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證活人書》~ 卷第十四 (5)
卷第十四 (5)
1. 卷第十四
甘草(二兩炙),附子(一個生用),乾薑(一兩半炮)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四錢。水一盞半。煎至七分。去滓溫服。○強人加附子半個。乾薑加一兩半。
四逆散。(七十六),少陰病四逆。其人或咳或悸。或小便不利。或腹中痛。或泄利下重者。此主之。(屬少陰)
甘草(炙),柴胡,枳實(去白穰炒黃),芍藥(以上各一兩)
上搗篩為細散。米飲調下二錢。日三服。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半兩。下利悸者。加桂半兩。小便不利者。加茯苓半兩。腹中痛者。加附子半枚炮裂。泄利下重。先濃煎薤白湯。納藥末三錢匕。再煮一二沸溫服。
四逆加人參湯。(七十七),惡寒脈微而利。利止者亡血也。此主之。(屬霍亂)
甘草(二兩炙),人參(一兩),附子(一枚生去皮),乾薑(一兩半炮。)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五錢匕。水一盞半。煎至八分。去滓溫服。日三服。
茯苓四逆湯。(七十八),治發汗。若下之。病仍不解煩躁者。
茯苓(二兩),人參(半兩),甘草(一兩炙),乾薑(七錢半),附子(半個生去皮)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五錢。水一盞半。煎至八分。去滓溫服。
當歸四逆湯。(七十九),治手足厥寒。脈細欲絕者。(屬厥陰)
當歸(洗),桂枝,芍藥,細辛(各一兩半),通草,甘草(各一兩。炙)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五錢匕。水一盞半。棗子一枚。煎至八分。去滓溫服。
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。(八十),有當歸四逆湯證。若其人內有久寒者。宜服。(屬厥陰)
當歸(洗),桂枝(去皮),芍藥,細辛(各一兩半),甘草(炙),木通(各一兩),茱萸(五兩)
上銼如麻豆大。每服五錢匕。生薑四片。大棗一枚。水一盞半。煎至八分。去滓溫服。日進三服。
白話文:
卷第十四
甘草附子乾薑湯
甘草(炙烤過的,二兩)、附子(生的,一個)、乾薑(炮製過的,一兩半)。
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的塊狀。每次服用四錢。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七分。去除藥渣後溫服。體質強壯的人可以增加半個附子,乾薑則增加一兩半。
四逆散
此方適用於少陰病導致的四肢冰冷,病人可能出現咳嗽、心悸、小便不暢、腹痛或腹瀉、肛門墜脹感等症狀。
炙甘草、柴胡、枳實(去瓤並炒黃)、芍藥,各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。每次用米湯調服二錢,每日三次。若有咳嗽,加五味子、乾薑各半兩;若有腹瀉心悸,加桂枝半兩;若小便不暢,加茯苓半兩;若腹痛,加炮製過的附子半個;若腹瀉且有肛門墜脹感,先用濃煎的薤白湯,加入三錢藥末,再煮沸一兩次後溫服。
四逆加人參湯
適用於因劇烈嘔吐或腹瀉導致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後,出現怕冷、脈搏微弱等症狀。
炙甘草(二兩)、人參(一兩)、附子(生的,去皮,一個)、乾薑(炮製過的,一兩半)。
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的塊狀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。去除藥渣後溫服,每日三次。
茯苓四逆湯
適用於發汗或瀉下後,病情仍未緩解且出現煩躁不安的狀況。
茯苓(二兩)、人參(半兩)、炙甘草(一兩)、乾薑(七錢半)、附子(生的,去皮,半個)。
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的塊狀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。去除藥渣後溫服。
當歸四逆湯
適用於四肢冰冷,脈搏細微幾乎摸不到的狀況。
當歸(洗淨)、桂枝、芍藥、細辛(各一兩半)、通草、炙甘草(各一兩)。
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的塊狀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碗半,加一枚紅棗煎煮至剩八分。去除藥渣後溫服。
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
若有上述當歸四逆湯的症狀,且體內有長期寒症,適合服用此方。
當歸(洗淨)、桂枝(去皮)、芍藥、細辛(各一兩半)、炙甘草、木通(各一兩)、吳茱萸(五兩)。
將以上藥材切成黃豆大小的塊狀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生薑四片,大棗一枚,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。去除藥渣後溫服,每日服用三次。