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格》~ 卷下 (2)
卷下 (2)
1. 泛論
凡傷寒熱病,下後熱不退,下證尚在者,再三下之以熱退為度。雖熱退尚未痊愈者,隨證調之。凡下之前後,或大汗將出,或大汗已出(俗言好汗,是言大汗),或汗後煩渴及諸吐瀉雜病,一切煩渴者,須以細細飲之。渴未止者,頻頻時與,但不可過多,以成留飲不散者也(留飲,一名水蓄;經曰積飲)。
白話文:
凡是傷寒發熱的病人,用藥、灌腸後仍然發熱,又符合瀉下證狀,就可以重複再使用幾次瀉下的治療,直到退熱為止。即使退熱了,尚未痊癒,就要根據病情加以治療。不管在瀉下治療的前後,出現大汗即將要出,或者大汗已經出了(俗話說「好汗」,指的是大汗),或是出汗後煩渴以及其他吐瀉雜病,凡是一切煩渴的症狀,都要慢慢地喝溫水。還沒止渴就一直頻頻喝水,但是喝水不要太多,以免變成消化不良、無法消散的水飲(留飲,又稱水蓄;《靈樞經》提到積飲)。
夫留飲,謂水液留積蓄聚於內,而不濕潤傳化者也。夫腸胃燥熱太甚,則結滯而氣液不能宣通,故雖飲而難以止其煩渴也。若以頓飲過多,則水濕過極,而腸胃燥熱怫鬱,轉以加其水濕痞閉,故成留飲,而心腹滿痛,或為吐瀉也。
設若不與飲之,則燥熱轉甚,危而死矣。
白話文:
留飲是指水液積聚在體內,不能正常運行和轉化。當腸胃過於燥熱時,會導致氣液運行不暢,即使喝水也難以止渴。如果突然大量飲水,水濕過多,腸胃燥熱鬱結,反而加重水濕的停滯,形成留飲,導致心腹滿痛,甚至可能引發嘔吐或腹瀉。
夫腸胃之燥、濕,猶地旱、澇適當其宜,皆不可過與不及。凡治病之道,以調六氣陰陽,使無偏傾,各守其常,平和而矣。嗟夫!世俗或以妄為冷水、寒藥水損脾腎,隔卻大汗。但令中外俱熱而欲望其作大汗者;或大汗欲出,腸胃燥熱煩渴;及汗已出及慮水卻大汗,不與水者;或氣弱久虛,煩渴者;或吐瀉煩渴者;或產婦煩渴,皆以妄為氣虛,不可飲水也。此乃未知古人云渴欲飲水為熱在裡也。
白話文:
腸胃的燥、濕,就像土地的旱、澇,適當地調節,都要恰到好處,不可過度或不足。所有治療疾病的方法,都是為了調和六氣陰陽,使之沒有偏傾,各自保持其常態,平和而已。可嘆的是,世俗中有人胡亂地用冷水、寒藥來損傷脾腎,阻止大汗的排出。如果體內外都熱,卻想發大汗的,或者大汗欲出時,而腸胃燥熱,煩渴難耐的,以及已經出汗而擔心水會阻止大汗,就不給水喝的人。或者是氣虛體弱虛寒而煩渴的,或者是吐瀉煩渴的,或者是產婦煩渴的,都胡亂地認為是氣虛,不能喝水。這是不知道古人說「口渴想喝水是因為體內有熱」的意思啊。
若夫正氣既衰,邪熱燥甚而煩渴者,若非水液寒藥滋養,救其殘陰,退其邪熱,則陽熱暴甚而為害速矣。況不與水而反以大毒熱藥燥之,寧無損者耶。且如酒之體者,水也,比之飲水,則過能多飲,而旋能消散之外,轉能發於渴者,以其苦熱養於心火,則陽盛陰衰,而燥去水濕之體,故旋能消散而善多飲水也。
白話文:
當正氣衰弱,邪熱燥盛而煩渴時,若不以寒涼的滋養藥物來養護殘存的陰氣,祛除邪熱,那麼陽熱就會更加猛烈,傷害會更快。如果再不給水喝,反而用大毒熱藥來燥烈之,難道不會損害人體嗎?譬如酒的本質是水,與喝水相比,酒能多喝且很快就消散,反而會渴,這是因為酒的苦熱之性養護了心火,於是陽氣旺盛、陰氣衰弱,而燥熱之性去除水濕的體質,所以酒能很快地消散,又容易覺得口渴。
其酒之善多飲者,以其酒之熱毒,若非復以水體勝之;則亦少飲疾醉者,強以飲多,則燥熱太甚而多生病也。然酒力之熱,善消水體,複製酒力,以其熱力多於水體,故飲多即熱醉而燥盡水體,勢力尚在,則燥熱煩渴而病於酒也。然酒之熱耗盡水體之外,尚能燥熱煩渴為病,況病於燥熱太甚,而煩渴,及不與水者,豈不知其害耶。
白話文:
那些能多喝點酒的人,是因為酒的燥熱之氣,如果不靠水的滋潤來剋制它的話,喝得少的人就會快速醉酒,勉強多喝,燥熱之氣就會過盛,而導致疾病。但酒的燥熱之氣,能很快地耗盡水的滋潤,反過來增強酒的燥熱之氣,這是因為酒的燥熱之氣遠勝過水的滋潤,所以多喝酒的人會燥熱醉酒,並且耗盡水的滋潤,力量尚在,則會燥熱煩渴,而因酒而生病。但酒的燥熱之氣耗盡水的滋潤之後,仍能使人燥熱煩渴而導致疾病,況且那些因燥熱過盛,而煩渴,以及不喝水的人,豈能不知道喝酒的危害呢?
凡燥熱煩渴者,腸胃易為怫鬱,常以退熱、開結、散水、潤燥之藥調之,免致燥熱太甚,則怫鬱以成留飲。雖多飲,亦不止其腸胃臟腑之燥熱煩渴;而或腸胃之內,濕甚以成吐瀉也,涼膈、白虎、五苓及桂苓甘露散之類,隨證以調之也。或成留飲諸病者,隨證燥之。
白話文:
凡是燥熱口渴的人,腸胃容易鬱結,常以清熱、通便、利尿、潤燥的藥物調理,避免燥熱過度,引起鬱結而形成積飲。即使多喝水,也不能止住腸胃臟腑的燥熱口渴;或者腸胃中的濕氣太盛,而導致嘔吐腹瀉。像涼膈散、白虎湯、五苓散和桂苓甘露散等,可根據證狀進行調理。或有積飲等疾病的,則根據證狀加以溫燥。
宜小青龍湯、五苓、桂苓甘露、黃連解毒湯、小陷胸、大承氣之類證本方論中。
白話文:
適用於小青龍湯、五苓散、桂苓甘露飲、黃連解毒湯、小陷胸湯、大承氣湯等方劑所論證的證型。
2. 戰汗
夫熱病大汗將出而反寒戰者,
白話文:
當熱病患者即將大汗淋漓時,卻反而出現發冷和戰慄的現象,
古人以百病皆為雜病,惟傷寒名曰大病,俗言汗病是也。經言大汗者,非謂邪熱自汗大出者也,乃陽氣怫熱鬱結後,得開通發散宣通,則蒸蒸而為汗出,是謂大汗。言大病怫熱邪毒之氣鬱極,乃發以為汗出,故曰大汗也。故經曰:大氣皆去,病得已矣。
表之正氣與邪熱並甚於里,大熱亢極,而反兼水化制之,故反寒慄也(化謂造化之化也)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所有的疾病都是雜病,只有傷寒才稱為大病,俗話說的汗病就是傷寒。經書上說的大汗,並不是指邪熱自汗大量流出,而是陽氣鬱結過後,得到疏通發散,蒸騰而產生汗液,這種汗纔是大汗。意思是說大病時,極致的鬱熱邪毒之氣發作而流出汗液,所以稱為大汗。因此經書說:大汗出來之後,疾病就會好了。
經曰:少陰所至為驚,或惡寒戰慄,譫妄,謂少陰君火熱氣之所至,而為此等之病也。又經曰:諸禁皷慄,如喪神守,皆屬於火。注云:熱之內作然。禁:俗作噤,皷振搖而動也。言禁冷振慄反寒戰也。經曰:亢則害,承乃制。謂五行之道,微者當其本化,實甚過亢,則反兼勝已之化,以制其甚。
白話文:
經典上說:少陰之氣到達之處,就會引起驚厥。患者可能會出現惡寒、戰慄、譫妄等症狀,這是因為少陰君火的熱氣到達了那裡,從而引起了這些病症。經典上還說:各種禁閉鼓動戰慄的病症,都和火有關。注釋雲:這些都是由於熱氣在體內躁動引起的。禁:通常寫作噤,是閉口不能說話的意思。皷:振動搖晃的意思。意思是說,禁閉、寒冷、戰慄,反而會引起戰寒的症狀。經典上說:亢盛則有害,順承才能制約。意思是說,五行之道,微弱的時候,順應其本性變化,如果過度亢盛,就會反而剋制勝過它的變化,以制約其過度。
老子云:天之道,其張弓乎,高者抑之。斯其道也。經云:水曰靜順。謂靜而自己無為,但順物之氣味也。及方圓不與物爭,乃至柔順者也。水本寒,寒極則水冰如地,而能載物。又經曰:水發而雹、雪。是水寒亢極,而反似剋水之土化,是謂兼化也。故病寒極者反堅滿也。
白話文:
老子說:天道的運行就像張弓射箭一樣,高處的東西會被壓制下來。這就是大自然的法則。經典中說:水的特性是安靜順應。意思是水是安靜且無所作為的,只是順應事物的氣味罷了。及至方圓不與萬物爭奪,那纔是最柔和順應的。水的本性是寒冷的,寒冷到極點,水就會像大地一樣變成冰,而且能夠承載萬物。經典中又說:水可以產生冰雹、雪花。這是因為水太寒冷以至於極端,反而像剋制水的土一樣發生變化,這叫做兼化。所以,患有寒症極端的人,反而會出現堅硬滿脹的症狀。
夫土主濕,霒雲雨而安靜,雨濕極甚則飄驟散落,是反兼風水制其土濕也。故經言痙為濕極,而反似風強病也。木主生榮而王於春,其氣濕,其本風,風大則反涼而毀折,是兼金化制其本也。故風病過極,則中外燥澀,皮膚皴揭,反氣運行之燥澀而筋脈瘛緩,是反兼金化也。
白話文:
中醫認為,土性主濕(土行主濕),遇雲雨則安靜,若雨濕過多,就會變成暴雨、颱風等,可見風和水能制約土性。所以《傷寒雜病論》說痙攣是濕邪過盛,但症狀卻像風症一樣猛烈。木性主生長繁榮,在春季旺盛,木性主濕,其根源是風,若風勢過大,就會變成寒風,摧折花木,可見金性(金克木)可以制約木性。因此,風邪過盛,就會導致身體內外乾燥,皮膚粗糙,筋脈瘛緩,就像金性(燥)過盛一樣。
金主於秋而屬於陰,其氣涼,涼極則天氣清明,而萬物反燥,燥物莫若火,是金極反兼火化制之也。故為病血液衰少,燥金之化極甚,則反熱也,燥物莫若火,夏月火盛熱極,甚則天氣曛昧而萬物反潤,以出水液,林木流津,及體熱極而反出汗液,以火鍊金,熱極而反化為水,是火極而反兼水化制之也。故病熱極則反出五濕。
白話文:
金元素歸屬於秋天,同時也與陰元素相聯,它的氣息是涼爽的,如果涼氣到了極致,天氣就會晴朗,但萬物變得乾燥,而萬物要是乾燥就沒有比火更乾燥的,這是因為金元素發揮到了極致,而火元素就會反過來抑制並轉化金元素。因此,只要出現疾病,就會出現血液減少的情況,這是因為金元素的轉化到了極致,所以才會反覆的高燒。乾燥的事物沒有比火更乾燥的,夏季正是火元素最旺盛的時候,此時的高溫也會到了極點,也就是說,天氣會變得黯淡,萬物變得很濕潤,水和液體都會大量流出,樹木也會流出汁液,人體高熱的時候,也會大量地出汗,就像用火來煉金一樣,到了極熱的時候,反過來就會轉化為水,這就證明瞭火到了極點之後,就會轉化為水來抑制和調節它。因此,如果得了高燒,就會相應地出現五種濕熱的症狀。
婦人帶下淋瀝及厥逆身冷,或為惡寒戰慄,而或反冷痛也。俗以帶下,直言冷病,及惡寒戰慄,便為陰寒者,俗醫未知此也。夫天道造化,病微必當其本化,寒見水化,熱見火化也。病甚者,反似勝己之化。如寒極反似濕土,熱極反似寒水之化也。嗟夫!百病之極甚者,其狀反似於己之相反者。
白話文:
婦女的帶下病,病情時而延長不癒,時而急性發作,身體寒冷,或者出現畏寒、戰慄的症狀,或者出現怕冷、疼痛的症狀。民間認為帶下病就是寒證,而畏寒、戰慄就是陰寒證,這是錯誤的認識。大自然的變化,疾病的發生發展必須遵循其根本規律,寒邪的徵狀是水,熱邪的徵狀是火。疾病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,反而出現了與疾病本身相反的徵狀。比如寒邪極盛,反而出現了濕土的徵狀;熱邪極盛,反而出現了寒水的徵狀。唉!各種疾病到了極盛的程度,其徵狀反而與疾病本身相反。
俗醫不求其病之本氣,而百端擬疑,莫知真源,不得已而但隨兼化之虛象,妄為其治,反助其病而害於生命多矣。以至舉世皆云病至危極之時,則陰陽反變而無能辨別也。殊不知但以運氣造化之理推之,則設若千變萬化,而歸其要則一也。何得有難易之二邪。故經曰:夫標本之為道,要而博、小而大,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。
白話文:
一般醫師不能探求病之根本病因,而百般猜測懷疑,不能知道真正的病源。不得已,只能隨便依照兼症虛象,做出錯誤的治療方法,反而使病情惡化,危害生命。以至於世人都說,病情到了危急極點的時候,陰陽反變,就不能辨別了。殊不知只要用運行氣候變化之道理推求,那麼即使千變萬化,而歸結到主要病因則是一樣的,怎麼能夠有難易兩種不同的治法呢。所以經書上說:標本之道,重要而廣泛,小而大,能知道一個病理,就可以知道其他病理的危害。
經又曰:善言始者,必念於終;善言近者,必知其遠。是則至數而道不惑,所謂明矣。故老子曰:不窺牖見天道,不出戶見天下,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。蓋知要與不知要也。古聖曰:反常合道。謂古聖天理大道合同,而常俗之心,則有相反者也。然古聖道不離於俗者,謂道包於俗而入俗也。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裏還說:善於說開始的人,一定會想到最後;善於說近處的人,一定會知道遠處。這個意思,就是達到一定的規律,而道理就不會困惑,所謂的明白就是這樣。因此,老子說:不從窗戶窺視也能看到天道,不走出門戶也能看到天下,出門看得越遠,知道的就越少。這就是注重該知道與不該知道的意思。古聖人說:反常合道。意思是古聖人天理大道融合,而常規俗世的心思,則有相反的。然而古聖之道沒有脫離世俗,意思是指道包容於世俗而進入世俗。
又云:俗自離道者,常俗莫能合於道也。夫俗則有相,而道本無形者,正如五行之變化,微則守常,而本化自見,乃有相之俗,是化以自見也,甚則反似勝己之化,乃無相而反常合道,是謂變,以其取變於本化之相,而反見勝己之化也。變化之道多端,此則微、甚外相之變化也。
白話文:
又有人說:人離開了「道」,就會按照習慣行事。習慣的事情,一定有它的跡象,而「道」卻本質上是看不到的,就像五行之間的變化一樣,只要細微的觀察也能保持規律,而本質上的變化自然會顯現出來。因為有了「俗」的跡象,所以「道」才能顯現出來。若變化強烈的話,反而像戰勝自己的變化,沒有跡象卻反其常的與「道」合一,這叫做「變」,因為它是從本質的變化中變化出來的,所以反而看到了勝過自己的變化。變化的規律有很多種,這是細微與強烈的變化。
故仙經曰:大道似不肖,厚德若不足,即藏其本相於內,而反變化勝己之化,於外無相,乃反常合於道者也。卻以道眼觀之,則求其內也,若但以俗眼觀其外,則逐相而遷,何由得其要也。故聖經所論,天地變化,與道合同而俗無所慊,但隨俗見編集方論,有乖其理,只合俗心,致使後人皆由說,反自以為明,而聖經之妙理懵然罔究,病者無辜,竟罹橫夭。籲!可痛者。
白話文:
因此仙經說:大道好像不值得效仿,厚德好像不足夠。把真正的面貌藏在內心,反而變化成勝過自己的面貌,對外沒有固定的形象,這纔算返璞歸真,合於道的道理。但是用道德的眼睛觀察,也是從內心尋找;如果只用世俗的眼睛觀察外在形象,那麼就會隨着外在形象而變化,怎麼能領會到要點呢?所以聖經討論天地萬物變化,與道相合,卻不合乎世俗的觀點,只是隨着世俗的觀點編纂方論,有違其理,只符合世俗的心意,導致後人全憑說法,反而自以為明白,而聖經的妙理卻懵懵懂懂,無法理解。病人無辜,竟然遭受橫死。唉!可悲啊!
且如經言:陽勝則熱,陰勝則寒。俗直謂陽熱之氣勝則發熱,陰寒之氣勝則發寒者,皆經之本旨也。此言表裡之陰陽正氣之虛實,言正氣勝者為不病,而不勝者為病也。故經曰:陰勝則陽病,陽勝則陰病。陽勝則熱,陰勝則寒。是謂表陽之正氣為不病,里陰之正氣衰而為受病也。
白話文:
就像《黃帝內經》中所說:陽氣勝行就會發熱,陰氣勝行就會發寒。一般人直接認為:陽熱之氣勝行就會發熱,陰寒之氣勝行就會發寒,這都是經典的基本道理。這句話是說人體表裡陰陽正氣的虛實,正氣勝行的人就不生病,正氣衰敗的人就會生病。所以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陰氣勝行就會導致陽性疾病,陽氣勝行就會導致陰性疾病。陽氣勝行就會發熱,陰氣勝行就會發寒。這是說人體表層的陽性正氣強盛就不會生病,而裡層的陰性正氣衰敗了就會生病。
里陰之正氣勝為不病,表陽之正氣衰而為受病者也。此皆熱在表裡陰陽之部分者也。然病勝在里,為陽勝陰虛,病當發熱,故發熱為病熱在裡。陽勝陰虛,下之則愈,汗之即死者是也。表熱里和,則病當惡寒,為陰勝陽虛,汗之則愈,下之即死者是也。故熱在表,為陰勝陽虛,而言惡寒之寒,則為寒也。
白話文:
身體內部的正氣強,人就不會生病,體表的正氣弱了,就會生病。這些都是熱在表裡陰陽之分的緣故。然而,如果病情在身體內部比較嚴重,就是陽氣勝、陰氣虛,病人應該發熱,所以發熱就是生病了,熱在體內。陽氣勝、陰氣虛,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就會好,用發汗的方法就會死。表熱、裡和,那麼病人就會怕冷,就是陰氣勝、陽氣虛,用發汗的方法就會好,用瀉下的方法就會死。所以,熱在體表,就是陰氣勝、陽氣虛,但是卻出現怕冷的寒症狀,那就是寒症。
熱在裡為陽勝陰虛,而言發熱之熱,則為熱也。故傷寒表熱則惡寒,當汗;裡熱則發熱而當下之。又經曰:重寒則熱,重熱則寒者,非謂病寒而極重反變也。此重言當有兩重惡寒,則不惡寒而惡熱,謂表熱惡寒為一寒也;若里之陽和,正氣又出之於表,則又當有一重惡寒,是謂重寒,則反不惡寒,而為發熱也。若表之正陽之氣,與邪熱併入於裡,則為兩重發熱,則不發熱而復禁慄寒戰也。
白話文:
體內有熱是陽氣過多,陰氣不足,但是說到發熱的熱,則是指外部的熱。所以傷寒表熱就會怕冷,應該發汗;裡熱就會發熱,應該瀉下。經書上還說:寒氣太重就會發熱,熱氣太重就會怕冷,這並不是說病情寒極重時又反過來變熱了。這重重的說法,一定是有兩種怕冷的情形。則不惡寒而惡熱,是指表熱怕冷是其中一種怕冷的情況。而裡面的陽氣調和,正氣又從體表發出時,那麼又會有一種怕冷,這就是所謂的重寒,這時反而不怕冷,而變成發熱了。若體表的正陽之氣,與邪熱併合進入體內,則變成了兩種發熱的情況,這時不再發熱而轉變為戰慄發寒了。
此反言陽和衛氣,並之於表陽分,則病氣之勝為陽勝也。病氣與衛氣,並甚於里之陰分,則為陰勝也。此亦表裡之陰陽,正氣之與邪熱相併,而以言為虛實也。然邪熱在於表,則惡寒而熱,與里之衛氣並之於表,則反煩熱也。邪熱獨在於里,則發熱,而表之正氣與邪熱並之於里,則反寒戰也。
白話文:
這反過來又表明了陽氣和衛氣並存於體表陽性部位,那麼病氣的勝出就是陽性勝出。病氣和衛氣又都過於盛行於體內陰性部位,這就是陰氣勝出了。這也是表裡陰陽,正氣和邪熱相互結合,以虛實來講述的。但是邪熱在體表,就會惡寒發熱,和體內衛氣並存於體表,那麼就會煩熱起來了。邪熱單獨存在體內,就會發熱,而體表正氣與邪熱結合在體內,就會寒戰。
故經云:陽虛則外寒,陰虛則內熱。此言不並者也。正氣虛而受邪熱,故言虛也。又曰:陽勝則外熱,陰勝則內寒,此言並者也。夫表裡陰陽之分,受其邪熱之所在,其沖和正陽之衛氣,又為邪熱相併,而為病之所,正氣轉實而不虛。故經言勝也。故經瘧論云:陽氣並於陰,當是之時,陽虛而陰盛,外無氣,故先寒慄也。
白話文:
因此經典說:陽氣虛弱,則外面的寒氣侵入,陰氣虛弱,則身體內熱。這兩種情況是不同的。正氣虛弱,而受到外邪的熱侵襲,所以稱為虛。又說:陽氣過盛,則外面發熱,陰氣過盛,則身體內部寒冷。這兩種情況是相同的。人體的表與裡、陰與陽相互分開,受到外邪熱侵襲的地方,沖和正陽的衛氣又被外邪熱氣所併合,成為疾病的所在,正氣轉為實而不虛。因此經典說「勝」。所以經典上關於瘧疾的論述說:陽氣併入陰氣,這一時刻,陽氣虛弱而陰氣旺盛,體表沒有陽氣,所以先感到寒慄。
陰氣逆極,則復出之陽,陽與陰復並於外,則陰虛而陽實,故先熱而渴。又曰:並於陽則陽勝,並於陰則陰勝,陰勝則寒,陽勝則熱。是言表裡之陰陽,熱氣之虛實,非寒熱陰陽之虛實也。故經云:病在陽則熱而脈燥,在陰則寒而脈靜。然氣並於內,而外無氣,故寒戰,脈不能燥,甚而沉細欲絕,靜或不見也。
白話文:
當陰氣極度反常,這時體內的陽氣再度出現,陰與陽又再度並存於體外,就會出現陰虛而陽實的狀況,因此會先感到燥熱和口渴。另外,陰氣和陽氣並存時,陽氣較強;陰氣和陰氣並存時,陰氣較強。陰氣較強就會感到寒冷,陽氣較強就會感到燥熱。這說明的是表面和內部的陰陽,以及燥熱之氣的虛實,而不是寒冷和燥熱、陰氣和陽氣的虛實。因此,《內經》說:如果疾病在陽氣的部位,就會感到燥熱,並且脈搏乾燥;如果疾病在陰氣的部位,就會感到寒冷,並且脈搏平緩。但是,如果氣只存在於體內,體外沒有氣,就會出現寒戰,脈搏無法乾燥,甚至會變得微弱、細小,並且接近消失,有些脈搏甚至會測不到。
夫瘧者邪熱與衛氣並則作發,而不並則休止也。故經曰:衛氣相離,或病得休,衛氣集則復病也。故又云:陰虛而陽盛,陽盛則熱矣,衰則氣復反入,入則寒矣。此只言表裡之陰陽氣不並者為虛,而並者為實,其為病之氣者,乃熱之一也。俗未明之,直以經言陰勝則寒,不明其經意以病熱而反惡寒戰慄,便為陰寒之病,誤之久矣。
白話文:
瘧疾是由邪熱和衛氣共同作用而引起的,邪熱和衛氣不同時出現,瘧疾就會暫時停止發作;邪熱和衛氣同時出現,瘧疾就會再次發作。所以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衛氣相互分離,疾病就會暫時緩解;衛氣聚集在一起,疾病就會復發。」又說:「陰虛而陽盛,陽盛則熱;陽衰則氣又回歸,回歸則寒冷。」這裡只說表裡陰陽之氣不同時出現為虛,同時出現為實,致病之氣,就是熱的一種。世人不明此理,直接用經書上說的「陰勝則寒」來解釋,不明白經書的本意是說,本來是熱引起的疾病,反而畏寒戰慄,就誤認為是陰寒之病,這種誤解已經很久了。
其陰寒之為病者,脈遲細,不煩渴,小便清白,吐利腥穢,屈伸不便,厥逆禁固,體寒而不熱,不惡寒,無戰慄者也。故經言:人多病氣也,陽少陰多,故身寒如從水中出。又曰:人有身寒,湯火不能熱,厚衣不能溫,不凍慄。此是陰寒為病,而直云不凍慄寒冷也。夫陽動陰靜,故經云:戰慄動搖為陽火熱氣以為病也。
白話文:
如果陰寒之氣導致生病,脈搏遲緩細微,不煩渴,小便清白,吐瀉腥穢,屈伸不便,手腳冰冷,身體寒冷不發熱,不畏寒,不戰慄。因此《內經》說:人大多會生病,通常是因為陽氣少而陰氣多,因此人體寒冷,好像從水中出來一樣。又說:人有身體寒冷,用熱水和火也不能讓身體溫暖,穿厚衣服也不能保暖,卻不畏寒冷。這是因為陰寒之氣導致疾病,而直接說不畏寒冷。陽氣運動,陰氣靜止,因此《內經》說:戰慄動搖是陽火熱氣導致疾病。
反寒冷者,亢則害,承乃制,是火熱極,而反似寒水者也。故病寒戰者反渴,及雜病而寒戰者多有燥糞也。及夫平人冒寒而戰慄者,寒主閉藏,而外冒於寒,則裡熱怫鬱,而表之陽和衛氣,以外寒逼入於裡,則陽並於陰而寒戰也。夫恐極而戰者,經言五志過極則勞傷本臟,恐為腎。
白話文:
對於反常的寒冷天氣,若過於盛烈,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。此時若能適當調節、控制,就如同火的熾熱達到極點,反而像寒水一般。因此,患有寒戰的人反而會口渴,即使是患有其他疾病而伴有寒戰的人,也常常有大便乾燥的情況發生。至於一般人在遭遇寒冷而感到戰慄時,寒氣主司閉藏,身體如果外遇寒邪侵襲,就會導致內部熱氣鬱積,而表層的陽和衛氣,在外部的寒冷逼迫下退入體內,使得陽氣與陰氣並存,進而引起寒戰。恐懼到了極點而戰慄的人,根據醫書上所說,若五種情緒過於激動,就會損傷本臟,恐懼情緒傷及的是腎臟。
故經曰:恐傷腎。然腎傷而虛,則心火自甚而熱也。又經曰:恐則氣下。然陽主出行舒榮,故心火之誌喜則身心放肆;而陰主收藏,故腎水之志恐,則身心收斂也。夫恐則腎虛,心實而熱,正氣收藏,陷下於里,亦是陽並於陰而寒戰也。夫酒噤而戰者,腸胃酒熱未散,身表酒力已消,則陽熱易為蓄熱入里,故但冒於寒,則陽並於陰而寒戰也。
白話文:
經典上說:害怕會損傷腎臟。如果腎臟受損而虛弱,心火就會過於旺盛而發熱。經典上又說:害怕則氣會沉降。陽氣主導運動和舒展,所以心火的情志是喜悅,身心就會放鬆舒展;陰氣主導收藏,所以腎水的志意是恐懼,身心就會收斂。恐懼就會導致腎虛,心臟充實而發熱,正氣收藏,陷落於身體內部,也是陽氣並合於陰氣而出現寒戰。喝醉酒而發抖的人,腸胃中的酒熱還沒有散發,身體表面的酒力已經消失了,所以陽熱容易積聚在體內,所以只要遇上寒冷,陽氣就會並合於陰氣而出現寒戰。
夫欲汗而寒戰者,傷寒日深,表證罷,蓄熱於裡則發熱也,若表裡之正氣併入里,則火熱無極而反寒戰也。陰分陽熱之氣,逆極而後出之陽,則煩熱而大汗作也。
白話文:
如果想要發汗卻寒戰的,表明傷寒症狀加重,表證(即身體外表的症狀)消失,體內蓄積的熱量就會發作,導致發熱。如果表裡之正氣(即身體表裡抗病的能量)都轉入體內,那麼火熱之氣無處可去,就會轉而為寒戰。陰分之氣(即身體陰液的比例)與陽熱之氣相激,逆極而後出來陽氣,就會煩熱而大汗。
世所謂交陽者,非陰寒交熱以為陽熱也,乃怫熱蓄之於里,而鬱極乃發,則交傳出之於表之陽分,是為交陽,而後作汗也。或怫鬱過極,而不能交出於表者,是鬱極不發,否極不泰,即正氣衰殘,陰氣先絕,則陽氣後竭而死矣。夫欲汗而脈忽沉細,而或不見者,陽表正氣併入於裡故也。
白話文:
世人所謂「交陽」,並不是陰寒之氣與熱氣同時發作而引起的陽熱,而是憤怒鬱結之熱蓄積在身體內部,鬱積到極點才發作,然後傳播到身體表面的陽分,這就是「交陽」,隨後就會發汗。或者憤鬱過於極端,而不能傳到身體表面,這是鬱積到極點而不發作,否極不泰,正氣逐漸衰弱,陰氣先絕,陽氣後竭而死亡。想要發汗,但脈象卻突然變得沉細,或者脈象消失,這是陽表正氣全部進入身體內部的原因。
交陽而燥亂昏冒者,裡熱鬱極,乃發而欲出,以怫鬱而陽之氣極不能出,故氣亂則神背而躁擾也。凡欲作汗,無問病之微甚,或已經新下者,或下證未全者,恆以涼膈散調之。甚者宜黃連解毒湯。或下後二、三日,或未經下,腹滿煩渴,脈沉實而有下證者,三一承氣湯下之。
白話文:
症狀出現發熱、煩躁、昏亂的人,是體內熱邪鬱結到極點,想要發作並向外發散,但受鬱結的影響,陽氣極盛卻散發不出去,因此氣機混亂,精神恍惚,躁動不安。
如果想要發汗,無論病情是輕微還是嚴重,無論是剛剛發病的,還是病勢未完全退下的,都應先用涼膈散來調理。症狀嚴重的,可以用黃連解毒湯。
如果在服藥後二、三天,或是在未服藥的情況下,出現腹部脹滿、煩渴,脈象沉實而有力,並且有泄瀉症狀的人,可用三一承氣湯治療來瀉下。
勢惡者,加黃連解毒湯下之。或已戰不快者,或戰後汗出不快者,或微戰數次,經大戰而汗不出者,乃並之不甚,而病之不速也,通宜三一承氣湯,或更加黃連解毒湯下之,以散怫熱而開鬱結也。大法曰:脈浮不可下。傷寒病已有里證,脈沉,下之,里證尚在,脈漸浮,至一、二日汗不能出者,里證郁,發之不峻,病已,三一承氣湯微下之。
白話文:
病情較嚴重的,加黃連解毒湯喝下。或者已經發燒卻不快,或者發燒後出汗卻不快,或者發燒好幾次,直到大發作時卻不出汗的,都是病情發展並不嚴重,但病勢進展很快速的,都適合服用三一承氣湯,或者再加黃連解毒湯喝下,用來散發鬱熱,解除鬱結。大法說:脈浮的人不能喝下藥。傷寒病已經有了裡證,脈搏沉細,喝下藥,裡證仍然存在,脈搏逐漸浮起,到了一、二天還是出不了汗的,裡證鬱結,發汗不暢,病情已經到了一定程度,用三一承氣湯稍微喝一下。
凡此諸可下者,或得利而汗便出者,或服藥而怫鬱頓然開發,先汗出而後利者,或利性但隨汗出,泄則氣和而愈,更不利者,說不快交不過而死者,止由裡熱極甚,而不能開發也。故常以寒涼,或下怫熱,免致但以其作汗,而為邪熱耗絕陰氣而死也。或不戰而汗出者,津液不盡而陽不並陰也。
白話文:
凡是這些可以調理便通的人,有些是服用涼藥後就出汗,有些服用藥物後,悶結之氣突然消解,先出汗然後通利,有些是同時出汗、通利,腹瀉後神氣平和,症狀就好轉,不再腹瀉。說話不順利、脈搏跳動過快而猝死的人,都是因為體內熱氣過大,不能消解的緣故。因此,常常用寒涼的藥物,或者用瀉下藥消除悶結的熱氣,以免只是發汗,而因為邪熱耗盡陰氣而死。有時不出汗就發汗,這是因為津液沒有乾枯,陽氣沒有入陰的緣故。
或戰而無汗,而自愈者,津液已衰,以經發汗、吐。利或自汗、吐、利,亡液過多,則津液衰竭,無由作津,但氣和而愈也。或不戰,無汗而愈者,陽不並陰則不戰,津液已衰,故無汗而已也。
世俗未知,而直以惡寒戰慄名陽熱氣虛,陰寒實勝,因而為治,誤人多矣。
白話文:
-
或是戰鬥而不流汗,而自行痊癒的,是體內的津液已經衰竭,所以經絡不能發汗、嘔吐和腹瀉。或是失汗、嘔吐、腹瀉,喪失了過多的體液,那津液就會枯竭,無法產生津液,但氣息平和而痊癒。
-
或是沒有戰鬥,不流汗而痊癒的,是陽氣不和陰氣交合就不會戰鬥,津液已經衰竭,所以不流汗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