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六書》~ 傷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(10)
傷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(10)
1. 熱入血室
熱入血室者,衝脈為血之海,即血室也。男女均有此血氣,亦均有此衝脈。得熱血必妄行,在男子則為下血譫語,因邪熱傳入正陽明腑;在婦人則為寒熱似瘧,邪乃隨經而入,皆為熱入血室。太陽不解,熱結膀胱,其人如狂而血自下者,愈;不愈,用桂枝湯。陽明下血譫語,胸滿如結胸,夜則如見鬼,此為熱入血室,小柴胡湯。
下焦蓄血,其人如狂,小腹急結,小便自利,大便黑,與夫下利,無表裡證,脈數不解,消穀易飢,多日不大便,此為瘀血,桃仁承氣湯。少陰病,下利膿血,或腹滿,下如魚腦者,桃花湯主之。
白話文:
熱入血室是指熱邪侵入衝脈(衝脈是血液的聚集之處,如同血液的居室)。不論男女,都有衝脈和血液,若血液受熱邪影響,就會運行失常。男性則會出現下血且神志不清(譫語),因為邪熱侵犯了陽明經的腑;女性則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,像瘧疾一樣,邪氣循經絡入侵,都是熱邪入侵血液所致。
如果太陽經的病症未解,熱邪阻塞膀胱,患者會神志恍惚,且自行出血,若能自行痊癒則無大礙;若未痊癒,可用桂枝湯治療。若陽明經出現下血和神志不清,胸部滿悶像胸中結塊,晚上則像看見鬼一樣,這也是熱邪侵入血液的表現,可用小柴胡湯治療。
如果下焦蓄積瘀血,患者神志恍惚,小腹緊結疼痛,小便通暢,大便黑色,或伴隨腹瀉,沒有表裡症候,脈搏數而有力且未解,容易消化食物且飢餓,多日未排便,這是瘀血阻滯,可用桃仁承氣湯治療。少陰經病症,伴隨腹瀉膿血,或腹部脹滿,大便如魚腦狀,可用桃花湯治療。
2. 四逆
四逆者,手足厥冷不溫,謂之四逆。邪在表,則手足熱。邪在半表裡,則手足溫。至於邪傳少陰,則手足冷逆也。然自熱而致溫,由溫而致厥,乃傳經之邪,輕則四逆散,重則承氣湯下之。若初起得病便厥者,輕則理中湯,重則四逆湯溫之。此為陰經受邪,乃陽不足而陰有餘也。若或惡寒厥逆,蜷臥煩躁,吐利而脈不至者,皆惡候也。
白話文:
四逆是指手腳冰冷,稱為四逆。邪氣在肌表,手腳會發熱;邪氣在肌表與肌裡之間,手腳則溫熱。等到邪氣侵入少陰經,手腳就會冰冷。然而,由發熱轉為溫熱,再由溫熱轉為冰冷,這是邪氣循經脈傳播的表現。病情輕微的,用四逆散治療;病情嚴重的,用承氣湯瀉下。如果剛得病就出現手腳冰冷的,病情輕微的,用理中湯調理;病情嚴重的,用四逆湯溫煦。這是陰經受邪,屬於陽氣不足而陰氣有餘的症狀。如果伴隨惡寒、手腳冰冷、蜷縮臥床、煩躁不安、嘔吐腹瀉,且脈象摸不到的,都是危急的徵兆。
3. 不大便
不大便者,因發汗,利小便過多,耗損津液,以致腸胃乾燥。蓋邪熱傳入正陽明,里證最多,惟見發渴譫語,脈實,狂妄,潮熱自汗,小水赤,或心腹脹滿硬痛,急用三承氣湯,選而下之,大便通而熱愈矣。倘脈浮,表證尚在,或帶嘔者,知邪未全入腑,尤在半表裡間,尚用小柴胡和之。
候大便硬實,不得不下者,只得以大柴胡下之。若陽明汗多,或已經發汗,利小便而大便不通者,此津液枯竭,宜蜜導通之。
白話文:
便秘的人,是因為出汗太多,小便又過多,消耗了體內的津液,導致腸胃乾燥。這是因為邪熱侵入人體的陽明經,大多數情況下表現為口渴、神志不清、脈搏有力、狂躁、潮熱自汗、小便顏色深紅,或者腹部脹滿堅硬疼痛。這時應立即服用三承氣湯,促使大便通暢,熱症也就好了。如果脈搏浮弱,說明表證(感冒等)還沒完全消除,或者伴有嘔吐,表示邪氣尚未完全進入腑臟,還停留在半表半裡的階段,此時應該服用小柴胡湯來調理。
如果大便又硬又結,不得不瀉,就只能用大柴胡湯來通便。如果陽明經(腸胃)由於出汗太多,或者已經經過發汗治療,小便通暢但大便仍然不通,這是因為津液耗竭,應該用蜂蜜來潤腸通便。
4. 譫語
譫語者,經云:邪氣盛則實,精氣奪則虛,故實則譫語,虛則鄭聲。胃中實熱,上乘於心,心為熱冒,則神識昏迷,妄有所見而言也,輕則睡中呢喃,重則不睡亦語。有譫語者,有獨語者,有語言不休者,有言亂者,此數者,見其熱之輕重也。大抵熱入於胃,水涸糞燥,必發譫語,為實也。
有被火劫取汗而譫語者,有亡陽譫語者,有下利清穀,不渴,譫語者,此為虛也。或脈來沉實,洪數有力,大便不通,小水赤,燥渴,譫語狂妄,腹中脹滿硬痛,或潮熱自汗,或下利純清水,心腹硬痛者,皆里證,邪熱燥屎也,俱大承氣下之。下後利不止,與夫喘滿氣逆而上奔,自利氣脫而下奪,皆為逆也。
其三陽合病,脈實,身重難轉,口中不仁,面垢遺尿,白虎湯。或大便結,大熱乾嘔,錯語呻吟不眠,犀角解毒湯。初得病無熱,狂言,煩躁不安,精采不與人相當,與五苓散三錢,以新汲水探吐;一法用桂苓湯。狂言,漱水不欲咽,大便黑,小水不利,身黃脹滿,此因當下失下,是瘀血譫語,桃仁承氣,下盡黑物則愈。婦人經水適來適斷,續得寒熱,此為熱入血室譫語,小柴胡湯。
陽明證,喜忘,如狂者,亦瘀血也,照前桃仁承氣,下盡黑物則愈矣。
白話文:
譫語是因邪氣盛或精氣虛所致。邪氣盛則為實證,表現為譫語;精氣虛則為虛證,表現為聲音低弱不清。胃中實熱上犯於心,導致心神昏迷,產生幻覺而胡言亂語。輕者睡夢中呢喃,重者清醒時也不停說話。譫語的表現形式多样,例如獨自說話、不停說話、語無倫次等,這些都反映了病情輕重程度的不同。大多數情況下,熱邪入侵胃部,導致津液耗損,大便秘結,必然會出現譫語,這是實證。
有些情況下,例如因被火燒傷大量出汗而引起的譫語,或陽氣虧損引起的譫語,或大便稀溏、不渴、且伴有譫語等,這些屬於虛證。如果患者脈象沉實、洪數有力,大便秘結,小便短赤,口渴,譫語狂妄,腹部脹滿堅硬疼痛,或潮熱自汗,或大便稀溏如水,心腹硬痛,這些都是裡證,屬於邪熱燥屎,應該使用大承氣湯治療。如果服用大承氣湯後腹瀉不止,或出現喘促、胸悶、氣逆等症狀,則屬於治療過度,應停止治療。
如果患者同時出現三陽經症狀,脈象實數,身體沉重難以翻身,口角麻木,面容憔悴,尿床等,則應該服用白虎湯。如果患者大便秘結,高熱,乾嘔,語無倫次,呻吟不止,輾轉難眠,則應該服用犀角解毒湯。如果患者初期沒有發熱,卻出現胡言亂語,煩躁不安,精神萎靡,則可以服用五苓散(加倍劑量)配合溫水催吐,或者服用桂苓湯。如果患者胡言亂語,漱口卻不願吞咽,大便黑色,小便不利,身體黃腫脹滿,這是由於之前的治療沒有奏效,導致瘀血阻滯而引起的譫語,應該服用桃仁承氣湯,直到排出黑色瘀血才能痊癒。如果婦女月經來去不定,伴隨寒熱,這是熱邪侵入血室引起的譫語,應該服用小柴胡湯。
陽明證患者,如果出現健忘、如狂狀態,也屬於瘀血阻滯,應服用桃仁承氣湯,直到排出黑色瘀血才能痊癒。
5. 鄭聲
鄭聲者,如鄭衛之音,謂不正也。蓋汗下後,若病久本音失而正氣虛,則語散不知高下,乃精氣奪之候。其脈微細,大小便自利,小柴胡湯也。
白話文:
鄭聲指的是像鄭國、衛國那樣的靡靡之音,比喻不正之氣。汗出後,如果久病導致聲音異常,正氣虛弱,說話散亂,語無倫次,這就是精氣被奪的徵兆。脈象微細,大小便失禁,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。
6. 小便不通
小便不利者,邪氣聚於下焦,結而不散,甚則小腹硬滿而痛,此小便不通也。大抵有所不利者,行之,取其滲利也。若引飲過多,下焦多熱,或中濕發黃,水飲停滯,皆以利小便為先。惟汗後亡津液,胃中干,與陽明汗多者,則以利小便為戒。設或小水不利,而見頭汗出者,乃陽脫關格之病篤矣。
引飲過多,小便不利,下焦蓄熱,浮者,五苓散;沉脈,豬苓湯。太陽病,身黃,脈沉,小腹硬,小水不利者,知無血也,與陽明無汗,小便不利,心中懊憹者,必發黃,茵陳五苓散,黃自退而小便清矣。
白話文:
小便不順暢,是因為邪氣聚集在下腹部,凝結不散,嚴重時會導致小腹硬脹疼痛,這就是小便不通。一般來說,小便不利的情況,要讓它通暢,才能利尿。如果喝水太多,下焦熱盛,或是體內濕邪導致黃疸,水分停滯,都應該先解決小便不通的問題。但是,如果出汗後津液不足,胃中乾燥,或是陽明經脈出汗過多的人,就應該避免使用利尿的方法。如果小便不利,卻出現頭部出汗的情況,這是陽氣脫失,經絡阻塞的危急症狀。
喝水太多導致小便不利,下焦蓄積熱邪,脈象浮的,用五苓散;脈象沉的,用豬苓湯。太陽經病邪,身體發黃,脈象沉,小腹硬,小便不利,表示沒有出血,這和陽明經不出汗,小便不利,心中煩躁的情況一樣,必然會發黃,要服用茵陳五苓散,黃疸自然會消退,小便也會恢復正常。
7. 小便難
小便難者,陰虛也,陽必湊之,由膀胱受熱,故小便赤澀而不能流利也。又有雖不大便五六日,而小便少者,但初硬後溏不定,或硬攻之,必溏。候小便多,屎定硬,方可攻之。乃胃中水穀少,便雖通而不多,如豬苓湯可也。
白話文:
排尿困難,是因為陰虛,陽氣就會聚集在膀胱,導致膀胱受熱,所以尿液顏色深紅且排尿不順暢。也有些人雖然好幾天(五六天)沒大便,但尿量卻很少,大便一開始很硬,後來又稀不成形,時硬時軟,如果硬要通便,大便就會變稀。等到尿量變多,大便也變得堅硬,才能服用攻下之藥。這是因為胃中水穀精微不足,即使大便通了,量也不多,像豬苓湯這樣的藥物就可以使用。
8. 小便自利
小便自利者,為津液偏滲,大便必硬,宜藥下之。太陰當發身黃,其小便自利者,則濕熱內泄,不能發黃。惟血證,小腹急而如狂,小水自利者,腎與膀胱虛而不能約制水液,桃仁承氣下之。若自汗,小便數者,雖有表證,不可用桂枝,謂其走津液也。若誤服之得厥者,以甘草乾姜為治也。
白話文:
小便自利,是因為體液滲漏太多,大便一定會很硬,應該服用瀉下藥物。如果本該出現黃疸的太陰病症,卻出現小便自利的情況,那是因為濕熱內洩,所以無法發黃。只有在血證,下腹部疼痛劇烈如同發狂,同時小便自利的情況下,才是腎臟與膀胱虛弱,無法約束體液,這時應該服用桃仁承氣湯等瀉下藥物。如果同時伴有自汗、小便次數增多的情況,即使有表證也不可以使用桂枝湯,因為桂枝會耗損體液。如果誤服桂枝湯而導致厥逆,就應該用甘草和乾薑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