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仲景傷寒補亡論》~ 卷十五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五 (5)

1. 傷寒勞復三十二條

素問曰:「熱病已愈,時有所遺者,何也?」岐伯曰:「諸遺者,熱甚而強食之,故有所遺也。若此者,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,因其穀氣相搏,兩熱相合,故有所遺也。」「治遺奈何?」曰:「視其虛實,調其逆從,可使必已矣。」

又曰:「病熱當奈何禁之?」歧伯曰:「病熱少愈,食肉則復,多食則遺,此其禁也。」

仲景曰:「大病瘥後,勞復者,枳實梔子豉湯主之。」

又曰:「傷寒,瘥已後,更發熱,小柴胡湯主之。脈浮者,以汗解之;脈沉實(實一作緊)者,以下解之。」常氏云:「汗宜柴胡桂枝湯,下宜調胃承氣湯。」

又曰:「大病瘥後,從腰以下有水氣者,牡蠣澤瀉散主之。」

又曰:「大病瘥後,喜唾,久不了了,胸上有寒,以丸藥溫之,宜理中丸。」

又曰:「傷寒解後,虛羸少氣,氣逆欲吐,竹葉石膏湯主之。」

又曰:「病人脈已解(脈一作熱),而日暮微煩,以病新瘥,人強與谷,脾胃氣尚弱,不能消穀,故令微煩。損谷則愈。」華元化曰:「時病瘥後,酒肉、五辛、油麵、生冷、酸滑、房室,皆斷之。此其大略也。」

孫真人曰:「凡熱病新瘥,及大病之後,食豬及羊血、肥魚油膩等,必大下利,醫所不能治也,必至於死。若食餅餌、粱黍、飴脯、膾炙、棗慄、諸果、脩脯,及堅實難消之物,胃氣尚弱,不能消化,必更結熱。設以藥下之,則胃氣虛冷,大便難禁。不下之則死,下之則危,皆難救也。熱病及大病之後,多坐此死,不可不慎也。」

又曰:「新病瘥後,但得食糜粥。寧少食令飢,慎勿飽,不得他有所食,雖思之勿與也。引日轉久,可漸食羊肉白糜,若汁羹、雉兔鹿肉。不可食豬狗肉也。新瘥後,當靜臥,慎勿早起梳頭洗面,非但勞體,亦不可多言語、用心使意、勞煩。凡此皆令人勞復。」故督郵顧子獻得病已瘥。

華叔視脈曰:「雖瘥尚虛弱,未得復。陽氣不足,慎勿勞事。余勞尚可,女勞則死,當吐舌數寸。」其婦聞其夫瘥,從百餘里來省之。經宿交接,中間三日,發熱口噤,臨死舌出數寸而死。病新瘥,未滿百日,氣力未平復,而以房室者,略無不死。有古人名蓋正者,疾愈後六十日,

已能行射獵,以房室,即吐涎而死。近有一士,大病瘥十餘日,犯之,小腹急痛,手足拘攣而死。

又曰:「時病瘥後,未滿五日,食一切肉面者,病發必困。」

又曰:「瘥後新起,飲酒及韭菜,病更發。」

又曰:「新瘥食生魚鮮,下利必不止;食生菜,終身顏色不復;食生果及羊肉者,必膈上作熱蒸;食犬羊等肉,必作骨中蒸熱;食魚肉瓜生菜,令人生腫;食蒜膾者,疾更發,必致大困。新汗解,飲冷水者,心包冷,令人虛,補不復。」雍曰:「傷寒之為熱毒諸疾,不可不謹懼其後者,

畏此毒之再作也。一之已甚,其可再乎?況飲酒食棗羊犬肉,皆大熱之物,以此致復,無不大困。且汗下之後,表裡俱虛,胃氣困弱,食過多,食生冷,及小有勞動,必皆致復,可不謹哉!」雍見北方多此疾,亦有調攝之方。疾愈之後,三日之內,惟食白粥,言語亦忌。三日之外,

白話文:

傷寒勞復三十二條

《素問》說:熱病痊癒後,有時還會留下一些後遺症,這是為什麼呢?岐伯說:這些後遺症,都是因為病情嚴重時強行進食造成的。像這樣的情況,都是疾病已經減輕,但熱邪還殘留在體內,又因為食物的氣息互相衝擊,兩種熱邪結合在一起,所以才會留下後遺症。治療這些後遺症該怎麼辦呢?他說:要觀察患者的虛實情況,調整治療方法,使其順應病情變化,就能夠痊癒。

又說:患熱病時應該如何忌口?岐伯說:熱病稍微好轉,吃肉就會復發,多吃則會留下後遺症,這就是忌口的原則。

張仲景說:大病痊癒後,勞累復發者,可用枳實梔子豉湯治療。

又說:傷寒痊癒後,再次發熱,可用小柴胡湯治療。脈象浮者,用發汗的方法治療;脈象沉實(實可讀作緊)者,則用其他方法治療。常氏說:發汗宜用柴胡桂枝湯,瀉下宜用調胃承氣湯。

又說:大病痊癒後,腰部以下有水腫的,可用牡蠣澤瀉散治療。

又說:大病痊癒後,經常唾沫,很久都不好,胸部感覺寒冷,可用溫性的丸藥治療,宜用理中丸。

又說:傷寒痊癒後,身體虛弱,氣短,氣逆想吐,可用竹葉石膏湯治療。

又說:病人脈象已經恢復正常(脈可讀作熱),但傍晚時分略感煩躁,這是因為病情剛痊癒,病人強行進食,脾胃功能還很虛弱,不能消化食物,所以才導致煩躁。減少食量就能好轉。華元化說:疾病痊癒後,酒、肉、辛辣食物、油膩食物、生冷食物、酸滑食物以及房事都應戒除,這就是大體原則。

孫真人說:凡是熱病剛痊癒,以及大病之後,吃豬羊血、肥魚、油膩食物等,必然會導致嚴重腹瀉,醫生也無法治療,最終會導致死亡。如果吃餅、餌、粱米、黍米、飴糖、脯肉、膾炙、棗栗、各種水果、乾肉等,以及堅硬難以消化的食物,由於胃氣還很虛弱,不能消化,必然會再次導致熱邪積聚。如果用藥物瀉下,則會導致胃氣虛寒,大便失禁;不瀉下則會死亡,瀉下則有危險,都很難治療。熱病及大病之後,很多人因此而死,不可不謹慎。

又說:新病痊癒後,只能吃稀飯粥,寧可少吃點餓著肚子,也不要吃飽,不能吃其他的食物,即使想吃也不要給他吃。時間久了,可以逐漸吃羊肉白粥、肉湯、雉兔鹿肉,但不能吃豬狗肉。新病痊癒後,應該靜臥休息,不要早起梳頭洗臉,不僅要避免身體勞累,也不可多說話,用腦過度,心煩意亂。所有這些都會導致病情復發。督郵顧子獻病癒後,

華叔診脈說:雖然病癒了,但身體還很虛弱,還沒完全恢復,陽氣不足,應該避免勞累。輕微的勞累還可以,過度勞累就會導致死亡。當時他舌頭伸出來好幾寸長。他的妻子聽說他病癒了,從一百多里外來看望他。他們夫妻同房過夜,三天後,他又發熱、口噤,臨死前舌頭伸出來好幾寸長而死。疾病剛痊癒,不到一百天之內,體力還沒恢復,就同房,幾乎沒有不死的人。古代有個叫蓋正的人,病癒六十天後,

已經可以射獵了,同房後,立即吐涎而死。最近有個士人,大病痊癒十幾天後,同房,小腹劇痛,手腳抽搐而死。

又說:疾病痊癒後,不到五天,吃任何肉類和麵食,都會使病情復發,且病情嚴重。

又說:病癒後不久,飲酒或吃韭菜,病情會再次發作。

又說:新病痊癒後吃生魚鮮,腹瀉就會止不住;吃生菜,終身容貌都不會恢復;吃生果和羊肉,就會感到上膈部發熱;吃犬羊等肉,就會感到骨頭裡發熱;吃魚肉、瓜果、生菜,會使人腫脹;吃蒜泥拌肉,病情會再次發作,而且會非常嚴重;新病痊癒後,喝冷水,心包會受寒,讓人虛弱,難以恢復。雍說:傷寒以及各種熱毒疾病,不可不謹慎,應該警惕其後遺症。

害怕毒邪再次發作。一次已經很嚴重了,還能再次發作嗎?況且飲酒、吃棗、羊、犬肉,都是大熱之物,因此導致病情復發,沒有不嚴重的。而且,汗下之後,表裡都虛弱,胃氣虛弱,多吃東西、吃生冷食物,以及稍微勞累,都會導致病情復發,不可不謹慎啊!雍在北方見過很多這種疾病,也有一些調理的方法。疾病痊癒後,三天之內,只能吃白粥,說話也要忌口。三天之後,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