話。有的患者胡言亂語,有的自言自語,有的喋喋不休,有的語無倫次。根據這些表現,可以判斷熱氣的輕重程度。一般來說,熱氣進入胃中,會導致體液耗盡,大便乾燥,必定會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。

又有被火劫者,有亡陽者,名各不同。但氣短者死,脈自和則愈。或喘滿,氣逆而上奔,自利柔脫而奪下,皆為逆也。

白話文:

還有人因為火災而受傷,有些人陽氣不足,名稱都不一樣。但呼吸短促的人會死亡,脈搏平和的人會康復。有些人呼吸急促、氣息逆流而上,自己大便失禁卻沒有了意識,這些都是氣血逆行的症狀。

譫語者,脈洪數,大便閉,小便赤,手足溫,與調胃承氣湯。胃實譫語,身熱汗多,便難,或潮熱,諸承氣湯選用之。

白話文:

說胡話的人,脈搏又快又跳,大便不通暢,小便發紅,手腳溫熱,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。

胃裡的東西太多,導致說胡話,身體發熱,大量出汗,排便困難,或出現潮熱,可以使用諸承氣湯來治療。

發汗多,亡陽譫語,身自和,不可下,柴胡桂枝湯。下利譫語,為有燥屎,脈不微細,小承氣湯;利不止者,不治。

白話文:

過度出汗,陽氣耗散導致神志不清,身體尚有餘熱,不要用瀉下法。使用柴胡桂枝湯。

大便溏稀、神志不清,是因為有乾燥的大便。脈搏不細微,可以使用小承氣湯;如果腹瀉不止,則無法治療。

三陽合病,譫語者,脈滑實,身重難以轉側,口中不仁,面垢遺尿,不可汗下,與白虎湯。

傷寒,大熱乾嘔,呻吟錯語,不得眠,犀角解毒湯。

白話文:

當「太陽」、「陽明」、「少陽」三經同時發病時,患者出現胡言亂語的情況。此時,脈搏滑實,身體沉重難以翻身,嘴巴感覺麻木,面部發黑,出現遺尿。應避免發汗和瀉下,而應服用「白虎湯」。

得病無熱,但狂言,煩躁不安,精采不與人相當,與五苓散二錢,以新汲水吐之則愈。一法用豬苓湯。

白話文:

如果患上疾病,沒有發燒,卻胡言亂語、煩躁不安,精神異常,與常人不同,服用五苓散二錢,用剛汲取的井水送服,即可痊癒。另一種方法是使用豬苓湯。

瘀血狂言譫語,漱水,大便黑色,小便多,身黃腹滿,此為當汗不汗,蓄熱在裡,輕者犀角地黃湯,甚者桃仁承氣湯、抵當丸。

白話文:

瘀血導致的胡言亂語、精神錯亂,漱洗後吐水,大便呈黑色,小便量多,身體發黃,腹部脹滿,這是因為應該出汗而沒有出汗,熱氣蓄積在體內。較輕的症狀可用犀角地黃湯治療,嚴重的症狀可用桃仁承氣湯、抵當丸治療。

婦人熱入血室,晝靜夜譫,如見鬼狀,小柴胡湯。

陽明病,其人喜忘,必有瘀血,抵當丸。

白話文:

女性如果因熱邪進入血室,導致白天安靜而夜晚出現譫妄,彷彿看到鬼神之狀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治療。

陽明病中,如果病人經常忘事,這通常意味著有瘀血存在,可使用抵當丸治療。

鄭聲者,重語也。又為不正之音也。傷寒鄭聲,如鄭衛之音,不正也。蓋因汗後,若病人本音失而正氣虛,則鄭重,語不知高下,乃精氣奪之候也。其脈微細,二便利,用小柴胡湯。

白話文:

「鄭聲」指的是鄭國的音樂,它的特點是高亢激昂,音律不和諧。在傷寒病中出現「鄭聲」,就像鄭國和衛國的音樂一樣,音律不正。

這是因為出汗後,如果病人的聲音失去了原來的音調,說明正氣虛弱,就會說話很重,語無倫次,這是精氣被奪的徵兆。

此時,病人的脈搏會非常微弱,大小便通暢,應當使用小柴胡湯進行治療。

4. 小便不利(小便難附)

邪氣聚於下焦,結而不散,甚則小腹硬滿而痛,此小便所以不通。大抵有所不利者行之,所以滲泄也。若飲水過多,下焦蓄熱,或中濕發黃,水飲停留,皆以利小便為先。惟汗後亡津液,胃汁干,與陽明汗多者,則以利小便為戒。設或小便不利而見頭汗者,乃為陽脫關格之疾矣。

白話文:

當邪氣聚集在身體下部,凝結而不散發,嚴重時小腹會堅硬、脹滿疼痛,這是小便不通順的原因。治療時,主要是排出不利於身體的物質,讓小便順利排出。但如果喝了過多水,導致下焦積熱,或者濕氣入侵導致身體發黃,水液停留,都應該優先利尿。只有在出汗後津液流失,胃液乾涸,以及陽明胃經出汗過多的情況下,才應避免利尿。如果小便不通順,同時出現頭部出汗的現象,則可能是陽氣不足,關格不通的疾病。

飲水過多,下焦蓄血熱,小便不利,脈浮者,用五苓散;脈沉者,豬苓湯。

白話文:

如果喝了太多水,導致下半身蓄積濕熱,出現小便不利的情況,脈象浮動的,可以使用五苓散來治療;脈象沉穩的,可以使用豬苓湯來治療。

太陽病,身黃,脈沉者,豬苓湯。太陽病,身黃,脈沉結,小腹硬,小便不利者,為亡血也,五苓加茵陳。嘔而發熱,胸滿,心下怔忡,小便不利者,為亡血也,五苓加茵陳、茯苓。

白話文:

1. 陽明病症

  • 身體發黃,脈搏沉穩:使用豬苓湯治療。

2. 陽明病症

  • 身體發黃,脈搏沉結,小腹堅硬,小便不通:屬於失血癥狀,使用五苓散加上茵陳治療。

3. 陽明病症

  • 嘔吐發熱,胸部脹滿,心跳不安,小便不通:屬於失血癥狀,使用五苓散加上茵陳和茯苓治療。

少陰病,四逆,或小便不利,四逆散加茯苓。

陽明病,無汗,小便不利,心下懊憹者,身必發黃,五苓散加茵陳。

白話文:

在少陰病中,如果四肢冰冷(四逆)、或小便不順,可以在四逆散的基礎上加入茯苓。

陽明病時,如果無汗、小便不順且心下感到煩悶不適,身體會出現黃疸的症狀,可使用五苓散並加入茵陳來治療。

經曰:虛則小便難。陰虛者,陽必湊之,由膀胱受熱,致小便赤澀而不流利也。又曰:雖不大便也,六七日而小便少者,但初硬後溏未定,或硬攻之,必溏。候小便多,屎定硬,方可攻之。乃胃中水穀不別,雖通而不能也。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》說:身體陰虛,小便就會不容易。陰虛的人,陽氣必然會聚集在體內,導致膀胱受熱,從而使小便發紅、刺痛而排泄不暢。

又說:即使大便沒有異常,但六七天都沒有小便,或者小便很少,說明初期大便偏硬,後期大便又變稀,這時如果使用攻下法治療,一定會導致大便稀溏。

觀察小便量,如果小便增多,大便就會變硬,這時才能使用攻下法治療。如果小便量少,而大便仍未定型,則不能使用攻下法,因為這是胃中水穀不分所致,即使通便也無法解決根本問題。

陽明中風,脈浮弦大,身黃鼻乾,氣短腹滿,潮熱時噦,胸脅痛,小便難,小柴胡加茯苓。

白話文:

陽明經中風,出現脈搏浮而弦且大,全身發黃,鼻腔乾燥,呼吸急促,腹部脹滿,潮熱伴有嘔吐,胸脅疼痛,小便困難,此時可考慮使用小柴胡湯加茯苓。

太陽病,小便利者,以飲水多,必有心下悸,茯苓白朮甘草湯;小便少者,必裡急,豬苓湯。

白話文:

得了太陽病,小便量少的人,由於大量喝水,肯定會出現心悸,這時應該用茯苓、白朮、甘草湯。小便量多的人,肯定會出現尿急,這時應該用豬苓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