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華

《傷寒六書》~ 傷寒證脈藥截江網卷之五 (4)

回本書目錄

傷寒證脈藥截江網卷之五 (4)

1. 論傷寒見證識病法

傷寒之病,從表入里,里必達外,見證之由,所屬必相審,治庶無誤也。且如頭痛項強者,太陽證也。頭搖者,里病也。頭汗者,里有瘀血,必發黃也。面戴陽者,下虛也。面慘不光,傷寒也。面光不慘,傷風也。面上乍黑乍白,唇口生瘡,狐惑也。面如錦紋者,陽毒也。口難言,血少也。

舌上有白苔、黃苔,內熱也。或黑者,熱極也。鼻燥,漱水不下,或目瞑,溺血也。目睛黃,小腸熱也。憹懊者,胃虛也。喜惡如狂,蓄血也。肉瞤筋惕,汗下虛也。身如被杖,陰毒也。一身盡痛,多眠,或微腫難轉者,風濕也。身目俱黃,濕熱疸病也。身如蟲行,表虛也。

背惡寒,陰勝寒也。不眠,因汗下多而神虛也。坐而伏者,短氣也。下利清穀,內寒也。咽中生瘡,上實下虛也。舌上生刺,熱盛也。利者,熱盛也。叉手冒心,因汗多而血虛也。腹滿手足溫者,邪入太陰也。舌卷囊縮,邪入厥陰也。

白話文:

傷寒的病症,是從體表入侵到內臟,內臟的病症又必然會表現在體表。觀察病症的徵兆,必須仔細辨別其所屬的病因,這樣治療才不會出錯。例如:

頭痛、頸項僵硬,是太陽經的病症。頭暈目眩,是內臟有病。頭部出汗,是內臟有瘀血,將來會發黃疸。臉色發紅,是下焦虛弱。臉色蒼白無光澤,是傷寒。臉色紅潤有光澤,是傷風。臉色時黑時白,嘴唇和口腔生瘡,是狐惑病。臉色像錦緞一樣有花紋,是陽毒。說話困難,是血虛。

舌苔發白或發黃,是內有熱邪。舌苔發黑,是熱邪極盛。鼻子乾燥,漱口的水咽不下去,或者眼睛看不見東西,並且尿血,是腎臟有病。眼睛發黃,是小腸有熱。噁心嘔吐,是胃虛。喜怒無常像發狂一樣,是蓄血。肌肉抽搐,是汗出過多導致氣血虛弱。渾身感覺像被打了一樣疼痛,是陰寒邪毒。全身疼痛,嗜睡,或者輕微腫脹難以翻身,是風濕病。全身和眼睛都發黃,是濕熱引起的黃疸病。感覺身上像有蟲子在爬,是體表虛弱。

背部怕冷,是陰寒盛。睡不着覺,是因為汗出過多導致精神虛弱。坐著就彎腰駝背,是氣短。大便稀溏,排出未消化的食物,是內寒。咽喉生瘡,是上焦實熱下焦虛寒。舌頭上長刺,是熱盛。大便稀溏,是熱盛。兩手交叉捂住心口,是汗出過多導致血虛。腹部脹滿,手腳溫暖,是邪氣入侵太陰經。舌頭卷縮,是邪氣入侵厥陰經。

2. 論傷寒有證見之必死法

夫傷寒死證,一一須明,生死不明,將何措手?非惟有干名節,亦且投藥無用。且赤斑者,五死五生。黑斑者,十死一生。陽證見陰脈者,死。發少陽汗連厥陰血者,厥竭而死。發左右動氣汗者,死。發風濕者,死。發陰陽毒,過六七日死。大發濕家汗,成痓熱而痓者,死。

發熱,發少陽汗,譫語者,死。發溫家汗,為重暍者,死。兩感傷寒者,死。有汗不為汗衰,為陰陽交者,死。結胸證悉具,煩躁者,死。狂言不食者,死。發厥肌冷而發躁無時得安者,曰臟厥而死。結胸,舌上生苔,為臟結者,死。咳逆不止者,死。舌卷囊縮者,死。少陰吐利,煩躁四逆者,死。

結胸證,煩躁悉具者,死。少陽與陽明合病,下利,脈長大,名曰負,負者,死。目亂無神氣,目無精者,死。男子病新瘥,婦人與之交,曰陽易。婦人病新瘥,男子與之交,曰陰易。男子陰腫,小腹痛,婦人裡急連腰股,眼昏,四肢拘急,為女勞復者,死。厥利,本不能食,反能食,為除中者,死。

傷寒七八日,大發熱,汗出不止如貫珠,此本氣衰者,死。爪甲青,為陽衰者,死。循衣摸床,喘而不休,衛氣絕者,死。柔汗為冷汗出,發黃者,乃脾絕也,死。唇吻反青,乃肝絕也,死。環口黎黑,脈絕也,死。直視搖頭,心絕也,死。面黑遺尿,腎絕也,死。聲如鼻鼾,肺絕也,死。

身體如僵,正氣脫也,死。喘而不休,邪氣勝也,死。水漿不下,胃氣絕也,死。形體不仁,榮衛不行也,死。乍靜乍亂者,死也。

白話文:

傷寒致死的徵兆,必須一一明確判斷,生死難以預測,又怎能採取措施?不僅有損醫者的名譽,而且施藥也無效。

例如出現紅色斑點,五死五生;出現黑色斑點,十死一生。陽證卻出現陰脈,必死。少陽證出現汗出,接著厥陰證出現出血,則氣血衰竭而死。出現左右肢體顫動並伴有汗出的,必死。出現風濕症狀的,必死。出現陰陽毒邪,超過六七天必死。大量出汗,形成癎厥和發熱的,必死。

發熱,少陽證出現汗出,伴隨譫語的,必死。溫病證出現汗出,病情加重出現煩渴的,必死。同時感染兩種傷寒的,必死。出汗卻不是汗液衰竭,而是陰陽交敗的,必死。結胸症狀完全出現,伴隨煩躁的,必死。胡言亂語且拒絕進食的,必死。出現厥逆、肌膚冰冷,卻又煩躁不安的,稱為臟腑厥逆而死。結胸症狀,舌苔增厚,屬臟腑阻塞的,必死。咳嗽不止的,必死。舌頭捲曲內縮的,必死。少陰證出現嘔吐腹瀉,煩躁四肢厥逆的,必死。

結胸症狀,煩躁等症狀完全出現的,必死。少陽與陽明合病,下痢,脈象長而大的,稱為「負」,負者必死。眼睛混濁無神采,眼神呆滯的,必死。男子疾病初愈,與女子性交,稱為陽易;女子疾病初愈,與男子性交,稱為陰易,均凶險。男子陰部腫脹,小腹疼痛,女子裡急後重,腰股疼痛,眼昏,四肢拘緊,這是女勞復發,必死。出現厥逆和腹瀉,本來不能進食,卻反而能進食,稱為除中,必死。

傷寒七八天,高燒不退,汗出不止像串珠一樣,這是元氣衰竭,必死。指甲青紫,這是陽氣衰竭,必死。沿著衣服摸床,氣喘吁吁,這是衛氣衰竭,必死。汗出如油,卻是冷汗,並伴隨黃疸,這是脾氣衰竭,必死。嘴唇發青,這是肝氣衰竭,必死。嘴唇四周發黑,脈象消失,必死。眼睛直視,搖頭晃腦,這是心氣衰竭,必死。面色發黑,遺尿,這是腎氣衰竭,必死。呼吸聲如鼻鼾,這是肺氣衰竭,必死。

身體僵硬,正氣耗竭,必死。氣喘吁吁,邪氣佔據上風,必死。水液不能下嚥,胃氣衰竭,必死。身體麻木不仁,榮衛運行失調,必死。時而安靜時而躁動的,必死。

3. 論婦人傷寒與男子不同治法

且夫天地陰陽,各有分位,傷寒雜病,豈無各科,男婦何可同治也。男子調氣為主,女子養血為先。女子血蓄,則血室不蓄,二氣和平。一有凝結,水火相刑。凡氣口緊盛者,即宜下。人迎緊盛者,即宜汗。但婦人左關浮緊者,不可下,當發汗,以救血室。榮衛得和,津液得行,浹然汗出而解。

凡婦人經水適斷,晝則明瞭,暮則譫語,如見鬼狀,此為熱入血室。無犯胃氣及上中二焦,言無犯胃氣者,謂不可下也,以小柴胡湯主之。若行陽遲則熱入胃,令津液燥,中焦、上焦不榮,成血結胸,須針期門可也。但婦人傷寒,發熱惡寒,四肢拘急,口燥舌乾,經脈凝滯不得往來,以桂枝紅花湯。

若傷寒,口燥咽乾,不思飲食,以黃芩芍藥湯。

若傷寒,喘急煩躁,戰而作寒,陰陽俱虛,不可下也,以小柴胡湯。

若傷寒,經水適來,邪乘虛而入,晝則明瞭,暮則譫語,如見鬼狀,此為熱入血室,無犯上中二焦胃氣者,宜小柴胡湯。

若傷寒,瘥後猶有餘熱不去,謂之遺熱,宜地黃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天地陰陽各有不同,疾病的治療方法自然也該區分男女。男性治療著重調理氣血,女性則應以養血為先。女性血液充盈,則血室充盈,氣血平和;一旦血液凝滯,則陰陽失衡。凡是氣口(呼吸)急促的人,就應該瀉下;人迎脈(頸部脈搏)有力的人,就應該發汗。但是,女性如果左關脈浮緊,就不能瀉下,應該發汗,以救助血室。如此榮衛氣血調和,津液運行順暢,微微出汗就能痊癒。

如果婦女經期剛結束,白天精神清醒,晚上卻神志不清,胡言亂語,像看到鬼一樣,這是熱邪侵入血室。這時不能傷及胃氣及上焦、中焦,也就是說不能瀉下,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。如果月經推遲,則熱邪侵入胃部,導致津液乾燥,中焦、上焦失於濡養,形成血瘀胸痛,需要針刺期門穴。如果婦女傷寒,發熱惡寒,四肢拘緊,口乾舌燥,經脈運行不暢,則用桂枝紅花湯。

如果傷寒,口乾咽燥,不想吃東西,則用黃芩芍藥湯。

如果傷寒,呼吸急促煩躁,時而畏寒戰慄,這是陰陽俱虛,不能瀉下,用小柴胡湯。

如果傷寒,正值經期,邪氣乘虛而入,白天清醒,晚上神志不清,像看到鬼一樣,這是熱邪侵入血室,沒有傷及上焦、中焦和胃氣,宜用小柴胡湯。

如果傷寒痊癒後,餘熱未退,稱為遺熱,則用地黃湯。

4. 論妊婦傷寒又與前證有易法

《黃帝內經》曰:有故無殞也。大積大聚,其可犯也。損其大半而止,過則殺也。且妊婦傷寒,保胎宜阿膠散。大抵妊婦傷寒,仲景無治法,最宜避忌,諸藥不可以尋常例視之。凡妊婦用安胎飲,散寒邪以白朮湯。

妊婦憎寒壯熱,宜發其汗,以芍藥湯。妊婦或中時行,灑淅寒熱,作寒振慄而悸,如噦者,宜蘇木湯。妊婦傷熱,默默欲眠,不欲食,脅下痛,嘔逆痰氣,及產後病傷風,熱入胞宮,寒熱如瘧,並經水適來適斷,病後勞復,飲熱不解,以黃龍湯。妊婦頭目眩疼,壯熱心躁,以旋覆花湯。妊婦發斑,以梔子大青湯。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》說:有病因才會有疾病的發生,沒有原因就不會突然死亡。孕婦體內積聚的氣血很多,病情不宜輕忽。可以損失大部分而停止病情發展,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危及生命。況且孕婦傷寒,保胎應該用阿膠散。總之,孕婦傷寒,《傷寒論》中沒有治療方法,最重要的是要避免,各種藥物不能按照常規來使用。凡是孕婦,可以使用安胎藥物,散寒邪氣則用白朮湯。

孕婦畏寒發熱,應該讓她出汗,可以用芍藥湯。孕婦如果患上時行感冒,伴有惡寒發熱,寒戰戰慄,心悸,像霍亂一樣,應該用蘇木湯。孕婦傷熱,昏昏欲睡,不想吃東西,脅肋下疼痛,嘔吐痰涎,以及產後傷風,熱邪入侵胞宮,寒熱像瘧疾一樣,經水時來時斷,產後勞累復發,喝熱水也不解渴,應該用黃龍湯。孕婦頭暈目眩疼痛,發熱心煩,應該用旋覆花湯。孕婦出現發斑,應該用梔子大青湯。

5. 論產後傷寒與胎前有別法

且產婦始生,氣血俱虛,外失衛護,內無主持,最宜調養。設受風寒,豈能救治,故與胎前不同。且產後十數日不解,頭痛惡寒,時時有熱,心下堅,乾嘔汗出,以陽旦湯。

產後亡津液,大便多秘,或譫語煩躁,宜服神功丸。產婦頭疼身熱,兼腹內拘急疼痛,以桂心牡蠣湯。產婦傷風,發熱,面赤而喘,頭痛,以竹葉防風湯。

白話文:

產後傷寒與孕期感冒不同,因為產婦剛生產完,氣血都很虛弱,體表缺乏保護,內在也無法有效調控,最需要調養身體。如果此時受了風寒,治療起來非常困難,所以與孕期感冒的處理方式不同。如果產後十多天症狀未改善,伴隨頭痛、怕冷、時而發熱、心窩部硬痛、噁心嘔吐、冒汗等症狀,可以使用陽旦湯。

產後體液大量流失,便秘嚴重,或出現神志不清、煩躁不安,則宜服用神功丸。產婦頭痛發熱,同時腹部絞痛,則可以使用桂心牡蠣湯。產婦傷風感冒,發熱、臉紅、呼吸急促、頭痛,則可以使用竹葉防風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