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肱

《類證活人書》~ 卷第十五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五 (3)

1. 卷第十五

麻仁(五兩),芍藥(四兩),厚朴(五寸半去皮,薑汁炙),枳實(四兩炙),杏仁(二兩半去皮尖),大黃(八兩去皮淨),

上為散,蜜和為丸,如桐子大。飲下十丸,未知益之,日進三服。

茵陳蒿湯(九十三),陽明病,發熱汗出者,此為熱越,不能發黃也;但頭汗出,身無汗,劑頸而還,小便不利,渴引水漿者,此為瘀熱在裡,身必發黃,茵陳蒿湯主之。傷寒七八日,身黃如橘子色,小便不利,腹微滿者,以茵陳蒿湯主之(屬陽明)。

茵陳蒿(嫩者一兩),大黃(三錢半去皮),梔子(大者三枚)

上銼如麻豆大。以水二大白盞,先煎茵陳減半盞,次內二味,煎八分,去滓溫服,日三服。小便當利,尿如皂莢汁狀,色正赤,一宿腹減,黃從小便中去也。

牡蠣澤瀉散(九十四),大病瘥後,從腰以下有水氣者,牡蠣澤瀉散主之(陰陽易瘥後,勞復病脈證)。

牡蠣(熬),澤瀉,蜀漆(洗去腥),商陸(熬),葶藶(熬),海藻(洗去咸),栝蔞根(各等分)

上為散。飲服方寸匕,小便利,止後服。

竹葉石膏湯(九十五),傷寒解後,虛羸少氣,氣逆欲吐,竹葉石膏湯主之(陰陽易瘥後,勞復病脈證)。

淡竹葉(半把),半夏(六錢一字湯泡洗),石膏(四兩杵碎),人參(半兩),甘草(半兩炙),麥門冬(一兩一分去心)嘔者,加生薑一兩半。
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抄五錢匕,水一盞半,入生薑四片、粳米百餘粒,煎取八分,米熟湯成,去滓溫服。

枳實梔子湯(九十六),大病瘥後,勞復者,枳實梔子湯主之。

枳實(一枚去穰麩炒),梔子(三枚半肥者),豉(一兩五錢綿裹),

上以清漿水二盞半,空煮退八分,內枳實、梔子,煎取九分,下豉再煎五六沸,去滓溫服,覆令汗出;若有宿食,納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同煎。

白通湯(九十七),少陰病,下利脈微,白通湯主之(屬少陰)。

附子(一枚生用),乾薑(一兩炮),
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抄五錢匕,水一盞半,入蔥白四寸,煮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

白通加豬膽汁湯(九十八),少陰病下利,脈微者,與白通湯。利不止,厥逆無脈,乾嘔煩者,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;服湯脈暴出者死,微續者生。

豬膽(半合),乾薑(半兩炮),蔥白(四莖),溺(二合半),附子半個(生,去皮),

上以水一盞,煎五分,去滓,納尿、膽汁,和相得,分溫再服。

桃花湯(九十九),少陰病,下利,便膿血者,桃花湯主之。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,腹痛,小便不利,下利不止,便膿血者,桃花湯主之(屬少陰)。

赤石脂(四兩。一半碎,一半篩末用),乾薑(一分炮)

白話文:

卷第十五

麻仁丸

用麻子仁(五兩)、芍藥(四兩)、厚朴(五寸半,去皮後用薑汁炙過)、枳實(四兩,炙過)、杏仁(二兩半,去皮尖)、大黃(八兩,去皮淨),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製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用溫水送服十丸,如果效果不明顯,可以增加劑量,每天服用三次。

茵陳蒿湯

陽明病,如果出現發熱出汗的狀況,代表熱邪已經發散出去,不會出現黃疸;如果只有頭部出汗,身體沒有汗,汗水只到脖子就停止,而且小便不順暢,口渴想喝水,這表示體內有瘀積的熱邪,身體一定會發黃,這種情況要用茵陳蒿湯來治療。傷寒病經過七八天,身體黃得像橘子一樣,小便不順暢,腹部稍微脹滿,這也屬於陽明病,要用茵陳蒿湯來治療。

茵陳蒿湯的組成是:茵陳蒿(嫩的,一兩)、大黃(三錢半,去皮)、梔子(大的,三枚)。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,用水兩大碗,先煎茵陳蒿到剩下一碗,再加入其他兩味藥,煎到剩八分,去掉藥渣,溫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服用後小便應該會順暢,尿液像皂莢汁一樣,顏色是深紅色,一晚上肚子脹滿的情況會減輕,黃疸也會隨著小便排出。

牡蠣澤瀉散

大病痊癒後,如果腰部以下出現水腫,就要用牡蠣澤瀉散來治療(陰陽易病痊癒後,因勞累導致復發的病症,以及脈象和證候都符合的狀況)。

牡蠣澤瀉散的組成是:牡蠣(熬過)、澤瀉、蜀漆(洗去腥味)、商陸(熬過)、葶藶(熬過)、海藻(洗去鹹味)、栝蔞根(各等份)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用湯藥送服一小撮,如果小便順暢了就停止服用。

竹葉石膏湯

傷寒病痊癒後,如果出現身體虛弱、少氣無力、氣逆想吐的症狀,就要用竹葉石膏湯來治療(陰陽易病痊癒後,因勞累導致復發的病症,以及脈象和證候都符合的狀況)。

竹葉石膏湯的組成是:淡竹葉(半把)、半夏(六錢,用開水泡洗過)、石膏(四兩,搗碎)、人參(半兩)、甘草(半兩,炙過)、麥門冬(一兩一分,去心)。如果有嘔吐症狀,可以再加生薑一兩半。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,每次用五錢的量,加水一碗半,放入生薑四片、粳米一百多粒,煎到剩下八分,米熟湯成後,去掉藥渣,溫服。

枳實梔子湯

大病痊癒後,如果因勞累而復發,就要用枳實梔子湯來治療。

枳實梔子湯的組成是:枳實(一枚,去瓤,用麩炒過)、梔子(三枚半,肥大的)、豆豉(一兩五錢,用棉布包起來)。先用清漿水兩碗半,空煮到剩下八分,放入枳實、梔子,煎到剩下九分,再放入豆豉煎煮五六滾,去掉藥渣,溫服,蓋上被子讓身體發汗;如果有積食,可以加入大黃像棋子大小的五六枚一起煎煮。

白通湯

少陰病,如果出現下痢、脈象微弱,就要用白通湯來治療(屬於少陰病)。

白通湯的組成是:附子(一枚,生用)、乾薑(一兩,炮過)。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,每次用五錢的量,加水一碗半,放入蔥白四寸,煮到剩下七分,去掉藥渣,溫服。

白通加豬膽汁湯

少陰病,如果出現下痢、脈象微弱,要先用白通湯治療。如果下痢不止,出現厥逆、沒有脈搏、乾嘔煩躁的症狀,就要用白通加豬膽汁湯來治療;服藥後脈搏突然出現的人會死亡,脈搏稍微恢復的則會存活。

白通加豬膽汁湯的組成是:豬膽汁(半合)、乾薑(半兩,炮過)、蔥白(四根)、尿液(二合半)、附子(半個,生用,去皮)。將以上藥材加水一碗,煎到剩下一半,去掉藥渣,加入尿液、膽汁,攪拌均勻,分兩次溫服。

桃花湯

少陰病,如果出現下痢,大便帶膿血,就要用桃花湯來治療。少陰病經過二三天到四五天,如果出現腹痛、小便不順暢、下痢不止、大便帶膿血,也要用桃花湯來治療(屬於少陰病)。

桃花湯的組成是:赤石脂(四兩,一半搗碎,一半篩成粉末使用)、乾薑(一分,炮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