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仲景傷寒補亡論》~ 卷十三 (2)
卷十三 (2)
1. 陰陽交十一條
素問三十三篇曰。有溫病者。汗出輒復熱。而脈躁疾。不為汗衰。狂言。不能食。岐伯曰。病名陰陽交。交者死也。人所以汗出者。皆生於穀。穀生於精。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。是邪卻而精勝也。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。復熱者。邪氣也。汗者。精氣也。今汗出而輒復發熱者。是邪勝也。不能食者。精無俾也。汗而熱留者。其壽可立而傾也。
白話文:
《素問三十三篇》中說,有一種溫病,常常出汗且又發熱,而且脈搏躁動、急促,出汗後也不會減輕發熱的現象,還會胡言亂語,吃不下飯。
岐伯說,這種病叫做「陰陽交」,「交」就是死亡的意思。人之所以會出汗,都是因為穀物生長出來的精華。現在邪氣在骨肉之間交爭,而能出汗的人,是邪氣退散、精華戰勝邪氣的表現。精華勝過邪氣,應該就能吃得下飯,而且不會再發熱。如果還發熱,那是因為邪氣還存在。汗水是精氣,現在出汗後又再次發熱,是邪氣戰勝精氣的表現。吃不下飯,是精華不足的緣故。出汗而發熱不退,這種人的生命可能隨時結束。
又曰。熱論曰。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。今脈不與汗相應。此不勝其病也。其死明矣。狂言者。是失志。失志者。死。今見三死。不見一生。雖愈。必死也。雍曰。汗出輒復熱。一死。脈尚盛。二死。狂言失志。三死也。
白話文:
《靈樞二十三篇》中記載:患有熱病的患者,已經出汗了,但脈搏仍然躁動、亢盛,這是陰脈極度衰竭的徵兆,會死亡。而那些出汗後,脈搏平靜的人,則會生還。雍氏認為,這兩種證候,脈經都認為是陰陽交會。懷疑只有出汗的纔是交會,不出汗的不是交會。
靈樞二十三篇曰。熱病已得汗。而脈尚躁盛者。此陰脈之極也。死。其得汗而脈靜者。生。雍曰。此二證。脈經皆以為陰陽交。疑以得汗者為交。不得汗者非交也。
又曰。熱病已得汗。而脈尚躁。且復熱。勿膚刺。喘甚者死。
脈經曰。熱病。陰陽交者死。
又曰。熱病。煩已而汗。脈當靜。
又曰。太陽病。已得汗。脈反躁盛者。是陰陽交。死。復得汗。脈靜者。生。
白話文:
又說,熱病已經出汗了,但如果脈搏還是很躁動,並且仍然發燒,不要進行淺層的針刺治療;如果喘息非常嚴重的話,病人會死亡。
《脈經》說,熱病中,出現陰陽交錯的情況會導致死亡。
又說,熱病,當煩躁已經解除並且出了汗,脈搏應該恢復平穩。
又說,太陽病,已經出汗了,但脈搏反而更加躁動旺盛的,這是陰陽交錯,會導致死亡;如果再次出汗,脈搏恢復平穩的,就能活下來。
又曰。熱病陰陽交者。熱煩心躁。太陰寸口脈兩部尚躁盛。是陰陽交。死。得汗脈靜者。生。雍曰。以上二證。與前同。靈樞不言陰陽交。此言陰陽交為異。脈經所載皆古書。此二證莫知所出也。
白話文:
又說:熱病陰陽交雜的病人,會感到煩熱、心煩氣躁,太陰寸口脈兩處都顯得躁動且旺盛,這是陰陽交雜的現象,病人會死亡。如果能夠出汗,脈搏就平靜下來,病人就能夠活命。雍氏說:上述這兩種證候,和前面所說的類似。然而《靈樞》沒有提到陰陽交雜的說法,所以這兩種證候被認為是特殊的。脈經記載的都是古代的醫書,但這兩種證候的出處卻不得而知。
又曰。熱病。陽進陰退。頭獨汗出者。死。陰進陽退。腰以下至足汗出者。死。陰陽俱進。汗出已。熱如故。亦死。陰陽俱退。汗出已。寒慄不止。鼻口氣冷。亦死。以上十證。並見脈經陰陽交部。
又曰。熱病所謂並陰者。熱病已汗。因得泄。是謂並陰。故治。(一作活)
白話文:
另外說,身患熱病,陽氣漸漸強盛,陰氣推之漸漸退卻。如果僅只有頭部出汗者,病人難免死亡。陰氣漸漸強盛,陽氣推之漸漸退卻。如果從腰部以下到腳部出汗者,病人難免死亡。陰氣、陽氣同時漸漸強盛,只是背後出汗而已,熱氣依然和原先一樣,病人難免死亡。陰氣、陽氣同時漸漸退卻,只是出汗而已,寒戰不止,鼻子跟嘴巴的氣息都是冷的,病人難免死亡。以上十種徵兆,都可以從《脈經》陰陽交部中察覺。
又曰。熱病所謂並陽者。熱病已得汗。脈尚躁盛。火熱汗出。雖不汗出。若衄(龐氏雲和而衄)者。是謂並陽。故治。雍曰。並陰陽二證。諸書無所見。亦類陰陽交。故脈經繼之於其後。
白話文:
另外,熱病所謂並陽者,是指熱病已經發汗,但脈象仍然躁盛,火熱汗出。即使沒有出汗,但如果衄血(衄血表示陽氣太盛),這就是所謂的並陽。所以,治療並陽的原則是,雍曰:並陰陽的兩種證候,在諸書中都沒有見到。但也可以歸類為陰陽交錯的證候。因此,脈經將這兩種證候放在後面說明。
陰陽交論曰。傷寒兩感陰陽交二證。皆出於素問。仲景發明兩感。而不及陰陽交。王叔和載陰陽交。而不及兩感。後世因仲景而明兩感之證。獨陰陽交多所未解。予考陰陽交之證。大抵傷寒脈不為汗解者。皆陰陽交也。何以不為汗解。曰。獨陰獨陽之病。一汗則解。陰兼陽陽兼陰之病。
白話文:
《陰陽交論》說:傷寒兩感陰陽交這兩種證候,都出自《素問》。張仲景闡明瞭兩感的理論,卻沒有涉及陰陽交。王叔和記載了陰陽交,卻沒有涉及兩感。後世的人因為張仲景而瞭解了兩感的證候,但單獨的陰陽交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。我考察陰陽交的證候,凡是傷寒脈不因出汗而緩解的,都是陰陽交。為什麼不出汗就不能緩解呢?這就要說:單獨的陰寒或單獨的陽熱的病症,只要出一身汗就能緩解。陰陽兼有的病症,單獨出汗不能緩解。
一汗不能解。蓋汗解其陰。陽脈不得退。汗解其陽。陰脈不得退。此所以不為汗衰也。然則陰兼陽陽兼陰者。何病也。余悉索之。則兩感之證似之。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。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。皆陰兼陽。陽兼陰也。陰陽相兼而病。故其病名曰交。是以太陽汗解。而少陰未得解。
白話文:
一個人出了一次汗,並不能幫助他解除病痛。因為,汗液只會解除陰脈的病痛,而無法解除陽脈的病痛。當汗液解除陽脈的病痛時,陰脈的病痛又會發作。因此,一個人出了一次汗,並不能使病痛完全消失。那麼,當陰、陽脈同時發病時,會出現什麼樣的病症呢?我仔細研究了這個問題,發現這種病症與感冒很相似。比如,太陽病和少陰病同時發作,或者陽明病和太陰病同時發作,這都是陰脈和陽脈同時發病的情況。由於陰、陽脈同時發病,所以這種病症被稱為“複雜病症”。因此,當太陽病用汗液治療後可以解除病痛,而少陰病則無法解除病痛。
陽明汗解。而太陰未得解者。豈非因其相交而不為汗衰乎。觀二證之言。初若不相同。合二證陰陽之理。則無異也。故素問言兩感。本非病名。至陰陽交。則曰病名陰陽交。蓋兩感言其始感。陰陽交者。著其名也。故陰陽交之證。有曰復得汗。脈靜者生。是邪氣再出而復生也。
白話文:
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汗液排出。但肺部沒有排出,可能由於受到其它病毒的幹擾,無法排出。兩者都是可以治癒的。但有人認為兩感不是病名,直到陰陽交會才叫做陰陽交病。因為兩感是說剛剛生病,陰陽交是後面的病情。所以陰陽交有汗出、脈平靜的人會活下來。這是邪氣再次爆發而復發的緣故。
仲景亦曰。發表攻裡。本自不同。豈非再乎。故遇斯病者。當參二證而治之。然則仲景發明兩感。而不及陰陽交。叔和載陰陽交而不言兩感。意豈異乎。更俟賢哲明之。
白話文:
仲景也說過,外感和內傷的發病原因不同,難道不是嗎?所以遇到這種情況的,應該通過考量兩種證據來治療。這樣仲景發現了兩種感覺,但沒有涉及陰陽交,叔和記載了陰陽交但不談論兩種感覺。難道他們的目的是不同的嗎?等待有智慧的人來解釋。
2. 三陽合病十五條
龐氏曰。凡三陰無合病。惟三陽有合病十四證。其三陰三陽相併而病者。即兩感是也。雍曰。合病十四證。已見三陽經。今重列於下。非惟便於檢按。亦相附參考易明。庶無瘥矣。
白話文:
龐安時說:三陰病沒有合病,只有三陽病有合病,總共有十四證。三陰三陽同時發病的,就是兩感病。雍伯謙說:合病十四證在三陽經中已經見過,現在再列在下面,不只便利於檢索,還便於相互參考,容易領悟。這樣就不至於遺漏了。
仲景曰。太陽與陽明合病者。必自下利。葛根湯主之。
又曰。太陽與陽明合病。不下利。但嘔者。葛根加半夏湯主之。
又曰。太陽與陽明合病。喘而胸滿者。不可下。宜麻黃。
白話文:
仲景说,太阳病和阳明病一起发作的,一定会拉肚子,用葛根汤治疗。
他又说,太阳病和阳明病一起发作,不拉肚子,只呕吐的,用葛根加半夏汤治疗。
他又说,太阳病和阳明病一起发作,喘不过气,胸闷的,不能泻下,要用麻黄治疗。
仲景問曰。何緣得陽明病。答曰。太陽病。若發汗。若下。若利小便。亡其津液。胃中乾燥。因轉屬陽明。不更衣。大便難者。此陽明病也。雍曰。無太陽證者。宜調胃承氣湯。凡轉屬之法。與合病微不同。且如太陽陽明合病。必須解兩經之邪。故仲景不捨葛根麻黃二湯。若轉屬陽明。
白話文:
仲景問道:「為什麼會得陽明病?」回答說:「太陽病,如果發汗,如果瀉下,如果利小便,津液耗盡,胃中乾燥,於是轉變成陽明病。不更衣,大便困難的,這是陽明病。」雍說:「沒有太陽病證狀的,宜調胃承氣湯。凡轉屬的方法,與合併症微有不同。比如太陽陽明合併症,必須解除兩經的邪氣。因此仲景不捨棄葛根麻黃二湯。如果轉變成陽明病。
可以少俟太陽證衰。即以調胃承氣湯專攻陽明。一舉而兩得之。蓋太陽為既往。則當日衰。陽明為方來。則當日盛故也。
白話文:
可以稍待太陽病證衰退,立即以調胃承氣湯專攻陽明病,這樣就可以一舉兩得。因為太陽病是已經過去的病,所以當日會衰退。陽明病是即將到來的病,所以當日會盛行,這就是原因。
又曰。二陽並病。太陽證罷。但發潮熱。手足漐漐汗出。大便難而譫語者。下之則愈。宜大承氣湯。朱氏曰。若太陽證不罷。不可下。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小發其汗。雍曰。若太陽不罷者。宜少俟一日。又不罷。則依朱氏法。
白話文:
另有說法,太陽陽明兩經同時出現病症,太陽經證狀已經停止,只有發熱盜汗,手足微汗,大便困難,並且出現譫妄的症狀,這時就應該攻下,宜用大承氣湯。朱丹溪認為:如果太陽經證狀沒有停止,就不可以攻下。應該用桂枝麻黃各半湯,稍微發汗。雍景賢認為:如果太陽經證狀沒有停止,應該再等一天。如果還是沒有停止,就按照朱丹溪的做法。
又曰。二陽並病。太陽初得病時。發其汗。汗先出不徹。因轉屬陽明。續自微汗出。不惡寒。若太陽病證不罷者。不可下。下之為逆。如此。可小發汗。設面色緣緣正赤者。陽氣怫鬱在表。當解之熏之。(一作蒸)若發汗不徹。不足言。陽氣怫鬱不得越。當汗不汗。其人躁煩。
白話文:
同時有太陽病和陽明病,太陽病的開始,出現發汗,發汗早起但不能貫徹,導致轉變成為陽明病,持續發汗,沒有不惡寒的狀況。太陽病的症狀沒有消失,不能進行下法治療,會造成病情更加嚴重。這種情況下,可以進行小發汗治療。如果面色紅赤,是陽氣鬱結在表,應該用燻蒸法治療。如果發汗治療不徹底,不能說把病治好了,陽氣鬱結沒有宣散,應該要發汗,病人才會從躁熱煩亂中解除。
不知痛處。乍在腹中。乍在四肢。按之不可得。其人短氣。但坐。以汗出不徹故也。更發汗則愈。何以知汗出不徹。以脈澀故知之。雍曰。宜桂枝麻黃各半湯。
白話文:
(病人的病)不知道疼痛的部位究竟在哪裡。有時在腹中,有時又在四肢。按壓身體也發現不了(痛點)。這個人呼吸急促,只能坐著。這是因為汗液不能排出體外。再次發汗,病情就會好轉。怎麼知道汗液沒能排出體外呢?從脈搏澀滯就可以知道。雍(醫師名)說:「應該服用桂枝和麻黃各半的湯藥。」
問曰。太陽陽明合病並病。二者之證。何以別之。朱氏曰。脈浮大而長。頭疼腰痛。肌熱鼻乾目疼者。合病也。太陽初得病時。發其汗。汗先出不徹。因轉屬陽明。續自微汗出。不惡寒者。並病也。雍曰。合病。脈浮大而長者。未必惡寒。其脈浮緊而長。無汗者。當惡寒也。皆宜桂枝麻黃各半湯。有下症者。自宜前法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太陽與陽明合病和並病的證狀,有什麼區別?朱氏說:脈浮大而長,頭疼腰痛,肌肉發熱,鼻孔乾燥,眼睛疼痛的,這是合病。太陽病初起的時候,發出汗來。汗先出而不暢通,因此轉屬陽明。接著自己微微出汗,不惡寒的,這是並病。雍氏說:合病,脈浮大而長的,不一定會惡寒。脈浮緊而長,沒有汗的,就會惡寒。都應該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。如果有下痢的症狀,就應該依照前面的方法治療。
仲景曰。太陽與少陽並病。頭項強痛。或眩冒。時如結胸。心下痞硬者。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。慎不可發汗。發汗則譫語。脈弦。五六日。譫語不止。刺期門。雍曰。仲景言少陽不可發汗。故並病亦不可汗也。
白話文:
仲景說:太陽病和少陽病合併發作,(症狀有)頭項僵硬疼痛,或者頭暈目眩,有時出現胸悶,心下痞硬的人,應該刺大椎穴第一個間隙的肺俞和肝俞穴。謹慎不要讓病人發汗,發汗就會出現譫語。脈搏弦緊,五、六天之後,譫語不停,刺期門穴。雍說:仲景說少陽病不能發汗,所以合併發作的疾病也不能發汗。
又曰。太陽少陽並病。心下硬。頸項強而眩者。當刺大椎肺俞肝俞。慎勿下之。雍曰。仲景曰。太陽病轉入少陽。脈沉遲者。與小柴胡湯。龐氏曰。脈緊者。小柴胡湯。少加牡蠣。大抵少陽多宜和解。故宜小柴胡湯。太陽和解。亦宜用之。
白話文:
又說:太陽病和少陽病同時發病,心下硬痛,頸項強硬且眩暈的,應該針刺大椎穴、肺俞穴和肝俞穴,切不可向下攻之。雍說:仲景說:太陽病轉為少陽病,脈沉遲的,給予小柴胡湯。龐氏說:脈緊的,小柴胡湯加牡蠣。總的來說,少陽病多宜和解,所以宜用小柴胡湯。太陽病和解,也宜用之。
又曰。太陽少陽並病。太陽病不解。轉入少陽者。脅下硬滿。乾嘔不能食。往來寒熱。尚未可吐下。脈沉緊者。與小柴胡湯。龐氏曰。脈緊者。小柴胡加桂枝。脅下硬滿。加牡蠣。
白話文:
另外又說:如果太陽病和少陽病同時發病,太陽病沒有好轉,轉變為少陽病,就會出現脅肋下疼痛並且脹滿,乾嘔不能吃東西。有時候冷有時候熱,脈象沉而緊,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。龐氏說:脈象緊,可以在小柴胡湯中加入桂枝。脅肋下疼痛並脹滿,可以加入牡蠣。
又曰。陽明少陽合病。必下利。其脈不負者順也。負者失也。互相剋賊。名為負也。雍曰。宜理中湯。下利而厥者。宜四逆湯。其脈不弦者。為順。脈弦者。陽明土負也。急瀉邱墟陽陵泉。以泄少陽木。急灸三里。以補陽明土也。
白話文:
又說陽明與少陽合病,一定會發生腹瀉。脈象不負的是正常的,脈象負的是異常的。互相剋制,稱為負。雍說應該使用理中湯。腹瀉並且手腳冰冷的,應該使用四逆湯。脈象不弦的是正常的。脈弦的是陽明土負了。需要快速瀉邱墟、陽陵泉等穴道,以洩少陽木。快速艾灸三里穴,以補充陽明土。
仲景曰。三陽合病。腹滿身重。難以轉側。口不仁。面垢。譫語。下之。則額上生汗。手足厥冷。若自汗出者。白虎湯主之。
白話文:
仲景說:三陽經合病的症狀是腹部脹滿,身體沉重,轉動困難,口部麻木,臉色晦暗,說胡話。如果用下法治療,就會導致額頭出汗,手腳冰冷。如果病人自然出汗,則用白虎湯治療。
又曰。三陽合病。脈浮大。上關上。但欲眠睡。目合則汗。龐氏曰。不言弦者。隱於長大也。常氏云。可桂枝柴胡各半湯。雍曰。即柴胡桂枝湯也。
白話文:
此外還說到,三陽合病,脈象浮大,上關上部,只想要睡覺,眼睛合起來就會出汗。龐安時說他不說脈是弦脈,是因為弦脈隱藏在大而長的脈象之中。常氏說可用桂枝柴胡各半湯。雍氏說就是柴胡桂枝湯。
問曰。仲景言本太陽病。因醫下之。腹滿時痛。轉屬太陰者。此為兩感乎。為合病乎。雍曰。非也。合病雖亦有轉屬者。要之兩陽俱作也。兩感則表裡陰陽俱病矣。難經曰。人之有尺。猶木之有根。枝葉雖枯槁。根本將自生。兩感則根葉皆將枯。無自而生矣。合病太陽太陰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仲景說本來是太陽病,由於醫生用藥錯誤使病情向下傳導,腹滿時而疼痛,轉屬太陰,這是兩感還是合病?雍氏說:這不是的。合病雖然也有轉屬的,但主要還是兩陽同時發作。兩感就是表裡、陰陽都得病了。《難經》上說:「人有足尺,就好像樹木有根,枝葉雖然枯萎了,根部還是會自己生長。」兩感就是根和葉都會枯萎,沒有辦法自己生長了。合病是太陽和太陰,太陽是主表、熱在上,太陰是主裡、寒在下。
雖名一陰一陽。而實非相為表裡之經。互相有生救。謂如太陽雖病。而少陰不受病。太陰雖病。而陽明不受病。正類枝葉雖枯槁。根本自生之象。是以不為兩感。況本非邪氣傳注。醫誤下之。移太陽之疾。入於太陰。非兩經俱作之證甚明。是以仲景用桂枝加芍藥湯、桂枝加大黃湯也。
白話文:
雖然有名詞「陰」和「陽」,但事實上並不是互相為表裡的經脈,也沒有互相生救的關係。意思是,即使太陽經有病,少陰經可能不會得病。即使太陰經有病,陽明經可能也不會得病。正如同樹木的枝葉枯萎,但根部依然可以存活的道理一樣。因此,不會發生兩種疾病同時發生的情況,更何況這兩種疾病根本不是邪氣傳染引起的。如果醫生誤用下法,把太陽經的疾病轉移到太陰經,這並不是兩個經脈同時發病的證據。因此,仲景使用桂枝加芍藥湯和桂枝加大黃湯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