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肱

《類證活人書》~ 卷第五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五

1. 卷第五

此一卷論治法。古人治傷寒有法。非雜病之比。五種不同。六經各異。陰陽傳受。日數淺深。藥劑溫涼。用有先後。差之毫釐。輕者危殆。況不識法者乎。傷寒唯兩感不治。其餘證候。雖感異氣。能消息之。無不愈者。其有差失。仲景所謂醫殺之耳。知其法者。若網在綱。如此而汗。

如此而吐。如此而下。桂枝承氣。瓜蒂四逆。用之無不瘥。唯其應汗而下。為痞為結胸。為懊憹。應下而汗。為亡陽。為譫語。為下厥上竭。又有當溫反吐。療熱以溫。變證百出。無復紀律。擾擾萬緒起矣。大抵傷於寒為病熱。孫真人云。服承氣湯。得利瘥。慎不中補也。熱氣得補覆成。

王叔和云。虛熱不可大攻之。熱去則寒起。二人之論。疑若相戾。然熱氣有實有虛。非深得仲景之意。豈能至此耶。

(三十一)問冬謂之傷寒。春謂之溫病。夏謂之熱病。

素問云。冬三月。是謂閉藏。水冰地坼。無擾乎陽。又云。彼春之暖。為夏之暑。彼秋之忿。為冬之怒。是以嚴寒冬令。為殺厲之氣。君子善攝生。當嚴寒之時。行住坐臥。護身周密。故不犯寒毒。彼奔馳荷重。勞房之人。皆辛苦之徒也。當陽閉藏而反擾動之。則鬱發腠理。

津液強漬。為寒所薄。膚腠緻密。寒毒與營衛相渾。當是之時。壯者氣行則已。怯者、則著而成病矣。其即時而病者。頭痛身疼。肌膚熱而惡寒。名曰傷寒。其不即時而病者。寒毒藏於肌膚之間。至春夏陽氣發生。則寒毒與陽氣相搏於營衛之間。其病與冬時即病。無異。但因春溫氣而變。

名曰溫病。因夏熱氣而變。名曰熱病。溫熱二名。直以熱之多少為義。陽熱未盛。為寒所制。病名為溫。陽熱已盛。寒不能制。病名為熱。故大醫均謂之傷寒也。

(三十二)問三日以前當汗。三日以後當下。

古人云。未滿三日者。可汗而已。其滿三日者。可泄而已。此大略之言耳。病人有虛有實。邪氣傳受。遲速不等。豈可拘以日數。仲景云。日數雖多。但有表證而脈浮者。由宜發汗。日數雖少。若有里證而脈沉者。即宜下之。正應隨脈以汗下之。(傷寒固有始得病便變陽盛之證。

須便下之。又有腠理寒。一二日便成少陰病者。須急溫之)又況六氣之邪。乘虛入經。自背得之則入太陽。或入少陰。(緣少陰有伏脈在背)自面感之。則入陽明之類。不必皆始於太陽。兼寒邪有首尾止在一經。或間傳一二經。不可以一理推。但據脈與外證治之。此活法也。

假令有人脈浮頭項強痛。發熱而惡寒。每日如此。不以日數多少。只是太陽經受之。其餘經絡皆仿此。大抵傷寒憑脈與外證以汗下之。若過日多。脈尚大浮數。按之不足者。尚責太陽也。可發汗而愈。若按之實者。汗之必死。須下之而愈也。若始得病脈細沉數。外證或腹滿咽乾。

或口燥舌乾而渴。為正責屬裡。可下之而愈。若無此證。但發熱脈沉者。誤下必死。須行麻黃附子甘草湯(正二十二)、麻黃細辛附子湯(正二十三)、小發汗。此皆仲景之確論也。

(三十三)問陽虛陰盛。汗之則愈。下之則死。陽盛陰虛。汗之則死。下之則愈。

素問云。陽虛則外寒。陰虛則內熱。陽盛則內熱。陰盛則外寒。故治傷寒者。陽虛陰盛。汗之則愈。下之則死。陽盛陰虛。汗之則死。下之則愈也。陰陽虛盛。非謂分脈尺寸也。表、陽也。里、陰也。外臺云。表病里和。汗之則愈。表和里病。下之則愈。亦只是論表裡陰陽以汗下之。

(難經云陰陽虛實者。說脈也。素問云陰陽虛盛者。說表裡也。仲景論傷寒汗下。故引素問表裡之義。與外臺所論合矣)○大抵營衛為表屬陽。胃腑為里屬陰。寒毒爭於營衛之中。必發熱而惡寒。尺寸俱浮大。內必不躁。設有微煩。其人飲食欲溫而惡冷。為陽虛陰盛也。汗之則愈。

誤下則死。○若寒毒相搏於營衛之內。而陽勝陰衰。極陰變陽。寒盛生熱。而陽熱之氣盛而入里。熱毒居胃。水液乾涸。燥糞結聚。其人外不惡寒。必蒸蒸發熱而躁。甚則譫語。其脈浮滑而數。或洪實。為陽盛陰虛也。下之則愈。誤汗則死。

謹按黃帝素問調經論云。陽虛則外寒。陰虛則內熱。陽盛則外熱。陰盛則內寒。蓋陽主外而陰主內。又曰。陽虛陰盛。汗出而愈。下之則死。陽盛陰虛。汗出而死。下之則愈。今三十三問誤寫作陽盛則內熱。陰盛則外寒。竊詳內外寒熱不同。則汗下差誤。便分死生。又按將作監簿王宗正難經疏義有陰陽盛虛汗下圖。

與素問合。以理考之。此是三十三問誤寫。合行刊正。勿誤後人。

(三十四)問仲景有發汗者。有和解之者。

傷寒表證須看營衛淺深。故仲景有正發汗湯劑。如麻黃湯(正二十)、桂枝湯(正一)、大青龍湯(正三五)、是也。有和解其表。如小青龍湯(正三六)、桂枝麻黃各半湯(正二)、白虎湯(正六四)、桂枝二越婢一湯(正四)、柴胡桂枝湯(正三十一)、小柴胡湯(正二十九)、之類是也。後人不能深究寒熱淺深。

藥性緊慢。一概用藥。因茲夭傷。其間縱獲生全。往往汗後虛乏。遂致勞復。或變生百病。淹引歲月。卒至不救。此皆由汗下過度。陰陽並竭。血氣羸損。以致此禍。如遇病輕。但當和解之。所謂和其營衛以通津液。令其自解也。

(三十五)問仲景有宜下之。有微和其胃氣者。

傷寒里證須看熱氣淺深。故仲景有宜下之。如大承氣湯(正四一)、小承氣湯(正四二)、十棗湯(正八九)、大柴胡湯(正三十)、是也。有微和其胃氣。如調胃承氣湯(正四三)、脾約丸、(雜六六)少與小承氣(正四二)、微和之之類是也。金匱玉函云。虛者十補勿一瀉。

強實者瀉之。虛實等者。瀉勿大泄之。故王叔和序傷寒有承氣之戒。○又問轉藥孰緊。答曰。大承氣最緊。小承氣次之。調胃承氣湯又次之。大柴胡又次之。仲景治法。盪滌熱積。皆用湯液。不得用丸子藥。不可不知也。(大柴胡加大黃。小柴胡加芒硝。方為轉藥。蓋為病輕者設也)

(三十六)問傷寒一日頭疼口乾煩滿而渴。二日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。三日耳聾囊縮而厥。水漿不入不知人。

此名兩感傷寒也。兩感者。表裡俱病也。太陽與少陰為表裡。陽明與太陰為表裡。少陽與厥陰為表裡。陰陽雙傳。臟腑俱病。此為難治。六日而死矣。故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。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。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。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。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。則耳聾囊縮而厥。

仲景無治法。但云兩感病俱作。治有先後。發表攻裡。本自不同。尋至第三卷中。言傷寒下之後復下利不止、身疼痛者。當急救里。宜四逆湯。(正七五)復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。急當救表。宜桂枝湯(正一)。遂以意尋比仿效。治兩感有先後。宜先救里。若陽氣內正。即可醫也。

內才正。急當救表。蓋內尤為急。才溫內。則急救表。亦不可緩也。

(三十七)問傷寒已經發汗吐下仍不解。(古人謂之壞病)

仲景云。太陽病三日已發汗。若吐若下若溫針。仍不解者。為壞病。桂枝不中與也。當知何逆。隨證治之。又云。太陽病不解。轉入少陽者。脅下硬滿。乾嘔不能食。往來寒熱。尚未吐下。其脈沉緊者。可與小柴胡湯。(正二十九)若已吐下發汗。小柴胡證罷。此為壞病。知犯何逆。

以法治之。蓋為病中又感異氣。變為壞病。以時令寒暑燥濕風氣不節。脈息與少陽相異。(小柴胡證罷)證候與傷寒不同。(麻黃桂枝不中與也)明當消息其由。以法治之。若脈尺寸俱盛。重感於寒。變為溫瘧。(先熱後寒。名曰溫瘧。在第六卷四十四問)陽脈浮滑。陰脈濡弱。

更遇於風。變為風溫。(四肢不收。頭疼身熱。常自汗出。在第六卷四十五問)陽脈浮數。陰脈實大。更遇溫熱。變為溫毒。為病最重。(春月肌肉發斑。名曰溫毒。在第六卷又五十問)陽脈濡弱。陰脈弦緊。更遇溫氣。變為溫疫。(一歲之中。長幼疾狀多相似。感四時不正之氣。

在第六卷四十六問)脈證之變。方治不同。仲景謂溫病之脈。行在諸經。不知何經之動。隨其經而取之也。又有傷寒過經。再受熱邪。留蓄臟腑。病候多變。久而不瘥。陰陽無復綱紀。及傷寒解後虛羸少氣。皆名壞傷寒也。知母麻黃湯(雜二十八)鱉甲散(雜二十九)黑奴丸(雜二十)檢方與病證相參選用之。

若傷寒解後。虛羸少氣。氣逆吐者。竹葉石膏湯主之。(正九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