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肱

《類證活人書》~ 卷第十六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六 (4)

1. 卷第十六

上麻黃加一半。茱萸減一半。同為末。每服一大錢。水一盞。生薑三片。棗一枚。煎至七分。熱服。如出汗。以衣被蓋覆。切須候汗乾。去衣被。如是陰毒。不可用麻黃。免更出汗。

(退陰散)治陰毒傷寒。手足逆冷。脈沉細。頭痛腰重。連進三服。小小傷冷。每服一字。入正元散內同煎。入鹽一捻。陰毒傷寒咳逆。煎一服細細熱呷便止。

川烏,乾薑(各等分)

上為粗末。炒令轉色。放冷。再搗為細末。每服一錢。水一盞。鹽一捻。煎半盞。去滓溫服。

(蔥熨法)(十五),治氣虛陽脫。體冷無脈。氣息欲絕。不省人。及傷寒陰厥。百藥不效。蔥以索纏如繩許大。切去根及葉。唯存白。長二寸許。如大餅餤。先以火㶸一面。令通熱。又匆令灼人。乃以熱處搭病人臍連臍下。其上以熨斗滿貯火熨之。令蔥餅中熱氣鬱郁入肌肉中。須預作三四餅。一餅壞。不可熨。又易一餅。良久病人當漸醒。手足溫。有汗即瘥。更服四逆湯輩。溫其內。昔曾有患傷寒冥冥不知人。四體堅冷如石。藥不可入。用此遂瘥。

(葶藶苦酒湯)(十六),治傷寒七八日內熱不解。

苦酒(米醋是也一升半),生艾汁(半升。無生艾煮熱艾汁或用艾根搗取汁用。),葶藶(熬杵膏一合),

上煎取七合作三服。

(陽毒升麻湯)(十七),治傷寒一二日便成陽毒。或服藥吐下之後。變成陽毒。腰背痛。煩悶不安。面赤狂言。或走。或見鬼。或下利。脈浮大數。面赤。斑斑如錦紋。喉咽痛。下膿血。五日可治。七日不可治也。

升麻(二分),犀角屑(一分),射干(一分),黃芩(一分),人參(一分),甘草(一分)

上銼如麻豆大。以水三升。煎取一升半。去滓飲一湯盞。食頃再服。溫覆。手足出汗。汗出則解。不解。重作。

(大黃散)(十八),治陽毒傷寒未解。熱結在內。恍惚如狂者。

川大黃(一兩半切),桂心(三分),甘草(一兩炙微赤),川芒硝(二兩),木通(一兩切),大腹皮(一兩切),桃仁(二十一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微黃)

上件搗為粗末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以通利為度。

(梔子仁湯)(十九),治陽毒傷寒。壯熱百節疼痛。

梔子仁(一兩),柴胡(一兩半去苗),川升麻(二兩),黃芩(二兩),赤芍藥(一兩),大青(一兩),石膏(二兩),知母(一兩),甘草(半兩炙赤銼),杏仁(二兩。湯浸去皮尖。雙仁者麩炒微黃)

上件搗為粗末。每服抄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豉一百粒。煎至六分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
(黑奴丸)(二十),時行熱病。六七日未得汗。脈洪大。或數。面赤目瞪。身體大熱。煩躁狂言欲走。大渴甚。又五六日以上不解。熱在胸中。口噤不能言。為壞傷寒。醫所不治為死。或人精魂已竭。心下才暖。發開其口。灌藥下咽即活。兼治陽春及發斑。

白話文:

[卷第十六]

麻黃用量加一半,茱萸用量減一半,一起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一杯,加入生薑三片、紅棗一顆,煎煮至七分,趁熱服用。如果出了汗,用被子蓋住,務必等汗乾後再脫去被子。如果是陰毒,不能用麻黃,以免出汗更多。

(退陰散)治療陰毒傷寒,手腳冰冷、脈搏微弱細小、頭痛腰痠,連續服用三次。如果是輕微受寒,每次服用一字份量,加入正元散一起煎煮,加入少許鹽。如果陰毒傷寒咳嗽,煎服一劑,慢慢熱飲,咳嗽就會停止。

川烏、乾薑(各等量)

以上研磨成粗末,炒至顏色改變,放涼後再搗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一杯,加入少許鹽,煎煮至半杯,去渣,溫服。

(蔥熨法)治療氣虛陽氣脫失,身體冰冷、沒有脈搏、呼吸微弱快要斷氣、失去意識,以及傷寒陰厥、各種藥物都無效的情況。用蔥用繩子纏繞,像繩子一樣粗大,切掉根和葉子,只留下蔥白,長度約兩寸,像大餅一樣。先用火烤一面,讓它發熱,但不要燙傷人,然後把熱的一面貼在病人的肚臍及肚臍下方,上面用裝滿火的熨斗熨燙,讓蔥餅中的熱氣慢慢進入肌肉。要預先準備三四個蔥餅,一個蔥餅壞掉就不能再用,要換新的。過一會兒,病人應該會逐漸清醒、手腳變暖,有汗出來就好了。再服用四逆湯之類的藥物,溫暖身體內部。以前有人患傷寒,昏迷不醒、四肢冰冷如石頭,藥物無法進入,用這個方法就痊癒了。

(葶藶苦酒湯)治療傷寒七八天內發熱不退。

苦酒(就是米醋,一升半)、生艾汁(半升,沒有生艾就煮熱艾汁或用艾根搗取汁代替)、葶藶(熬製成膏,一合)

以上一起煎煮,取七合分三次服用。

(陽毒升麻湯)治療傷寒一兩天就變成陽毒,或是服藥後導致嘔吐、腹瀉之後,變成陽毒,腰背疼痛、煩躁不安、臉色發紅、胡言亂語,有時會亂跑、有時會看到鬼,或腹瀉、脈象浮大且快,臉色紅潤,皮膚出現像錦紋一樣的斑點,喉嚨疼痛,甚至會排出膿血。五天內可以治癒,七天就無法治癒了。

升麻(二分)、犀角屑(一分)、射干(一分)、黃芩(一分)、人參(一分)、甘草(一分)

以上切碎如麻豆大小,用水三升,煎煮至一升半,去渣,飲用一湯匙,過一會兒再服一次,蓋被保暖,手腳出汗就好了。如果沒有好轉,就重複煎服。

(大黃散)治療陽毒傷寒未好,體內有熱結聚,神情恍惚像發瘋的人。

川大黃(一兩半,切片)、桂心(三分)、甘草(一兩,炙烤至微紅)、川芒硝(二兩)、木通(一兩,切片)、大腹皮(一兩,切片)、桃仁(二十一枚,用熱水浸泡,去除皮尖及雙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)

以上搗成粗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杯,煎至六分,去渣,不計時間,溫服,以通便為度。

(梔子仁湯)治療陽毒傷寒,高熱不退、全身關節疼痛。

梔子仁(一兩)、柴胡(一兩半,去除苗)、川升麻(二兩)、黃芩(二兩)、赤芍藥(一兩)、大青(一兩)、石膏(二兩)、知母(一兩)、甘草(半兩,炙烤至紅)、杏仁(二兩,用熱水浸泡,去除皮尖及雙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)

以上搗成粗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杯,加入生薑半分、豆豉一百粒,煎至六分,去渣,不計時間,溫服。

(黑奴丸)治療流行性熱病,六七天不出汗、脈搏洪大或急促、臉色發紅、眼睛發直、身體高熱、煩躁不安、胡言亂語想跑、非常口渴,如果五六天以上沒好轉,熱邪在胸中、嘴巴緊閉說不出話,就是壞病傷寒。醫生也無法醫治,只能等死。或有病人精氣耗盡,心臟還稍微溫熱,掰開嘴巴,灌入藥物就可以活命。也可以治療陽春病和發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