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仲景傷寒補亡論》~ 卷三 (4)
卷三 (4)
1. 仲景平脈法四十五條
又曰:寸口諸微亡陽,諸濡亡血,諸弱發熱,諸緊為寒;諸乘寒者則為厥,鬱冒不仁,以胃無穀氣,脾澀不通,口急不能言,戰而慄也。
又曰: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?師曰:五臟六腑相乘,故令十一。
又問曰:何以知乘腑,何以知乘臟?師曰:諸陽浮數,為乘腑;諸陰遲澀,為乘臟也。
白話文:
再說,寸口的脈象如果呈現微弱,代表陽氣耗散;脈象如果呈現濡軟,代表血液虧虛;脈象如果呈現虛弱,會發熱;脈象如果呈現緊張,代表受寒。各種因為受寒而導致的病症,都會產生厥逆,導致昏迷不省人事,手腳麻木,這是因為胃裡沒有穀物精氣,脾的運化阻塞不暢,導致口舌僵硬,無法說話,並會發冷顫抖。
再說,脈象濡軟虛弱,為何反而會影響到頭部的十一個部位?老師說,這是因為五臟六腑之間互相影響,所以才會影響到頭部的十一個部位。
又問,如何知道是影響到腑,如何知道是影響到臟?老師說,脈象呈現陽性的浮數,代表影響到腑;脈象呈現陰性的遲澀,代表影響到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