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肱

《類證活人書》~ 卷第十八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八 (3)

1. 卷第十八

(酒蒸黃連丸)(七十九),治暑毒伏深。累取不瘥。無藥可治。伏暑發渴者。此方尤妙。

黃連(四兩。以無灰好酒浸面上約一寸。以重湯熬干)

上搗羅為細末。糊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滾水下三五十丸。胸膈涼。不渴為驗。

(茅花湯)(八十),治鼻衄不止。

茅花一大把。水三盞煎濃汁一盞。分作二服即瘥。如無花以根代之。

(枳實理中丸)(八十一),治傷寒結胸欲絕。心膈高起。手不得近者。宜此治之。

茯苓(二兩),人參(二兩),枳實(十六片麩炒),白朮(二兩),乾薑(二兩炮),甘草(二兩炒)

上搗羅為細末。煉蜜為丸。如雞子黃大。每服一丸。熱湯化下。連進二三服。胸中豁然。渴者加栝蔞根二兩。下利者。加牡蠣二兩煆之。

(小半夏加茯苓湯)(八十二),治諸嘔噦。心下堅痞。膈間有水痰眩悸者。

半夏(五兩湯浸洗七遍),白茯苓(三兩去皮)
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半兩。水三盞煎至一盞。秤生薑四錢。取自然汁投藥中。更煎兩沸熱服。不拘時候。

(桔梗枳殼湯)(八十三),治傷寒痞氣胸滿欲絕。

桔梗,枳殼(麩炒去穰。各一兩)

上銼如麻豆大。以水二盞煎至一盞。去滓分二服。

(赤茯苓湯)(八十四),治傷寒嘔噦。心下滿。胸膈間宿有停水。頭眩心悸。

赤茯苓(一兩),芎藭(半兩),半夏(半兩湯洗七遍去滑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白朮(半兩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穰焙)

上件藥搗羅為粗末。每服四錢。水一盞半。生薑五片。煎至七分。去渣溫服。不拘時候。

(香薷散)(八十五),治陰陽不順。清濁相干。氣射中焦。名為霍亂。此皆由飽食腥膾。復啖乳酪。海陸百品。無所不餐。多飲寒漿。眠臥冷席。風冷之氣傷於脾胃。諸食結而不消。陰陽二氣壅而不反。陽氣欲降。陰氣欲升。陰陽交錯。變成吐利不已。百脈昏亂。營衛俱虛。冷搏於筋則轉筋。宜服此方。

厚朴(去皮二兩),香薷(穗一兩半),黃連(二兩。二味入生薑四兩。同杵炒令紫色用)一方有白扁豆尤良。

上搗為粗末。每服三錢。水一盞。酒半盞。同煎至七分去滓。用新汲水頻頻浸換。令極冷頓服之。藥冷則效速也。仍煎服時不得犯鐵器。慢火煎之。兼治非時吐利霍亂。腹中撮痛。大渴煩躁。四肢逆冷。冷汗自出。兩腳轉筋。疼痛不可忍者。須井中沉令極冷頓服之。乃有神效。

(犀角地黃湯)(八十六),治傷寒及溫病。應發汗而不發汗。內有瘀血。鼻衄吐血面黃大便黑。此方主消化瘀血。兼治瘡疹出得太盛。以此解之。

芍藥(三分),生地黃(半斤),牡丹皮(去心一兩),犀角(一兩為屑。如無。以升麻代之)(升麻犀角。性屬兩途)

白話文:

卷第十八

(酒蒸黃連丸)(七十九),治療暑熱毒邪深入體內,多次治療都無法痊癒的疾病,這種情況到了無藥可醫的地步。對於暑熱發作導致口渴的症狀,這個藥方尤其有效。

藥方組成:黃連(四兩,用沒有雜質的好酒浸泡,酒面高過藥材約一寸,再用隔水加熱的方式蒸乾)。

做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,過篩成為細末,用米糊做成丸劑,大小如同梧桐子。每次用滾燙的開水送服三五十丸,感覺胸膈清涼,口渴緩解為見效的指標。

(茅花湯)(八十),治療鼻子出血不止。

藥方組成:茅花一大把。

做法:將茅花用水三碗煎煮,得到濃汁一碗,分兩次服用,就能痊癒。如果沒有茅花,可以用茅草根代替。

(枳實理中丸)(八十一),治療傷寒病導致胸部結塊,病情危急,胸口高高鼓起,手都不能靠近的症狀,這個藥方適合治療這種情況。

藥方組成:茯苓(二兩),人參(二兩),枳實(十六片,用麩皮炒過),白朮(二兩),乾薑(二兩,炮製過),甘草(二兩,炒過)。

做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,過篩成為細末,用煉製的蜂蜜做成丸劑,大小如同雞蛋黃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熱水化開送服,連續服用二三次,胸部就會感到舒暢。如果口渴,可以加入栝蔞根二兩;如果腹瀉,可以加入煅燒過的牡蠣二兩。

(小半夏加茯苓湯)(八十二),治療各種嘔吐、噁心,以及心下感覺堅硬痞塞,胸膈間有水痰導致頭暈、心悸的症狀。

藥方組成:半夏(五兩,用熱水浸泡洗滌七次),白茯苓(三兩,去皮)。

做法:將上述藥材切成如同麻豆大小的顆粒,每次服用半兩,用水三碗煎煮至一碗,加入新鮮生薑汁四錢,再煎煮片刻後趁熱服用,不拘時間。

(桔梗枳殼湯)(八十三),治療傷寒病導致胸部痞塞脹滿,病情危急。

藥方組成:桔梗,枳殼(用麩皮炒過,去除內部白色部分,各一兩)。

做法:將上述藥材切成如同麻豆大小的顆粒,用水兩碗煎煮至一碗,去除藥渣後分兩次服用。

(赤茯苓湯)(八十四),治療傷寒病導致嘔吐、噁心,心下感覺脹滿,胸膈間有積留的水液,導致頭暈、心悸的症狀。

藥方組成:赤茯苓(一兩),芎藭(半兩),半夏(半兩,用熱水洗滌七次去除粘滑部分),人參(一兩,去除蘆頭),白朮(半兩),陳橘皮(一兩,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,烘乾)。

做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,過篩成為粗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碗半,加入生薑五片,煎煮至七分,去除藥渣後溫服,不拘時間。

(香薷散)(八十五),治療體內陰陽失調,清濁之氣互相干擾,氣機衝擊中焦,導致霍亂的病症。這種情況多是因為吃太飽油膩的食物,又吃乳製品,各種海鮮陸產都吃,喝太多冰冷的飲料,睡在冰冷的蓆子上,風寒之氣損傷脾胃,導致食物積滯不消化,陰陽二氣阻塞不通,陽氣想要下降,陰氣想要上升,陰陽交錯,就會變成吐瀉不止,全身脈象紊亂,營衛之氣都虛弱。寒邪侵襲肌肉就會導致腿腳抽筋。這個藥方適合治療這種情況。

藥方組成:厚朴(去除粗皮二兩),香薷(帶穗一兩半),黃連(二兩,與生薑四兩一同搗碎,炒至紫色,一起使用),另一個版本加入白扁豆效果更好。

做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為粗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碗,酒半碗,一同煎煮至七分,去除藥渣,用剛打上來的新鮮井水頻繁沖洗浸泡,讓藥汁徹底冷卻後,一次性頓服。藥液冷卻後效果會更快。煎藥時不能使用鐵製器具,要用小火煎煮。這個藥方也能治療非時發生的吐瀉霍亂,腹部絞痛,極度口渴煩躁,四肢冰冷,冷汗自出,兩腳抽筋,疼痛難忍的情況,必須將藥液放入井水中徹底冷卻後一次性頓服,就會有神奇的療效。

(犀角地黃湯)(八十六),治療傷寒和溫病,本來應該發汗卻沒有發汗,導致體內有瘀血,出現鼻子出血、吐血、面色發黃、大便發黑的症狀。這個藥方主要用於消化體內的瘀血,也能治療瘡疹發的太過嚴重的情況,用這個藥方可以緩解。

藥方組成:芍藥(三分),生地黃(半斤),牡丹皮(去除內心一兩),犀角(一兩,磨成粉,如果沒有,可以用升麻代替,但升麻和犀角的藥性相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