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仲景傷寒補亡論》~ 卷八 (2)
卷八 (2)
1. 不可發汗四十條
又曰:脈濡而弱,弱反在關,濡反在巔,弦反在上,微反在下。弦為陽運,微為陰寒。上實下虛,意欲得溫。微弦為虛,不可發汗;發汗則寒慄不能自還。常氏云:可當歸四逆湯。
又曰:咳者則劇,數吐涎沫,咽中必干,小便不利,心中飢煩,晬時而發,其形似瘧,有寒無熱,虛而寒慄,咳而發汗,蜷而苦滿,腹中復堅。(一作蜷而心痛)常氏云:可柴胡乾薑桂枝湯、小青龍湯、理中丸。雍曰:脈經以上二證合而為一。雍謂自咳者之下,為咳者劇證;咳者之上,為不咳未劇之證。二證之脈,皆濡而弱也。咳證裡寒多,宜小建中湯、理中丸、附子湯微溫之。
又曰:厥脈緊,不可發汗;發汗則聲亂咽嘶,舌萎,聲不得前。雍曰:厥陰經緊,則引舌與卵,故舌卷而囊縮;若緩,則舌萎聲不得前。故厥脈緊者,不可發汗,恐其脈緩也。厥脈緊者,宜四逆湯;緩者,宜小建中湯。或言宜白虎、小柴胡,皆不可用。
又曰:諸逆發汗,病微者難瘥;劇者言亂,目眩者死。(一云譫語目眩精亂者死)命將難全。
又曰:太陽病得之八九日,如瘧狀,發熱惡寒,熱多寒少,其人不嘔,清便欲自可,一日二三度發,脈微緩者,為欲愈也。脈微而惡寒者,此陰陽俱虛,不可更發汗也。常氏云:可小柴胡湯。雍曰:亦宜先服小建中湯。
又曰:太陽病,發熱惡寒,熱多寒少。(千金翼云寒多熱少)脈微弱者,此無陽也,不可發汗。常氏云:可小柴胡湯。雍曰:亦宜甘草乾薑湯。
又曰:咽喉乾燥者,不可發汗。常氏云:可小柴胡湯。
又曰:亡血家,不可發汗;發汗則寒慄而振。常氏云:可小柴胡加芍藥地黃湯。
又曰:衄家不可發汗;汗出必額上陷,脈緊急,目直視,不能眴,不得眠。常氏云:可犀角地黃湯。
又曰:汗家重發汗,必恍惚心亂,小便已,陰疼,宜禹餘糧丸。(本闕方)常氏云:只取一味禹餘糧石,火煅末服之亦可。雍曰:禹餘糧不用石殼,此火煅末服則是殼也。
又曰:淋家不可發汗;發汗必便血。常氏云:可豬苓湯、芍藥地黃湯。
又曰:瘡家雖身疼痛,不可發汗;汗出則痓。常氏云:可小柴胡湯。痓者,葛根桂枝湯。雍曰:更詳治痓門中。
又曰:下利清穀,不可發汗;汗出必脹滿。雍曰:宜溫其里,後隨證治之。
又曰:咳而小便利,若失小便者,不可發汗;汗出則四肢厥而逆。雍曰:設誤發汗,宜甘草乾薑湯、當歸四逆湯。
又曰: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,必發熱。前厥者後必熱;厥深者熱亦深,厥微者熱亦微。厥應下之,而反發汗,必口傷爛赤。雍曰:已見厥陰卷中厥論並問。
又曰:傷寒脈弦細,頭痛發熱者,屬少陽。少陽不可發汗。常氏云:可小柴胡湯。
白話文:
不可發汗四十條
如果脈象細軟無力,無力感反而出現在寸關部位,細軟感反而出現在頭頂,弦脈反而出現在上部,微脈反而出現在下部,弦脈代表陽氣運行,微脈代表陰寒。這種情況是上部實熱,下部虛寒,身體會想得到溫暖。微弱的弦脈是虛弱的表現,這種情況不能發汗,如果發汗會導致寒戰,而且無法恢復。常氏說,可以用當歸四逆湯。
如果咳嗽加劇,經常吐出帶有黏液的口水,喉嚨一定會乾燥,小便不順暢,心中感到飢餓煩躁,到了固定時間發作,發作的樣子像瘧疾,有寒冷感而沒有發熱,虛弱而且寒戰,咳了之後卻反而流汗,身體蜷曲感到腹部脹滿,腹部又摸起來變硬(或作身體蜷曲而且心痛)。常氏說,可以用柴胡乾薑桂枝湯、小青龍湯、理中丸。雍氏說,《脈經》把以上兩種情況合併成一個證狀。雍氏認為從「咳嗽加劇」以下的情況,是咳嗽病情加重的症狀,而「咳嗽加劇」以上的情況,是沒有咳嗽或咳嗽不嚴重的情況。這兩種情況的脈象都是細軟無力的。咳嗽的症狀多是體內虛寒,應該用小建中湯、理中丸、附子湯稍微溫補。
如果脈象是厥脈而且緊繃,不能發汗,如果發汗會導致聲音嘶啞、喉嚨疼痛,舌頭萎縮,說不出話。雍氏說,厥陰經脈緊繃會牽引舌頭和睾丸,所以舌頭會捲縮,陰囊會收縮。如果脈象是厥脈而且鬆弛,則會舌頭萎縮、說不出話。所以脈象是厥脈而且緊繃的,不能發汗,以免脈象變得鬆弛。脈象是厥脈而且緊繃的,可以用四逆湯;鬆弛的可以用小建中湯。有人說可以用白虎湯、小柴胡湯,都是不可以用的。
各種出現逆證的情況如果發汗,病況輕微的難以痊癒,病況嚴重的會胡言亂語,眼睛發花的會死亡。(有一說是說胡言亂語、眼睛發花、精神錯亂的會死亡)性命將難以保全。
太陽病發病八九天,像是瘧疾的症狀,發燒、怕冷,發熱多而怕冷少,但是不會嘔吐,小便正常,一天發作二到三次,脈象微弱且和緩,這是快要痊癒的跡象。如果脈象微弱又怕冷,這是陰陽都虛的表現,不能再發汗。常氏說,可以用小柴胡湯。雍氏說,也應該先服用小建中湯。
太陽病發燒怕冷,發熱多而怕冷少,(《千金翼》說是怕冷多而發熱少)脈象微弱,這是陽氣不足的表現,不能發汗。常氏說,可以用小柴胡湯。雍氏說,也應該用甘草乾薑湯。
如果喉嚨乾燥,不能發汗。常氏說,可以用小柴胡湯。
失血過多的人,不能發汗,如果發汗會導致寒戰而且發抖。常氏說,可以用小柴胡加芍藥地黃湯。
流鼻血的人,不能發汗,發汗一定會出現額頭凹陷、脈象緊急、眼睛直視、不能眨眼、不能入睡的情況。常氏說,可以用犀角地黃湯。
經常流汗的人,如果再次發汗,一定會神情恍惚、心神錯亂,小便後陰部會疼痛,應該用禹餘糧丸。(這裡沒有記載藥方)常氏說,只要用一味禹餘糧的石頭,用火燒過後磨成粉末服用也可以。雍氏說,禹餘糧不用石頭外殼,這種火燒過後磨成粉末服用的是石頭外殼。
小便淋漓不盡的人,不能發汗,如果發汗一定會出現尿血的情況。常氏說,可以用豬苓湯、芍藥地黃湯。
身上長瘡的人,即使身體疼痛,也不能發汗,如果發汗會導致抽搐。常氏說,可以用小柴胡湯,抽搐的情況可以用葛根桂枝湯。雍氏說,更詳細的治療方法可以在抽搐篇中查閱。
如果腹瀉,拉出食物原樣,不能發汗,如果發汗一定會腹脹。雍氏說,應該先溫補體內,之後再根據其他症狀治療。
如果咳嗽而且小便順暢,或是失禁,不能發汗,如果發汗會導致四肢冰冷而且厥逆。雍氏說,如果誤發汗,應該用甘草乾薑湯、當歸四逆湯。
傷寒一兩天到四五天出現厥冷,一定會發熱,先厥冷之後一定會發熱,厥冷程度深的,發熱程度也深,厥冷程度淺的,發熱程度也淺。厥冷應該用瀉法,反而用發汗的,一定會導致口瘡潰爛發紅。雍氏說,已經在厥陰篇的厥論中討論過。
傷寒脈象弦細,頭痛發熱,屬於少陽,少陽不能發汗。常氏說,可以用小柴胡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