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六書》~ 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(1)
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(1)
1. 便膿血
衝脈為血之海,即血室也。男女均有此血氣,均有此衝脈。沖之得熱,血必妄行。在男子,則為下血譫語;在婦人,則為寒熱似瘧。皆為熱入血室,逼血下行,則血熱而利也。挾血之脈,乍澀乍數,或伏或沉。血熱交併,則脈洪盛。大抵男多於左手,女多於右手見之。又有陰寒為病,下利便膿血者,乃下焦虛寒,腸胃堅固,清濁不分而利下膿血也。
二者一為挾血,一為陰寒,臨病宜精別焉。
太陽病不解,熱結膀胱,其人如狂而血自下者,愈;不愈,用桂枝湯、《明理論》抵當湯。
陽明病,下血譫語,胸脅滿如結胸,夜則見鬼,此為熱入血室,小柴胡湯。
少陰病,下利便膿血者,桃花湯。
腹滿身熱,下如魚腦,曰濕毒,桃花湯、地榆散、黃連阿膠湯。
下後無表裡證,脈數不解散,消穀易飢,多日不大便,此為瘀血,桃仁承氣湯、抵當湯,或小柴胡湯加桃仁、大黃。
下焦蓄血,其人如狂,小腹急結,小便必利,抵當丸。
白話文:
衝脈是血液的聚集處,就像血液的倉庫一樣,男女都有這個血氣和衝脈。衝脈受熱,血液就會異常運行。在男性,會出現便血和神志不清;在女性,則會出現寒熱交替像瘧疾一樣的症狀。這些都是因為熱進入血液的倉庫,迫使血液向下運行,所以血液就會發熱而導致腹瀉。伴隨著出血的脈象,時而遲澀時而快速,時而隱伏時而沉細。如果血熱交加,脈象就會洪大有力。通常男性多見於左手脈,女性多見於右手脈。還有一種情況是陰寒導致疾病,腹瀉排出膿血,這是因為下焦虛寒,腸胃功能失調,清濁不分而導致膿血下瀉。
這兩種情況,一種是血液運行異常,一種是陰寒內盛,治療時必須仔細區分。
太陽病症久治不愈,熱邪結聚在膀胱,患者神志恍惚,並且自行出血,如果病情好轉,就不用再治療;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則應用桂枝湯或抵當湯。
陽明病症,出現便血和神志不清,胸脅部脹滿像胸痹一樣,晚上還會看到鬼,這是因為熱邪進入血液的倉庫,應該服用小柴胡湯。
少陰病症,腹瀉排出膿血,應該服用桃花湯。
腹部脹滿,身體發熱,大便像魚腦一樣,這是濕毒,應該服用桃花湯、地榆散或黃連阿膠湯。
便血後沒有表裡證候,脈象頻數而散不去,食慾旺盛,好幾天沒有大便,這是瘀血阻滯,應該服用桃仁承氣湯、抵當湯,或者小柴胡湯加桃仁、大黃。
下焦積聚瘀血,患者神志恍惚,小腹部脹痛緊結,小便通暢,應該服用抵當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