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完素

《傷寒直格》~ 卷中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中 (4)

1. 瘀血下證

(瘀,於預切,積也。又音於)

桃仁承氣湯,治太陽病不解,而循經熱結在膀胱,其人如狂,血自下者愈。表不解者,先以桂枝湯解表,已而,但小腹急結者乃以下之(或言少腹者誤也,臍上為腹,腹下為小腹,小腹兩旁,謂之少腹,凡下皆作小腹也)。

抵當丸,治傷寒裡熱,少腹滿,當小便不利,今反利者,有蓄血也,宜以下之。

抵當湯,治太陽日深,表證仍在,循經而熱蓄下焦,脈微而沉,不結胸而發狂者,熱在下焦,少腹當硬滿,小便自利也,血下乃愈,宜以攻之。或太陽病,身黃,脈沉者,循經而蓄熱下焦也,少腹硬,小便不利,為無血,小便自利,如狂者,瘀血證也。或陽明蓄熱內甚而喜忘(喜,許記切),或狂,大便雖硬而反易不難也,其色黑者,有蓄血也。或無表裡證,但發熱日深,脈雖浮者,亦可下之。或已下後,脈數、胸熱、消穀善飢,數日不大便者,有瘀血也,並宜抵當湯下之。

白話文:

瘀血下證指的是下焦瘀血的病症。

桃仁承氣湯用於治療太陽病持續不愈,熱邪循經絡到達膀胱,病人神志恍惚如狂,並伴有血從下焦排出者,病情會好轉。如果表證未解,需先用桂枝湯解表,之後,如果只有小腹脹痛緊結,才能使用此方攻下。(「少腹」易與「小腹」混淆,「臍上」為腹,「腹下」為小腹,「小腹兩旁」才是少腹,文中「下」都指小腹)

抵當丸用於治療傷寒內熱,小腹脹滿,小便不利,但反而腹瀉者,這是由於瘀血蓄積,宜用此方攻下。

抵當湯用於治療太陽病日久,表證仍在,熱邪循經絡蓄積在下焦,脈象微弱而沉,不伴有胸部脹滿卻神志恍惚者,熱邪在下焦,小腹硬滿,小便通暢,血從下焦排出後病情好轉,宜用此方攻下。或者太陽病,身黃,脈象沉弱者,熱邪循經絡蓄積在下焦,小腹硬滿,小便不利,無血排出,但小便通暢,神志恍惚者,也是瘀血證。或者陽明經熱邪蓄積在內,並且健忘或神志恍惚,大便雖硬但排便卻不費力,大便顏色發黑者,是有瘀血蓄積。或者沒有表裡證,只是發熱日久,脈象雖浮,也可使用此方攻下。或者已經攻下後,脈象數、胸部發熱、食慾旺盛、經常飢餓,但數日不大便者,也是瘀血未盡,也應使用抵當湯攻下。

2. 發黃

茵陳湯,治陽明裡熱極甚,煩渴,熱鬱留飲不散,以致濕熱相搏而身體發黃。

或言寒熱相搏而發黃者,誤也。則如萬物濕熱甚,則自生黃色苔也。或本傷寒熱極失下,或誤汗之、溫之、灸之、熨之,或誤服銀粉、巴豆大毒熱藥下之,反以亡液損其陰氣,邪熱轉甚;或下之太早,熱入里,不成結胸,但以發黃者;或失寒涼調治,或熱勢本惡,雖按法治之,而不能退其熱勢之甚者,或下後,熱勢不退,皆能發於黃也。大抵本因熱鬱極甚,留飲不散,濕熱相搏而黃也。

其候但頭汗出,身無汗,劑頸而還,小便不利,渴飲水漿者,身必發黃也。

怫熱在表,燥而無汗,濕熱在裡,氣甚不能散越於外,則濕熱之氣鬱甚而上行,以至頭面陽極之分,則濕熱蒸為微汗,而頸下無汗。然濕熱不能自然宣通散越於周身,故濕熱鬱之極甚,而面目、遍身發黃也。故白虎湯證,遍身自汗出者,仲景謂之散越,不發於黃也。小便不利者,濕熱發黃之證也。

或小便自利,或狂,或大便黑者,瘀血證也。發黃亦有譫妄者,本所不言,以黃證未明,故不須言也。

宜茵陳湯調下五苓散以利小便,退其濕熱也。已黃者,茵陳湯利大、小便也。

白話文:

發黃

茵陳湯用於治療陽明經熱盛,患者煩躁口渴,體內熱邪鬱積,水液停滯不散,導致濕熱交困而出現皮膚發黃。

有些人認為寒熱交邪也會導致發黃,這是錯誤的。其實,當體內濕熱過重時,就會自然產生黃色舌苔。例如,原本傷寒病情,因高熱而未及時治療,或因錯誤地使用發汗、溫熱、灸法、熨法,或服用含銀粉、巴豆等毒性較大的熱性藥物攻下,反而耗傷體液,損害陰氣,導致邪熱加重;或者瀉下過早,熱邪入侵內臟,雖未形成胸痛等結胸症狀,卻出現發黃;或是未及時採用寒涼之法治療,或者病情本就嚴重,即使按照正確的治療方法,也無法迅速退熱;或者瀉下後熱勢未退,這些情況都可能導致發黃。總之,發黃主要是由於體內熱邪鬱積嚴重,水液停滯不散,濕熱交困所致。

如果患者只有頭部出汗,身體卻不出汗,汗液僅侷限於頸部及以上,小便不利,口渴想喝水,那麼身體必定會發黃。

如果熱邪停留在體表,則乾燥無汗;如果濕熱停留在內臟,氣血運行不暢,無法向外宣洩,則濕熱之氣鬱結嚴重,向上運行到達頭面部陽氣盛極之處,就會導致濕熱蒸發形成少量的汗水,而頸部以下則無汗。由於濕熱之氣無法自然宣通散佈到全身,因此濕熱鬱積嚴重,就會導致面部及全身發黃。所以,像白虎湯所治證型,全身自汗者,張仲景認為是濕熱之氣已經宣洩,因此不會發黃。小便不利是濕熱導致發黃的症狀。

如果小便通暢,或出現神志不清,或大便黑色,則是瘀血證,與濕熱發黃不同。雖然發黃也可能伴隨神志不清,但本文重點討論的是黃疸,因此不贅述。

治療宜用茵陳湯配合五苓散,以利小便,消除濕熱。對於已經發黃的患者,則需使用茵陳湯以利大小便。

3. 結胸

汗下之後,不大便五、六日,舌乾而渴,日晡小有潮熱,從心至少腹硬滿而痛,不可近,脈尚沉、緊、滑、數,或但關脈沉緊者,通宜大陷胸湯或凡下之。或脈浮者,表未罷也,不可下之(下之死),宜小陷胸湯及小柴胡之類和解,罷者,方可下之。或結胸,雖脈浮而裡熱勢惡,須可下者,宜三一承氣湯,一服分作三次,約三時許服訖,得利甚良,雖未利,稍減,脈必漸沉。病微者,只用三一承氣湯半服,按而下之。

裡熱甚者,以大陷胸湯大半服而下之。

謂有前藥之力也。然雖二方中甘遂反甘草,或勢惡者故意以甘草擊甘遂,使開發峻疾而為效速矣。故《世方》及《活人書》雙圓子,亦直用甘草、甘遂也。

或但結胸,別無大段熱證,但頭微汗出,脈沉潛者,水結胸也,通宜大陷胸湯。小結胸者,心下按之而痛,脈浮而滑,別無大段熱證也。

此亦下之早而熱結心胸也。但以熱微於大結構,而甚於痞,但熱之微,甚也。俗未明之,又以妄謂,但結胸無大熱,證為寒實結胸。殊不知《素問》明言熱病而實非寒也。及夫臟結、陰結、陽結者,經以熱結於腑,而腑為陽,是名陽結;熱結於臟,而臟為陰,是名陰結,一名臟結也。然熱結於腑則微而淺,故病厥微而易治;熱結於臟則深,而當病甚,故厥深而難治矣。

或臟結蓄熱極深,而至身冷、脈微而欲絕者,表之熱證反不見也。俗未知本熱極而致,反言陰寒臟結,本亦病熱極,俗又妄加熱藥,反絕殘陰而暴死,十無一生,因以世傳臟結便為死病也。若以《素問》六氣脈證標本驗之,則明可見其熱證也。留飲不散而成頭汗,而脈沉潛反附於骨者,積飲以成水結胸。

及水結胸者,通宜小陷胸湯也。

白話文:

結胸

患者汗出後,五到六天沒有大便,舌頭乾燥口渴,下午略有發熱,從心窩到小腹脹滿疼痛,不能觸碰,脈象沉、緊、滑、數,或只有關脈沉緊,都適合服用大陷胸湯或其他瀉下藥物。如果脈象浮,說明表證未解,不能使用瀉下藥物(瀉下會死),應該用小陷胸湯和小柴胡湯等類型的和解藥物,表證解除後,才能使用瀉下藥物。或者,即使脈象浮,但裡熱很嚴重,必須瀉下時,可以使用三一承氣湯,一劑藥分三次服用,大約三小時服完,就能通暢大便,即使沒有完全通暢,也稍微減輕了,脈象一定會漸漸轉為沉。病情較輕的,只用半劑三一承氣湯,按壓腹部後服用以幫助瀉下。

裡熱很嚴重的,用大半劑大陷胸湯瀉下。

這是因為有先前藥物的作用。雖然這兩個方劑中甘遂與甘草相反相克,但病情嚴重時,故意用甘草來抑制甘遂的峻猛之性,讓藥效迅速顯現。所以《世方》和《活人書》裡的雙圓子,也直接使用甘草和甘遂。

如果只是結胸,沒有其他明顯的熱證,只是頭微微出汗,脈象沉而弱,這是水結胸,適合用大陷胸湯。小結胸是指心窩按壓時疼痛,脈象浮而滑,沒有其他明顯熱證。

這也是因為瀉下太早,熱邪結聚在心胸。只是熱邪比大結胸輕,比痞證重,只是熱邪輕重程度的差異。世人不明此理,誤認為結胸沒有明顯發熱就是寒實結胸。殊不知《素問》明確指出,這是熱病,而不是寒病。至於臟結、陰結、陽結,經書上認為是熱邪結聚在腑臟,腑屬陽,所以叫做陽結;熱邪結聚在臟腑,臟屬陰,所以叫做陰結,也叫臟結。然而熱邪結聚在腑臟則比較輕淺,所以病情輕微,容易治癒;熱邪結聚在臟腑則比較深沉,病情嚴重,所以病情深重,難以治癒。

如果臟結蓄積的熱邪很深,以至於身體冰冷、脈象微弱,快要死亡,表面的熱證反而看不見。世人不明瞭這是因為本來的熱邪極盛導致的,反而說成是陰寒臟結,本質上也是熱邪極盛,世人又錯誤地服用溫熱藥物,反而損傷陰氣而暴亡,十個病人中難有一個活下來,因此世人認為臟結就是不治之症。如果用《素問》六氣脈證的標本理論來驗證,就能清楚地看出是熱證。

積聚的飲液不散而導致頭汗,脈象沉而弱,且深入骨髓,這是積飲形成的水結胸。

水結胸,應該服用小陷胸湯。

4.

傷寒,表裡俱熱,下證未全,法當和解。誤下之早,則成痞。心下痞滿而不痛,按之軟虛也。

然須里之陰分已受熱入而為病,是謂病發於陰也。或熱微下證未全,則不任轉瀉。誤下之早,則里之微熱除去之,外反為熱入所損,虛而表熱,故虛入里雖不能成結胸,亦作痞也。俗醫妄謂陰寒之作發,下之早而成痞者,誤也。然病既已為陰寒,何得更言發於陰也。故此之邪熱,病之表於陽分,而里和未有邪熱,反以下之太早,則里乃極虛,而表之全熱,大入於裡,此失之至大,故成結胸,而病熱勢惡也。痞則誤之小,故為熱勢輕微也。

小結胸者,微於大結胸,而甚於痞也。但分誤之大、小,熱之微、甚,非謂痞為寒也。故仲景本攻痞,多用大黃、黃連、黃芩寒藥耳。後或以加附子、乾薑之類者,是以辛熱佐其寒藥,欲令開發痞之怫熱結滯也,非攻寒耳。故攻痞下開者,後當陷胸湯寒藥下其熱也。或當用大柴胡、大承氣雙下表里,則表熱入里,而亦成痞也。

或無問可下、不可下,而誤用銀粉、巴豆燥熱大毒丸藥下之,反以損陰亡液,以使怫熱太甚,亦或成痞。或為諸熱變證,各以本論詳之。

痞脈浮而尚惡寒者,表未解也,當先桂枝湯解表已,而後攻痞也,故只服五苓散便雙散表裡,甚良。或痞,惡寒而汗出者;或痞而煩渴,小便不利者;或痞而留飲,濕熱下痢者;或已成痞,而因藥利尚不止,以其痞滿,誤更下之,其痞轉甚,嘔噦下利,心煩躁者,無問痞脈沉浮,並宜煎生薑湯(生薑一味),調下五苓散,每服四、五錢,頻服。或痞不已,則後亦實熱煩滿,或譫妄,脈沉,無他證者,宜大黃黃連瀉心湯。

或用前方小陷胸亦得。

白話文:

傷寒初期,表裡都發熱,但裡證尚未完全顯現,治療應當採取調和解表的方法。如果過早使用下瀉藥物,就會導致痞證。這時,患者會有心下痞滿的感覺,但不疼痛,按壓時感覺柔軟虛弱。

這是因為體內陰分已經受到熱邪的侵襲而致病,也就是說疾病發生在陰分。如果熱邪輕微,裡證尚未完全成型,就不適合使用瀉下藥。如果過早使用下瀉藥物,會把裡面的微熱邪氣去除,反而讓外邪入侵損傷陰氣,導致虛弱而表熱,雖然不能形成結胸,但也會出現痞證。一些庸醫誤以為是陰寒導致痞證,過早使用下瀉藥物而造成痞證,這是錯誤的。如果病證已經是陰寒,又何談疾病發生在陰分呢?所以,如果邪熱表現在陽分,而裡證並沒有邪熱,卻過早使用下瀉藥物,則會導致裡證極度虛弱,而表證的熱邪全部進入裡證,這是最大的失誤,因此會形成結胸,病情也更加嚴重。痞證是這種失誤較小的情況,所以熱邪較輕微。

小結胸的症狀比大結胸輕微,但比痞證嚴重。只是區分失誤的大小和熱邪的輕重,並不是說痞證是寒證。因此,張仲景治療痞證,多用大黃、黃連、黃芩等寒涼藥物。有時會加入附子、乾薑等藥物,這是用辛熱藥物來輔助寒涼藥物,目的是為了疏通痞證引起的氣血瘀滯,而不是治療寒證。所以,用瀉下藥物治療痞證後,接下來應該使用陷胸湯等寒涼藥物來清除裡熱。或者可以使用大柴胡湯、大承氣湯同時瀉下表裡,這樣表熱入裡,也會形成痞證。

有時不論可否使用瀉下藥物,都誤用銀粉、巴豆等燥熱的大毒藥物瀉下,反而會損傷陰液,導致熱邪過盛,也會形成痞證。其他熱證引起的痞證變化,在其他篇章中詳細闡述。

痞證的脈象浮而患者仍感惡寒,說明表證尚未解,應先用桂枝湯解表,然後再治療痞證。因此只服用五苓散就能同時治療表裡,效果很好。也有些痞證患者惡寒並伴有汗出;或痞證患者煩渴,小便不利;或痞證患者留飲,濕熱下痢;或已經形成痞證,由於藥物作用,症狀仍未停止,由於痞滿,又誤用下瀉藥物,導致痞證加重,出現嘔吐、腹瀉、心煩躁等症狀,不論痞證脈象沉浮,都應服用生薑湯(單用生薑),調服五苓散,每次服用四五錢,頻頻服用。如果痞證仍然存在,之後可能會出現實熱煩滿,或神志不清,脈象沉,沒有其他症狀,就應該服用大黃黃連瀉心湯。

或者使用前方小陷胸湯也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