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證活人書》~ 卷第十五 (1)
卷第十五 (1)
1. 卷第十五
通脈四逆湯(八十一),少陰病,下利清穀,裡寒外熱,手足厥逆,脈微欲絕,身反不惡寒,其人面色赤,或腹痛,或乾嘔,或咽痛,或利止。脈不出者,通脈四逆湯主之(屬少陰)。下利清穀,裡寒外熱,汗出而厥者,通脈四逆湯(屬厥陰)。
甘草(二兩炙),乾薑(三兩炮),附子(大者一枚,去皮,破八片,生用),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抄五錢匕,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去滓溫服;未瘥,急更作一劑,其脈續續出者愈。面赤者,加連須蔥九莖;腹中痛者,去蔥加芍藥二兩;嘔者加生薑二兩;咽痛,去芍藥,加桔梗一兩;利止脈不出者,去桔梗,加人參二兩。
通脈四逆加豬膽湯(八十二),吐已下斷,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不解,脈微欲絕者,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主之(屬霍亂)。
甘草(二兩炙),乾薑(三兩),附子(大者一枚,生去皮),豬膽汁(半合)
上三味銼如麻豆大。每服抄五錢匕,以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去滓,內豬膽汁,溫服,其脈即來。
黃連湯(八十三),傷寒胸中有熱,胃中有邪氣,腹中痛,欲嘔者,黃連湯主之(屬太陽)。
甘草(三兩炙),黃連(三兩),乾薑(三兩炮),人參(二兩),半夏(二兩半),桂枝(三兩)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抄五錢匕,棗二枚,以水三盞,煎取一盞半,去滓,分二服。
黃連阿膠湯(八十四),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,心中煩,不得臥,黃連阿膠湯主之。
黃連(一兩),阿膠(三分),黃芩(一分),芍藥(半兩),雞子黃(半個)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半劑,以水二盞,煎取一盞,去滓,內膠消盡,納雞子黃攪令勻,溫服,日二服。
黃芩湯(八十五),太陽與少陽合病,自下利者,與黃芩湯;若嘔者,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。傷寒脈遲,六七日,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,脈遲為寒,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,腹中應冷,當不能食,今反能食,此名除中,必死(屬厥陰)。
黃芩(一兩),芍藥(一兩),甘草(一兩炙)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五錢,棗子一枚,以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去滓溫服。
黃芩加半夏生薑湯(八十六),太陽與少陽合病,自下利者,與黃芩湯;若嘔者,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(屬太陽)。
黃芩(三分),半夏(二分半),芍藥(二分),甘草(二分)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五錢,生薑四片,大棗子一枚,以水二盞,煎至八分,去滓溫服。
文蛤散(八十七),病在陽,應以汗解之,反以冷水噀之,若灌之,其熱被劫不得去,彌更益煩,肉上粟起,意欲飲水,反不渴者,服文蛤散;若不瘥者,與五苓散。寒實結胸,無熱症者,與三物白散。龐安常云:小陷胸湯非也。
白話文:
[卷第十五]
通脈四逆湯(八十一)
少陰病,腹瀉排出未消化的食物,裡寒外熱,手腳厥冷,脈象微弱幾乎摸不到,身體卻不覺得怕冷,臉色發紅,可能伴隨腹痛、乾嘔、咽喉痛,或腹瀉停止。脈搏摸不到的,服用通脈四逆湯(屬於少陰病)。腹瀉排出未消化的食物,裡寒外熱,出汗後手腳厥冷的,服用通脈四逆湯(屬於厥陰病)。
藥方:炙甘草二兩,炮乾薑三兩,生附子(大者一枚,去皮,切成八片)
用法: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煎藥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過濾藥渣後溫服;若未痊癒,立即再煎一劑,脈搏逐漸有力者即痊癒。臉紅者,加九莖帶鬚的蔥;腹痛者,去掉蔥,加芍藥二兩;嘔吐者,加生薑二兩;咽喉痛者,去掉芍藥,加桔梗一兩;腹瀉停止脈搏摸不到者,去掉桔梗,加人參二兩。
通脈四逆加豬膽湯(八十二)
嘔吐停止,腹瀉也停止,出汗後手腳厥冷,四肢拘緊僵硬無法舒展,脈象微弱幾乎摸不到的,服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湯(屬於霍亂)。
藥方:炙甘草二兩,乾薑三兩,生附子(大者一枚,去皮),豬膽汁半合
用法:將前三味藥材切成麻豆大小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煎藥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過濾藥渣後加入豬膽汁,溫服,脈搏就會恢復。
黃連湯(八十三)
傷寒,胸部有熱感,胃中有邪氣,腹部疼痛,想嘔吐的,服用黃連湯(屬於太陽病)。
藥方:炙甘草三兩,黃連三兩,炮乾薑三兩,人參二兩,半夏二兩半,桂枝三兩
用法: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棗子兩枚,用煎藥水三盞,煎至一盞半,過濾藥渣後分二次服用。
黃連阿膠湯(八十四)
少陰病持續二三日以上,心中煩躁,無法躺臥的,服用黃連阿膠湯。
藥方:黃連一兩,阿膠三分,黃芩一分,芍藥半兩,雞蛋黃半個
用法:每次服用半劑量,用煎藥水二盞,煎至一盞,過濾藥渣後,待阿膠溶化,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,溫服,每日服用二次。
黃芩湯(八十五)
太陽病與少陽病合併,自己腹瀉的,服用黃芩湯;如果嘔吐,服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。傷寒,脈象遲緩,持續六七日,反而服用黃芩湯來去除體內熱邪,脈象遲緩代表寒症,現在又用黃芩湯來去除熱邪,腹部應該感到冰冷,應該不能吃東西,但卻能吃,這叫做「除中」,必然死亡(屬於厥陰病)。
藥方:黃芩一兩,芍藥一兩,炙甘草一兩
用法: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棗子一枚,用煎藥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過濾藥渣後溫服。
黃芩加半夏生薑湯(八十六)
太陽病與少陽病合併,自己腹瀉的,服用黃芩湯;如果嘔吐,服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(屬於太陽病)。
藥方:黃芩三分,半夏二分半,芍藥二分,甘草二分
用法: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生薑四片,大棗一枚,用煎藥水二盞,煎至八分,過濾藥渣後溫服。
文蛤散(八十七)
病情在陽經,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,卻反而用冷水漱口或灌服,熱邪被遏制而無法排出,病情更加嚴重,皮膚上出現小米粒大小的疹子,想喝水,卻不渴的,服用文蛤散;若未痊癒,服用五苓散。寒邪實證阻塞胸部,沒有熱症的,服用三物白散。龐安常說:小陷胸湯不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