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肱

《類證活人書》~ 卷第十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六 (2)

1. 卷第十六

(陰旦湯)(六),治傷寒肢節疼痛。內寒。外熱。虛煩。

芍藥(二兩),甘草(二兩炙),乾薑(三兩炮),黃芩(三兩),桂(四兩)
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抄五錢。棗二枚。水一盞半。煎至八分。去滓溫服。日三夜二。

(陰毒甘草湯)(七),治傷寒初得病一二日。便結。成陰毒。或服藥六七日以上。至十日。變成陰毒。身重背強。腹中絞痛。咽喉不利。毒氣攻心。心下堅強。短氣不得息。嘔逆唇青。面黑。四肢厥冷。其脈沉細而疾。仲景云。此陰毒之候。身如被杖。喉咽痛。五六日可治。至七日不可治。

甘草(炙),升麻,當歸(各二分),雄黃(一分),桂枝(去皮二分),鱉甲(一兩半醋炙秤),蜀椒(一分。出汗閉口者及子去之)
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抄五錢匕。水一盞半。煎至八分。去滓服。如人行五里頃。更進一服。溫覆取汗。毒當從汗出。汗出即愈。若未汗再作。

(白朮散)(八),治陰毒傷寒。心間煩躁。四肢逆冷。

白朮(一兩),細辛(一兩),附子(一兩炮去皮臍用),桔梗(一兩去蘆頭),乾薑(半兩炮裂銼),川烏頭(一兩炮裂去皮臍)

上件藥。搗為細末。每服二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不計時候。稍熱和滓頓服。

(附子散)(九),治陰毒傷寒。唇青面黑。身背強四肢冷。

附子(三分炮裂去皮),桂心(半兩),當歸(半兩銼微炒),乾薑(一分炮裂銼),半夏(一分湯洗七次去滑),白朮(半兩)

上件搗篩為細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熱服。衣覆取汗。如人行十里未汗再服。

(正陽散)(十),治陰毒傷寒。面青。張口出氣。心下硬。身不熱。只額上有汗。煩渴不止。舌黑多睡。四肢俱冷。

甘草(一分炙微赤銼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麝香(一錢研細入),乾薑(一分炮裂銼),皂莢(一挺去皮塗酥炙令黃色去子)

上件搗羅為細末。每服二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五分。不計時候。和滓熱服。

(肉桂散)(十一),治傷寒服冷藥過度。心腹脹滿。四肢逆冷。昏沉不識人。變為陰毒。

肉桂(三分去皴皮),赤芍藥(一兩),陳橘皮(一兩),前胡(一兩去蘆頭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當歸(一兩),白朮(三分),高良薑(三分銼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吳茱萸(半兩湯浸),厚朴(三分去皮薑汁炙令香熱),木香(三分)

上件搗為粗末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棗子三枚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稍熱頻服。

(回陽丹)(十二),治陰毒傷寒。面青手足逆冷。心腹氣脹。脈候沉細。宜此治之。

硫黃(半兩細研入),木香(半兩),蓽澄茄(半兩),附子(半兩炮裂去皮臍),乾薑(一分炮裂銼),乾蠍(半兩),吳茱萸(半兩。浸七遍焙乾微炒)

白話文:

卷第十六

(陰旦湯),治療傷寒引起的肢體關節疼痛,體內寒冷,體表發熱,以及虛弱煩躁。

藥材:芍藥(二兩),炙甘草(二兩),炮乾薑(三兩),黃芩(三兩),桂枝(四兩)

製法: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的碎塊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兩顆紅棗,用一碗半水煎煮至剩八分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。一天服用三次,晚上服用兩次。

(陰毒甘草湯),治療傷寒初期一兩天,大便不通,發展成陰毒的症狀;或是服藥六七天以上,直到十天,轉變成陰毒的病症。症狀包括身體沉重,背部僵硬,腹部絞痛,咽喉不利,毒氣上攻心臟,胸口下方堅硬,呼吸短促,無法順暢呼吸,噁心想吐,嘴唇發青,臉色發黑,四肢冰冷,脈象沉細而快。醫書記載,這是陰毒的症狀,身體像被棍棒擊打一樣疼痛,咽喉疼痛,五六天內可以治療,到了第七天就難以治癒。

藥材:炙甘草,升麻,當歸(各二分),雄黃(一分),桂枝(去皮,二分),醋炙鱉甲(一兩半),蜀椒(一分,如果病人出汗閉口,要把椒子去掉)

製法: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的碎塊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碗半水煎煮至剩八分,去除藥渣服用。當人走五里路左右的時間,再服用一次,溫暖覆蓋身體以求出汗,毒素會隨著汗液排出,汗出病就好。如果不出汗,就再次服用。

(白朮散),治療陰毒傷寒,症狀有心中煩躁,四肢冰冷。

藥材:白朮(一兩),細辛(一兩),炮附子(一兩,去皮臍),桔梗(一兩,去蘆頭),炮裂乾薑(半兩),炮裂川烏頭(一兩,去皮臍)

製法: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小碗水煎煮至剩六分,不拘時間,稍微溫熱時連同藥渣一起服用。

(附子散),治療陰毒傷寒,症狀有嘴唇發青,臉色發黑,身體背部僵硬,四肢冰冷。

藥材:炮裂附子(三分,去皮),桂心(半兩),微炒當歸(半兩),炮裂乾薑(一分),湯洗半夏(一分,洗七次去除黏滑物),白朮(半兩)

製法:將以上藥材搗篩成細散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小碗水,加入半份生薑,煎煮至剩六分,去除藥渣,不拘時間,溫熱服用。蓋上被子發汗,如果像走了十里路還沒出汗,就再服用一次。

(正陽散),治療陰毒傷寒,症狀有臉色發青,張口呼吸,胸口下方堅硬,身體不發熱,只有額頭出汗,口渴不停,舌頭發黑,嗜睡,四肢冰冷。

藥材:炙甘草(一分,微赤色,切碎),炮裂附子(一兩,去皮臍),麝香(一錢,研磨成細粉加入),炮裂乾薑(一分),皂莢(一挺,去皮,塗上酥油烤黃,去籽)

製法:將以上藥材搗羅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小碗水煎煮至剩五分,不拘時間,連同藥渣一起溫熱服用。

(肉桂散),治療傷寒服用過多寒涼藥物,導致心腹脹滿,四肢冰冷,神志昏沉,不認識人,轉變成陰毒的病症。

藥材:肉桂(三分,去粗皮),赤芍藥(一兩),陳橘皮(一兩),前胡(一兩,去蘆頭),炮裂附子(一兩,去皮臍),當歸(一兩),白朮(三分),切碎的高良薑(三分),人參(一兩,去蘆頭),湯泡吳茱萸(半兩),厚朴(三分,去皮用薑汁炙烤至香熱),木香(三分)

製法: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小碗水,加入三顆紅棗,煎煮至剩六分,去除藥渣,不拘時間,稍微溫熱時頻繁服用。

(回陽丹),治療陰毒傷寒,症狀有臉色發青,手腳冰冷,心腹脹氣,脈象沉細。適合用此方治療。

藥材:細研硫黃(半兩),木香(半兩),蓽澄茄(半兩),炮裂附子(半兩,去皮臍),炮裂乾薑(一分),乾蠍(半兩),浸泡七次後烘乾微炒的吳茱萸(半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