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證活人書》~ 卷第七
卷第七
1. 卷第七
此一卷論痰證、食積、虛煩、腳氣。與傷寒相似。實非傷寒也。所謂朱紫相陵。玉石不分。醫者處病滅裂。見其發熱惡寒。往往作傷寒治之。發汗吐下。因茲夭橫者多矣。今特立一門。別而論之、庶幾覽者知其非傷寒也。
(五十一),問憎寒發熱。惡風自汗。寸口脈浮。胸膈痞滿。氣上衝咽喉不得息。而頭不疼。項不強。
白話文:
這本書記載了痰證、食積、虛煩、腳氣等疾病。它們與傷寒病的症狀相似,但並非真正的傷寒。俗話說「朱紫相陵,玉石不分」,這表示醫生在診斷時容易混淆。有的醫生看到患者發燒、怕冷,就誤以為是傷寒,採用發汗、吐下等方法治療,結果導致很多患者因此而死亡。所以,現在特別獨立出一章來,對此類疾病進行詳細說明,希望能幫助讀者區分它們與傷寒病的不同之處。
此為有痰也。中脘有痰。亦令人憎寒發熱。胸膈痞滿。有類傷寒。但頭不疼。項不強為異。宜服柴胡半夏湯、(雜六二)金沸草散、(雜六三)大半夏湯。(雜六四)若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。用瓜蒂散吐之。古法服瓜蒂散。(正百十一)凡服一錢匕。藥下使臥。欲吐且忍之。
白話文:
這是一種有痰的症狀。中脘有痰。也會令人厭惡寒冷並發熱。胸膈感到阻塞飽脹。很像是傷寒的症狀。不過與傷寒不同的是,頭不痛。脖子不僵硬。建議服用柴胡半夏湯、(雜六二)金沸草散、(雜六三)大半夏湯。(雜六四)如果氣衝上咽喉,喘不過氣來。可以使用瓜蒂散催吐。古代的方法是服用瓜蒂散。(正百十一)每次服用一錢匕的劑量。服藥後讓患者躺臥。如果想吐,請暫時忍耐。
良久不吐。取三錢匕湯二合和服。以手指擿之便吐矣。不吐復稍增之。以吐為度。若吐少病不除。明日如前法再服之。可至再三。不可令人虛也。藥力過時不吐者。啜熱湯一升。以助藥力。吐訖。便可食。無復餘毒。若服藥過多者。飲水解之。
(五十二),問頭疼脈數。發熱惡寒。而身不痛。左手脈平和。
白話文:
經過很長時間還沒有吐。取三錢重的湯藥,加兩合水,一起服用。用手指刺激咽喉就會吐了。如果沒有吐出來,再稍微增加點劑量。以吐出來為標準。如果吐出來的東西少,病情不會好轉。第二天,按照前面的方法再服用一次。可以服用兩到三次。不能讓病人因嘔吐而虛脫。藥效過去了還沒有吐的,喝一升熱湯。以此幫助藥效發揮。吐完後,就可以進食了。不會再有殘餘的毒素。如果服用的藥太多,喝水來解藥性。
此名食積也。傷食亦令人頭痛。脈數發熱。但驗左手人迎脈平和。身不疼痛者是也。甲乙經云。人迎緊盛傷於寒。氣口緊盛傷於食。左手關前一分者。人迎之位也。右手關前一分者。氣口之位也。蓋人迎主外。氣口主中。以此別之。傷食之證。由脾胃伏熱。因食不消。發熱似傷寒。
白話文:
這是一種叫食積的疾病。飲食過量也會導致頭痛,脈搏跳動快、發熱。但如果只檢查左手人迎穴的脈息平和,而身體沒有疼痛感,就是食積。
《甲乙經》說:人迎穴脈搏緊且盛是因為受寒,氣口穴脈搏緊且盛是因為飲食過量。
人的左手關前一分處是人迎穴的位置,右手關前一分處是氣口穴的位置。
一般來說,人迎穴主導外,氣口穴主導內。可以以此來辨別。
食積的症狀,是由於脾胃積熱,導致食物不能消化,發熱的症狀類似於傷寒。
卻身不疼痛。此為異耳。若膈實嘔吐者。食在上脘。宜吐之。若心腹滿痛者。宜下之治中湯(雜百十五)五積散、(雜廿一)黑神丸、(雜六七)可選而用也。
(五十三),問不惡寒身不痛。頭不疼。脈不緊。但煩熱者。
白話文:
然而,身體並無疼痛。這是異狀。如果膈肌有實證而嘔吐,食物停留在上脘,應該催吐。如果心腹脹痛,應該用下法治療。可以選擇服用治中湯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十五)、五積散(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一)、黑神丸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六十七)。
此名虛煩也。諸虛煩熱。與傷寒相似。然不惡寒。身不疼痛。故知非傷寒也。不可發汗。頭不痛。脈不緊數。故知非裡實也。不可下。如此者。內外皆不可攻。攻之必遂損竭多死也。此虛煩。但當與竹葉湯。(正九五)若嘔者與橘皮湯(雜三十七)一劑不愈。再與之。孫真人云。
白話文:
這是一種虛證所致的煩躁。各種虛症都會導致煩熱,與傷寒很相似。但是,這種虛煩不惡寒,身體也不疼痛。因此,可以判斷它不是傷寒。不能通過發散的方法去除汗液。頭也不痛,脈搏也不緊而數。因此,可以判斷它不是裡實證。不能通過瀉下中焦的方法治療。遇到這樣的虛煩,內外都不能使用攻伐的方法。如果使用攻伐的方法,必然會使身體虛弱竭盡,多會導致死亡。對於這種虛煩,只需服用竹葉湯。(正九五)如果出現嘔吐,就服用橘皮湯(雜三十七)。一劑藥不見效,再用一劑。這是出自孫思邈之語。
此法數用甚有效。傷寒虛煩。亦宜服之。王叔和云。有熱不可大攻之。熱去則寒起。正宜服竹葉湯。
(五十四),問傷寒頭疼身熱。支節痛。大便秘。或嘔逆而腳屈弱者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劑效果很好。治療傷寒引起的虛熱,也可服用。王叔和說,有熱的時候不能過度攻伐。熱氣退去後,寒氣就會出現。這時服用竹葉湯是很合適的。
此名腳氣也。傷寒只傳足經。不傳手經。地之寒暑風濕皆作蒸氣。足常履之。遂成腳氣。所以病證與傷寒相近。其脈浮而弦者。起於風。濡而弱者起於濕。洪而數者起於熱。遲而澀者起於寒。風者汗而愈。濕者溫而愈。熱者下而愈。寒者熨而愈。腳氣之病。始得不覺。因他病乃知。
白話文:
這是所謂的腳氣病。傷寒只會傳到腿部經絡,不會傳到手部經絡。地上的寒暑風濕之氣都會形成蒸氣,腳常常接觸這些蒸氣,就會演變成腳氣。因此,腳氣的病徵與傷寒相似。腳氣時脈象浮而弦,是因為風氣引起;脈象濡而弱,是因為濕氣引起;脈象洪數,是因為熱氣引起;脈象遲而澀,是因為寒氣引起。風氣引起腳氣,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;濕氣引起腳氣,可以用溫熱的方法治療;熱氣引起腳氣,可以用瀉下的方法治療;寒氣引起腳氣,可以用熱敷的方法治療。腳氣這種病,一開始時常常不會察覺,只有當其他疾病出現時,才會知道自己有腳氣。
毒氣入心。則小腹頑痹不仁。令人嘔吐。死在朝夕矣。然終是與傷寒不同者。孫真人云。卒起腳屈弱不能轉動。有此為異耳。要之有腳氣之人。先從腳起。或先緩弱疼痹。(寒氣勝者為痛痹。有寒故痛也)或行起忽倒。或兩脛腫痛。(亦有不腫者)或腳膝枯細。或心中忪悸。
白話文:
毒氣侵入心臟,會導致小腹頑固麻痺,失去知覺。讓人嘔吐不止,甚至在朝夕之間死亡。但始終與傷寒不同。孫真人說,腳氣的症狀突然發作,腳彎曲虛弱,無法轉動。這一點與傷寒不同。總之,有腳氣的人,症狀最初從腳部開始,可能表現為緩慢的虛弱或麻痺(寒氣較重的會疼痛發麻,因為有寒氣才會疼痛)。或者行走時突然倒下,或者兩條小腿腫痛(也有不腫的)。或者腳和膝蓋逐漸枯萎變細,或者心中慌張悸動。
或小腹不仁。(病久入深。營衛之行澀。皮膚不茱。故為不仁。不仁者。皮頑不知有無也)或舉體轉筋。或見食嘔逆。惡聞食氣。或胸滿氣急。或遍體痠痛。皆腳氣候也。黃帝所謂緩風濕痹是也。頑弱名緩風。疼痛為濕痹。(痹者閉也。閉而不仁。故曰痹也)寒中三陽。所患必冷。
白話文:
腹部觸摸起來硬而不仁。(疾病持續時間長,深入體內。營衛運行不順暢。皮膚麻木不敏感。所以稱為不仁。不仁就是:皮膚頑固,不知有無。)或全身筋骨抽搐。或見到食物就嘔吐、噁心。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噁心。或胸悶、氣短。或全身痠痛。這些都是腳氣病的癥狀。黃帝所說的「緩風濕痹」就是這個意思。無力稱為「緩風」。疼痛稱為「濕痹」。(痹,意思為閉。閉而沒有感覺,所以稱為痹。)寒氣侵入三陽,患病後必定會感到寒冷。
越婢湯(雜六五)小續命湯(雜五七)主之。(小續命煎湯成。旋入生薑自然汁最快)暑中三陰。所患必熱。(小續命湯去附子減)桂一半。(大煩躁者。紫雪最良)大便秘者。脾約丸。(雜六十六)神功丸。(雜六八)五柔丸。(雜六九)大三脘散。(雜七十)木瓜散。(雜七三)主之。
白話文:
越婢湯(方劑雜論第65條)
治療夏季三陰病症,症狀主要是發熱。
小續命湯(方劑雜論第57條)
治療夏季三陰病症,發作成較快。
煎煮小續命湯後,立即加入新鮮生薑汁服用,效果最佳。
夏季三陰病症
患有夏季三陰病症的人,一定會發熱。
若治療小續命湯,去除附子和減半桂枝。
煩躁不安
治療煩躁不安,紫雪丹效果最好。
便祕
治療便祕,可選用脾約丸(方劑雜論第66條)、神功丸(方劑雜論第68條)、五柔丸(方劑雜論第69條)、大三脘散(方劑雜論第70條)或木瓜散(方劑雜論第73條)。
(腳氣之疾。皆由氣實。而始終無一人以服藥致虛而殂者)頭痛身熱。肢節痛而腳屈弱者。是其人素有腳氣。此時發動也。腳腫者。檳榔散主之(雜七十一)腳氣方論、千金。外臺、最詳。此不復敘。大抵越婢湯、小續命湯、薏苡仁酒法、(雜七二)脾約神功丸。皆要藥也。
仍針灸為佳。服補藥與用湯淋洗者。皆醫之大禁也。
白話文:
(腳氣病。都是由氣分實證所致。而始終沒有人因為服藥而導致氣虛而死亡的)頭痛發熱。四肢關節疼痛,而且腳步虛弱的人。是這個人本來就有腳氣病。此時發作了。腳腫脹的人。用檳榔散為主藥(《雜七十一》)。腳氣方的討論,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,記載得最詳細。這裡不再重複敘述。總之,越婢湯、小續命湯、薏苡仁酒方、(《雜七二》)脾約神功丸。都是要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