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雍

《仲景傷寒補亡論》~ 卷十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二 (2)

1. 病可刺二十九條

仲景曰。太陽病。頭疼至七日自愈者。其經竟故也。(竟字仲景作盡)若欲再作經者。針足陽明。使經不傳則愈。(龐氏云補三里穴)

白話文:

仲景說,太陽病,頭痛症狀到了第七天就會自行痊癒的,這是因為病邪在太陽經的傳導已經結束了。如果想要防止病邪再次傳導,就應該針灸足陽明經,讓病邪不能傳導,這樣疾病就會痊癒。(龐氏說針灸足三里穴)

又曰。太陽病。初服桂枝。而反煩不解者。當先刺風池風府。卻與桂枝湯則愈。

又曰。傷寒腹滿而譫語。寸口脈浮而緊者。此為肝乘脾。名曰縱。刺期門。

白話文:

另外還說,太陽病,一開始服用桂枝湯,但仍然煩躁而不好,應該先針刺風池、風府穴,然後再服用桂枝湯,這樣就會痊癒。

又曰。傷寒發熱。嗇嗇惡寒。其人大渴。欲飲水漿者。其腹必滿。若自汗出。小便利。其病欲解。此肝乘肺也。名曰橫。刺期門。

又曰。陽明病。下血譫語。此為熱入血室。但頭汗出者。當刺期門。隨其實而瀉之。濈然汗出則愈。

白話文:

另有說法,因傷寒而發燒,身寒又怕冷,非常口渴想要喝水。如果肚子感到很脹滿,一旦流汗,小便通暢,病情就要減輕了。這是肝膽之氣乘越於肺的緣故,稱為橫證。治療可用針刺期門穴。

又曰。婦人中風。發熱惡寒。經水適來。得之七八日。熱除。脈遲身涼。胸脅下滿。如結胸狀。譫語。此為熱入血室。當刺期門。隨其實而瀉之。叔和曰。平病云。熱入血室。無犯胃氣及上二焦。雍曰。與此相反。豈謂藥不謂針耶。

白話文:

另外還有一種情況,婦女中風,發熱惡寒,月經適好來潮,經過七、八天,熱退了,脈搏遲緩,身體發涼,胸脅以下部位滿悶,好像胸中結了一團東西的樣子,說胡話。這是熱邪侵入血室造成的,應該針刺期門穴,根據實際情況來瀉血治療。叔和說:一般情況下,熱邪侵入血室,不侵犯胃氣和上二焦。雍說:這兩者是相反的,難道是指藥物而不是針灸嗎?

又曰。太陽與少陽並病。頭痛。頸項強而眩。時如結胸。心下痞硬。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。慎不可發汗。發汗則譫語。脈弦。五日不止。當刺期門。

又曰。少陰病。下利便膿血。可刺。

白話文:

另外又說:太陽病與少陽病同時發作。頭痛,頸項強直而頭暈。有時像胸中結了一塊東西。心下痞滿堅硬。應該針刺大椎穴的第一個間隙,肺俞穴和肝俞穴。一定要注意,不能發汗。發汗則會譫語(胡言亂語)。脈象為弦脈。超過五日仍未痊癒。應該針刺期門穴。

又曰。婦人傷寒懷身。腹滿不得小便。從腰以下重。如有水氣狀。懷身七月。太陰當養不養。此心氣實。當刺。瀉勞宮及關元。小便利則愈。

白話文:

又說,如果婦女在懷孕期間得了傷寒,腹部脹滿,小便不利,從腰部以下感到沉重,好像有水氣積聚在腹中。如果懷孕已經到了第七個月,太陰經脈本應該滋養胎兒,但卻沒有得到滋養,這就造成了心氣過旺。此時應該進行針灸,在勞宮穴和關元穴進行放血治療,小便通暢後,病情就會好轉。

又曰。傷寒喉痹。刺手少陰。在脘。當小指後動脈是也。針入三分。補之。素問曰。有病身熱汗出。煩滿不為汗解。此為何病。岐伯曰。汗出而身熱者。風也。汗出而煩滿不解者。厥也。病名曰風厥。巨陽主氣。故先受邪。少陰與其為表裡也。得熱則上從之。從之則厥也。表裡刺之。

白話文:

古人又說,傷寒引起的咽喉疾病,可以用針刺手少陰經。這個穴位在腹部,在小指後面的動脈上。針刺時,針尖插入三分,然後做補針。

《素問》曾提到,有的人會出現發燒,汗出,但仍然感到煩躁、痛苦的症狀,這種情況通常不會因為出汗而好轉。這是什麼病呢?岐伯回答說,汗出但仍然發熱的,是風邪引起的。汗出但仍然感到煩躁、痛苦的,是厥證引起的。這種疾病可以叫做風厥。巨陽經主管氣,所以最容易受到風邪的侵襲。少陰經與巨陽經互為表裡,所以少陰經受到熱邪的影響,就會傳到巨陽經。當風邪傳到巨陽經時,就會導致厥證。所以,治療這種疾病,可以針刺巨陽經和少陰經來疏通經絡。

飲之湯劑。雍曰。此傷寒感異氣變而為風厥也。宜刺太谿、崑崙。服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。

白話文:

喝了湯藥後,雍說,這是感受了傷寒的病邪,而產生了變化,變成風厥了,應該針刺太谿穴、崑崙穴,服用茯苓、桂枝、甘草、大棗湯。

靈樞經曰。熱病三日。氣口靜。人迎躁者。取之諸陽。五十九刺。以瀉其熱。而出其汗。實其陰以補其不足。素問曰。病甚者。為五十九刺。靈樞曰。所以五十九刺者。兩手外內側各三。凡十二痏。五指間各一。凡八痏。足亦如之。(亦八痏也)頭入發一寸旁三分各三。凡六痏。

白話文:

《靈樞經》中記載:患上熱病第三天時,氣口平靜,人迎脈搏躁動,應在諸陽穴取穴,進行五十九針刺,以瀉熱出汗,補充陰氣,以彌補不足。《素問》中也記載:病情嚴重時,進行五十九針刺。《靈樞》中解釋五十九針刺的取穴方法:雙手外側和內側各取三穴,共十二穴;五指之間各取一穴,共八穴;足部也如手部取穴,共八穴;頭部在髮際內一寸,兩旁三分處各取三穴,共六穴。

更入發三寸邊各五。凡十痏。耳前後口(一作耳)下項中各一。凡六痏。巔上一。囟會一。髮際一。廉泉一。風池二。天柱二。此五十九穴也。

白話文:

再深入三寸,左右各五。總共十個穴位。耳前後、口(一說耳)下、項中各一個。總共六個穴位。頭頂部一個。囟會一個。髮際一個。廉泉一個。風池兩個。天柱兩個。這總共是五十九個穴位。

雍曰。五十九刺。出於二經。見於仲景叔和二書。然未聞有善用之者。古人第存之而不敢廢上古之法。後有靈樞十一症。亦多不能解者。亦不能廢法耳。

白話文:

雍說:五十九種針刺療法都是取自於古代的中醫經典,並被仲景叔和著書中引用。但是,我從未聽說過有擅長使用這些針灸療法的人。古代的醫者只是將這些療法保存下來,不敢廢除先人的法規。後來,靈樞經中提到的十一種症狀也大多難以解釋清楚。但這也不是廢除這些法規的理由。

靈樞經曰。熱病先膚痛。窒鼻充面。取之皮。以第一針五十九。苛軫(一云苛干)鼻。索皮於肺。不得索之火。火。心也。(軫車上前後兩端橫木也。言鼻塞之甚。內外不通。亦猶軫之橫塞也)

白話文:

《靈樞經》中記載:熱病的症狀首先是皮肉疼痛,鼻塞、面部浮腫。治療時可以針刺皮膚,五十九針,並在鼻腔內刺針,疏通經絡到肺部,不能針刺到心火。

又曰。熱病嗌乾。多飲善驚。臥不得安。(一作臥不能起)取之膚肉。以第六針五十九。目眥青。索肉於脾。不得索之木。木。肝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,熱病時嗓子乾燥,多喝水並容易受到驚嚇,躺著也不能安靜。(另一種說法是不能躺著或者躺著起不來)需要從皮膚和肌肉中取血。以第六針五十九。眼睛發青,需要從脾臟中取血。而不能從“木”中取。木,指肝臟。

又曰。熱病面青腦痛。手足煩。取之筋間。以第四針針於四逆。(一作邊)筋闢(一作躄)目浸。索筋於肝。不得索之金。金。肺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熱病面青,腦袋痛,手腳煩躁,取病因於筋絡之間,用第四根針刺入四逆(一說邊)穴,筋脈放鬆,眼睛浮腫。在肝臟尋找病因,不要在金上找。金,肺也。

又曰。熱病數驚。瘛瘲而狂。取之脈。以第四針急瀉有餘者。癲疾。毛髮去。索血(一作脈)於心。不得索之水。水。腎也。

白話文:

還有人說,熱病容易驚恐,神志不清而狂躁。這時要診脈,用第四針快速放血,排出多餘的熱氣。癲癇病,毛髮脫落,是心血不足。不要去尋找水,水代表腎臟。

又曰。熱病而身重骨痛。耳聾而好瞑。取之骨。以第四針五十九刺。骨病食(一作不食)齧牙齒。耳青。(一作清)索骨於腎。不得索之土。土。脾也。

白話文:

另有人說:患熱病時,身體四肢沉重,骨頭痛;耳朵失聰,喜歡閉目養神。取之骨,用第49針刺59次。骨病不吃東西,咬緊牙齒,耳朵青紫。在腎臟上找骨,找不到,土就是脾臟。

又曰。熱病。先身傍㪍。(太素作倚。本經作澀倚而熱)煩悶。干唇口嗌。取之脈。以第一針五十九。膚脹口乾寒熱。(本經作寒汗出)索脈於心。不得索之於水。水者腎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,熱病一開始會感到身體痠痛,口渴煩躁,嘴唇乾燥,喉嚨發乾。診脈時,可以用第一針五十九(指某種特定脈象),如果發現皮膚腫脹、口乾舌燥、寒熱交替(或出汗),就要在心經找尋脈象,而不能在腎經找尋。因為水屬腎。

又曰。熱病。頭痛顳顬。目瘈脈痛。善衄。厥熱病也。取之以第三針。視有餘不足。寒熱痔。

又曰。熱病。體中病重。腸中熱。取之以第四針於其腧。及下諸指間。索氣於胃。絡得氣也。

又曰。熱病。俠臍急痛。胸脅支滿。取之湧泉與太陰陽明。(經作陰陵泉)以第四針針嗌裡。

白話文:

還有一種說法是,熱病患者頭痛且痛於太陽穴,眼睛跳動,脈搏疼痛,容易流鼻血,這是屬於熱邪入厥的病症,可以用第三針來治療,並觀察患者是氣血有餘還是不足。另外,寒熱交替且患有痔瘡的患者,也要注意治療。

還有一種說法是,熱病患者身體狀況很差,腸胃有熱,可以用第四針刺入患者的腧穴,以及手指間的穴位,尋找胃經氣血,使其通暢。

還有一種說法是,熱病患者腹部兩側靠近肚臍的地方劇烈疼痛,胸部和肋骨兩側脹滿,可以用第四針刺湧泉穴和太陰陽明經(也就是陰陵泉穴),並用第四針刺咽喉部位。

又曰。熱病而汗且出之。(經作及)脈順可汗者。取之魚際。太淵。大都。太白。瀉之則熱去。補之則汗出。汗出太甚者。取內踝上橫文(一作脈)以止之。

又曰。熱病七八日。脈口動喘而短者。兼刺之。汗且自出。淺刺手大指間。

白話文:

他說,患有熱病且已出汗的病人,(《難經》上說:“熱病出汗”),脈搏流利,適宜發汗的,取魚際、太淵、大都、太白治,瀉法可使熱退,補法可使汗出。汗出過多的,取內踝上橫紋的地方以止汗。

素問曰。熱病。先胸脅痛。手足躁。刺足少陰。補足(一作手)太陰。病甚者為五十九刺。王冰云。足少陽邱虛取之。

白話文:

《素問》說,得熱病的人,一開始是胸脅疼痛,手腳不安分。針刺足少陰經,補足(即刺)手太陰經。病情嚴重者,需要刺五十九針。王冰說,可以在足少陽經的邱墟穴進行取穴。

又曰。熱病。始手臂痛者。刺手陽明太陽。而汗出止。王云。臂痛。列缺主之。取汗。商邱主之。

又曰。熱病。始於頭首者。刺項太陽而汗出止。王云。足太陽。天柱主之。

又曰。熱病。先身重骨痛。耳聾好瞑。刺足少陽。病甚。為五十九刺。

又曰。熱病先眩冒而熱。胸脅滿。刺足少陰少陽。

又曰。熱病始於足脛者。刺足陽明而汗出止。此出甲乙經。

白話文:

另外說,熱病剛開始手臂疼痛的,就刺手陽明、太陽穴,然後出汗就會停止。王先生說,手臂痛,列缺穴主治,取汗,商丘穴主治。

又說,熱病剛開始從頭部開始的,就刺項太陽穴,然後出汗就會停止。王先生說,足太陽經,天柱穴主治。

又說,熱病一開始身體沉重,骨頭疼痛,耳朵聾,喜歡昏睡的,就刺足少陽經,病情嚴重就用五十九刺法。

又說,熱病一開始頭昏眼花,然後發熱,胸脅脹滿的,就刺足少陰、少陽經。

又說,熱病剛開始從腳脛開始的,就刺足陽明經,然後出汗就會停止。這些內容出自甲乙經。

2. 病不可水十條

仲景曰。發汗後。飲水多者。必喘。以水灌之。亦喘。常氏云。微喘。宜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。雍曰。飲水多者。五苓散。

白話文:

仲景說:發汗後,喝水多的人,必定會喘。因為水灌進了肺裏,也會喘。常氏說:輕微的喘,應該服用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。雍氏說:喝水多的人,應該服用五苓散。

又曰。傷寒。大吐大下之。極虛。復極汗出者。其人外氣怫鬱。復與之水。以發其汗。因得噦。所以然者。胃中寒冷故也。常氏曰。可小溫中湯、小半夏湯。雍曰。胃寒。理中湯。噦者。半夏湯、五苓散。

白話文:

又說:傷寒後大吐大下,極度虛弱,又極度出汗的人,他的外在正氣鬱閉不舒暢,再給他喝水,以發出他的汗,因此得到噫氣。之所以這樣,是胃中寒冷的緣故。常氏說:可以服用小溫中湯、小半夏湯。雍氏說:胃寒,理中湯。噫氣,半夏湯、五苓散。

又曰。陽明病。潮熱。大便微硬。可與承氣湯。不堅。勿與之。若不大便六七日。恐有燥屎。欲知之法。可與小承氣湯。若腹中不轉失氣者。此但初頭硬。後必溏。不可攻之。攻之必脹滿不能食。欲飲水者。與水則噦。雍曰。可溫中湯。噦者。小半夏湯。

又曰。下利。其脈浮大。此為虛。以強下之故也。設脈浮革。因爾腸鳴。當溫之。與水。噦。雍曰。宜溫中湯。

白話文:

又說:陽明病,潮熱,大便微硬,可以服用承氣湯。如果大便不堅硬,不要給他服用。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,恐怕有燥屎。想要知道是否有燥屎,可以給他服用小承氣湯。如果腹中不轉而無大便的,這是剛開始大便硬,後來一定會溏稀。不可攻下,攻下後必定脹滿不能吃東西。如果想喝水的,給他喝水就會嘔吐。雍氏說:可以服用溫中湯。如果嘔吐的,服用小半夏湯。

又曰。病在陽。當以汗解。而反以冷水噀之。若灌之。其熱被卻不得去。彌更益煩。皮上粟起。意欲飲水。反不渴。宜文蛤散。若不瘥。與五苓散。若寒實結胸。無熱證者。與三物小陷胸湯。白散亦可服。身熱。皮粟不解。欲引衣自覆。若以水灌之洗之。益令熱卻不得出。當汗而不汗。即煩。假令汗出已。腹中痛。與芍藥三兩。如上法。

白話文:

此外,如果疾病在陽,應該用出汗的方式來治療。但卻使用冷水澆灌病人,就像把熱水澆灌一樣,熱氣被壓下去,無法散發,反而更加煩躁,皮膚上起了顆粒,想喝水,卻不覺得口渴。這種情況,應該服用文蛤散。如果文蛤散無效,可以服用五苓散。如果寒邪凝結在胸中,沒有發熱的症狀,可以服用三物小陷胸湯。白散也可以服用。病人發熱,皮膚上的顆粒還沒有消失,想拉衣服蓋住自己。如果用像水澆灌一樣洗他,會讓熱氣被壓抑,不能散發出來。病人應該出汗,但如果不出汗,就會煩躁。如果病人已經出汗了,但腹中疼痛,可以服用三兩芍藥,方法如上。

又曰。寸口脈浮大。醫反下之。此為大逆。浮則無血。大則為寒。寒氣相搏。則為腸鳴。醫乃不知。而反飲冷水。令汗大出。水得寒氣。冷必相搏。其人則䭇。常氏云。宜草豆蔻散。

白話文:

又說,寸口脈浮大。醫生反而給他服瀉藥。這種做法完全違背道理。浮脈表示體內無血(虛弱),脈大則表示體內有寒氣。寒氣相搏,則會引起腸鳴。醫生不知道這個道理,反而給他喝冷水。劇烈的汗出,水和寒氣相搏,這個人就會死亡。常氏說,應該服用草豆蔻散。

又曰。寸口脈濡而弱。濡則惡寒。弱則發熱。濡弱相搏。臟氣衰微。胸中苦煩。此非結熱。而反薄居水漬布。冷銚貼之。陽氣遂微。諸腑無所依。陰脈凝聚。結在心下。而不肯移。胃中虛冷。水穀不化。小便縱通。復不能多。微則可救。聚寒心下。當奈何也。

千金翼曰。太陽病。小便利者。為水多。心下悸。雍曰。宜小半夏加茯苓湯。

白話文:

另說,寸口脈濡緩而虛弱,濡脈則畏寒,弱脈則發熱,濡弱相搏擊,臟氣衰微,胸中苦悶煩躁。這不是體內有熱,而是相反地,是薄弱的陽氣居住在水漬布上,冷銚貼敷在上面,陽氣就更加微弱了。諸腑沒有依靠,陰脈凝聚,結在心下,而不肯移動。胃中虛寒,水穀不能消化,小便雖然通暢,但也很少。症狀輕微的話,還可以救治,聚集在心下的寒氣,那該怎麼辦呢?

仲景曰。凡得時氣病。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。飲不能多。不當與也。何者。以腹中熱尚少。不能消之。便更與人作病也。至七八日。大渴欲飲水者。猶當依證而與之。與之常令不足。勿極意也。言能飲一斗。與五升。若飲而腹滿。小便不利。若喘若噦。不可與之也。飲而忽然大汗出。是為自愈也。

白話文:

仲景說,凡是得了時令傳染病的人,到了五六天就會感到口渴想喝水。即使想喝水,也喝不了多少。不應該給他喝水,因為腹中的熱氣還不多,喝水以後不能消化,就會反而生出新的疾病。到了七八天,非常口渴想喝水的人,也應該根據情況來決定是否給他喝水。給他喝水時,通常不要讓他喝得太多,不要讓他喝到極點。他說能喝一斗,就給他五升。如果喝了水以後,肚子脹滿,小便不利,或者出現喘氣或嘔吐的症狀,就不能再給他喝水了。喝了水以後忽然大量出汗,這是可以自愈的徵兆。

又曰。凡得病反能飲水者。此為欲愈之病。其不曉病者。但聞病人飲水自愈。小渴者乃縱與之飲。因成其禍。不可復救也。龐氏曰。凡病非大渴。不可與飲冷水。若小渴。口燥咽乾。少少呷水滋潤之。若不與水。則乾燥。無由作汗。煩喘而死者多巳。但勿令足意飲也。若大汗將來。

白話文:

有人說,凡是生病還能喝水的人,這種病就有希望痊癒。有些人不瞭解病情,只聽說病人喝了水就能自愈,於是即使病人只有輕微口渴,也放任他們喝水,結果反而導致病情加重,無法挽救。

龐氏說,凡是生病的人,除非非常口渴,否則不要喝冷水。如果只有輕微口渴,嘴脣乾燥,喉嚨乾澀,可以少量喝水滋潤一下。如果不給水,身體就會乾燥,無法出汗,很多人都因此煩躁氣喘而死。但是,不要讓病人想喝多少就喝多少。如果病人大量出汗,

燥渴甚者。但足意飲之。勿疑。若小渴強飲者。致停飲。心下滿結。喘而死者多矣。其有熱脈數。尚可作汗而解者。出於幸之幸也。

白話文:

非常口渴。想要痛快地喝,請不要猶豫。如果稍微有點點渴就強迫自己大量喝水,就會導致飲水停止,心下感到滿結,喘氣而死的也很多了。如果脈搏數得很快。還能夠發汗來治療的話,也是不容易做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