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六書》~ 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(2)
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(2)
1. 陰陽虛盛用藥寒溫辯
夫傷寒發表攻裡之藥,寒熱殊途,用之一差,死生反掌。所以越人、仲景深致意於其間也。《難經》云:傷寒陽虛陰盛,汗之則愈,下之則死。陽盛陰虛,汗之則死,下之則愈。且寒邪之傷人也,有淺深焉。淺者,汗之;深者,下之。此古今不易之定法也。方其風寒初客皮毛之間,陰氣乃盛,閉塞腠理,身中陽氣已虛,不能御衛,遂有惡風惡寒之證見焉。當此之時,只宜桂枝湯辛甘溫之藥,助陽抑陰而發之。
陰邪既散,表氣衝和而愈。經云辛甘發散為陽者是也。不知用此而反以承氣湯苦寒之藥下之,表裡俱傷,不亡何待?表邪既罷,寒作為熱,陽陷入深而盛於裡,則津液消耗,腸胃燥澀,而臟腑之真陰虛矣。陰氣既虛,即譫妄狂躁,煩渴惡熱之病而作也。當此之時,宜用承氣湯苦寒之劑,扶陰抑陽而泄去熱氣,陽邪即退,胃中真陰來復,裡氣和平而愈。《內經》所謂酸苦湧泄為陰者是也。
不知用此,乃以桂枝辛熱之藥助邪伐正,安有不斃者乎?所以仲景云:桂枝下咽,陽盛則斃;承氣入胃,陰盛乃亡。良以此夫。嗚呼,此論誠為傷寒汗下之樞機乎?俗醫不能達此為妙,昧於陰陽虛盛之道,悖逆此理而不殺人也,幾希。經云發表不遠熱,攻裡不遠寒,豈虛語哉!
白話文:
治療傷寒,發汗或攻下藥物的寒熱性質必須區分清楚,用藥稍有不慎,就會造成生死攸關的後果。因此,越人、張仲景都對此非常重視。《難經》說:傷寒如果陽氣虛弱,陰氣盛,則發汗可以治癒,若用瀉下藥則會死亡;如果陽氣盛而陰氣虛,則發汗會導致死亡,而瀉下則能治癒。此外,寒邪入侵人體的程度也有深淺之分,淺者發汗,深者瀉下,這是古今以來不變的法則。
當風寒之邪剛侵犯肌膚毛髮時,陰氣盛而閉塞毛孔,體內陽氣虛弱,無法抵禦外邪,就會出現惡風惡寒的症狀。此時,應該使用桂枝湯這種辛甘溫熱的藥物,以扶助陽氣,抑制陰邪,使邪氣從體表發散出去。陰邪散去,表氣調和,疾病就會痊癒。《內經》說「辛甘發散為陽」就是這個道理。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,反而用承氣湯這種苦寒的瀉下藥,則表裡俱傷,不死才怪。
表邪消除後,寒邪化熱,陽邪深入體內並盛於裡,則津液耗損,腸胃乾燥,臟腑的真陰就會虛弱。陰氣虛弱,就會出現譫語、狂躁、煩渴、惡熱等症狀。此時,就應該使用承氣湯這種苦寒的藥物,以滋補陰氣,抑制陽邪,排出體內的熱邪,陽邪退去,胃中真陰恢復,裡氣平和,疾病就會痊癒。《內經》說「酸苦湧泄為陰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,反而使用桂枝這種辛熱的藥物,助長邪氣,損傷正氣,豈能不死?所以張仲景說:桂枝下咽,陽盛則死;承氣入胃,陰盛則亡。道理就在這裡。唉,這段論述的確是治療傷寒,決定是否發汗或瀉下的關鍵啊!一般的醫生不懂得這個微妙的道理,不明白陰陽虛盛的規律,違背這個原則而不殺人,真是少之又少。《內經》說「發表不遠熱,攻裡不遠寒」,可不是虛言啊!
2. 三陰三陽脈證
經云:尺寸俱浮者,太陽受病也。當一二日發,以其脈上連風府,故頭項痛,腰脊強。傷寒,則發熱惡寒。傷風,則鼻塞惡風。然傷風有汗,傷寒無汗。
尺寸俱長者,陽明受病也。當二三日發,以其脈夾鼻絡於目,故身熱目疼,鼻乾不得臥。又曰不惡寒而作渴,皆為在經。不惡寒反惡熱,自汗出,大便難。
尺寸俱弦者,少陽受病也。當三四日發,以其脈循脅絡於耳,故胸脅痛而耳聾,口苦咽乾,目眩,往來寒熱而嘔。此三經受病,未入於腑者,可汗而已。
尺寸俱沉細者,太陰受病也。當四五日發,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,故腹滿而咽乾,或腹痛手足溫,自利不渴。
尺寸俱沉者,少陰受病也。當五六日發,以其脈貫腎絡於肺,系舌本,故口燥舌乾而渴,惡寒,口中和,默默欲寐,時時腹痛,又咽痛三證。
尺寸俱微緩者,厥陰受病也。當六七日發,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,故煩滿而囊縮,唇青舌卷,筋急,或渴,不欲食,即吐蛔。此三經皆受病也,已入於腑者,可下而已。此皆自陽經傳來者,故宜下而去之。非若陰經自中之寒,此則為真陰證矣,當用四逆湯輩溫之。
白話文:
三陰三陽脈證
脈象浮大,表示太陽經受病。約一到兩天發病,因太陽經脈向上連接風府穴,所以會頭痛、頸項僵硬。如果是傷寒,則會發熱畏寒;如果是傷風,則會鼻塞怕風,但傷風會出汗,傷寒則不會出汗。
脈象長大,表示陽明經受病。約二到三天發病,因陽明經脈經過鼻旁,連接眼睛,所以會全身發熱、眼睛疼痛、鼻乾燥而無法平躺。此外,不畏寒而口渴,大便不通暢,也是陽明經受病的表現。不畏寒反而怕熱,自汗,大便秘結。
脈象弦大,表示少陽經受病。約三到四天發病,因少陽經脈沿著脅肋,連接耳朵,所以會胸脅疼痛、耳聾、口苦咽乾、頭暈目眩,以及寒熱往來、嘔吐。這三經受病,若尚未深入臟腑,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。
脈象沉細,表示太陰經受病。約四到五天發病,因太陰經脈佈於胃部,連接咽喉,所以會腹脹、咽喉乾燥,或者腹痛但手腳溫暖,大便稀溏但不口渴。
脈象沉弱,表示少陰經受病。約五到六天發病,因少陰經脈貫穿腎臟,連接肺臟,並與舌根相連,所以會口乾舌燥口渴、畏寒、口中感覺溫和、想睡覺、時而腹痛,以及咽喉疼痛等三個症狀。
脈象微弱緩慢,表示厥陰經受病。約六到七天發病,因厥陰經脈循行於陰部,連接肝臟,所以會煩悶、陰囊收縮、嘴唇青紫、舌頭捲曲、筋脈拘急,或者口渴、不想吃東西,甚至嘔吐蛔蟲。這三經受病,若已深入臟腑,則可以用瀉下方法治療。
以上這些都是陽經病邪傳到陰經的症狀,所以應該使用瀉下法治療。但如果陰經本身受寒,那就是真陰證,就應該用四逆湯類溫熱的藥物來治療。
3. 汗下溫正法
太陽傷風,自汗惡風,桂枝湯。傷寒,無汗惡寒,麻黃湯。
陽明不惡寒反惡熱,自汗者,大便難,大柴胡湯、小承氣湯。汗不止者,胃汁干,急下之,大承氣湯。無汗惡寒,升麻葛根湯。有汗脈遲,微惡寒,為表未解,桂枝湯。無汗脈浮而喘,麻黃湯。
少陽證,病屬小柴胡湯。
太陰自利不渴,為臟寒,理中湯、四逆湯。胸中脹滿,枳實理中丸。脹滿脈浮,桂枝湯。脹滿時痛,桂枝加芍藥湯;痛甚,桂枝加大黃湯。
少陰脈沉,口不幹,舌不燥,背惡寒,小便清白,四逆湯。始得病,脈沉,反發熱,麻黃附子細辛湯。口燥咽乾而渴,急下之,大承氣湯。六經中,惟此一經難治,大要以口燥而渴,知其熱,脈沉而遲,別其寒。
厥陰脈微浮,為欲愈;不浮,為未愈,小建中湯。脈浮緩,如瘧狀,桂枝麻黃各半湯。脈沉短者,囊必縮,為毒氣入臟,承氣湯下之;利不止者,四逆湯。
白話文:
汗下溫正法
太陽經受風寒感冒,自汗且怕風,用桂枝湯。傷寒,沒有汗且怕冷,用麻黃湯。
陽明經感冒不畏寒反而怕熱,自汗,大便不通,用大柴胡湯和小承氣湯。汗出不止,胃液乾枯,要緊急攻下,用大承氣湯。沒有汗且怕冷,用升麻葛根湯。出汗但脈象遲緩,輕微怕冷,表示表證未解,用桂枝湯。沒有汗,脈象浮而且喘,用麻黃湯。
少陽經證候,屬於小柴胡湯的適用範圍。
太陰經自利(腹瀉)但不渴,屬於臟腑寒冷,用理中湯或四逆湯。胸中脹滿,用枳實理中丸。脹滿且脈象浮,用桂枝湯。脹滿且伴隨疼痛,用桂枝加芍藥湯;疼痛劇烈,用桂枝加大黃湯。
少陰經脈象沉弱,口不乾,舌不燥,背部怕冷,小便清澈,用四逆湯。疾病初期,脈象沉弱,反而發熱,用麻黃附子細辛湯。口乾咽燥且口渴,要緊急攻下,用大承氣湯。六經病症中,唯有少陰經最難治療,關鍵在於口乾口渴說明有熱證,脈象沉弱遲緩則說明有寒證。
厥陰經脈象輕微浮,表示病情將要痊癒;脈象不浮,表示病情尚未痊癒,用小建中湯。脈象浮緩,像瘧疾一樣發作,用桂枝麻黃各半湯。脈象沉而短促,小便量一定減少,這是毒氣入臟的徵兆,用承氣湯攻下;若腹瀉不止,用四逆湯。
4. 傷風見寒傷寒見風脈證
熱盛而煩,手足自溫,脈浮而緊.此傷風見寒脈也。不煩少熱,四肢微厥,脈浮而緩,此傷寒見風脈也。二者為榮衛俱病,法用大青龍湯。然不可輕用,須風寒俱盛,又加煩躁,方可與之。一法以桂枝、麻黃湯尤穩,今改羌活湯。
白話文:
發燒很厲害又煩躁不安,手腳溫熱,脈搏浮而有力,這是傷風遇到寒邪的脈象。 沒有很煩躁,發燒輕微,四肢略微冰冷,脈搏浮而緩慢,這是傷寒遇到風邪的脈象。這兩種情況都是衛氣和營氣都生病了,可以用大青龍湯治療。但是不能輕易使用,必須是風寒都很盛,而且伴隨煩躁不安才能服用。另一種方法用桂枝湯或麻黃湯比較穩妥,現在改用羌活湯。
5. 三陽合病
本太陽病,若汗,若下,若利小便,無津液,胃中燥,轉屬陽明,是為脾約。若惡寒,用升麻葛根。不惡寒反惡熱,大便難,白虎湯。譫語者,調胃承氣湯下之。喘而胸滿者,不可下,麻黃湯。
太陽少陽,頭項強急,脅下硬滿,目眩,往來寒熱,小柴胡湯。
少陽陽明,本少陽病,因為發汗,利小便後胃中燥,大便難,屬調胃承氣湯。
正陽陽明,乃本經風盛氣實也,大柴胡湯、大小承氣湯選用之。
三陽合病,腹滿身重,譫語遺尿,口中不仁,屬白虎湯。口乾舌燥,不仁,背惡寒,同太陽陽明、少陽陽明、正陽陽明無表證者,俱可下。惟惡寒者,為太陽陽明合病,未過經,為屬表,可發汗,桂枝麻黃各半湯。蓋在經則汗,過經則下也。
白話文:
三陽合病
原本是太陽病,如果已經發汗、瀉下、或利尿,卻沒有津液,胃裡乾燥,轉變成陽明病,這是脾胃受約束的意思。如果畏寒,就用升麻葛根湯。如果不畏寒反而發熱,大便不通,就用白虎湯。出現神志不清的,用調胃承氣湯瀉下。呼吸困難且胸悶的,不能瀉下,要用麻黃湯。
太陽和少陽合病,症狀是頭頸部僵硬疼痛,脅肋下堅硬脹滿,頭暈目眩,寒熱往來交替,用小柴胡湯。
少陽和陽明合病,原本是少陽病,因為發汗、利尿後胃裡乾燥,大便不通,用調胃承氣湯。
太陽、少陽、陽明三經皆病,這是本經風邪盛、氣血實證,要用大柴胡湯、大小承氣湯擇一使用。
三陽合病,症狀是腹部脹滿,全身沉重,神志不清,尿失禁,口部感覺麻木,用白虎湯。如果口乾舌燥,感覺麻木,背部畏寒,且與太陽陽明、少陽陽明、正陽陽明合病沒有外感表證者,都可以用瀉下法治療。只有畏寒的,是太陽陽明合病,病邪尚未深入臟腑,屬於表證,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,例如桂枝麻黃各半湯。總之,病邪在經絡上就發汗,病邪深入經絡就瀉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