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雍

《仲景傷寒補亡論》~ 卷十五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五 (1)

1. 瘀血圊血便血十一條

仲景曰。太陽病不解。熱結膀胱。其人如狂。血自下。下者愈。其外不解者。尚未可攻。當先解其外。屬桂枝湯。外解已。血未下。但少腹急結者。乃可攻之。宜桃核承氣湯。雍曰。小便不利。不可攻也。

白話文:

仲景說:太陽病不解,熱氣停聚在膀胱,病人會像發狂一樣,而且血從下面流出,流出來後就會好轉。如果病人的外感症狀沒有解除,那就不可以攻下。應該先解除表證,可以用桂枝湯。等到外感症狀消散後,但是血仍然沒有流出來,只有小腹急結的症狀,這時纔可以用攻下的藥物。可以使用桃核承氣湯。雍說:如果小便不通暢,那就不可以用攻下的藥物。

又曰。太陽病六七日。表症仍在。脈微而沉。反不結胸。其人發狂者。以熱在下焦。小腹當硬滿。而小便自利者。下血乃愈。所以然者。以太陽隨經。瘀熱在裡故也。宜下之。以抵當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另有記載,太陽病發病六到七天,表症依然存在,脈搏微弱且沉穩,反而沒有胸悶的症狀,患者發狂,這是因為熱症在小腹,小腹應該堅硬且腫脹,而小便通暢,下血後就會痊癒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太陽病隨著經絡,淤熱在體內,因此適合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,以抵當湯為主。

又曰。太陽病。身黃。脈沉結。小腹硬滿。小便不利者。為無血也。小便自利。其人如狂者。血證諦也。抵當湯主之。常氏云。小便不利。無血者。與五苓散。

白話文:

另有說法是,太陽病的患者,身體發黃,脈搏沉伏而結實,小腹堅硬而且脹滿,小便不利,這是因為體內沒有血的緣故。如果小便自行通利,但人卻像發狂一樣,這是血液的證據確鑿了。這時應該用抵當湯來治療。常氏說:小便不利,沒有血的,可以用五苓散治療。

又曰。傷寒有熱。小腹滿。應小便不利。今反利者。為有血也。當下之。不可余藥。宜抵當丸。

白話文:

另一種情況是,傷寒有熱,小腹滿悶,應該表現為小便不利。但是現在反而小便通暢,這是因為有血在體內。這時應該攻下,不能再用其他的藥物了。適合用抵當丸。

又曰。陽明症。其人喜忘者。必有蓄血。所以然者。本有久瘀血。故令喜忘。屎雖硬。大便反易。其色必黑者。宜抵當湯下之。

白話文:

又說,陽明病證,這個人喜歡健忘的,必定有積聚的血液。所以這樣,本來就有長期瘀積的血液,所以導致喜歡健忘。大便雖然硬結,排便反而容易,大便的顏色必定黑,適合用抵當湯來治療。

又曰。病人無表裡症。發熱七八日。雖脈浮數者。可下之。假令已下。脈數不解。合熱則消穀善飢。至六七日。不大便者。有瘀血。宜抵當湯。脈經云。若脈數不解。而下不止。必協熱而便膿血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,病人沒有表證和裡證。發熱七、八天。即使脈象浮數的人,也可以用瀉法治療。假使已經用瀉法治療了,脈數的症狀沒有解除,伴有發熱且消穀善飢,到六、七天不大便的,是瘀血,應該用抵當湯。脈經說,如果脈數的症狀沒有解除,而瀉法治療後也不止,一定會伴有發熱而大便出膿血。

又曰。少陰病八九日。一身手足盡熱者。此熱在膀胱。必便血也。常氏曰。宜用桃核承氣湯、芍藥地黃湯。雍曰。宜先犀角地黃湯。

白話文:

還有說少陰病八九天後。全身的手腳都發熱的。這種熱在膀胱。一定會便血。常氏說。應該用大黃、桃仁、承氣湯、芍藥、生地黃湯。雍氏說。應該先用犀角、生地黃湯。

又曰。傷寒。熱少厥微。指頭寒。默默不欲食。煩躁數日。小便利色白者。此熱除也。欲得食。其病可愈。若厥而嘔。胸脅煩滿者。其後必便血。常氏云。便血者。可黃芩湯。雍曰。熱已除者。畏黃芩。

白話文:

又說,傷寒,發熱而神志微亂煩躁,手指冰涼,神昏沉沉不想吃東西,這種煩躁症狀已經持續了好幾天,小便的顏色很清淡,這說明體內的熱已經退了,快要想吃東西了。病情就可以逐漸好轉。如果神志昏亂而嘔吐,胸脅部脹滿,以後一定會便血,常氏說,便血的人可以用黃芩湯治療。雍氏說,熱已經退了的人,很怕用黃芩。

又曰。淋家不可發汗。發汗必便血。常氏云。可柏皮湯。

又曰。太陽病。以火熏之。不得汗。其人必躁。到經不解。必圊血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,患有尿瀝病症的人不可以發汗,如果強行發汗必定會導致便血。常氏說,可以使用柏皮湯。

又說,太陽病如果用火烤的方法來逼出汗,而沒有出汗,患者一定會煩躁不安,如果到了一定的時間病還沒有好,必然會出現便血的情況。

雍曰。凡病各有輕重。治病用藥。亦有輕重。且如瘀血一症。用抵當湯。依法如此。不可易也。若其血症輕。或治之早者。亦不須用。只服犀角地黃湯。血症稍重。及治之瘥遲者。則用桃核承氣湯。其重及治之遲者。方用抵當湯丸。抵當湯丸是十分之藥。輕病不宜用也。用他藥仿此。

白話文:

雍氏說:所有的疾病都有輕重之別。治療疾病所用的藥物,也有輕重之分。例如瘀血這一症狀,使用抵當湯來治療,一定要按照正統的治療方法,不可以隨便更改。如果瘀血的症狀較輕微,或者是在疾病的早期階段治療,不一定需要使用抵當湯,服用犀角地黃湯就可以了。如果瘀血的症狀較爲嚴重,或者是在疾病的後期階段治療,則需要使用桃核承氣湯。如果瘀血的症狀非常嚴重,而且是在疾病的後期階段治療,才需要使用抵當湯丸。抵當湯丸是一種十分猛烈的藥物,輕微的疾病不適合使用。使用其他藥物也可以依照此原則來推斷。

2. 衄血吐血十條

仲景曰。太陽病。脈浮緊。發熱身無汗。自衄者愈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說,太陽病,脈象浮緊,發燒而且身體沒有汗,自行鼻出血的症狀會好轉。

又曰。傷寒。脈浮緊。不發汗。因致衄者。麻黃主之。雍曰。麻黃湯發其汗。則熱越而出。其衄必輕。(怡雲子云。若依時發汗。則不衄矣。脈浮緊。當用麻黃湯發汗。非致衄後用也。衄則愈矣。)

白話文:

《傷寒論》中還記載,感染傷寒,脈搏浮緊,沒有發汗,而導致鼻子出血的,應該使用麻黃湯治療。雍伯說,麻黃湯可以讓人發汗,讓熱邪排出現有發出,鼻子出血的症狀就會減輕。(怡雲子說,如果及時讓病人發汗,就不會鼻子出血了。脈搏浮緊,應該用麻黃湯發汗,不是在鼻子出血後才用。鼻子出血就會痊癒了。)

又曰。太陽病。脈浮緊。無汗。發熱。身疼痛。八九日不解。表症仍在。此當發其汗。服藥已。微除。其人發煩目瞑。劇者必衄。衄乃解。所以然者。陽氣重故也。麻黃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另外,太陽病的病人,脈搏浮緊,沒有汗,發高燒,全身疼痛,八九天不退燒,表症依然存在。這時應該讓病人發汗。服藥後,症狀稍微解除,但病人煩躁不安,眼睛緊閉,症狀嚴重的人必定會流鼻血。流鼻血後,症狀就會解除。之所以會這樣,是因為陽氣太重。麻黃湯是主要治療藥物。

又曰。傷寒不大便六七日。頭痛有熱者。與承氣湯。其小便清者。知不在裡。仍在表也。當鬚髮汗。若頭痛者必衄。宜桂枝。常氏云。疑字誤也。設鬚髮汗。當用麻黃湯。不然。用桂枝麻黃各半湯。取其小汗出而已。雍曰。此症不言有汗無汗。故後人用藥有疑。然反復詳讀。

白話文:

此外,又說到:傷寒病患者六七天沒有大便,頭痛且發熱的,給予承氣湯。如果小便清澈,說明病邪不在裡邊,而仍在表層,應當發汗。若是頭痛的人,定會流鼻血,就應該給予桂枝。常氏說,懷疑這個「鬚」字用錯了。如果是發汗,就應該用麻黃湯。如果不是,就用桂枝麻黃各半湯,使它輕微出汗就可以了。雍氏說:這個病例沒有提到有汗或無汗,所以後人用藥有所懷疑。然而反覆詳細地讀過,

似無可疑者。衄家固當用麻黃湯。仲景以病仍在表。雖當發汗。而里症不大便六七日。既不敢用承氣攻裡。亦不敢用麻黃大發汗。故止用桂枝逐表邪。表解若見里症。待其可下。復用承氣攻之也。此不用麻黃之意。若頭痛者必衄六字。是此症中一小變症。仲景不言治衄法。蓋此症其初里症似重。

白話文:

好像沒有什麼可疑惑的了。治療鼻出血的醫生原本該使用麻黃湯。仲景認為此症還停留在表皮,雖然應該發汗,但因為裏症沒有大便已經六七天,不能用承氣攻內,也不敢用麻黃大發汗,所以只能用桂枝來驅除表面的邪氣。如果表面的邪氣去除,裏症就會顯現,等到可以治療時,再用承氣攻之。這就是不用麻黃的原因。「頭痛者必衄」是說此症中的一個小變症。仲景沒有提到如何治療鼻出血,可能因為此症一開始的裏症似乎比較嚴重。

故仲景初欲與承氣湯。後言仍在表者。是表症亦輕也。表輕則衄。衄則表當解。不必用藥。雖桂枝亦不當服。當移宜桂枝湯四字於當鬚髮汗之下看。則意亦明矣。

白話文:

所以張仲景最初想用承氣湯。後面說還在表面的,是表症也輕。表症輕就會流鼻血。流鼻血就表示表症該解除了。不用吃藥。即使是桂枝湯也不該吃。應該把「宜桂枝湯」四個字移到「當須發汗」之下看。這樣意思也明確了。

又曰。陽明病。口鼻燥。但欲漱水不欲咽者。此必衄。常氏云。宜黃芩芍藥湯。

又曰。脈浮發熱。口乾鼻燥。能食者。則衄。常氏曰。可黃芩湯。

白話文:

另有說法。陽明病。口鼻乾燥。只想要漱水卻不想吞嚥。這種情況必定會鼻出血。常氏說。應該使用黃芩芍藥湯。

又曰。動氣在右。不可發汗。發汗則衄而渴。心苦煩。飲則吐水。雍曰。此有衄渴吐水三症。故龐氏先五苓散以止渴。次用竹葉湯以止煩。煩止則衄退矣。

白話文:

另說,中風引起的不適症狀在右側,這時不能發汗。發汗則會導致鼻出血以及口渴。心中煩悶,如果喝水則會吐出來。雍氏說,這個人呈現出鼻出血、口渴、吐水這三種症狀。因此龐氏先使用五苓散止渴,之後使用竹葉湯止煩。煩悶止住後,鼻出血的症狀也消除了。

問曰。仲景言衄家不可發汗。亡血家不可發汗。此皆用麻黃湯。何也。雍曰。王仲弓言久衄之家。既已亡血。故不可汗。今緣失發其汗致衄。當分其津液乃愈。此論固已當。又龐氏之言為甚明。其言曰。脈浮緊無汗。服湯未中病。其人發煩目瞑。劇者必衄。小衄而脈尚浮者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道,仲景說鼻子出血的人不能發汗,失血的人不能發汗,這都是用的麻黃湯,這是為什麼呢?雍氏說,王仲弓說長久鼻子出血的人,已經失血了,所以不能發汗。現在是因為沒有發汗而導致出血,需要增加津液才能治好。這種理論確實是正確的。而龐氏的說法更加明確,他說,脈搏浮而緊而不汗,服用湯藥不對症。這種人會煩躁、眼睛發黑,嚴重的會出血。出血少而脈搏還浮的人,

宜麻黃湯。衄已脈微者。不可再行也。此分有汗無汗。麻黃桂枝。脈浮脈微。最為當理。以是論之。則小衄者。有發汗分津液之理。大衄者。病必自解。當聽之。惟慮其衄不肯止。則依活人書以藥止之。若小衄發汗無汗。則反成大衄也。

白話文:

選擇使用麻黃湯。出血已經停止,脈搏微弱的患者。就不能再服用此湯藥了。麻黃湯分為發汗和不發汗兩種。麻黃桂枝湯,脈搏浮且脈搏微弱。最為適合。以此來討論,那麼少量出血的患者。有發汗、調節體液的道理。大量出血的患者。病情必然會自行解除。應該順其自然。只是擔心出血不能停止。就按照《活人書》裡的藥方來止血。如果少量出血發汗而沒有汗液。那反而會變成大量出血。

仲景曰。少陰病。但厥無汗。而強發之。必動其血。未知從何道出。或從口鼻。或從目出者。是名下厥上竭。為難治。雍曰。常氏用芍藥地黃湯。以治上竭。而不治下厥。雍謂下不厥。則上不竭。必先以當歸四逆湯治下厥。仍灸太谿穴、三陰交、湧泉穴。以止少陰之厥。或三陰交難取。則太谿湧泉尤奇。

白話文:

仲景說:少陰病,病人只有四肢厥冷而不出汗,用強烈的發汗法治療,勢必會動其血。不知道血汗會從哪裏出,有的是從口、鼻出,有的是從眼睛而出,這叫做下焦厥冷、上焦枯竭,是很難治癒的病。雍氏說:我用芍藥地黃湯治療上焦枯竭,而不治療下焦厥冷。我認爲下焦不冷,則上焦不會枯竭,必須先用當歸四逆湯來治療下焦厥冷,然後再用艾灸太谿穴、三陰交穴、湧泉穴來阻止少陰厥冷的發作。有的人三陰交穴部位難取,就可以單取太谿穴、湧泉穴,這樣治療效果更好。

又曰。咽喉閉塞。不可發汗。發汗則吐血。氣微絕。手足厥冷。欲得蜷臥。不能自溫。龐氏曰。乾薑甘草湯主之。常氏曰。咽中閉塞。可小柴胡湯。發汗吐衄者。柏葉艾葉湯。氣微厥逆蜷臥者。當歸四逆湯。雍曰。亦宜灸三陰交、湧泉穴。以止厥逆蜷臥。切勿服小柴胡湯。

白話文:

也說,咽喉閉塞。不可發汗。發汗就會吐血。氣息微弱斷絕。手腳冰涼。想要蜷臥。卻不能來自溫。龐氏說。乾薑甘草湯為主。常氏說。咽喉閉塞。可以用小柴胡湯。發汗吐血的人。柏葉艾葉湯。氣息微弱厥逆蜷臥的人。當歸四逆湯。雍氏說。也應該灸三陰交、湧泉穴。以停止厥逆蜷臥。千萬不要服用小柴胡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