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仲景傷寒補亡論》~ 卷十七 (4)
卷十七 (4)
1. 痓痙二十六條
又有傷寒汗後。方坐談語次。忽瞠目口噤。雖坐如故。而四肢僵硬不可屈折。少頃即罷。罷而復作。正所謂須臾數十發者。罷則言語如故。雍謂此緣出汗多所致。傷寒痙也。時服桂枝栝蔞而愈。
又一兒如傷風。一二日後不知人。冥冥臥。不語不食。此痓也。忽四肢強直。口噤。手足皆如策腫。手足指皆㤗開。少頃即定。復稍柔。但冥冥然。雍謂此為痓病而加痙者也。
又一村人。病二三日後。口噤。身強直反張。覺臂腿長於常日。略知人事。齒縫中能作聲。不甚明曉。飲冷水。反要火炙。尋衣縫。摸床撮空。無所不至。其症甚怪。時雍思之。只是痙。用大岩蜜湯擦其齒。須臾口得開。數進續命湯。遂愈。村人耐疾。使富貴安得不死。
又一家父子閉戶坐。不出門。人云患鎖牙風。使偵之。父子對坐。各用兩手板面前一橫木。少頃病來。則兩手俱脫偃仆。後蘇而復坐。父子更起更偃仆。以倉公當歸湯主之。其子遂愈。父羸老不救。問風來之狀。則自足起。循太陽經而上。過膕中。至股分兩支。一支循股外而上入腰。
則猛掣便側起。一支循股內而上入少腹。考之於經。太陽無此別支。應是入少陰也。
又有一人行次。仰面顧者三。眾謂仰面有所視。少頃即倒。舁歸反張。數日而沒。此疾症甚不一。亦有間者。不能具記。歷驗之。痓似微柔軟。發痙則極強硬。前人敘此未能盡。雍雖加詳。而次第紊亂耳。
白話文:
痓痙二十六條
另外,有傷寒病人在出汗之後,剛坐著與人交談時,突然瞪大眼睛,嘴巴緊閉。雖然還能坐著,但四肢卻僵硬無法彎曲。過一會兒就恢復正常,但又會再次發作,這就是所謂的「短時間內發作數十次」的情況。發作停止後,說話就跟平常一樣。我(雍)認為這是因為出汗過多所導致的傷寒痙攣。當時服用桂枝栝蔞湯後就痊癒了。
另外,有一個小孩像是得了風寒,一兩天後就失去意識,昏睡不醒,不說話也不吃東西,這也是一種痙攣。突然間,四肢變得僵硬,嘴巴緊閉,手腳腫脹得像木棍一樣,手指腳趾都張開著。過一會兒就恢復正常,但身體還是虛弱無力。我(雍)認為這是一種痙攣加上痙攣的病症。
另外,有一個村民,生病兩三天後,嘴巴緊閉,身體僵硬且向後仰,感覺手臂和腿比平常長。雖然稍微有點意識,能從牙縫中發出聲音,但不清楚在說什麼。喝冷水反而想要烤火,到處摸索衣服的縫隙、床鋪、抓空氣,什麼都做。這個病症非常奇怪。當時我(雍)認為這只是痙攣。用大岩蜜湯擦拭他的牙齒,一會兒嘴巴就能打開。接著服用續命湯數次,就痊癒了。村民能忍受這種疾病,那些富貴人家又怎麼可能不死呢?
另外,有一對父子關著門在家裡坐著,不出來。有人說他們得了鎖牙風,就派人去探查。父子面對面坐著,各自用兩手撐著面前的一根橫木。過一會兒病發,兩手就會脫力,向後倒下。醒來後又坐起來,父子就這樣不斷地起身又倒下。用倉公當歸湯治療,兒子就痊癒了,父親因為年老體弱沒有救活。詢問發病時的狀況,得知發病時是從腳底開始,沿著太陽經脈向上,經過膝膕,到大腿分成兩條支脈。一條沿著大腿外側向上,進入腰部,就會猛烈抽搐而倒下;另一條沿著大腿內側向上,進入小腹。根據經脈的走向來看,太陽經脈沒有這樣的支脈,應該是進入了少陰經脈。
另外有一個人在走路時,三次仰頭向上看,人們以為他看到了什麼,過一會兒他就倒下了。被抬回家後身體向後反張,幾天後就過世了。這種疾病的症狀非常不一致,也有間歇性的發作,無法一一記錄下來。經過多次驗證,痙攣發作時似乎是輕微的柔軟,而發作時就會變得非常僵硬。前人對此的描述不夠全面,雖然我(雍)做了詳細的補充,但順序有些混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