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仲景傷寒補亡論》~ 卷十七 (7)
卷十七 (7)
1. 霍亂二十六條
仲景問曰:病有霍亂者何?答曰:嘔吐而利,此名霍亂。
問曰:病發熱、頭痛、身疼、惡寒、吐利者,此屬何病?答曰:此名霍亂,吐利而復發熱也。(一作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)雍曰:此論霍亂似傷寒之症也。
又曰:傷寒,其脈微澀者,本是霍亂,今是傷寒。卻四五日,至陰經上轉入陰,必利。(一作吐利)本嘔、下利者,不可治也。欲似大便,而反失氣,仍不利者,此屬陽明也。便必硬,十三日愈。所以然者,經盡故也。下利後,當便硬;硬則能食者愈。今反不能食,到後經中,頗能食;復過一經,能食;過之一日,當愈。不愈者,不屬陽明也。惡寒、脈微而(一作緩)復利,利止亡血也。四逆加人參湯主之。雍曰:此論今是傷寒之症,故言本嘔下利不可治。若論霍亂,則必嘔吐而利也。一是傷寒而不屬陽明,惡寒、脈微復利,利止者,則用四逆加人參湯主之。
此湯若霍亂症亦可服。千金翼合二論為一,是當經有缺文。
問曰:霍亂何由而致也?雍曰:胸中逆亂之氣也。初無疾而霍亂,往往飲食失節,而致胸中逆亂也。故傷寒而霍亂者,陰陽二氣亂於胸中也。靈樞三十四篇曰:清氣在陰,濁氣在陽;營氣順脈,衛氣逆行;清濁相干,亂於胸中,是為大悗。
又曰:亂於腸胃,則為霍亂。經言五亂,霍亂其一也。惟亂於胸,所以吐;亂於腸,所以利也。孫真人曰:飲食㹠獪、復食乳酪、海陸百品、無所不啖;眠臥冷席、多飲寒漿;胃中諸食,結而不消;陰陽二氣壅而伏痰;陽氣欲升,陰氣欲降,陰陽乖隔,變成吐利;頭疼如破、百節如解;遍體諸筋,皆為迴轉。論時雖小,卒病之中,最為可畏。雖臨履薄危,不足論也。故古人語此者,刺之則徐出徐入,導氣而已,非補瀉也。用藥者,順其陰陽之氣而已,無汗下也。此伏治亂氣之道。
仲景曰:霍亂,頭痛、發熱、身疼痛、熱多、欲飲水者,五苓散主之。寒多、不用水者,理中丸主之。
又曰: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,當消息和解其外,宜桂枝湯小和之。
又曰:吐利、汗出、發熱、惡寒、四肢拘急、手足厥冷者,四逆湯主之。
又曰:既吐且利,小便復利而大汗出;下利清穀、內寒外熱、脈微欲絕者,四逆湯主之。
又曰:吐已、下斷;汗出而厥、四肢拘急、不解、脈微欲絕者,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。千金翼曰:無豬膽,以羊膽代之。千金方別有加減法。
又曰:吐利、發汗、脈平、小煩者,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。雍曰:勿服藥,損谷則愈。
叔和曰:轉筋為病,其人臂腳直;脈上下行、微弦;轉筋入腹,雞屎白散主之。
千金要方曰:凡霍亂,務在溫和將息。若冷,則遍體轉筋。凡此病,定一日不食為佳;仍須三日少少飲粥;三日以後,可恣意食息;七日勿雜食為佳,所以養脾氣也。
白話文:
霍亂二十六條
張仲景問道:什麼是霍亂?答曰:嘔吐且腹瀉,這就叫做霍亂。
問道:病人發熱頭痛、全身疼痛、惡寒,並嘔吐腹瀉,這是什麼病?答曰:這是霍亂,嘔吐腹瀉之後又發熱。(一說:自己嘔吐瀉下後停止,又再次發熱)雍公曰:這篇論述霍亂,類似傷寒的症狀。
又說:傷寒,脈象微弱而澀滯的,本是霍亂,現在是傷寒。過了四五天,寒邪轉入陰經,必定腹瀉(一說嘔吐腹瀉),本就嘔吐、腹瀉的,不可治療。想大便卻反而氣虛,仍然不大便的,這是屬於陽明經的病症。大便必定堅硬,十三天痊癒。原因是經脈氣血已經運行完畢。腹瀉之後,大便應該變硬,大便變硬就能進食,這樣就痊癒了。現在反而不能進食,等到經脈氣血運行到中焦,能進食,再過一經脈,又能進食,再過一天,就應該痊癒了。如果不痊癒,就不是陽明經的病症。惡寒,脈象微弱(一說緩弱)而再次腹瀉,腹瀉停止則失血。四逆加人參湯主治。雍公曰:這篇論述的是現在是傷寒的症狀,所以說本就嘔吐瀉下不可治療。如果論述霍亂,則必定是嘔吐且腹瀉。這是一種不屬於陽明經的傷寒,惡寒脈微再次腹瀉,腹瀉停止的,就用四逆加人參湯主治。
這個方劑,如果是霍亂症狀也可以服用。《千金翼方》將兩家論述合為一論,應該是經文中缺失了部分文字。
問道:霍亂是怎麼引起的?雍公曰:是胸中逆亂之氣。一開始沒有疾病而突然患霍亂,往往是飲食失節,導致胸中逆亂之氣。所以傷寒而兼患霍亂的,是因為陰陽二氣在胸中紊亂。《靈樞》三十四篇說:清氣在陰,濁氣在陽,營氣順著經脈運行,衛氣逆行,清濁之氣相干擾,在胸中紊亂,就叫做大悗。
又說:在腸胃中紊亂,就成為霍亂。經書上說有五種紊亂,霍亂是其中一種。只有胸中紊亂,所以嘔吐;腸胃紊亂,所以腹瀉。孫真人說:飲食不節,又吃乳酪、海陸各種食物,樣樣都吃,睡臥在冰冷的席子上,多喝冰冷的飲料,胃中各種食物積聚而不消化,陰陽二氣阻塞,形成痰飲,陽氣想上升,陰氣想下降,陰陽隔絕,就變成嘔吐腹瀉,頭痛像要裂開一樣,全身關節像要散架一樣,全身筋脈都像在旋轉。發病時間雖然短,但急性病中最為可怕,即使處於危急關頭,也不足為奇。所以古人治療這種病,用針刺時要慢慢進針慢慢出針,只導引氣血而已,不是補瀉。用藥時,要順應其陰陽之氣,不要發汗或瀉下,這是治療逆亂之氣的根本方法。
張仲景說:霍亂,頭痛發熱,全身疼痛,熱象多,想喝水,用五苓散主治;寒象多,不想喝水,用理中丸主治。
又說:嘔吐腹瀉停止了,但全身疼痛不止,就要調和解表,用桂枝湯略加調整。
又說:嘔吐腹瀉,汗出,發熱惡寒,四肢拘急,手足厥冷,用四逆湯主治。
又說:已經嘔吐腹瀉,小便也頻數,而且大汗淋漓,腹瀉排出清稀的穀物樣物質,內寒外熱,脈象微弱將絕,用四逆湯主治。
又說:嘔吐已經停止,瀉下也停止了,但汗出而厥逆,四肢拘急,症狀不解,脈象微弱將絕,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治。《千金翼方》說:沒有豬膽,可以用羊膽代替。《千金方》另有加減的方法。
又說:嘔吐腹瀉後出汗,脈象平穩,但稍感煩躁,這是因為新病虛弱,不能承受飲食之氣,雍公曰:不要服用藥物,減少飲食則痊癒。
巢元方說:轉筋是疾病,病人胳膊腿伸直,脈象上下運行,略微弦細,轉筋入腹,用雞屎白散主治。
《千金要方》說:凡是霍亂,務必溫和調養,如果受寒就會全身轉筋。凡是這種病,最好一天不進食,仍然需要三天少量喝粥,三天以後,可以隨意飲食,七天不要吃雜食,這是為了養護脾胃之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