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仲景傷寒補亡論》~ 卷七 (1)
卷七 (1)
1. 太陰經證治十條
仲景曰。脈尺寸俱沉細者。太陰受病也。當四五日發。以其脈布胃中。絡於嗌。故腹滿而嗌乾。龐氏云。宜大承氣湯下之。雍謂更當詳證而後可下。此即仲景辨太陰之說也。未可遽下。
白話文:
仲景說:脈沉細,寸關部都可觸及,這是太陰經受病之故。此病症狀應在四五天後發作。由於太陰脈屬胃,絡於咽喉,因此該病會腹脹、咽喉乾燥。龐安常說:宜用大承氣湯來瀉下。雍認為還應詳察證狀,然後才能決定是否可以瀉下。這是仲景辨證太陰病之說。不能貿然瀉下。
又曰。太陰之為病。腹滿而吐。食不下。自利益甚。時腹自痛。若下之。必胸下結硬。雍曰。若太陰本證。臟寒自利不渴。當依仲景溫之以四逆輩。若本太陽病。因誤下腹痛。轉屬太陰者。依仲景用桂枝加芍藥湯。以太陽誤下。表證未解也。
白話文:
又說:太陰經的疾病,症狀是腹部脹滿並且嘔吐,吃不下東西,會一直拉肚子,時常腹痛。如果用瀉下的藥物治療,胸下必定會結成硬塊。雍說:如果是太陰經的真正病因,是內臟寒冷,自然會拉肚子但不會口渴。應該按照仲景的方法,用四逆湯溫暖身體。如果是太陽病的根源,因誤用瀉藥而腹痛,轉變為太陰病,應該按照仲景的方法,使用桂枝加芍藥湯。因為太陽病誤用了瀉藥,所以表症還沒有解除。
又曰。太陰中風。四肢煩疼。陽微陰澀而長者。為欲愈。
又曰。太陰病欲解時。從亥至醜上。
又曰。太陰病。脈浮者。可發汗。宜桂枝。
又曰。自利不渴者。屬太陰。以其臟有寒故也。當溫之。宜服四逆輩。
白話文:
還有說,太陰中風,四肢會感到酸痛,陽氣衰微,陰氣鬱結而時間長的人,病情將要好轉。
又說,太陰病想要痊癒的時候,會從晚上九點到凌晨一點之間。
又說,太陰病患者,脈象浮的,可以發汗治療,適合使用桂枝。
又說,腹瀉但不口渴的,屬於太陰病,因為內臟有寒氣,需要溫暖它。適合服用四逆湯之類的藥物。
又曰。傷寒三日。太陽脈弱。至四日。太陰脈大。龐氏云。脈大而胸滿多痰者。可吐之。無此證者。宜汗之。雍曰。吐用瓜蒂散。汗用桂枝湯。仍須脈浮。則可汗也。
白話文:
史書記載,傷寒三天的患者,太陽脈搏微弱。到了第四天,太陰脈搏強烈。龐氏認為,脈搏強烈,胸中飽滿且痰多者,可以吐法治療。沒有這些症狀的患者,則宜採取發汗法治療。雍氏認為,吐法可以使用瓜蒂散。發汗法可以使用桂枝湯。但仍然需要脈搏浮纔能夠發汗。
又曰。傷寒脈浮而緩。(龐氏云亦大之類)手足自溫者。系在太陰。太陰當發身黃。(龐氏云。小便不利者。必發黃。以五苓散加茵陳主之。)若小便自利者。不能發黃。至七八日。雖暴煩下利。日十餘行。必自止。以脾家實。腐穢當去故也。龐氏云。可類要四味桔皮湯。
白話文:
此外,傷寒病的脈象浮而緩,手腳溫暖的,屬於太陰經的證候。太陰經的證候,應當出現發黃的症狀。如果小便不通暢的,一定會發黃,可以用五苓散加茵陳來治療。如果小便通暢的,就不能出現發黃的症狀。到了七八天,即使突然煩躁不安,腹瀉次數每天十幾次,也會自然停止。因為脾功能實,腐敗的物質應該排出體外了。類似需要服用四味桔皮湯。
又曰。本太陽病。醫反下之。因而腹滿時痛者。屬太陰也。桂枝加芍藥湯主之。大實痛者。桂枝加大黃湯主之。
白話文:
此外,原本是太陽病,醫生誤投下劑,因而導致腹滿時痛的,是由於太陰病所致。此時,應該以桂枝加芍藥湯來主治。如果腹滿嚴重的,應該以桂枝加大黃湯來主治。
又曰。太陰為病。脈弱。其人續自便利。設當行大黃芍藥者。宜減之。以其人胃氣弱。易動故也。校正云。下利者。先煎芍藥二沸。雍曰。以脈弱。故知胃氣弱也。
白話文:
另一方面,太陰病的病人,脈搏很弱,且容易腹瀉。若傳統上應服用大黃、芍藥,也應減少劑量,因病人的胃氣較弱,容易受到刺激而移動。校正說:對於腹瀉的人,應先將芍藥煎煮兩沸後才服用。另外雍說:脈搏虛弱,所以知道病人的胃氣較弱。
2. 少陰經證治四十七條
仲景曰。脈尺寸俱沉者。少陰受病也。當五六日發。以其脈貫腎。絡於肺。系舌本。故口燥舌乾而渴。龐氏云。宜大承氣湯。雍曰未可也。更宜詳餘證。可下則下之。
又曰。少陰之為病。脈微細。但欲寐也。
白話文:
仲景說:脈象沉於尺寸部位,屬於少陰經受病。這種病症通常在五六天後發作。這是因為少陰經的脈絡與腎相貫通,又與肺相絡屬,連繫舌根,所以會出現口乾舌燥以及口渴的症狀。龐氏認為,這種情況應該服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。雍氏不同意,他認為還需要根據其他症狀再作詳細診斷。如果確實適合服用大承氣湯,那就可以服用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欲吐不吐。心煩。但欲寐。五六日。自利而渴者。屬少陰也。虛故引水自救。若小便色白者。少陰病形悉具。小便白者。以下焦虛。有寒。不能制水。故令色白也。常氏云。可四逆湯、甘草乾薑湯。(金匱方)
白話文:
另說,少陰病,想吐但吐不出來,心煩,只想睡覺,五六天後,自然腹瀉卻口渴,這屬於少陰病。因為虛證所以引水來自我救治。如果小便顏色發白,那麼少陰病的症狀都具備了。小便發白,說明下焦虛弱,有寒,無法控制水液,所以才會顏色發白。常氏說,可以用四逆湯、甘草乾薑湯來治療。(出自《金匱要略》)
又曰。病人脈陰陽俱緊。反汗出者。亡陽也。此屬少陰。法當咽痛而復吐利。常氏云。可豬膚湯。雍曰。少陰有伏氣。病亦如傷寒。法先咽痛。次必下利。與前證相似。古人謂之腎傷寒。其病輕。不傳經。治法不可同。咽痛則半夏桂枝甘草湯。下利用四逆湯。二三日即愈。
白話文:
這裡又有一說,病人的脈搏陰陽俱都緊實,反而出汗的,是陽氣耗散的緣故。這種情況屬於少陰證,按常理來講,理當咽喉疼痛接著吐瀉。常氏說:可用豬膚湯治療。張雍說:少陰證有伏氣,症狀卻很像傷寒症。病情發作的順序是:首先咽喉疼痛,然後一定是大便溏瀉。這些症狀和前面所說的症狀相似。古人稱這種情況為腎傷寒。這種病比較輕,不會傳遍全身,治療方法也不可與其他傷寒相同。治療咽喉疼痛,可以使用半夏桂枝甘草湯。治療大便溏瀉,可以使用四逆湯。服用兩三天,症狀就會痊癒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咳而下利。譫語者。被火氣劫故也。小便必難。以強責少陰汗也。常氏云。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以救火逆。豬苓湯、五苓散以通小便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脈細沉數。病為在裡。不可發汗。
白話文:
還有一種情況:少陰病,咳嗽、腹瀉、說胡話的,這是由於火熱邪氣侵犯少陰所致,小便一定困難,這是由於用強烈的汗法治療少陰病所致。常氏說:用桂枝去芍藥,加蜀漆、龍骨、牡蠣,用來治療火逆。用豬苓湯、五苓散來通利小便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脈微。不可發汗。亡陽故也。陽已虛。尺脈弱澀者。復不可下之。雍曰。可附子湯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脈緊。至七八日。自下利。脈暴微。手足反溫。脈緊反去者。為欲解也。雖煩下利。必自愈。
白話文:
另說,少陰病的病人,脈搏細弱,不可用發汗的方式治療,因為這是陽氣虛衰的緣故。陽氣已經虛弱,尺脈微弱,澀緩的,也不可用攻下的方式治療。雍氏說,可以用附子湯。
又曰。少陰病下利。若利自止。惡寒而蜷臥。手足溫者。可治。常氏云。可當歸四逆湯。
白話文:
又說:少陰病出現腹瀉。腹瀉突然停止。惡寒而蜷縮著身體躺臥,手足溫暖的。可以治療。常氏說:可用當歸四逆湯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惡寒而蜷。時自煩。欲去衣被者。可治。常氏云。吳茱萸湯。雍曰。凡少陰病。煩躁者。不可下。先服吳茱萸湯。以煩躁非實熱。且手足多逆冷也。
又曰。少陰中風。脈陽微陰浮者。為欲愈。
又曰。少陰病欲解時。從子至寅上。
白話文:
另外,還有少陰病證,症狀是怕冷而蜷縮,有時煩躁不安,想要把衣被都脫掉,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。常氏說:可以用吳茱萸湯來治療。雍氏說:凡是少陰病證,煩躁不安的,都不能瀉下。應該先服用吳茱萸湯,因為煩躁不安不是真正的熱證,而且手腳大多冰冷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吐利。手足不逆冷。反發熱者。不死。脈不至者。灸少陰七壯。常氏云。少陰。太谿穴也。龐氏云。言發熱者。謂其身發熱也。太谿穴。在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。
白話文:
另外,少陰病的人會吐瀉,手腳不會冰冷,反而會發熱,這樣的人不會死亡。如果脈搏測不到,就要灸少陰穴七壯。常氏說:「少陰穴就是太谿穴。」龐氏說:「說到發熱,是指身體發熱。太谿穴位於內踝的後跟骨上,動脈凹陷處。」
又曰。少陰病八九日。一身手足盡熱者。以熱在膀胱。必便血也。常氏云。可桃仁承氣湯、芍藥地黃湯。(未見方)
白話文:
另外說,少陰病到了八九天,全身手腳都熱的患者,是熱在膀胱的緣故,一定會便血。常氏說,可以使用桃核承氣湯、芍藥地黃湯來治療。(但沒有看到方劑)
又曰。少陰病。但厥無汗。而強發之。必動其血。未知從何道出。或從口鼻。或從目出。是名下厥上竭。為難治。常氏云。可芍藥地黃湯。雍曰。仍灸太谿。三陰交。及湧泉穴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惡寒。身蜷而利。手足逆冷者。不治。雍曰。灸太谿等穴。仍服四逆湯。
白話文:
-
另一種情況是小陰病。患者只有突然昏厥的症狀,卻沒有盜汗。如果精力強行發汗,很容易造成血氣激動,而後會從不同的地方流出。有可能從口鼻,也有可能從耳朵流出,是危重病況。對此,常氏提出了芍藥地黃湯的治療方案。
-
雍氏也提出了自己的治療方法,認為應艾灸太溪、三陰交,以及湧泉穴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吐利躁煩。四逆者死。龐氏云。煩躁者。內煩躁也。與吳茱萸湯。正宜細審其生死也。
又曰。凡少陰四逆者。宜溫之。雍曰。此正仲景吳茱萸湯證。不當不治。仍灸太谿。
白話文:
另外《傷寒論》說:少陰病。如果嘔吐、腹瀉、煩躁、四肢冰冷。則死亡。龐氏說:煩躁是內心煩躁。改用吳茱萸湯。確實應該仔細審察其生死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下利止而頭眩。時時自冒者死。龐氏云。此當是少陽冒昧。汗濈然出。脈勻小浮者。少陰無眩冒之證。雍日。千金翼作少陰。
白話文:
另外說到,少陰病,腹瀉停止而頭暈,時常昏迷的,必死。龐氏說:「這應該是少陽病,突然昏迷,汗水濈然流出,脈搏和緩而浮沉的,少陰病沒有昏迷眩暈的證候。雍日說:「《千金翼》中作少陰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四逆惡寒而身蜷。脈不至。不煩而躁者死。(千金翼同。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。)龐氏詳定云。吐利煩躁者死。雍曰。吐利煩躁四逆者死。已見前證。不應重出。此正謂不煩而躁。屬利證也。更宜吳茱萸湯、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。仍灸太谿穴。
白話文:
另外一種說法是,少陰症,四肢逆冷而身體蜷縮,脈搏弱而緩慢,不發燒但煩躁不安,這種情況會死亡。(《千金翼方》中另外有一種說法:嘔吐、腹瀉、煩躁不安、逆冷的,會死亡。)龐安常詳細地考訂說:嘔吐、腹瀉、煩躁不安,而且四肢逆冷的,會死亡。前面症候中已經說過這個,不應該重複。這裡所說的是不發燒卻煩躁不安,這是利證。更應該服用吳茱萸湯、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,同時灸太谿穴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六七日。息高者死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脈微細沉。但欲臥。汗出不煩。自欲吐。至五六日自利。復煩躁。不得臥寐者死。
白話文:
又說,少陰病,在六七天時,呼吸急促的會死亡。
又說,少陰病,脈搏微弱細沉,只想躺著,出汗但不煩躁,自己想要嘔吐,到了五六天時出現腹瀉,再出現煩躁,不能安睡的會死亡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始得之。反發熱。脈沉者。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。龐氏曰。少陰病脈沉。不知何沉也。且沉緊發汗則動經。沉數為病在裡。不可發汗。此脈或沉而濡。或沉而微。是表中寒而里不消。脈應里而發在表。故以細辛之藥溫散而取汗也。
白話文:
又說,少陰病剛開始發病時,又出現發熱。脈象沉的,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。龐氏說,少陰病脈沉,不知道沉的是哪一種沉。如果脈沉且緊,發汗就會動經。脈沉且數,表示病在裡面,不可發汗。這種脈象,有的沉而濡,有的沉而微弱,這是表示表裡都有寒氣,裡面的寒氣沒有消散,脈象應和裡面的寒氣,發現在外面。所以用細辛的藥物溫散來發汗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得之二三日。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。以二三日無里證。故微發汗也。龐氏曰。謂初得病二三日。常見少陰證無陽者。鬚髮小汗也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得之二三日以上。心中煩。不得臥。黃連阿膠湯主之。
白話文:
又說:少陰病,稱得上之後二、三天,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微微地發一點汗。因為二、三天,沒有裡證。所以治療上微微地發一點汗。龐氏說:指才開始生病,病程二、三天,經常見到少陰病的證狀、沒有陽氣的。鬍鬚和頭髮上有一些細小的汗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得之一二日。口中和。其背惡寒者。當灸之。附子湯主之。常氏云。當灸膈俞關元穴。背俞第三行。雍曰。此有漏字。當是灸膈俞及關元穴也。膈俞是背俞第二行穴。
白話文:
此外,少陰病,患病一、兩天,口中和緩,但背部怕冷的,應當灸這個穴位。可以用附子湯治療。常氏說,應灸膈俞、關元穴。背俞穴在背俞經第三行。雍氏說,這裏漏字了,應是灸膈俞穴及關元穴。膈俞穴在背俞經第二行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身體痛。手足寒。骨節痛。脈沉者。附子湯主之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下利便膿血者。桃花湯主之。
白話文:
又說,少陰病,身體疼痛,手足冰冷,骨節酸痛,脉象沉伏的,應當使用附子湯來治療。
又說,少陰病,腹瀉且便中有膿血的,應當使用桃花湯來治療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二三日至四五日。腹痛。小便不利。下利不止。便膿血者。桃花湯主之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下利便膿血者。可刺。常云。刺幽門交信。雍曰。宜灸。
白話文:
同時,說少陰病,從發病後二到四天,腹部疼痛,小便不利,腹瀉不止,大便帶有膿血的,用桃花湯治療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吐利。手足厥冷。煩躁欲死者。吳茱萸湯主之。雍曰。凡少陰病。四逆而煩躁者。未問其餘證。先宜服吳茱萸湯。四逆而無煩躁證者。先宜服四逆湯。四逆下利脈不出者。先宜服通脈四逆湯。此三者。治少陰證大要藥也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下利咽痛。胸滿心煩者。傷寒湯主之。
白話文:
還有一種說法,如果少陰疾病患者出現嘔吐、腹瀉、手腳冰涼、煩躁不安,甚至有死亡危險時,可以使用吳茱萸湯治療。雍說是,少陰疾病患者,出現四肢逆冷並且煩躁不安的症狀,還沒問其他症狀,就應該先服用吳茱萸湯。如果出現四肢逆冷但是沒有煩躁不安症狀的,應該先服用四逆湯。如果出現四肢逆冷、下痢,但脈搏微弱的,應該先服用通脈四逆湯。這三種湯藥是治療少陰疾病主要的藥方。
又曰。少陰病二三日。咽痛者。可與甘草湯。不瘥者。與桔梗湯。龐氏云。半夏散亦主之。
白話文:
另外有一種情況,患者少陰病已持續二、三日,出現咽痛的症狀。這時可以給予甘草湯來治療。如果甘草湯治療後效果不佳,則可以改用桔梗湯。但龐氏認為,半夏散也可以用來治療這種情況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咽中痛。半夏散及湯主之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咽中傷生瘡。不能語言。聲不出者。苦酒湯主之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下利。白通湯主之。
白話文:
另有說法,少陰病症狀為咽喉疼痛,可用半夏散及湯治療。
另外,少陰病如果出現咽喉傷口生瘡,無法說話,聲音發不出來的症狀,可用苦酒湯治療。
同樣地,少陰病如果出現腹瀉的症狀,可用白通湯治療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下利脈微者。與白通湯。利不止。厥逆無脈。乾嘔煩者。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。服湯。脈暴出者死。微續者生。
白話文:
又說:少陰病,大便泄瀉,脈搏微弱的,用白通湯。泄瀉不止,手足逆冷,脈搏消失,乾嘔煩躁的,主治的是白通湯加上豬膽汁的湯藥。服湯藥後,脈搏突然出現的會死亡,脈搏微弱而持續的會生還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二三日不已。至四五日。腹痛。小便不利。四肢沉重疼痛。自下利者。此為有水氣。其人或咳。或小便利。或下利。或嘔者。真武湯主之。雍曰。真武湯不愈者。小青龍湯。
白話文:
此外,少陰病,經過二、三天沒有好轉,到了四、五天,腹痛,小便不利,四肢疼痛沉重,腹瀉。這類患者為水氣所困所致。有些患者咳嗽,或者小便利,有些患者腹瀉,有些患者嘔吐。應使用真武湯治療。雍氏說:使用真武湯治療無效的,可使用小青龍湯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下利清穀。裡寒外熱。手足厥逆。脈微欲絕。身反不惡寒。其人面赤色。或腹痛。或乾嘔。或咽痛。或利止脈不出者。通脈四逆湯主之。
白話文:
另外還有一種情況,是少陰病證,表現為腹瀉清穀,裡寒外熱,手腳冰涼,脈搏微弱欲絕,但是身體卻不畏寒,臉色紅赤,或者腹痛,或者乾嘔,或者咽喉疼痛,或者腹瀉停止而脈搏不出。這種情況,可以用通脈四逆湯來治療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四逆。其人或咳。或悸。或小便不利。或腹中痛。或泄利下重者。四逆散主之。
白話文:
再說,少陰病症狀,四肢都冷,有的人咳嗽,有的人驚慌不安,有的人小便不順,有的人腹部疼痛,有的人腹瀉,下墜感嚴重的話,就服用四逆散主治之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下利六七日。咳而嘔渴。心煩不得眠者。豬苓湯主之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得之二三日。口燥咽乾者。急下之。宜大承氣湯。
白話文:
又說,少陰病,腹瀉六七天,伴有咳嗽、嘔吐、口渴,心裡煩躁並且睡不著覺的,應該用豬苓湯來治療。
又說,少陰病,得了兩三天後,出現口乾喉燥的,應當及時使用通便的方法,適合用大承氣湯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自利清水。色純青。心下必痛。口乾燥者。急下之。宜大承氣湯。(一法用大柴胡)雍曰。惟口乾燥一證見熱。更當細詳其餘證。方敢用。
又曰。少陰病六七日。腹脹不大便者。急下之。宜大承氣湯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脈沉者。急溫之。宜四逆湯。
白話文:
另外說到:少陰病,自己拉肚子且拉出清澈的水,顏色純青,心臟以下必定疼痛,嘴巴乾燥的人,要趕快攻下(治療方法:服用大承氣湯。(另一種方法是用大柴胡。)雍說:「只有嘴巴乾燥這一症狀是顯現出熱象。更應該仔細詳細的,探查其他的症狀,纔敢使用此治療方法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飲食入口則吐。心中溫溫欲吐。復不能吐。始得之。手足寒。脈弦遲者。此胸中實。不可下也。當吐之。若膈上有寒飲。乾嘔者。不可吐也。急溫之。宜四逆湯。
白話文:
傷寒病少陰證的患者,飲食一入口就吐出來,心中溫溫暖暖卻又有嘔吐的慾望,但是又吐不出來,病初發時手腳寒冷,脈像弦而緩慢者,這是因為胸中實熱的緣故,不可用攻下的法子。應當用吐法。如果橫隔上有寒飲,致使乾嘔者,不可用吐法,應急用溫法治療。可用四逆湯。
又曰。少陰病。下利。脈微澀。嘔而汗出。必數更衣。反少者。當溫其上。灸之。脈經云。灸厥陰可五十壯。常氏云。可灸大沖穴。雍曰。仍灸太谿。
白話文:
又說:少陰病,腹瀉,脈搏微弱而澀,嘔吐並伴有出汗,一定需要經常更換衣服。症狀減輕者,應溫暖其上部,灸之。《脈經》說:灸厥陰穴可五十壯。《常氏灸法》說:可灸大沖穴。雍氏說:仍灸太谿穴。
問曰。自利者。三陰證也。仲景以自利不渴者屬太陰。渴者屬少陰。何也。雍曰。太陰。脾之經也。其脈布胃中。與胃為表裡。脾本惡濕。加以胃中寒。故不渴也。少陰。腎之經也。腎屬水。故惡燥。經中有邪。則腎當大燥。於是引飲自救。故渴也。是以太陰無渴證。少陰有渴證也。
白話文:
有人問,自發性腹瀉是三陰病的證狀。仲景將自發性腹瀉不口渴的歸為太陰病,口渴的歸為少陰病,為什麼呢?
雍氏答道,太陰經是脾的經脈,它的脈絡布滿胃部,與胃表裡相合。脾本質上厭惡濕邪,再加上胃中有寒,所以不口渴。少陰經是腎的經脈,腎屬水,所以厭惡燥邪。如果經絡中有邪氣,腎就會非常乾燥,於是引飲自救,所以會口渴。因此,太陰病沒有口渴的證狀,而少陰病有口渴的證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